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小企业融资风险研究

中国中小企业融资风险研究

刘小夕[1]2017年在《我国中小企业应收账款融资的风险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如今,我国社会经济正在不断发展完善,中小企业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市场经济中充当非常重要的角色。中小企业增长了国家财政税收收入,产生了大量的就业岗位,推动了市场竞争发展。但是,中小企业的生存发展却遭受着一些困难。不但经受大型企业的竞争压力,而且融资受限一直制约着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我国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生产规模较小,难以满足上市条件,不能通过上市来获得融资的现状。而且大多数中小企业达不到发行债券的条件要求和审批程序,民间借贷方式征收的利率比较高,融资成本比较大,也不是适合中小企业融资的最佳方式。实际上,多半中小企业比较偏向通过银行借贷解决融资问题,然而金融机构在考察企业信用行为方面缺乏必要的数据支持,中小企业要想获得足额的贷款,必须要满足金融机构严格的条件,而极少的企业能达成要求,必然会导致融资受阻。但中小企业一般都有一定数量的应收账款,盘活应收账款也可以成为其一种融资途径。截止2016年,创业板和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共1392家,应收账款净额占资产总额的10.47%,说明应收账款在企业资产中所占的比率比较高,存在一定的利用空间。如果中小企业能够适当地利用应收账款融资,可以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本文在整合国内外优秀学者关于应收账款融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用调查法和文献分析法相结合的方式,对我国中小企业应收账款融资风险问题进行剖析,并通过具体案例,对其风险的研究,并提出相关的应对建议。以便为解决中小企业应收账款融资风险问题带来合理的意见,从而促进中小企业快速发展。本文共包括以下六部分。第一部分先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再阐明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最后介绍本文的创新和不足之处。第二部分介绍中小企业应收账款融资的相关理论概念以及应收账款融资的现状。第叁部分对中小企业应收账款融资中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第四部分对A企业的案例进行详细的介绍。第五部分针对A企业应收账款融资风险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本章主要从政府,银行,企业叁方面提出建议。第六部分是文章的收尾部分,对上文的案例研究进行总结,也对未来的研究提出了一点建议。

周黎[2]2003年在《中国中小企业融资风险研究》文中认为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和技术创新成果,而且,中小企业文化及其培育出来的企业家精神和风险意识,已经成为现代文明和市场经济的精髓,成为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创新和发展的基础。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中小企业,就没有市场经济。 但是,中小企业的地位与其融资水平并不相称。即便发达国家的中小企业在融资活动中由于自身资产性质、运行机制而受到诸多局限,一般会存在不同程度的资金缺口。而在我国,广大的中小企业除上述原因外,由于国内市场体系的不完善以及当前所处的特殊的经济体制转轨时期,将会面临更为严重的融资困难,包括一些对其发展的歧视性政策和制度性障碍。因此,从风险理论的角度考察,中国中小企业融资过程中存在大量复杂多变的风险因素。这也是本文讨论的切入点。 本文目的是通过对中小企业融资运行机制的理论研究,综合评估影响企业融资行为的风险因素,试图为广大中小企业融资活动中的风险防范提供理论参考和方法借鉴。 论文分为五章,其中第一章是导论部分,简要介绍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状况以及国内外相关理论。第二章将主要运用经济学理论考察一般中小企业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尤其针对中国中小企业融资体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中国中小企业地位与融资水平极不相称,进而会阻碍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结论。第叁、四、五章则试图运用风险理论来寻求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答案。其中,第叁章探索了中国中小企业融资过程中存在的各类风险动因、特征和效应;建立综合评价中小企业融资风险的指标体系;第四章则针对间接融资渠道对于企业的重要程度,建立银行和企业借贷模型,定量分析导致间接融资风险中“惜贷”风险的因素——信贷配给,并进一步从理论上寻求降低银行和企业间信息不对称、防范资金信贷中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的方法。最后一章在前文分析的基础上在实践意义上提出中国中小企业融资风险防范具体措施和实施路径。

