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学龄儿童数量减少成因分析论文

农村学龄儿童数量减少成因分析论文

农村学龄儿童数量减少成因分析

崔 征 牟文强

(吉林建筑大学 吉林 长春 130118)

摘 要: 我国城镇化进程在逐步发展,在此过程中,乡村教育迎来了新的变革与发展机会,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障碍,阻碍着乡村教育的发展。乡村教育是我国教育中关键一环,乡村教育的建设对于提高我国教育水平及推进乡村振兴起着关键的作用,也直接关乎我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然而,农村学龄儿童的减少是目前农村地区阻碍乡村教育振兴的主要因素,农村学龄儿童流失及生育率下降,严重影响到乡村教育的变革与发展。为了深入了解农村学龄儿童减少的原因,本文对从以下三个方面对学龄儿童减少的原因进行分析。

关键词: 农村;学龄儿童;流失

一、农民工随迁子女数量增加

农民工随迁子女指的是由于农村劳动力剩余,部分农民外出务工,而跟随父母离开家乡来到城市生活的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子女,农民工随迁子女既包含本来在农村生活而后跟随父母移居到城市中的子女,又包含在农民工父母迁移到城市后在城市中出生的子女。随着我国城镇化步伐的加快以及社会的发展,农村地区剩余劳动力的迁移方式也在不断变化,由早些年的农村人口以个人为单位的形式到城市务工、向城市迁移渐渐转化为以家庭为单位的整体性迁移。据数据显示,我国流动儿童的数量为2700多万,其中,农民工子女的数量占比最大,达到1400多万,我国城镇儿童平均每8名中就有1名为流动儿童。而在我国流动人口数量较多,农民工较集中的长三角、珠三角等发达地区中,每三名儿童中则有一名为流动儿童。并且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发展,城市发展机会的增多,农村地区进城务工人员数量也在逐年持续攀升,据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末,全国农民工总量为28652万人,比上年增长1.7%。农村地区进城务工人员教育意识也在加入到城镇化的过程中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农民工父母意识到城乡教育的差距,为了孩子未来获得更好的工作机会与生活质量,导致了进城务工人员子女随迁率也在不断增加。

二、借读陪读现象严重

中小学陪读在我国农村地区已经成为一种非常普遍而流行的社会现象。指的是父母为了让孩子获得更好的教育机会及生活环境,父母及监护人随着择校及自动升学进城的孩子一起来到孩子所就读学校的城市居住,照顾孩子生活,陪伴孩子成长。我国自古以来就有十分重视教育的传统,从古代的科举到如今的高考,以及“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学而优则仕”等基本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并且口口相传,教育已经形成了一种鲤鱼跃龙门的最优途径。特别是在我国农村地区,由于文化水平和机会的局限性,农村地区子女通过其他途径很难获得较好的发展,所以更加重视教育在家庭中的作用,越来越多的农村父母想通过教育实现子女跳出农门,走出大山的主要途径。并且,由于农村父母家庭经济条件和社会运动等的限制,其自身未能接受很好的教育,以致在后来个人发展处于不利地位,在自身经历与补偿心理的共同作用下,农村父母更加重视子女的学业。特别是,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丛林法则愈演愈烈,市场经济倡导自由竞争的社会体制,社会竞争日益加剧。由于中国社会发展机会的日益闭锁,体制内外差距不断扩大,资源的过度聚集与阶层的日益分化,使教育承受着越来越大的压力。在传统文化的助推之下,为了让孩子取得更优异的成绩,考取更好的大学,越来越多的农村父母拼尽全力为孩子提供更优质的教育资源,为孩子择校,送孩子去城镇中小学读书,主动选择把子女送入城镇进行“借读”,从而让子女接受更好的教育。由于教育压力不断加大,为了减轻孩子生活负担,打消子女离家外出学习过程中的后顾之忧,农村父母则尽可能为孩子提供好的生活环境和学习氛围,努力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同样受制于户籍管理制度对举家永久性乡城迁移的限制,很多家庭安排专人来到城镇陪伴孩子学习,照顾孩子起居生活,陪伴孩子成长,为了让孩子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取得优异成绩。

综合考虑水功能区水质状况、当地技术经济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以从严控制水功能区入河污染物总量为指导,按照以下原则确定水功能区限制排污总量。

三、儿童养育成本加大

新古典经济学中的“新家庭经济学”(new homeeconomics)提出儿童养育成本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第一种成本为儿童成长阶段的衣食住行、医疗费用及教育费用等基本的生活费用,这种成本通常来说既取决于这些产品和服务的价格,又取决于家庭的对这些产品的需求量。另一种成本为养育儿童而放弃的机会成本。新家庭经济学家假定妇女工作和养育孩子之间存在着普遍的不兼容性,这种不兼容性意味着家庭养育儿童过程中放弃的机会成本,母亲在怀孕及儿童养育过程中必定会减少工作时间甚至为其放弃工作,导致家庭收入减少,增加家庭负担。农村地区在本来人均收入不高的情况下,面对高额的养育成本,不愿去抚养过多的孩子。2016年1月1日起,我国进入全面二胎的新时代,彻底结束了推行30多年的独生子女政策。但是,农村地区对生二胎的意愿并不强烈。主要是目前生育成本高,农村家庭经济负担及照顾负担加重,导致农村地区生育率不高,学龄儿童减少已成为农村地区普遍现象。

综上所述,在新时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背景下,若想振兴乡村经济,必须要提升乡村教育水平,而面对农村学龄儿童大幅度减少这一现象,则要从农民工随迁子女增加、农村学龄儿童在借读陪读现象严重、以及高额的养育成本等方面去思考,提出有益于乡村教育发展的有效路径,促进乡村振兴,提升我国综合国力。

参考文献:

[1] 赵丽.农民工随迁子女城市融入问题研究——以哈尔滨市为例[J].上海城市管理,2019(01):80-83.

[2] 许加明.农村中小学陪读现象的形成机制及其社会后果[J].湖北社会科学,2018(12):49-55.

[3] 何影,田毅鹏.农村陪读迁移群体城市适应与市民化取向分析——基于东北地区H县陪读家长的考察[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5(06):23-34.

[4] 马春华.中国家庭儿童养育成本及其政策意涵[J].妇女研究论丛,2018(05):70-84.

作者简介:

崔征,男,吉林省长春市,吉林建筑大学,教授,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学。

第三,学生层面。在小学体育学科教学的发展中,学生层面的发展方向是:培养学生长期进行体育锻炼的意识与行为技能。在传统的小学体育学科教学中教师往往不注重对学生体育锻炼意识与行为技能的培养,因此,多数学生往往在课后不再进行体育锻炼,由此使得体育教学活动未能够真正实现对学生体育意识与行为技能的培养。在新时代背景下开展小学体育学科教学,必须培养学生长期进行体育锻炼的意识与行为技能。由此,实现体育教学活动开展的长远效益。

牟文强,男,吉林省长春市,吉林建筑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学。

标签:;  ;  ;  ;  

农村学龄儿童数量减少成因分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