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城市居住区环境设计现状的反思论文_沈逸

对城市居住区环境设计现状的反思论文_沈逸

(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浙江 金华 321004)

摘要: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以人为本”这个观念逐渐渗透到城市居住环境的设计当中,但是目前我国城市居住区环境设计仍存在着设计过度的问题,不符合居住区设计的本质。本文主要介绍了环境设计的几个概念,分析了我国城市居住区环境设计存在的问题以及根据自己的经验提出了几条切实可行的建议,希望给读者一定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以人为本;城市居住区;环境设计;问题;建议

背景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物质需求已经满足不了人们的基本需要了,人们越来越追求精神的享受,最明显的表现是人们对于城市居住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了。很多房地产公司为了销售的需要,在城市居住环境的设计中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力求设计出更加新颖独特的景观来吸引消费者的青睐。但是目前城市居住区环境设计存在着很多问题,违背了设计的初衷。因此本文主要研究的是我国城市居住区环境设计现状,探索了我国环境设计出现的问题以及如何进行居住区环境的设计。

1.城市居住区环境设计涉及的概念

城市居住区环境设计必然涉及到建筑设计和景观设计,只有把建筑的实用性功能与景观设计的美学概念相结合才符合人的审美观,同时也符合人类对于居住环境的客观要求。

1.1建筑设计的概念

关于建筑设计的概念业界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但是最权威的是这样阐述的:它是在根据施工任务的要求或者在按照施工的进度以及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能够制定出一个整体解决方案的计划和解决问题的一种表示,可以以图纸或者文件的形式呈现,同时也是作为备料、组织施工、生产、施工等工作的核心和基础工作。建筑设计环节是后续开展工作的基础,能够提高企业的施工效率,从而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但是广义的建筑设计概念在设计概念的基础之上做了进一步的延伸和拓展,它是指一个建筑项目所有环节的任务,不仅仅局限于设计任务。随着城市现代化的推进过程,现代建筑的复杂程度越来越高,所涉及的知识和学科越来越多,传统单方面的建筑设计知识已经满足不了时代发展的要求了。现代审美要求建筑设计能够结合具体的时间和空间,设计的建筑能够和周围环境、建筑相互融合,达到一种美的享受,同时也要兼具室内外的艺术效果,既要满足美的需求,又要坚固、耐用、经济等等,因此给现代的建筑设计提出了一个更高的要求。

1.2景观设计的概念

景观设计不同于建筑设计的概念,它是一个融合的概念,把森林学、生态学、设计学等学科相互融合得出来的一个概念。景观设计是符合党和国家提出的五位一体的发展理念,既要金山银山,又要青山绿水,是一种绿色的设计理念,因此这些年受到了人们的追捧。住房不仅仅满足居住的要求,同时也是人们精神的寄托,不仅能够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也能给人们美的享受。

景观设计所使用的建筑材料不再仅仅局限于木石、水泥等材料,出现了植物等绿色材料。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景观设计不仅仅是是社会的森林,更是周围生态和人文自然景观的集合,不破坏自然规律,又满足现代发展的需求。同时建筑更加体现出方便和设施的特性,另一方面又提升了整体艺术特性。

2.城市居住区环境设计存在的问题

2.1设计过度的问题

在早期,设计者只考虑住房的实用性功能,产生这种原因有很多,第一是物质条件达不到,人们没有消费能力;第二人们对于居住环境没有太多的概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一些房地产企业为了销售的需要,最大程度吸引消费者的目光,在城市居住区环境设计环节投入了大量资金,很多设计已经完全脱离景观营造本质意义的设计风气,而且这种设计并没有提升居住环境的质量问题,完全是为了销售的需要以及在其他竞争者中脱颖而出,设计过度的风气已经成为目前城市居住区环境设计的趋势。