曹静[3]2016年在《拉萨市中小企业的融资风险研究》文中认为拉萨市作为西藏的首府,不仅是政治、文化、宗教中心,也是西藏经济发展的风向标。近年来,国家优惠政策不仅加大了对中小企业固定资产的投资,也减免了拉萨市中小企业的部分税额,从宏观方面助推着中小企业的迅速发展。但是由于拉萨市中小企业发展自身存在着很多不确定因素,在融资困难与融资风险的双重阻力下,企业生命周期普遍较短。本文在我国经济运行进入“新常态”和西藏大力加强发展实现全面小康社会背景下,对拉萨中小企业进行研究,以期较深入揭示拉萨中小企业的融资风险问题,不仅利于拉萨经济发展,也能对其它地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有益借鉴。本文首先梳理了我国中小企业及融资风险的相关概念,并对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风险的内部与外部因素进行了阐述。通过对拉萨市中小企业生存发展环境的初步了解,本文采取了访谈与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拉萨市中小企业的融资现状进行了的探索与分析,得出导致企业融资困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内部因素包括多数中小企业自身管理不善,不会合理利用先进的融资方式而导致资金断裂,对市场判断失误而导致产品滞销;而外部因素包括政府的法律法规不完善、监管不全面,以及国家对中小企业的扶持政策落实不到位等。在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诸多因素中融资风险因素是导致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主导因素。一般关于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研究是通过企业、银行及政府叁个方面进行的。但本文以拉萨市中小企业自身为中心,对企业的内源与外源融资选择及融资风险的影响因素进行探讨。本文研究发现,拉萨市中小企业的融资风险因素主要是经营风险因素、融资租赁风险因素、财务风险因素、民间融资风险因素及兼并融资风险因素。由此可得出,企业的融资风险是由内源性融资的影响因素与外源性融资的影响因素所共同产生的,其主要原因是拉萨市中小企业的融资选择引发的融资风险问题。外源性融资因周期性较长,很难满足拉萨市中小企业对资金的迫切需求,同时拉萨市中小企业因资信度较低,很难满足外源性融资担保条件。因此,拉萨市中小企业偏向于选择自主性强且可操控性大的内源性融资方式,在内源性融资不足以满足企业经营需求的情况下,才会选择外源性融资渠道来弥补企业的资金空缺。由此,本文从拉萨市中小企业内部及外部两个方面提出意见和建议。从拉萨市中小企业内部建立融资决策控制机制、加强融资过程中控制机制、建立融资偿还控制机制;从拉萨市中小企业外部完善融资法律法规建设、建立企业信用管理体系、增加并优化融资渠道。

