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现状与展望论文_张莉

城市科学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北京 100020

摘要:在城市规划的过程中,其站在发展的角度上,对城市的空间结构、经济结构以及社会结构的发展进行有效的规划,其核心价值是对城市的建设进行指导与规范。在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化的当前时期,传统城市规划达不到多元主体对城市的需求。借助于大数据的支持,公平分配空间资源,在多元协助、开放、广泛的公众参与和支持下治理空间已经是未来的必然发展趋势。在城市扩张规模的同时,也提升了城市的品质,不少一线城市慢慢迈入了稳态规划的阶段,规划重点是微观。城市规划要全面提升管理水平,实现绿色化、智慧化、低碳化和产业化的城市建设,满足人们对城市的多元需求。城市规划的工作开展要从发展全局角度出发,将现代化技术和城市规划工作紧密的结合起来,是保障城市规划质量的关键点,从这些基础层面得以充分重视,做好大数据技术的科学应用工作,这就能有效促进城市规划工作顺利开展。笔者先分析大数据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现状并进一步提出大数据在城市规划中应用展望。

关键词:大数据;城市规划;学科科学化

前言

在城市的规划建设中,人们改革了以往大量消耗资源的建设方法和规划方法。大数据是近年来非常人们的话题,是对海量数据进行采集、分析和处理等的各种技术和方法的总称,在很多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数据规范非常大,数据的采集获取非常快速,并且数据的来源非常丰富,将其应用到城市规划建设中,可以有效提高城市规划建设的质量。

1.大数据的涵义与特征

1.1大数据的涵义

所谓的大数据,可以将其看成一种新型的数据形式,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从而使其的上升空间不断变大,利用新技术对以往不能够获得的数据利用价值进行获取。就城市的规划工作来说,大数据的来源主要包括设计所需要的数据以及在城市当中能够收集到的每一类勘察数据,数据形式也多种多样,包括音频视频、文字符号以及图片等等。

1.2大数据的特征

1)数据规模大

当前,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推广以及应用,使得各种传感器在数据获取能力方面有了大大的提升,为数据的获取与分享提供了很大的方便,每一个用户可以利用网络通过便捷的方式对相关数据进行获取。

2)数据种类多

当前的传感器发展速度越来越快,种类也越来越多,出现非结构化的数据,在对数据数值进行记录的同时还应当对数据的结构进行存储,使得数据的处理与存储方面的难度大大增加。

3)数据处理速度快

对数据进行快速处理,是与传统海量数据处理方式相区别的一种重要方式。随着互联网网络、传感器等数据信息在传播与获取方面的速度大大提升,当前的数据增长速度极快,呈现爆炸式的发展,并且有更多的新数据在不断的出现。

4)数据价值密度低

在大数据当中,数据价值的密度低是大数据当中所关注的非结构化数据的一个重要属性。在对事物的全部信息进行获取的过程当中,没有对事物进行归纳处理,而是直接对原始的数据进行使用,能够利用数据细节信息,对信息进行全面的分析,所以对于一些特定的应用来说,大数据所关注的问题使得其在价值密度方面偏低。

2大数据应用于城市规划的现状分析

2.1回顾大数据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历程

和大数据在每个领域中的发展历程是相同的,尝试大数据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研究最早的时间是在2012年。在城市规划界,能使社会承认和广泛传播大数据,很重要的一个论坛,即“大数据时代的城乡规划与智慧城市”自由论坛,这是中国城市规划年会于2013年举办的,然后很快增加大数据规划研究和应用成果(图1)。

图1 “大数据”和“城市(乡)规划”为关键词搜索结果数量历年变化

2.2大数据在城市规划中应用的阵营分析

不少机构注重大数据在城市规划中应用,大学院校、规划院所与企业是其主要三大阵营。(1)不少大数据理论与方法的发源地就是在大学院校,由于其具有雄厚的科研力量。例如:分析微博数据的规划是南京大学,深入应用手机定位数据是同济大学,广泛开设数据增强设计于课程中的是清华大学,规划多源数据的的生活圈则是北京大学。(2)规划院所对规划进行编制的时候追求科学性,这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大数据应用研究和实践的展开。例如多源数据整合是同衡规划院的,规划云平台是中规院的等等。(3)具有强数据、技术与资金能力是企业突出的特点,支撑着大数据在城市规划中应用。其中不缺乏有移动通讯公司与大型互联网,例如百度关注商业化应用而成立大数据实验室另外也涉足城市空间研究,对一批和大数据有关的城市研究的支持是由阿里通过“活水计划”来进行的,对准空间结构与空间流动,为城市规划提供准确数据支撑是由智慧足迹公司,其是由中国联通成立的。另外,还有很多致力于各种城市数据服务的公司[1]。

