张丽梅
河北港口集团有限公司港口医院普外科 河北 秦皇岛 066002
【摘要】 目的 比较分析低位直肠癌保肛术行回肠造口和单做保肛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05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在我院和北京医科大学临床肿瘤医院治疗的100例低位直肠癌患者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单纯做保肛术,研究组患者做低位直肠癌保肛术行回肠造口术,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研究组患者中1例患者发生吻合口瘘,发生率为2%,研究度患者临床中10例患者发生吻合口瘘,发生率为20%,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16.34±6.98)天,对照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23.15±9.08)天,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位直肠癌保肛术行回肠造口,可以降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是临床中一种安全有效的辅助手术. 【关键词】 直肠癌;保肛术;回肠造口;疗效【中图分类号】R473.7【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301-02
直肠癌是胃肠道中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中低位直肠癌的发生率较高.随着近年来医学模式的快速发展,术前辅助放、化疗被临床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局部进展期的低位直肠癌治疗中,其临床疗效显著.新辅助治疗可以有效缩小低位直肠癌肿瘤,进一步降期甚至使肿瘤完全消退,可以明显的提高临床切除率,促进临床保肛率、降低局部复发率[1].但是临床中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较高,值得被临床中式.本文作者结合2005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在我院和北京医科大学临床肿瘤医院治疗的100例低位直肠癌患者临床资料,进一步分析低位直肠癌施行或不施行预防性回肠造口的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并评价预防性回肠造口在低位直肠癌新辅助治疗后行保肛术中降低吻合口瘘发生率的临床价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作者结合2005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在我院和北京医科大学临床肿瘤医院治疗的100例低位直肠癌患者临床资料为研究对象, 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0例患者.对照组5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24,女性患者26例;年龄32-73岁,平均年龄(41.23±4.18)岁;肿瘤分期II期18例,III其32例;管状腺癌28例,乳头状腺癌12例,粘液腺癌7例,印戒细胞癌3例.研究组5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27,女性患者23例;年龄31-81岁,平均年龄(44.17±5.06)岁;肿瘤分期II期20例,III其30例;管状腺癌30例,乳头状腺癌13例,粘液腺癌6例,印戒细胞癌1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肿瘤分期、组织学分类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1.2.1 对照组 手术前给予中等剂量放疗40-46Gy,分次剂量每天2Gy,每周5天,连续放疗4-5周,放疗开始的同时给予卡培他滨每天1250mg/m2,分2 次口服,放疗结束后休息6周时间进行术前血象常规检查,正常后进行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手术操作遵循全直肠系膜切除原则,然后充分游离直肠至肛提肌平面,在直肠拟切除术处试用肠钳钳夹,然后自肛门检查直肠有残留肿物, 经肛门用1%皮维碘溶液冲洗直达直肠,用切割器切断肠管,采用吻合器吻合, 必要时可以采用可吸收线腔镜下加强缝合,术毕留置引流管[2].
1.2.2 研究组 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手术的基础上,行预防性回肠造口, 在距回盲部15~20cm 处末段,回肠在右下腹壁行双腔造口,术后3~6月后行造口回纳. 1.3 判断标准 ①盆腔吻合口下方引流管引流出肠内容物;②进行消化道造影,造影剂流出;③经CT检查吻合口的周围出现积气,和肠壁不连续情况;④ 从肛门指检,吻合裂开;符合以上任何一项标准的即为吻合口瘘[3]. 1.4 统计学分析 对本文所得实验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检验,所得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所得计数资料采用x2 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 临床吻合口瘘发生率对比 研究组患者中1例患者发生吻合口瘘,发生率为2%,研究度患者临床中10例患者发生吻合口瘘,发生率为20%,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16.34±6.98)天, 对照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23.15±9.08)天,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情况见表1.
表1 临床吻合口瘘发生率对比(n=50)
3 讨论直肠癌月75%的位于腹膜返折以下,属于低位直肠癌,临床治疗具有局部复发和能否保肛的难点,目前,随着吻合器技术的广泛应用,低位直肠癌保肛成为可能,但是吻合口瘘的发生率仍然较高.临床治疗在行低位直肠癌保肛术的同时,提出行预防性回肠造口术,进一步降低吻合口瘘的发生[4]. 直肠癌术前放化疗治疗,不可避免的带来不良反应和盆腔相关脏器组织改变,从而给予辅助行回肠造口术带来了一定的影响.本文以上研究显示,低位直肠癌保肛术行回肠造口术吻合口瘘发生率为2%,单做行保肛术吻合口瘘发生率为20%,并且研究组者平均住院时间(16.34±6.98)天,对照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23.15±9.08)天,研究组与对照组明显降低了吻合口瘘的发生率,缩短了住院时间,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通过以上分析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的原因主要有:放化疗后增加了血管小血栓形成的风险,影响吻合口处血液循环,并且放疗后的慢性炎症反应,容易使术后吻合口张力增高,影响吻合口的愈合.同时放化疗增加术后感染的发生率,胶原蛋白合成下降而影响吻合口愈合.此外,手术分离过程中容易引发出血,从而难以找准操作层面,导致术后严重损伤肠管和吻合口近端的血管,
从而影响吻合口的愈合,增加吻合口瘘的发生率.所以,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术行回肠造口,其回肠双腔造口远端管末没有完全闭合,并且会有少量肠液通过,进一步降低了费用性肠炎的发生率.在之后的还纳术操作,防止了粘连梗阻的发生,并且手术操作简单,并发症少,患者可以早期进食,有效缩短了住院时间[5]. 总之,低位直肠癌保肛术行回肠造口临床疗效理想,吻合口瘘发生率较低,促进了患者早期进食,利于胃肠功能的恢复,减轻了患者的痛苦,缩短了住院时间,是临床治疗直肠癌的有效手术方法,值得在临床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1] 翟二寿,郑先杰,李帅,等.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吻合口位置对肛门功能影响的临床分析[J].消化肿瘤杂志(电子版),2012,4(4):250-254. [2] 崔龙,成世盈,陈卫,等.低位直肠癌保肛术无预防性造口的意义[J].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2013,11(4):266-268. [3] 杨平,彭翔,邓建中,等.直肠癌新辅助治疗后联合腹腔镜下全直肠系膜切除术44例[J].广东医学.2013,,33(17):2586-2590. [4] 陈贵平,李其肯,李德川,等.保护性回肠造口在直肠癌超低位前切术中的临床价值[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14,9(2):170-171. [5] 何楠,曹家庆,朱培谦,等.直肠癌前切除手术术后吻合口漏的风险因素分析[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4,17(4):429-432.
论文作者:张丽梅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综合临床》2015年12月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2
标签:直肠癌论文; 患者论文; 低位论文; 回肠论文; 发生率论文; 发生论文; 统计学论文; 《中国综合临床》2015年12月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