徐文姣[4]2016年在《中国科技型中小企业“走出去”的融资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新常态下,科技型中小企业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科技型中小企业作为最具科技创新能力的企业代表,始终走在时代发展的前列。面对国内融资困难的现实,国家政府支持并鼓励有能力的科技型中小企业率先“走出去”融资,越来越多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走出国门,到境外市场融资以解决融资难题。中国科技型中小企业如何选择合适的“走出去”的融资模式,以使科技型中小企业在国际市场顺利融资,最终达到互利共赢的局面,为中国以及世界的经济做出更大的贡献,这是文章需要探讨的问题。文章首先分析了中国科技型中小企业“走出去”的融资现状及融资环境,指出中国科技型中小企业“走出去”融资的前景比较乐观。其次,对中国科技型中小企业“走出去”所能选取的融资模式进行了分析,根据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特点,总共选取了七种融资模式,对这七种融资模式从融资难易度、融资风险以及融资绩效叁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并结合世界经济和政治格局的变化以及中国的基本国情,得出适合中国科技型中小企业“走出去”的两种融资模式:科技项目融资模式以及境外上市融资模式。其中科技型中小企业适合选择科技项目融资模式走向基础设施薄弱的发展中国家,选择境外上市融资模式走向资本市场发展成熟的发达国家(地区),并对科技项目融资模式的优势进行了详细分析。再次,针对境外上市融资模式,文章实证部分运用DEA-Malmquist指数评价法对在境内外叁大市场上市融资的90家中国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效率进行了动态比较分析,实证结果表明:2015年中国科技型中小企业在境内外叁大市场的总体融资效率并不理想,但2013-2015年在新叁板及美国纳斯达克上市融资的总体融资效率变化趋势优于其在香港创业板上市融资的总体融资效率变化趋势,就2014和2015年中国科技型中小企业在叁大市场的融资效率平均水平来说,中国科技型中小企业上市融资效率最高的市场是香港创业板市场,其次是美国纳斯达克市场,最低的是新叁板市场。此外,样本企业分产业后的融资效率变化存在差异,美国纳斯达克各大产业总体融资效率变化趋势优于新叁板以及香港创业板各大产业总体融资效率变化趋势。最后,针对中国科技型中小企业“走出去”融资存在的问题、所面临的风险以及实证部分所得结论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谢海峰[5]2010年在《国际金融动荡环境下我国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风险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些年,随着经济与金融的全球化步伐加快,各国间贸易发展迅速,我国对外贸易自改革开放以来持续高速增长。特别是我国成功加入WTO后,随着关税水平的降低和非关税壁垒的减少,国内市场逐步对外开放,我国的进出口贸易达到一个新的高度。然而,2007年美国次级债抵押贷款危机的爆发引起全球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全球金融环境处于动荡状态,全球经济严重受创,我国的出口贸易增长速度也出现明显下滑,对外贸易发展形势严峻。作为我国市场主体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小外贸企业,正面临危机带来的挑战,不仅经营状况极度恶化,融资问题严重,而且面临危机下日益扩大的各种风险,使得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发展受到了严重的抑制。国际贸易融资业务既能为企业缓解当前的资金难题,又能帮助企业规避危机下各种潜在的风险,因而成为当前为促进我国进出口贸易发展所关注的的热点话题,正日益受到国内学术界和外贸企业的关注。但是,当前危机形势下,全球金融市场流动性严重不足,国际贸易融资缺口正在不断扩大,国际贸易融资业务风险也在不断加剧,形成了中小外贸企业国际贸易融资难上加难的局面,严重阻碍了全球贸易的发展及全球经济的复苏。因此,从中小外贸企业的角度出发,研究全球国际金融动荡形势下国际贸易融资问题,对于缓解外贸企业危机下压力、推动外贸融资发展、促进出口贸易增长以及加速经济复苏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通过分析金融动荡环境下中小外贸企业的融资环境的变化,提出当前企业的贸易融资需求;接着分析国际金融危机下中小企业贸易融资成本以及主要贸易融资风险的变化,着重论述了国际金融危机下中小企业的国际贸易融资风险;然后以广东省为案例,通过对近几年的广东省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现状的调查和比较分析,阐述其国际贸易融资存在的问题和成因;最后,在前面的研究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国家政策机构、银行机构和外贸企业等贸易融资主体各方的实际情况,提出解决当前国际金融动荡环境下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罗孝云[6]2009年在《中小企业融资风险与控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小企业融资难一直是个世界性的难题,成为束缚社会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的瓶颈问题。为此,社会各界和政府都在为积极寻找解决或改善这一瓶颈问题的有效途径进行着不懈的理论探索和实践尝试。相对于大型企业,中小企业融资的巨大风险性是其陷入融资困境的主要原因之一,然而,从风险控制的视角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文献尚不多见。本文拟建立一个涵盖融资者——中小企业、资金的主要供给者——商业银行和政府监管者等叁方的“叁位一体”的风险控制框架,从全面风险控制的视角探讨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方式和途径。本文首先对现阶段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状况进行分析。我国中小企业的经济地位与融资地位显着不对称,中小企业融资风险巨大且尚未得到有效控制,是导致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一个重要原因。基于这个判断,然后构建了一个涵盖与中小企业融资风险控制相关的叁个主体:融资者中小企业、资金的主要供给者商业银行和政府监管者的“叁位一体”的风险控制框架。通过对叁个主体影响融资风险主要因素进行系统性的分析和识别,借鉴系统工程中的层次分析方法,运用层次单排序确定叁者各自风险控制的重点;层次总排序确定系统控制中小企业融资风险因素的影响程度,明确全面风险控制的关键因素。并选取宁波市北仑某中小企业融资项目进行风险与控制的实证检验。最后在分析和比较国际上叁种主要的中小企业融资风险控制模式的基础上,借鉴国外融资风险控制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特殊实践,提出全面控制中小企业融资风险的建议和措施。

