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白的退却与形势的突出_艺术论文

空白的退却与形势的突出_艺术论文

空白的隐退与情境的凸显,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情境论文,空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写意是中国画创作重要的表现手法和价值取向。

中国画创作由笔墨技法的“写”意,到绘画形式的“写意”,再到情境空间的写意的发展过程,反映出几代中国画家绘画本体意识和绘画综合能力的不断增强。也反映出中国画家对传统艺术精神的继承和扬弃,以及对现实社会生活、时代审美时尚的认识和关注。

由于对形态、色彩、空间所具有的写意性的肯定和重视,当代中国画从浅层的技法和形式的写意,转化成为具有综合效果的情境空间的写意。机械而简略的构图程式难以表现复杂而生动的自然关系;张扬的笔意在压抑形态之美的同时又显得单调而缺少新意;空白与空间的矛盾制约着空间丰富性的开拓;“墨分五色”的古论已无法阻止今人对丰富色彩的追求;画面空间作为精神和情感的载体,其本身所具有的审美属性,湮没于绘画程式和符号性笔墨之中。面对传统绘画的弱势,当代中国画家在经过困惑、反思、觉悟的心理历程之后,终于走上了创新与回归之路。

在传统中国画中,空白具有表情写意功能和空间表现功能。

“虚而万景入”,“空”是“实”之所藏,蕴藏着一切和无限。“和盘托出,不若使人想像无穷。”(清·李渔)这种虚实藏露的艺术观,正是我国古典美学中的重要指导思想。为了突出主要形象,次要的东西必须大胆剪裁。中国画中的剪裁可以直到零,直到空白。中国画家对空白的处理和空间的创造具有极大的包容性。南宋画家马远的《寒江独钓图》,画面只画了一条小船,几条波纹,近景和远景的万千气象,都在空白中留给观者去想像,给观者以再创造的余地。这是用空白表现空间,用空间进行写意的典范。传统绘画中的空白具有假定性和虚拟性的艺术特质。正是这种假定性和虚拟性,规定着艺术作品与生活的距离,开辟新的艺术表现空间,使中国画能在更高的艺术层面上创造出具有中国绘画特色的写意风格,也是中国传统绘画艺术魅力之所在。

在形式上,传统绘画中空白的主要作用是使之成为黑的对立因素,并因此形成各种黑白关系,从而获得实像(黑)更加突出和醒目,构图更为简洁的效果。绘画中的线条、笔墨、色彩、形态之间的关系,都在空白的环境中得到协调。空白成为传统绘画重要的写意手法之一。才有了“计白当黑”、“意到笔不到”、“贵真空,不贵顽空”、“知其白,守其黑”等关于空间和形式处理的精辟论述。这些都为中国画富有特色的图式语言的形式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传统中国画的空间写意方式,从观念认识到创作实践都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已不能满足现代人对中国画接受和欣赏的心理需求。用空白来表现空间的程式化手法制约着绘画空间多样性和个性化的创造,影响着绘画语言的进一步开拓的完善。

对“写”的作画状态的过分强调缘于对书法技艺的依赖。在“写”的状态下,必然使“空白”的形成带有很大的被动性和随意性。白与黑作为绘画造型要素,本身具有同等的功能和价值。由于受书法的影响,将白限定在虚空的范围,作为实的对立因素或物象的底衬,使白的表现力大大低于黑的表现力。由于对白的表现功能的放弃,使绘画表现形式的创造和表现手法的适应范围受到限制。孤立地表现物象,忽视物象周边环境的交待,忽视物象的空间关系的认识和表现,让“空白”无意义地占据画面,变为一种虚空围绕在物象四周,“红花绿叶白背景”成为最为普遍的画面空间处理形式。

一方白纸,一但用作图画,“白纸”最终将不复存在。在白纸转化为绘画作品的过程中,白纸的视觉特征逐渐隐退直至消失,代之以绘画语言所构造出的特定的空间视觉形态。在传统绘画中,空白是以白纸来体现的。作为材料的白纸直接转换成画面空间形态是中国传统绘画空间思维和空间处理方式的基本特征。然而,如果“空白”不能完成向画面空间的转换,成为画面的有机组成部分,“空白”只不过是作为画材的白纸而已。因而必然造成绘画形式的残缺和空间存在的模糊,也就削弱了“空白”所具有的形式价值和审美价值。空白与空间的矛盾,限制了绘画空间的整体性和丰富性的表现。空白的存在,是以与画面空间(写实空间和意象空间)的一致性为前提的。现代人整体观念的形成,关注人的生存状态和生存环境,是现代中国画空间观念的认识基础和心理趋向。当代中国画创作对传统绘画的形式上的改造,首先体现在对空间的认识和理解上。中国画家在立足传统的基础上,吸收了西洋绘画和现代设计对空间处理的长处,较好地解决了空间处理手法单一,空间层次单薄的问题,强化了对环境氛围的关注意识和绘画形式的完满意识。改变以主体对象为构图中心的处理手法,强调画面整体的构成关系,充分发挥各种绘画语言的表现功能,换来绘画风格和形式的多样性。

物象之间的关系(组合),并不是物体的简单相加,更重要的是因这种关系的形成会产生新的艺术意味和文化意义。因此,不能说把画面中的“空白”作具体化、空间化的处理,就会因太具体而限制观者的想像力的发挥。相反,富有意味的空间组合关系,更能在更高的(精神的和文化的)层面上,为观者提供想像的空间。

