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市中心血站 四川雅安 625000)
【摘要】目的:探讨强化心理护理干预对初次献血者献血反应的影响。方法:于2016年1-9月初次献血者中选取200例作为对照组对象,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并于2017年1-9月选取200例初次献血者作为观察组对象,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强化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对象献血反应的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以及干预前后献血者的心理状态。结果:①经比较,观察组献血反应的发生率为13.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3.0%,其护理满意度为87.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7.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干预后,观察组的SAS评分显著低于干预前和对照组(P<0.05)。结论:对初次献血者实实施强化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明显减少献血反应的发生,使献血者保持最佳的心理状态,有助于提高无偿献血的重复率和献血服务的质量,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关键词】初次献血者;心理护理干预;献血反应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16-0030-03
The effect of psychological care intervention on blood donation was strengthened for first-time donors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strengthening psycholog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the blood donation of first-time donors. Methods From January to September in 2016 for the first time in 200 cases of blood donors as control object, the implementation of routine nursing intervention, and from January to September in 2017 selected 200 cases of primary donors object as observation group, on the basis of conventional nursing to strengthen psycholog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 compared two groups of objects of blood donation reaction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and psychological state of blood donors before and after intervention. Results (1) the comparison, blood donation reaction rate in observation group was 13.5%,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33.0% of 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was 87.0%,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57.5%,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After intervention, the SAS score of the observer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preintervention and control group (P < 0.05). Conclusion The first real implementation of strengthening psycholog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 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blood donors blood donation reaction, make blood donors to keep the best state of mind, help to improve the repetition rate of unpaid blood donation and blood donation service quality, has good popularization value.
【Key words】First blood donors; Psychological care intervention; Blood donation reaction
近几年来,各级血站对无偿献血工作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在全社会范围内进行了广泛宣传,大大提高了无偿献血的参与率。从当前的情况来看,大部分无偿献血者都能耐受献血,但是仍有部分献血者会出现献血反应。相关调查数据显示,初次献血者发生献血反应的几率显著高于2次及以上献血者,会对提高无偿献血的重复率产生不利影响[1]。研究发现,初次献血者献血反应的发生与其心理因素具有密切联系。为了消除他们的紧张和忧虑,减少献血反应,有必要加强心理护理干预[2]。为了探讨强化心理护理干预对初次献血者献血反应的影响,我站选取200例进行了对比研究,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于2016年1-9月初次献血者中选取200例作为对照组对象,男性127例,女性73例;年龄18~50岁,平均(32.57±9.34)岁;其中学生70例,企业职工70例,公务员30例,军人20例,其他10例;其中本科及以上104例,大专65例,中专及以下31例。于2017年1—9月选取200例初次献血者作为观察组对象,男性125例,女性75例;年龄18~53岁,平均(32.26±9.58)岁;其中学生73例,企业职工72例,公务员33例,军人16例,其他6例;其中本科及以上109例,大专63例,中专及以下28例。两组对象的性别比例、平均年龄、职业类型以及学历水平等资料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干预方法,主要包括:充分做好采血前的准备工作,并根据献血者的具体情况给予对症护理[3],引导其配合护理工作。