王翔俊健[7]2016年在《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风险控制研究》文中指出过去我国在外贸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且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中国日渐成为全球主要的几个贸易大国之一。改革开放之后的叁十多年来,中国在对外贸易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现下已逐步发展成为贸易大国。但是在2007年发生的,以美国为中心的次贷危机席卷全球,带来了全球性经济衰退和金融危机,让全球的金融环境处于一个动荡的时期,从而也导致了近几年我国的对外贸易陷入增长停滞的泥潭中,对外贸易的形势异常严峻。我国在国际贸易融资领域的缺陷和不足逐渐显露,这些不足与缺陷为我国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带来了严重的经营风险。因此国内经济学界展开对国际贸易融资风险的相关研究,在这样的背景与经济环境下具有极高的现实意义。从国际贸易融资的研究背景出发,本研究基于国内外的相关理论研究综述,提出了研究思路与方法;随后从国际贸易融资以及风险理论角度提出了国际融资环境、国际融资需求、国际融资成本等几方面的内容。在对国际贸易融资风险理论进行回顾后,本文总结出国际贸易融资的几点概念、作用与特点。同时通过对比传统与新型的国际贸易融资方式的不同,从国际贸易的风险控制理论出发,对国际贸易融资的风险控制进行了进一步的阐述与说明。本研究主要的研究重心在于第叁章至第五章,其中第叁章分析了中小企业的国际贸易融资问题,以及对影响到中小企业进行国际贸易融资的因素分析;第四章对中小企业的国际贸易融资的风险进行评估,是本研究的核心理论与实践研究的意义所在,本章节将常见采用的国际贸易融资风险评估方法择选出来进行初析,随后对国际贸易融资风险评估指标的评价与选择标准进行了深入阐述,最后围绕江西省X市一家中小型贸易公司进行了案例分析;第五章对中小企业进行国际贸易融资的对策进行了梳理,并提出了几点防范措施与建议,本文的最后给出了企业、银行、政府等叁个维度的不同对策与建议,积极倡导中小型企业能够联合其各方来一起助力自身的发展,实现控制和管理国际贸易融资风险的目的,从而帮助国内更多中小型企业得到更好的成长和发展。

唐湘娟[8]2009年在《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风险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中国中小企业经济取得了快速增长,成为国民经济中最具活力的新的经济增长点。但是中小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仍然面临着技术落后、人才缺乏、信息闭塞、市场准入门槛太高等众多不可忽视的制约因素,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融资问题,由此产生了融资风险。中小企业融资风险主要是指中小企业无法筹集到资金的风险;因中小企业筹集的资金未能实现理想的投资回报而导致企业要承担偿债能力下降的风险;由于中小企业举债结构不合理而可能导致企业股东及其他关系人的利益遭受损失的风险。本文通过对中小企业融资运行机制的理论研究,综合评估影响企业融资行为的风险因素,并对中小企业的融资风险管理系统作了较详细的阐述,首先对中小企业融资现状的进行分析,进而对中小企业融资风险的主要表现形式和风险类型进行了归纳总结,并对中小企业融资风险的产生根源做了详细的阐述,进一步构建适应我国中小企业特点的融资风险管理系统。在系统的构建过程中遵循简便性、重要性、动态性、成本效益等原则,以控制论、系统论、信息论等为理论基础,对企业融资风险管理系统的功能特征和具体内容作了较详细的论述,试图为广大中小企业融资活动中的风险防范提供理论参考和方法借鉴。

叶莉[9]2011年在《中小企业供应链融资模式及风险控制研究》文中认为在当今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中小企业总量已越来越大。中小企业在促进我国经济增长、扩大劳动就业、推动技术进步、创造社会财富等方面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商业银行都加大了对中小企业信贷投放的力度。但与此同时,由于客观存在的诸多因素,造成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也制约了银行业在中小企业信贷业务上的快速发展。之所以形成这样的矛盾,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传统的信贷模式是从单一企业的视角研究中小企业的融资,难以摆脱中小企业由于先天不足而对融资造成的固有限制。本文研究的目的,就是探索跳出单一企业的思维,从整个供应链的层面,重新分析中小企业融资的模式和框架,实现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和有效控制信贷风险的双重目标。研究发现,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围绕产业的核心企业进行生产、供应的配套,这种上下游供应链关系,使得银行可以跳出单个企业的传统局限,借助其与核心企业的产供销合作关系,创新性开展中小企业融资。通过供应链融资,不仅使得中小企业获得融资支持,促进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同时,还能够促使商业银行改变传统的信贷文化,加快中小企业信贷业务发展,并有效地控制信用风险,从而形成银行、中小企业的双赢局面。从横向看,供应链融资与传统融资的不同,在于银行观察中小企业的角度和视野的差异,即一个是孤立的,一个是联系的,这就形成了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另一个有效路径。从纵向看,供应链条包括了采购、生产、销售叁个主要阶段,对应形成了叁个类型的融资模式。本文针对对各阶段主体、特征以及融资方式进行研究,探讨有效的中小企业的供应链融资模式。基于上述研究思路和逻辑,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状况,结合对融资渠道和特征的分析,揭示了中小企业面临的融资困境和形成的主要原因。本文认为,除了中小企业存在财务不规范、市场风险大等客观因素外,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商业银行传统的融资视角的问题。其次,通过对中小企业供应链现状的分析,本文引入了供应链的相关概念,分析其结构特征,从供应链管理的角度研究了供应链融资的商业信用基础,并着重回顾了供应链融资的理论及基本框架。通过对供应链融资模式与传统融资模式的比较,揭示了供应链融资对于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意义与作用。再次,为进一步探讨中小企业供应链融资的具体模式,本文分别从供应链的采购端、销售端,对中小企业的融资可行性、具体流程、风险控制进行了研究。并结合国内商业银行的成功案例,较为详细地描述了国内保理融资、订单融资方式及其推广价值。最后,本文着重分析了中小企业供应链融资风险类别,以及风险评估的主要内容,并从交易真实性控制、操作风险控制两个方面,提出了供应链融资风险控制的措施建议。本文的主要贡献在于,结合国内大型商业银行对供应链融资的成功案例,较为完整地研究了适合于中小企业的供应链融资品种及其具体模式,具有一定的实务操作价值。

