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连续墙施工工艺的良好及质量掌控是否到位直接决定着整体建筑的基础工程是否合格,在施工过程中要对各种可能出现的质量通病进行预防,一旦发现异常要及时处理,在施工前也要做好各方面的准备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降低工程的成本,缩短竣工时间。
关键词:建筑工程;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具体应用
引言
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很多新型施工技术被应用到建筑工程项目当中。本文结合实例分析了连续墙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并严格控制了施工的工序,有效的提高了连续墙施工的质量,减少了对周围环境的污染。因此,相关工作者应加强对连续墙施工技术的研究,熟练掌握该项施工技术,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推动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1建筑工程连续墙施工技术概述
1.1连续墙技术简介
相比较传统的进驻工程支护施工工艺,地下连续墙施工过程中,首先对建筑工程施工区域采用机械设备进行挖槽作业,并采用泥浆对槽段的四周进行护壁作业。然后将钢筋笼放置在已经挖好的槽段当中,作为连续墙的受力钢筋。最后进行混凝土的浇筑施工,使其在水下形成一段墙体,如此以此进行施工,直到所有的槽段连接起来,形成一道可以抵抗水土压力的地下连续墙。
1.2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优点
(1)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会对建筑区域的环境产生一定影响,而采用连续墙施工时,相对可以降低建筑工程对环境的影响。例如连续墙施工可以有效降低振动和噪音污染,有效的减弱了对周围居民的影响。此外,采用连续墙施工技术,可以提升建筑工程的空间利用效率,不仅有助于缓解城市土地资源紧张的问题,而且降低了工程的施工成本。(2)作为建筑工程的基础,地基施工的质量关系着整个建筑的建设质量。一旦地基施工存在问题,将导致建筑物出现倾斜、塌陷甚至倒塌等安全事故。采用连续墙技术,利用其高刚度的特点,可以有效的避免地基下沉问题的出现。(3)适应性强,可以适合多种地层条件,无论是软弱的冲积层、中等硬度的土层,还是密实的砂卵石、岩石地基,都可以采用连续墙施工技术。
2地下连续墙技术应用主要遵守的原则
首先我们可从地下连续墙施工环境角度进行分析。该项技术的施工环境,带有一定的特殊性,所以我们在施工过程当中需要综合考虑其他客观因素,实现对工程质量的保障,在不断总结过程当中,我们可实现对影响因素的有效分析。其次是地质条件对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的影响。在实际施工之前,我们需要对地质条件进行详细的勘察与检测,其中主要涉及到土质、地下水位高度以及岩层结构等。需要注意的是自然环境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地下强连续施工技术的质量。部分地区降水量较为丰富,所以会加大积水现象出现的概率,这要求我们必须在合理优化地下连续施工技术的同时,实现对积水现象的有效改善。需要注意的就是槽段划分,地形情况以及现有的施工条件与建筑情况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导致槽段划分工作出现不同的划分效果。所以在划分过程当中,必须对其进行综合考虑。
3建筑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的应用
某工程为集商家和写字楼为一体的大型综合体建筑,占地总面积约为1300m2,地上20层,地下3层,基坑的设计深度为13.35m。鉴于该综合体的施工地点在闹市区,周围的人员及建筑都较为复杂,导致施工空间局限性很大,经过仔细调研及勘查现场,设计人员决定采用地下连续墙的结构来进行施工。
3.1导墙施工
