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人才流动制度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体制改革论文,人才流动论文,制度论文,科技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这次去台湾考察科技成果转化,在访问台湾工业技术研究院时看到这样一个情况。台湾工业技术研究院自1973年成立至今的23年中外流了12000多人,绝大多数是技术骨干,是现在工业技术院5808人的两倍多,其中74%的人到公司或制造服务业,15%去大学或学术界,6%去“政府”机构,5%出国和进修。平均每年流出人员10%以上。经过进一步的了解,感觉台湾在人才流动方面的做法较为成功,值得我们借鉴和参考。
一、在人员如此流动的情况下,工业技术院的现行工作和长远发展并没有因此而产生负面影响,反而做出了较好的工作业绩,保持了较好的发展态势
在职人员素质方面:5808人中,有博士学位的占12.1%,硕士学位的占37.6%,学士学位的占21.9%,总计为71.6%,可以说:保持了较高的技术水准。
在职人员专业经历方面:2年以下731人,占12.6%,2—5年1117人,占19.2%,5—10年1673人,占28.8%,10年以上2285人,占39.4%,可以说保持了较好的专业延续性。
在职人员在工业技术院的经历方面:由于没有全院的数据,以该院流动较大的光电所为例:总计现有449人,在所工作3年以内的有144人,占32%,工作3—5年的有72人,占16%,工作5—10年的有130人,占29%,10年以上的有133人,占23%,可以说保持了工作上的延续性。
下表为工业技术院1992年和1996年的有关数据对比,可以看出其运行业绩和发展态势。
项目 分项 92年度 96年度 增长率%
总经费亿台币 117 142 21.4
政府拨款%
69.3 53.5-15.8
工作人员 5497 5808 5.7
技术转移 项数143 304 112.6
家数262 465 77.5
横向合同 项数411 1019 147.9
家数691 1447 109.4
获得专利 台内184 252 36.9
台外90
195 116.7
技术服务 项数371414913032.3
家数219432625319.6
二、工业技术院的基本经验
工业技术院在人才大量流动取得如此业绩的情况下,其基本经验是:
1、把出人才作为研究单位的重要产出。工业技术院是“政府”支持组建的财团法人,是法律上的民间组织,是“政府”设置的工业科技研究开发的服务机构,定位于工业技术的研究开发,旨在提高全岛工业技术的整体水平,造福社会。为此,工业技术院在具体运作过程中,转变观念,由重视成果转向重视成效,即成果转化后的效果和工作成效;转变服务对象,工业技术院以前是100%靠“政府”拨款的研究单位,即以前的主要工作是向“政府”申请研究项目,以“政府”为主要服务对象,现在明确以台湾工业界为服务对象,并提出工业技术院的财政结构要由以前100%靠“政府”拨款转向“政府”、企业各50%,目前为53∶47,稍有差距;转变职能以前工业技术院的职能就是搞研究,出研究成果,现在不仅出研究成果,而且还出人才、出专利、出试验产品、出新事业计划,这些都是工业技术院的产出,都是为工业界服务的重要手段。从而在思想和操作上重视和鼓励人才流动。目前,基本形成了人才流动的环境和氛围。
2、在重视和鼓励人才流动的前提下,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工业技术院的决策机构是董事会,而董事会组成的1/3是工业界代表,在工业技术院的方针制定、重大决策中较充分地体现了工业界的要求,从而为人才流动创造了宽松的政策环境;在审批研究项目时,规定其工作年限不得超过三年,极特殊的情况可延长,为人才流动创造了时间机会;在技术人员来院工作时,需签订合同,明确工作性质、职能、任务、待遇及义务责任,在离开工业技术院时,也要签订合同,明确知识产权,权益和责任等,根据双向选择原则,以后还可以回院工作。较好地兼顾了个人、单位及企业的利益,为人才流动提供了制度保证。
3、注重吸纳和培养有用之才。研究所不仅要出高水平的成果,也需要出高水平的人才,人才需要流动,也需要培养,流动本身就是培养人才的一条有效途径。人才流动必须重视人才的吸纳和培养,工业技术院配合“政府”的“加强运用高级科技人才方案”,以到国外与定向人才面谈、发人才需求指南、公开招聘等多种方式,在近6年的时间里,工业技术院仅从海外聘请博士就有510人、硕士615人回来工作,并委以重任,加速其成长和发展,较好地解决了人才流动的“源头”问题。
