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预算管理在电力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应用论文_吴依楠

全面预算管理在电力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应用论文_吴依楠

北京送变电有限公司 北京市 102401

摘要:电力工程预算管理具有很强的动态特点,为了提高电力企业经营管理水平采取全面预算管理措施有助于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发展,通过做好各个环节预算管理与执行监督,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下面我们就对全面预算管理在电力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应用展开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全面预算;预算管理;电力企业;经营管理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电力资源在经济建设的过程中发挥着中重要的作用,为了能够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对电力资源的需求,我国加大了电力工程修建的规模。而在进行电力工程建设的过程中电力工程造价预算的编制对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应该重视电力工程造价预算工作的开展,并不断提高其编制质量,使其能够为电力工程项目的建设服务,兼顾施工质量和施工成本。

1全面预算管理的概述

预算,顾名思义,就是进行预先的估算,它能够将企业的资源和资金进行合理的分配,这样能够促进企业的良好运营,还能够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全面预算,就是对企业的各个部门全面实行预算管理,这样能够让企业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全面预算的主要内容,就是对企业投资、企业往来业务和企业财务三方面进行系统的管理。而对于全面预算管理的要求,这在《预算法(2014年修订)》、《关于进一步深化中央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通知》【国资发评价[2011]167号】、《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财务通则》等法律法规中均有体现。所以,全面预算管理既给企业经营管理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办法,又成为了约束企业财务及非财务行为的准绳。从电力企业经营管理角度来看,全面预算管理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势:首先,其可以帮助电力企业制定合理的经营目标,提高管理者对电力企业现状和经营成效的了解;其次,其可以很好促进电力企业各个部门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使之形成合力来共同完成既定目标;再次,其通过对员工工作情况的评估和信息反馈来发现问题,督促员工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最后,其可以从宏观层面很好反映出电力企业的运营情况,对出现的经营问题或决策失误进行及时的调整,为电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

2电力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2.1预算编制不充分

预算编制方法过于模式化,编制的预算缺乏必要的客观性。通常一些基层供电所在预算管理方面主要靠已有数据和主观判断,并没有形成科学化、系统化的管理手段。部分所站受地理位置影响,当地物价水平与其他站所相差较大,标准难以统一。此外业务计划与预算管理也没有有机结合在一起,有些预算多是年度综合计划,范围太广太大,加大了最终量化管理及考核的难度。

2.2合同管理不规范

进行电力工程造价预算编制的前提是对工程的施工量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当前在对电力工程的施工量进行核算的时候主要依据的是施工图纸、设计方案等。但是在现阶段,由于在签订合同的时候不够规范,也就会出现实际的施工成本与预算情况存在加到的出入。这也就会导致结算造价较标准偏高,不利于工程造价预算管理工作的开展。

2.3预算管理执行力度不足

很多电力员工并没有完全认同全面预算在企业管理过程中所起的核心作用,没有牢固树立“大成本”理念,没有真正把预算当作一种计划、一种预测,更是一种控制手段,认为工作中该办的事办了就行,预算管理纯属锦上添花。这就造成电力企业在实际运营中,随意调整预算的情况时有发生,管理权责不明的状况仍然出现,预算执行的刚性力度不足,直接影响了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综合效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电力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应用思路

3.1做好预算的编制

为进一步规范基层所站的成本管理,畅通基层所站正常成本开支渠道,促进公司全面规范基层所站成本支出管理,需要对供电所预算分配标准及相关管理流程、要求进行规范,公司财务改变对供电所费用包干下达的形式,将供电所成本费用纳入年度经营预算。合理安排预算费用,据实列支。按费用类型、预算科目精细化下达各类费用预算,如供电所办公费、车辆使用费、食堂经费、差旅费(含交通费)及零星费用等。基层所站财务预算是在公司年度财务总预算目标框架内开展的,按照责权利相结合、量入为出、效益性、全面性、可操作性的编制原则,并充分考虑到省公司预算目标、公司经营状况、基层所站实际情况等确定。统一制定了基层所站相关预算定额标准。

3.2预算的调整与纠偏

年度预算经批准后,原则上不做调整。当内外战略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或突发重大事件,如金融危机引起电力需求下降导致公司发电计划小时数不达预期,或北方天气异常寒冷导致天然气供应紧张不能满足发电需求等,属于公司不可控因素导致预算编制的基本假设发生重大变化,可进行预算调整。考虑公司的业务收入和天然气成本都是按弹性预算编制,为减少预算调整工作量,通常不需要对预算进行调整,而是在年底考核时,结合上述因素进行弹性考核,预算调整与弹性考核需经全面预算管理委员会讨论通过。

3.3现场签证合理调控

在进行电力工程项目建设的过程中,由于影响施工的因素比较多,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会出现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使得工程造价变更的情况。针对这一情况,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要重视现场签证的合理调整。而在对现场签证进行调整的过程中,应该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应该与业主方进行结合,并施工阶段进行全面的监督,并更具业主的要求,并造价的变更进行调整,从而使得工程造价规划的合理性。在进行电力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受到意外因素的影响,可能会出现影响施工进程的情况,例如意外天气、与市政工程的配合度不够等。为了降低这些情况对电力工程建设的影响,应该及时与业主进行协调,通过联合现场签证的下达,从而对施工延误时间等内容进行明确,能够对人力资源、施工设备等资源的成本进行重新估算,保证造价管理的科学性。在电力工程建设的过程中,设计变更的联合签证的管理,能够为工程造价预算管理工作提供重要的依据,从而能够减少问题的出现,保证工程造价预算管理的科学性。

3.4强化预算执行刚性

预算管理的实质是一切经济活动为实现企业发展目标而进行。坚持预算刚性是增强预算严肃性和权威性,促进预算方案顺利实施,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刚性预算是电力企业管理过程中最重要的行动指南。一是要遵循“无预算不开支,有预算不超支”的基本规范。预算管理涵盖企业生产、经营和建设等各个环节,企业所有经济活动都必须纳入预算管理,所有业务纳入全面预算管理流程,形成企业整体经营方案。预算一经批复,必须严格执行,未纳入预算的支出不得列支。二是要根据企业的年度预算,结合往年预算执行情况,采用成本曲线等数学模型,科学、合理分解并设定季度、月度预算目标,在细化安排的基础上,开展监测管控。实时跟踪预算执行情况,对实际完成与下达预算的差异要认真分析,查找原因,敦促纠偏工作,确保预算刚性执行落实到位。

结语

对当前电力工程造价管理的现状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其中存在诸多的问题,包括合同管理不规范等,而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电力工程造价管理的效果并不理想,不利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为了能够改变这一状况,保证电力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在进行电力工程造价预算管理的过程中,应该对存在的具体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应对措施,从而提高管理效率和管理效果,能够使电力工程造价管理在电力工程建设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杨恒.浅谈电力企业预算管理的困境和改善策略[J].财会学习,2017(9):39-40.

[2]简玮,曾宪桦,周贺璇.电力企业财务预算管理的强化途径[J].中国高新区,2017(21):204-205.

[3]石燕.浅析电力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困境与对策[J].经贸实践,2018(16):187-188.

论文作者:吴依楠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5

标签:;  ;  ;  ;  ;  ;  ;  ;  

全面预算管理在电力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应用论文_吴依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