马骉[10]2018年在《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风险防范研究》文中指出科技型中小企业承载着技术创新的重要使命,其发展潜力也逐渐显现出来。近年来,随着科技金融的快速发展,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日益突出。许多中小企业无法利用传统的融资方式获取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贷款,主要原因是因其有形资产少,缺少融资担保抵押物。传统的融资方式不能满足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选择,从而企业开始拓宽更适合自己的融资渠道,于是把目光转向商标、专利等知识产权。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是一种针对拥有知识产权的科技型企业的新型融资模式,给科技型企业指引了一条新的融资途径,有助于迅速解决企业的困境,促进其健康发展。制约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发展的主要原因是知识产权的价值无法准确的评估,进而导致银行等金融机构承担较大的信贷风险。然而短期内无法通过解决知识产权价值评估方法来确定质押知识产权的真实价值,无法通过建立公开、成熟的市场交易来实现知识产权快速变现的情况下,只能通过建立有效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防范机制,以期促进此业务有效健康的发展。本文的研究旨在建立一个相对科学完善的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影响因素指标体系,健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防范机制,从而完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管理方面的缺口,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使更多拥有知识产权的科技型中小企业从中受益。为了解决这个关键问题,本文结合理论基础以及国内外文献研究,联系实际,结合实地访谈和案例、专家意见,梳理了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及其影响因素,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了囊括26个指标、五个主成分的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影响因素模型。再通过上述研究结果从国家政府、企业、银行、中介机构层面设计了以评估担保一体化机制和政策性保险机制、反担保机制为核心,以政府、银行、科技型中小企业、科技财团、评估担保机构、律师事务所等为主体的联动平台;提出建立科技专家数据库与动态数据管理库,配套全国统一的知识产权交易平台,严格规范知识产权质押流程等服务,初步探索了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防范机制及相应对策,以期控制融资风险,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我国中小企业应收账款融资的风险研究[D]. 刘小夕. 安徽财经大学. 2017

[2]. 中国中小企业融资风险研究[D]. 周黎. 武汉理工大学. 2003

[3]. 拉萨市中小企业的融资风险研究[D]. 曹静. 西藏大学. 2016

[4]. 中国科技型中小企业“走出去”的融资模式研究[D]. 徐文姣. 安徽财经大学. 2016

[5]. 国际金融动荡环境下我国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风险研究[D]. 谢海峰. 南昌大学. 2010

[6]. 中小企业融资风险与控制研究[D]. 罗孝云. 宁波大学. 2009

[7]. 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风险控制研究[D]. 王翔俊健. 江西财经大学. 2016

[8].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风险管理研究[D]. 唐湘娟. 贵州大学. 2009

[9]. 中小企业供应链融资模式及风险控制研究[D]. 叶莉. 西南财经大学. 2011

[10]. 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风险防范研究[D]. 马骉. 西南科技大学. 2018

标签:;  ;  ;  ;  ;  ;  ;  ;  ;  ;  ;  ;  ;  ;  ;  ;  ;  ;  

中国中小企业融资风险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