观察组:在上述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强化心理护理干预,具体措施为:营造安静、舒适的献血环境,开展支持性的心理护理,根据献血前、献血时和献血后等不同的阶段展开。
1.3 观察指标[4]
①统计两组对象头晕、出汗、恶心、面色苍白、胸闷、心悸、血压下降、心率变慢、惊厥等献血反应的发生情况,根据其反应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②采用自制的调查问卷了解他们对献血护理的满意度,满分为100分,满意:≥80分,一般:60~79分,不满意:<60分;满意度=(满意+一般)/样本数×100%[2]。③采用SAS量表对两组对象护理干预前后的心理状态,得分越低,表示心理状态越好。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献血者的各项研究数据均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和分析,其中计数资料包括性别、职业、学历、献血反应发生率费和护理满意度,用%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包括平均年龄和干预前后的SAS评分等,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进行t检验,校验标准α取值为0.05,当P<0.05时,表示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献血反应发生率比较
组间献血反应发生率对比,观察组的13.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初次献血者的献血反应发生率对比[n(%)]
3.讨论
献血反应主要是指,献血者在多种因素影响下发生的植物神经功能障碍以及血容量迅速下降等一系列的综合症状。医务人员的态度、采血技术、献血环境以及献血者的身心状态等,都与献血反应的发生具有密切联系[5]。和多次献血者比较,初次献血者发生献血反应的风险更高,除了睡眠不足以及空腹等因素之外,最主要的原因还是献血者过度紧张[6]。为了消除初次献血者的心理压力,预防献血反应,我站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采取了强化心理护理干预的措施,具体如下:
(1)营造安静、舒适的献血环境:安静舒适的外部环境有助于帮助初次献血者缓解因紧张产生的不良情绪,克服心理障碍[7]。所以要尽量保持采血室和采血车的整洁,保持合适的温湿度和清新的空气,耐心询问他们的生活、工作和饮食起居情况,并注意保护其隐私。
(2)开展支持性的心理护理:①献血前:用亲和的态度和轻松的语气,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初次献血者介绍和献血有关的医学知识,让他们了解到人体的血液总量约占体重的6~8%,一次性抽取200~400ml的血液并不会对正常的生理功能造成影响[8]。同时,告知他们献血对身体的好处,可以促进血液更新,还能改善和提高骨髓的造血功能。另外,主动介绍血液采集的设备和器材,还可以让他们观察其他献血者的过程,让具有多次献血经历的人员讲解自己的体验,消除他们的紧张和顾虑[9]。②献血时:在静脉穿刺时,要确保一次成功率,尽量缩短采血的时间,减轻献血者的疼痛感。同时,采血护理人员应灵活运用所学的心理学知识,指导献血者进行深呼吸,想象美好的事情,放松肌肉。另外,可以在采血时播放轻松、舒缓的音乐和幽默的小品、相声等节目,分散献血者的注意力,帮助他们放松身心,缓解压力,为成功献血奠定基础[10]。③献血后:叮嘱献血者保持原有的姿势,休息几分钟之后再慢慢起来,不要急于改变体位,避免因为体位变化而引起的低血压等献血反应。同时,告知初次献血者的相关注意事项,对于不理解的献血者,要保持足够的耐心,做好解释工作,让他们了解,一些轻微的症状通过对症处理和休息,很快就会消失。另外,采血护理人员还需要认真填写献血反应记录表,并进行回访和反馈。
通过上述措施,观察组的献血反应比实施前下降了19.5%,护理满意度提高了29.5%,而且SAS评分明显下降,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一结果充分说明,对初次献血者实实施强化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明显减少献血反应的发生,使献血者保持最佳的心理状态,有助于提高无偿献血的重复率和献血服务的质量,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综上所述,无偿献血是一种利国利民的公益行为,为了提高无偿献血的重复率,让更多的公民参与进来,促进无偿献血的发展,最重要的就是要减少献血反应,强化心理护理干预在其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朱莉丽,潘振英,黄丹.强化心理护理干预对初次献血者献血反应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1,v.903:132-133.
[2]徐桂秋.护理干预对初次捐献机采血小板献血者心理状态及献血反应的影响[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v.32;No.26818:3045-3046.
[3]赵玥,周倩.初次单采献血者发生献血不良反应的时间特征分析[J].中国输血杂志,2016,16(2):198-200.
[4]李艳,徐娟,黄洪海,等.护理程序对预防初次献血者献血反应的效果[J].临床血液学杂志(输血与检验版),2014,25(1):142-143.
[5]谷丽.心理护理干预对减少初次献血者献血反应作用的探讨[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14,v.3106:724-725.
[6]秦强国,胡霄,冯艳红.护理干预对初次献血者献血反应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6,v.1419:245.
[7]时宝红,严芳,侯小玲.系统性护理干预对初次捐献机采血小板献血者不良心理及献血反应的影响[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3,v.38;No.21107:911-912.
[8]杨盈,叶萍.心理干预及人性化护理服务对机采血小板献血者发生献血反应的影响[J].中国输血杂志,2010,v.23S1:179.
[9]柴颖.对初次献血者进行强化心理干预在减少其献血反应方面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4,v.1221:121.
[10]钱新红.心理护理干预对初次献血者发生献血反应的影响[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5,09:138-139.
论文作者:高文香,申雪琴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10
标签:献血者论文; 心理论文; 无偿献血论文; 发生论文; 对象论文; 满意度论文; 对照组论文; 《心理医生》2017年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