导墙又称挡土墙,对地下连续墙的施工测量起着储存泥浆、基准、开槽等作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对其施工时,应注意以下事项:(1)导墙施工时,首先要确保导墙沟里无任何积水;(2)要将导墙沟附近的废弃管道严格封堵,以免造成混凝土泥浆泄漏;(3)导墙的墙趾应该深入原始土层中;(4)在进行导墙的分段作业时,水平钢筋应预先留出与相连段导墙的余量;(5)务必保证内壁面的垂直程度与导墙的净宽度尺寸符合相关的规定;(6)在导墙立模结束后,需要浇筑混凝土,在此之前应该对导墙进行检验,请监理人员负责验收并签字;(7)导墙的混凝土施工完成并卸下内模板后,需要在导墙沟内设置水平间距2m左右的两档支撑,以免导墙发生偏移,此外还要将土方填入导墙沟内;(8)禁止任何施工机械及运输车辆靠近施工刚刚完成的导墙,以免其强度不够发生危险事故。
3.2泥浆的制备与处理
根据效率和地层等因素,再参考以往的施工记录,往往要储备1d的泥浆使用量。该工程设置了3个泥浆池,并将不同的泥浆池分成了3格,分别用于泥浆的不同使用阶段。泥浆运用冲孔成浆的方法,以便于进行循环使用。如果泥浆的指标达不到相关要求,可综合运用物理、化学等方法来对其进行处理,以提高施工的质量。
3.3挖槽
由于该工程的施工地点为软土地基,而液压设备在施工中极易造成塌孔事件的发生,所以不应使用;在施工时可以使用跳槽施工的方法,对一期槽段奇数段先进行施工,再进行二期槽段偶数段施工;在成槽时要先对异形槽段进行施工,再对其相邻的槽段施工。此外,在成槽过程中要时时注意平面位置及成槽的垂直度,如果误差超过允许范围,则立即采取有效措施;成槽时要确保导墙顶面和槽内泥浆面的高度差大于0.5m以上;槽段施工合格以后,在放置钢筋笼之前,对槽段进行清底作业。
3.4清理槽底
挖槽施工结束后的一段时间内,在重力作用下大量的土质固体会沉积在底部。此外,在作业时由于各种原因未被排出的土渣和从槽壁上掉落的杂物等都沉淀在槽底,针对这些杂物必须要进行清理,该过程被称为槽底清底过程,也是地下连续墙工作业中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针对槽底的清理,一般采用置换法和沉淀法。置换法是利用新泥浆置换出现有的泥浆。沉淀法则是在等待土渣基本沉淀完毕以后进行彻底清底,操作相对简单。
3.5钢筋笼的吊放
本工程中所使用的钢筋最长为48m,50多吨重,属于超长超重的大型物件。使用250t及150t级的起重机吊装,并进行试吊,以避免钢筋在起落过程中出现失稳和变形现象,如发现刚度不足,则应对其立即进行补强。对“L”形和“T”形钢筋要首先将其在制作平台上翻身然后再起吊。钢筋笼在起吊下放前应区分清楚迎土面和基坑面,以免放反。
3.6水下混凝土浇筑
该工程为非特殊工程,使用商品混凝土即可,供应速度为30m3/h以上。使用不少于500kg/m3的42.5R的水泥,坍落度为200mm左右,封导管的厚度为3mm,塞头使用纤维袋装混凝土。控制导管底部距离槽底0.5m左右,第一次灌入槽内的混凝土量应确保埋深大于0.5m。混凝土的上升速度要在2m/h以上,控制槽内的混凝土面高低差在0.3m以下,如有中断,时间不能超过0.5h,导管的埋深为2m以上4m以下。
结束语
在社会与经济大力发展的背景之下,建筑工程领域也会在原有基础上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连续墙施工技术是现阶段建筑工程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技术,同时也在其中占据相当重要的位置,在保障建筑工程整体质量方面连续墙施工技术所起到的作用至关重要,在这一环节实现就施工质量的保障,可帮助建筑工程实现顺利开,施工作业的目标。所以,需要提高对连续墙施工技术的重视程度,并且对其进行不断的深化与研究,促使建筑行业得到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黄波.探讨高层建筑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运用与其措施[J].建材与装饰,2017(9).
[2]周校庆,周荣祥.浅析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J].建筑,2017(12).
[3]李华星.探究建筑工程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的应用要点[J].科技尚品,2017(1):63.
[4]张杨.试析在土建施工中地下连续墙技术的运用[J].科学技术创新,2017(3):176.
[5]刘显花.刍议土建施工中地下连续墙技术的运用[J].江西建材,2014(24):61.
论文作者:魏泷瑞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1
标签:施工技术论文; 泥浆论文; 地下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混凝土论文; 钢筋论文; 建筑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