无论是概念设计环节还是施工环节,为了赶工期,很多企业不惜花重金买来稀奇古怪的花草树木,以及进行大规模人工造湖,营造所谓的类似“巴比伦花园”的居住环境,大大浪费了我国的土地资源,同时不利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2.2过度强调平面构图的设计

在现代城市居住区环境的设计过程中过分地强调平面构图的设计,往往忽略了立体空间的塑造和功能需求,同时过度运用硬质景观,忽略了植物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还有的设计师为了追求华丽,往往会选择比较昂贵的建筑材料,但是由于他们对于材料的特性并不是十分了解,导致了材料没有真正发挥它的属性功能。同时设计者喜欢采用各种磨面的使用,比如蘑菇面、荔枝面、切割面、光面等等,大量磨面使用在设计图纸层层堆叠,给人一种眼花缭乱、华而不实以及大材小用的感觉。

过于平面的设计往往不能够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因为平面的东西往往只能在俯视的时候才能感受它的壮观和奇特,但是往往人是处在景观之中,只有那种立体景观能够带人带来视觉的冲击,比如植物、假山等等。因此图纸的平面构图的美学观念不一定适合实际景观的美学观念。设计师在设计的时候要格外注意。

3.城市居住区环境设计的几点建议

3.1提高景观设计在建筑物规划设计中的地位

如今社会,一个完美的建筑的景观往往以独特的建筑风格、合理的建筑设计和优美的自然环境组合而成,设计者在建筑中充分考虑建筑之间的协调、规划设计一体化,以整合建筑与景观,打造真正优秀的建筑。要实现建筑设计和景观设计的相互交融,应当提高景观设计在建筑规划设计中的地位,而提高景观设计在建筑规划设计中的地位,在一定程度上要求我们提高建筑设计中的景观意识,景观意识不仅仅是自然的自然景观与人类文明的人文景观和建筑设计的单纯做的加减法,还包括建筑设计与景观的融合,体现了建筑与景观在一定环境中的功能。而且,它可以结合中国古代的文化,如古老的中国园林景观,通过创新设计,充分使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和现代建筑的规划和设计有机结合起来,提高景观意识,改善景观设计的现状,实现真正的景观设计和建筑设计的混合以增强建筑的品味和价值。

3.2加强建筑设计和景观设计的协调性

现代建筑规划以及建设的主要理念,都是为了最大化的集成建筑的景观设计和建筑设计,改善建筑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并不断提高建筑的景观设计质量和实用性。只是实际的建筑规划和设计在实践中困难得多,因此,在实际的建筑规划设计中,需要设计者和建筑者改善建筑周围的建筑景观,做好协调建筑与景观的工作。我国大多数建筑都将景观作为建筑的设计元素,景观通过各种方式进入到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中,逐步进行全方位的空间整合和局部调整。通过加强建筑设计与景观设计的协调,可以改善建筑实际施工所面对的困境,促进建筑设计与景观设计的融合,达到建筑最大化的目标。

4.总结

本文通过描写建筑设计的概念以及内容、景观设计的概念和内容,探讨了建筑设计与景观设计的结合,力求在居住环境设计中融入现代建筑的实用性与美学特点,促进社会文明发展的需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精神文化需求不断增长,人们开始逐渐提高对自己住宅的要求,在追求实用性的同时,对建筑的审美要求也越来越高。通过文章的描述,我们得出如下结论:建筑与景观应该相互作用、相互学习、相互影响、相互协调,形成建筑群体、建筑元素、景观与环境的共生与融合。

参考文献

[1]王婕.胡东海.建筑景观设计浅谈[J].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6(03).

[2]金俊.试论景观建筑创作中对文学修辞法的运用[J].华中建筑,2007(02).

作者简介:沈逸(1996-),女,汉,浙江杭州人,在读本科生。研究方向:环境设计方面。

论文作者:沈逸

论文发表刊物:《新材料·新装饰》2018年6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1

标签:;  ;  ;  ;  ;  ;  ;  ;  

对城市居住区环境设计现状的反思论文_沈逸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