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进 黄莉
四川省骨科医院 四川 成都 610000
【摘要】目的:观察提肛运动结合穴位贴敷对腰椎间盘患者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6年4月我科行腰椎间盘突出开窗髓核摘除术的患者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提肛运动及穴位贴敷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提肛运动结合穴位贴敷对腰椎间盘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有较好的促进作用,能减少患者术后出现胃肠功能障碍,促进患者快速康复。
【关键词】穴位贴敷;提肛运动;腰椎间盘突出;胃肠功能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伤科的常见疾病,手术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有效手段;但是术后多数患者容易出现胃肠功能障碍,从而影响患者的恢复。临床上,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胃肠道功能受抑制的概率高达80%以上,并发便秘的几率为40%~82%[1],患者常出现食欲减退、腹胀、腹痛、便秘等症状。该症不仅发生在手术早期,而且还会持续存在于整个术后康复的过程中,给患者增加痛苦。我科从腰椎间盘突出开窗髓核摘除术术后92例患者中选取了46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结合提肛运动及穴位贴敷治疗,对术后预防便秘有明显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便秘判断标准[2]:参照文献标准判断便秘:排便间隔时间延长,3d/次以上;大便干燥如栗,可伴少腹胀急、神倦乏力、胃纳减退等不适;排除肠道器质性疾病。
1.1.2选择标准:①入院前大便均正常;②术前均已床上练习大小便,且顺利排便;③均行腰椎间盘突出开窗髓核摘除术的患者;④术后均使用自控镇痛泵者。
1.1.3观察指标:观察两组病人术后的便秘发生率、首次排便时间、排便间隔时间及每次排便时间。
1.1.4排除标准:①不符合上述标准者;②皮肤损伤不利于穴位贴敷者。
1.2一般资料:选择2015年7月—2016年4月我科行腰椎间盘突出开窗髓核摘除术的92例患者。入院前大便均正常,均行腰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术;术后将两组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中男19例,女27例,患者年龄33岁~78岁,平均年龄(50.2±1.6)岁;观察组中男24例,女22例,患者年龄31岁~79岁,平均年龄(50.5±1.7)岁。两组患者一般情况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可以进行比较。
1.3方法
1.3.1对照组护理方式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①做好预防便秘饮食指导,多食用新鲜蔬菜、水果,适当活动,勿食豆类、牛奶等产气食物以免加重腹胀[3]。②腹部按摩:病人取仰卧位,两腿屈曲,并放松腹部。指导家属站立于病人右侧,左手放在右手上面,置于病人右下腹部,以大鱼际肌和掌根着力,沿着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方向,反复推拿按摩,力度由小变大,使腹部下陷1cm,直至肠蠕动的产生。每天腹部按摩2次,每次按摩10min~15min,于早餐、晚餐后30min实施。③心理疏导:进行积极的心理疏导,缓解病人恐惧、紧张、焦虑等负性情绪,并请恢复良好的病人现身说法,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1.3.2观察组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常规护理基础上指导患者行提肛运动及穴位贴敷治疗;提肛运动方法[4]:病人全身放松,舌抵上颚,吸气,同时向上提升收缩肛门括约肌(像忍大便的样子),提肛后憋气5s,然后缓缓呼气。放松肛门括约肌,同时放松全身10s继之重复循环20次;也可以不配合呼吸随意收缩提升、放松肛门括约肌,练习时以病人不感疲乏为宜。每天进行2次提肛运动,早晚各1次,每次10min~15min。穴位贴敷方法:取芒硝50g、厚朴50g、枳壳50g、大黄50 g、蓖麻油5g用蜂蜜调制成膏状,待术后患者麻醉清醒后取天枢穴,水道、足三里、丰隆穴位进行穴位贴敷,取适量药物用3M透明敷料固定在穴位上后轻轻按压促进药物吸收,整个按压过程中用力要均匀、柔和每次按压不少于3次,每次不少于5秒,每日更换1次,4天为1个疗程。在术后早期实施腰椎术后功能锻炼和健康教育[5]。
1.4统计学方法:运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χ2检验及t检验,以P<0.01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表1 两组患者便秘发生率比较(%)
3讨论
便秘是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腰椎手术常采用全麻及术后镇痛,由于术后镇痛泵使用的芬太尼等阿片类药物容易抑制胃肠蠕动,且术后患者卧床时间长、活动量减少及麻醉药的影响,使患者胃肠道动力减[6]。反复练习提肛运动,可有意识的刺激了直肠,增加了排便肌肉的力量与协调性,有助于条件反射建立及良好排便习惯的形成。在我国古典医学中有“内属脏腑,外络肢节,沟通表里,贯穿上下”这一说法[7]。因此,当中药与穴位之上时通过药物刺激和经络效应的双重作用,可以起到活跃经脉、调节气血的作用,使患者经脉变得调达,气血运行更加通畅。最终使患者的脏腑功能在最短时间内恢复正常,对肛门的排气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使患者在术后腹胀现象消失。与内治法相比,穴位贴敷不需要经口服给药,对全麻术后不能服药的患者更能显示出其治疗的独特作用,并且可以避免口服经消化道吸收所遇到的多环节灭活作用及某些毒副作用[8-10]。本研究结果发现,通过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便秘发生率、排便间隔时间及每次排便时间显著降低,提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结合提肛运动及穴位贴敷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有效率得到明显提高。
综上所述,提肛运动结合穴位贴敷治疗能较好的预防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患者便秘,且操作简单,病人易于接受,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邹爱元.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便秘的护理干预观察[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4,35(24):3695—3697.
[2]潘燕燕,张敏,臧岚,等.骨科围术期病人便秘的护理[J].护理研究,2012,2 6(11C):31293130.
[3]马春,刘俊峰.消胀膏穴位贴敷治疗单纯性胸腰椎骨折患者腹胀30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12(17)
[4]吴兆梅,李飞,张永鸣.穴位按摩辅助提肛运动对中风后便秘治疗效果的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2,24(6):502503.
122-123
[5]王元昭.三维正脊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09,24(16):124-125.]
[6]陈淑招,黄章云,胡佳.福建医药杂志[B]2016.6.38.(3):90-91
[7]夏文丽,杨涛,王寅,等.穴位贴敷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观察口.上海针灸杂志,2014,33(6):514—515.
[8]刘西建,韩涛.中药穴位贴敷研究现状及思路[J].中医药信息,2014,31(5):130-132
[9]王艳宏,王锐,管庆霞,等.中药经皮给药的研究思路[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0,28(9):1906-1908.
[10]佘世锋,许能贵.穴位贴敷临床研究方法探讨[J].新中医,2010,42(6):104-105.
论文作者:谢进,黄莉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8
标签:术后论文; 患者论文; 穴位论文; 腰椎间盘突出论文; 病人论文; 对照组论文; 方法论文; 《医师在线》2018年第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