4、科技成果的转移需要有人才的转移,特别是较复杂的技术成果,这是人才流动的主要途径。工业技术院在技术成果转移时,注重四个方面的转移,即技术成果、人才、信息和相关设备,要么在立题时企业就来人与工业技术院一道从事研究和开发工作,要么工业技术院连人带成果一道转移;而实际情况是工业技术院的大部分科技成果转移时都要带走1—2个技术骨干,哪怕企业有人参加研究,光转移一个技术报告去企业是不能保证技术转移成功的。如:在自动化技术向生产转移时,由于没有企业接产或者说企业没有足够的技术支撑接产,工业技术院就转移120多人在新竹高技术园区建立盟立自动化公司,将技术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推动了台湾地区的自动化及其制造业的发展。工业技术院开发的碳纤维复合材料自行车、网球拍等研究成果,也是连人带研究成果向企业转移,一道进行产业化开发,不仅使该项成功实现了规模化生产,而且还使单台自行车的价格由86年卖47美元提高到94年卖121美元,台湾碳纤维高级自行车的销售量占据了世界市场的70%。
三、几点认识
1、人才流动与人才流失有本质的区别。我认为:在广义上讲,专业人员(不仅仅是专业技术人员)在不同的时间,到不同的地点做与专长相关的工作,发挥其专长,做到了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就是人才流动。反之,人没有发挥专长,没有做到人尽其才,就是人才流失,这也是两者的实质区别,而不是时间和地点的不同,这需要在思想上明确。进一步讲,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在不同的时间,到不同的地点做与其专长相关的工作,发挥其专长,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就是人才流动。目前,在我国还没有建立健全人才流动的制度和机制的情况下,人才流动对研究所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研究所在包袱还很重的情况下,承受人才流动带来的压力十分困难。但是对人才流动特别是人才流出的问题,不能采取堵的办法,只能积极疏导。
2、解决人才流动的问题应作为科技体制改革的重点之一,要作为建立竞争、开放、流动、协作的新型运行机制的突破口。人才流动必然会带来研究所的开放、竞争和协作,人才流动起来了,研究所自然就开放了,在一个封闭的环境下,人才是不可能流动的;人员一流动就打破了原来的平衡,新人要立足,老人要保持原有的优势,必然要形成激烈的竞争;要竞争必须要协作,不协作就形不成竞争的优势,就会在竞争中被淘汰。同时,以人才流动为突破口,建立流动、开放、竞争、协作的新型运行机制,在此基础上,结合专业上的发展趋势,结合研究院所的具体情况,形成适应新型运行机制的管理模式,不失为一条我国研究院所在进行科技体制改革时值得积极探索的思路。
3、结合国情,着力解决阻碍人才流动的关键问题。人才流动是一件对国家、对集体、对个人都有益处的好事,对研究所来说更是利大于弊,流动能增长人才的丰富阅历和广阔知识,是培养高水平人才的一条有效途径。当一个有用之才离开时是很可惜,但是流进来的人才更可贵。针对我国的实际情况,针对科技体制改革的进展,必须尽快建立人才流动的制度。建立人才流动的制度要解决好两个问题,一是要解决好知识产权的问题,明确合理规定个人、集体、国家对知识产权的权益和责任。二是处理好流动个人与集体、国家的利益分配,既不能把研究所过重的负担转嫁给个人,个人也不能无偿占用集体的房屋等资产。这两个问题是人才流动的核心,目前人才不能顺畅流动的主要原因也是这两个问题没有解决好,着手研究这两个问题,是建立人才流动制度的关键,特别是结合正在进行的科技体制改革,研究这两个问题就显得十分必要和紧迫。
4、坚定信心,积极探索,尽快建立人才流动的制度。建立人才流动的制度和机制,谁先做就先受益,做得越完善,受益就越大。当然,在建立人才流动环境和机制的过程中,会产生短期的负面作用。可以说这是一条基本规律,回想改革开放的初期,搞农村承包责任制的情况是这样,搞星火计划初期的情况也是这样。目前研究所在吸纳人才方面做了一些探索,如:对博士、硕士在住房上优先优惠等,但在对流出人才方面做的工作就较少,更缺乏一些鼓励措施,既要鼓励、吸纳优秀人才进来,更要鼓励人才出去,没有出就没有进,光进不出更不行。为此,我们要坚定信心,脚踏实地,克服暂时困难,积极探索适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人才流动的制度和机制,形成人才的良性循环,从而推动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