传统文化的特殊性决定了中国画艺术强烈的东方人文性格。尚雅崇逸的理想历来是中国画艺术的最高追求。自宋以后,渐趋三种倾向。其一,以禅入画,重精神而不重形式;其二,写意之风大倡,逸笔草草,不求形似,直至“竞尚高简,变成空虚”(鲁迅语);其三,以诗、文、题、跋入画,使绘画向“文学化”和“文人化”方向发展。这种变异超出了绘画艺术的范畴,使绘画自身的发展产生偏离。中国传统绘画由于长期以来适应文人雅士的余味和趣味,不注重对画面形式的发掘,忽视对各种新题材的开拓,不注重宏观的整体视觉效应和视觉冲击力,从而失去了应有的视觉魅力和足够的视觉刺激量。

同传统绘画比较,现代中国画创作更重视绘画形式的完整和绘画作品的视觉效果。画面情境即是这种追求的结果。情境是在综合运用绘画语言的基础上所形成的整体空间形态,它集中体现了画家的审美理想和艺术风格。画家在对现实空间形态的感悟和理解的前提下,从传统文化精神和现代审美观念两方面的结合入手,努力将自己的思想情感和审美意趣,融入画面所构造出的各种关系之中。充分发挥绘画语言和技法材料的表现功能,营造出既蕴含传统艺术审美意趣,又具有现代创新意识和时代特征的画面情境空间,从宏观上构成了作品的写意特征。

情境空间是由画面空间(画面平面分割与构成)和写实空间或意象空间相结合而形成的。反映着形式和内容的和谐统一关系。情境空间有三种类型:1.由空间营造出的传统文化氛围。这是以传统表现手法为主的中国画创作的主要特征。保留了传统绘画基本的表现手法和文人审美意趣。并从整体上把握画面诸因素的组合关系,努力使这种关系与传统文化意趣相契合。同时在造型、构图和色彩方面融入现代人对传统的认识和理解。新文人画属于这种类型。2.由空间表现纪实性和现实性情境。以现实生活作为空间处理蓝本,融入画家的主观创造和艺术加工。多数作品运用了西画空间处理手法。3.空间处理主观化和多样化。突破现实空间的约束,使空间处理更自由,更具装饰性。更多地运用了民间绘画和现代设计的空间处理手法。强调整体构成关系的和谐和趣味。这三种类型一个共同点,就是更加注重的空间来表达画家主观思想情感和审美趣味,即以情境来写意。而不是仅仅满足于技法和形式的写意。以空间去创造一个情感的世界,抒泻自己丰富的内心感受。相对传统绘画更加注重画面空间的构成和分割关系,更加注重情感与空间的和谐统一,更加注重绘画语言与空间关系的一致性。情境空间的写意观,使中国画创作摆脱传统时空观念的制约,去追求艺术表现的更大自由。画家把他们的所见、所知、所想,综合成一种宏观意识,将客观世界与主观情思相交融,构成跨越表象、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这种境界默契着客观自然的法则。

现代人因文化心理结构与传统审美观念的错位,缺少“空即是色,色即是空”的出世哲学和“空纳万景”的传统文化底蕴。不论是画家队伍,还是接受人群,已不再是旧时的士大夫阶层和落泊文人。他们在继承传统文明的同时,更多地承受着现代文明的熏陶和撞击。对生存状态的焦虑,对自身价值的实现,对外来文化的认同,都无不造成在情感上对传统文化的疏远和淡漠。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竞争的压力,又形成对中国画艺术观念的改变。追求效率和感官愉悦,求新,求变,厌恶僵化刻板重复之作,追求具有心灵震撼力的艺术表现。不论是写意还是抒情,都通过画面来实现。间接隐晦的因素少了,直接的画面效果得以增强。将哲学、文学、书法对绘画的影响转化为深层的传统文化底蕴,克服表面化和简单化的图式处理,使绘画表现语言更为纯粹和精致。这种变化带来了绘画本体语言的进一步的提高,更加有利于中国画写意性的发挥。

空白对于画面空间关系的表现是一种写意。实际上是为了突出主体形象而对复杂的空间关系进行的一种减法处理。传统绘画对空间关系的程式化表现方式,因其写意和表现效能的单一性和模糊性,在现代中国画创作中,首当其冲地遭受冲击。以空白表述画面空间的方式和空白所具有的精神内涵,随着其他绘画手段空间表现功能的凸显和情境空间的整体呈现而随之弱化。那种毫无空间意义的空白被最大限度地挤出画面。新的审美观念和材料技术,将中国画的空间写意性格扩展到更为广泛的范围。通过情境空间来写意,成为当代中国画创作的重要特征。田黎明的朦胧与奇异,何家英的精致与典雅,郭怡宗的大气与浓艳,王孟奇的飘逸与简淡,赵奇的恢宏与凝重,安林的质朴与含蓄,贾广健的明丽与野逸……无一不是通过画面整体的情境来表达的。

视觉艺术直接关怀人的视觉和心灵。当代中国画创作适应现代人的心理需求,充分发挥绘画语言的直观可视功能,用画面情境代替“空白”空间,从整体关系的层面上凸现情境空间的写意性,使写意这一中国绘画艺术的传统特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得以继承和发扬。

标签:;  ;  ;  ;  ;  ;  

空白的退却与形势的突出_艺术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