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流量管理在管制工作中的应用论文_朱棪

协同流量管理在管制工作中的应用论文_朱棪

民航新疆空中交通管理局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6

空中交通流量管理包括组织与处理空中交通流量的各种方法。当对空管系统的需求超出或即将超出其可用能力时,保证空中交通流量最佳流入或通过相应的区域,协助空中交通管制部门实现管制服务的目的,最大可能地利用机场和空域的可用容量。

空中交通流量管理本来是作为一种紧急而特殊的程序产生的,但现在随着飞行流量的不断增加己经成为了一个常用的普遍化工具,其目的是保证预期流量与容量相匹配[1]。而在高密度空中交通活动情况下,改善空域管理政策、管制能力、通信、导航和监视等直接影响空中交通容量的因素,对减缓空中交通拥挤和减少延误的作用已经不大了。只有空中交通流量管理系统才能在预计空中交通活动超容量的情况下,全面均衡空中交通流量,优化空中交通流量分布,最大限度减少延误,极大地提高高密度情况下空中交通活动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我国的空中交通流量存在着“东密西疏”的地区分布不均衡的特点,尤其在恶劣天气或遇紧急事件下,空域流量的压力显得尤为突出。现阶段,我国民航空管系统与未来飞行流量发展之间的矛盾主要在于:未充分有效使用稀缺的空域资源,空管基础设施建设上的不完善且地区发展不平衡;缺乏一个高级程度的协作平台,协同处理能力薄弱;科研水平和人才水平还不强,很大程度上缺乏自主研发能力。而我们目前的“流量控制”,还存在着缺乏信息支持、技术支持和科学决策的支持,缺乏较大范围、较深程度的协调,科学性不足等问题。更多地依赖于管制员个人的工作经验,规范性不足,具有一定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特点[7]。因此,有时在实施流量控制时会出现管制部门之间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现象,严重的则打乱了整个空域系统的运行秩序。目前管制部门的对于流量控制事件的协调工作流程没有太多专门的规定,往往集成在现有的管制工作流程中。在正常情况下可以应付,一旦出现流量控制事件的影响,现有的协调程序效率显得很低。

分析协同流量管理的工作流程,就是要明确各参与者在参与流量管理工作时,空中交通流量相关信息以一个怎样的流转方式和处理方式才能实现协同流量管理工作的总目标,并使其不仅成为日常工作的重点,并承担起协助处理突发事件、国防安全、灾难处置等重大不常见事件的职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国外流量管理系统的发展过程,都是从交通管制的分散式结构走向层次式的过程,集中程度不断提高。中国民航空管系统现行的行业管理体制为总局空管局、地区管理局空管局、空管中心(站)三级管理;运行组织形式基本是区域管制、进近管制、机场管制为主线的三级空中交通服务体系。层级式组织形式形式是一种传统的组织形式。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层级式组织中固有的机构臃肿、缺乏灵活性等问题变得日益严重。鉴于空中交通管理分布式的工作模式,采用以工作地点为基础的多层次人机组织设计原则,建立中央统一调控、地区分布协调、各岗位具体执行的流量管理系统。

总结了欧美国家的经验和运行实践,参考空管系统管理体制和设施建设,建立以全国流量管理中心为中心,它提前1天预测全国的空域容量与飞行流量,安排全国范围的飞行计划;实时监测全国的飞行流量和空域容量变化,计算和预测可能出现的拥挤,提出相应建议,并协调下一级部门实施;批准航班延误申请;发布空中交通状况及其相关信息;处理突发事件。

我国的空中交通管理体系都借鉴了美国,在具体实施流量管理过程中我们不妨适当借鉴美国的发展历程,从战略到战术层面的实践,以实现民用航空流量管理为近期目标,以宏观控制我国东部地区流量为切入点,以在京沪穗三大区管中心建立流量管理分支为先导,通过民航空管部门和航空公司共同参与流量管理的决策,适当调整军民航协调机制,加强军民航协调,逐步建立能够满足全行业系统需求、监控全国范围流量的流量管理中心。实现能够抵御外来因素对全国空域系统的冲击;加强运行部门协调,调解运行部门之间的分歧意见;增强航空公司或其它空域用户之间互动关系的目的。

同样的,对于我国流量管理机构前期准备也应适当引入了解我国空管实际运行和流量需求、军民航管理体制和空域现状以及管制系统设备配置状况的空管专业人员,这样才可以充分借鉴近年我国在ATFM方面取得的经验教训,更好地从实际出发面向需求,少走弯路。基础设施的建设重点为各类流量需求预测所需数据的采集和实时流控信息的交互共享,主要是在于流量管理系统与雷达自动化系统的信息互动和用户协同决策网络的兼容性。机场、航路固定点、航线、扇区、导航设施、ACC 边界、军方保留区等静态信息,需要定期计划航班的飞行计划信息,对其进行早期的流量预测,更需要实时的飞机起飞、到达、位置更新、航迹数据、气象等动态信息进行更准确地预测流量。因此,只有充分依靠我们自己的力量,适当借鉴欧美的先进经验和概念,重在确立发展思路,引进成熟的技术手段,建立适合我国当前国情和今后发展方向的流量管理体系。

总之,在工作流程中,设置怎样的个性化的共享信息来满足不同的参与者的实际工作需求;决策过程中,如何去分配参与者的优先级和权重;信息共享时,不同权限等级的信息在怎样的协议规范下通过怎样的接口和网络、平台收集和分发给决策参与者;决策信息的时效性及决策的效率问题等都是下一步关注的内容。针对国内外新航行系统的发展情况,进一步关注其中新的空中交通流量管理系统的建设和试运行。结合中国民航发展的实际需要,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工作流程,以支持协同流量管理系统的更高水平运作能,尽力满足各方的利益,并促使流量工作的优化。在新的全国流量管理系统建设中,随着组织机构的建立与重组,协同决策平台也应该能够不断的扩展,满足未来发展的需要。

论文作者:朱棪

论文发表刊物:《科技新时代》2019年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18

标签:;  ;  ;  ;  ;  ;  ;  ;  

协同流量管理在管制工作中的应用论文_朱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