2.3大数据在城市规划中应用的推动方式

新学术组织与会议论坛是大数据在城市规划中应用的主要两种推动方式。

(1)大数据在城市规划中应用的覆盖范围与可接受性可由新学术组织帮助提高。所谓的新学术组织是指在普及互联网的当今,不同学术团体、虚拟网络由各种自媒体和新媒体构建起来的纷纷出现的就称为新学术组织。例如,北京城市实验室,其英文名称的简写是BCL,这是最早也是最有名的,大数据城市研究是其的一个努力的学术组织,这对于大数据在城市研究中应用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此外,一些组织像城市数据团与城市数据派,学术加上商业运营双赢的效果是通过组织线上和线上培训来实现的。此外,还有自媒体,例如一览众山小、新一线城市研究所、国匠城、市政厅、Cityif等等,这些都是关联到规划大数据并且有影响力。(2)大数据应用的主要推动方式有论坛与各种类型的官方会议。一方面,比如城市规划年会与城市发展大会等城市研究和规划领域内的主流会议近年来都设有大数据相关分论坛;另一方面,继续增多的不少专门会议论坛中大数据的份量,例如规划信息化实务论坛、规划信息化年会、GIS年会与数据增强设计研讨会等。

3大数据在城市规划中已有研究与应用综述

3.1城市空间研究

3.1.1城市交通规划

根据人口的大小与功能分区来对TAZ的划分、观察调研做出的传统交通规划,其规划是有较大的研究尺度、较粗的粒度、并不是很容易就能获得数据,所以,最先应用在交通规划上也就自然而然成为大数据应用的第一个领域。在交通规划研究领域纷纷应用到大数据,人们的公交出行OD可通过公交刷卡数据来检测、对道路的实时路网信息进行了解可通过处理导航APP传回的GPS数据来获取,获取道路拥挤情况可通过对地图数据的抓取,进一步对这些数据进行交通可达性分析、公交线网规划、停车场规划与交通控制管理等[2]。

3.1.2区域联系和城市等级结构

在区域城镇体系规划与市域城镇等级体系规划都要对城镇之间的相互联系进行研究,分析的主要内容包括城市之间的“人流”“物流”和“信息流”,但是,由于统计数据是主要关注经济联系,加上较大的统计单元,城市之间的关系要真实反映出来不是很容易的。近些年,交通班次数据、企业注册信息数据、搜索指数数据与手机信令数据等从不同角度为研究提供了新思路[3]。特别是具有广泛性与客观性的手机信令数据已经成为描述区域内不同城市人流联系的有效方法。

3.1.3土地利用和功能布局

主要通过遥感影像解译加上人口、经济、设施指标来确定识别城市建成区,这是传统方法,这使得难以保证数据精度和获取成本,由青年规划师和地理研究者提出了对地块是否为建设用地进行推测通过利用全国测绘路网数据和与POI数据自动识别地块的方法,同时通过约束性元胞自动机来进行推测。另外,这种方法对于地块的用地功能、开发密度与混合使用程度的推断同样适合,对于用地现状图在中国一般不易获得且更新较慢的问题也可以起到一定的解决。

3.1.4城市形态与结构

大数据于城市形态和结构方面的应用研究对空间与功能分布的反应主要是通过对人口分布与动态变化的追踪,手机信令、微信宜出行与互联网开放数据等这些主要数据。

3.1.5城市行为空间

空间和空间上承载的活动具有相互影响的辩证关系,特别是随着社会流动的加速,在城市空间上,居民的行为活动对其的影响更为突出,微博、手机信令、各类兴趣点等数据,这些都是和居民行为活动紧密相关,表示城市行为空间的效果较为理想。在个人方面,数据点能起到代表作用,对于人群密度,数据点的密度也能起到表示的作用,所以大数据为研究城市活力研究提供了有效地解决方案[4]。通过对个体行为特征的总结可以得到人群的某类总体特征,进而分析特定人群居住、就业、游憩和交通行为的时空间变化情况。

4大数据在城市规划中应用展望

目前城市规划技术面临着重经验而不足的科学性的问题,而大数据触动了城市规划科学化的核心诉求,将会更多应用到未来在城市规划中。从研究角度来看,未来城市规划大数据应用有体系化与深入化两大发展方向。

体系化就是整合梳理现有研究和应用的,提出大数据在城市规划中应用的理论与方法体系框架,同时辅以实施平台构建工作;深入化是在指深入研究细分领域与深入挖掘专业技术,例如把城市规划大数据结合人工智能技术[5]。从应用角度来看,因为不同人员掌握数据、自身基础与所处环境的差异,大数据在城市规划中的研究应用将呈现出差异化发展趋势,将形成不同的团体与流派,总体上可以分为两大大类型:以计算机技术应用为主的技术性流派与大数据与小数据相结合的传统规划改良型流派。

结语

城市规划工作当中,对大数据的应用是比较关键的,大数据的应用为城市规划的精确度以及规划的整体质量提高提供了技术支持,这也将会为城市规划工作带来诸多的方便。通过从此次对城市规划大数据的应用研究分析,就能为实际的规划工作提供相应发展思路。当然,对于城市规划问题,大数据不能完全解决,然而随着大数据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大数据真实全面、动态开放和人本众生等特点将更深地融入到城市规划思想中去,对城市规划技术创新的普遍化具有推动作用,为城市规划发展不断开拓新的空间。

参考文献

[1]彭啸.关于城市规划建设中的环境保护研究[J].中国建材科技.

[2]刘天洋,金文鑫.城市规划建设中的环境保护探讨[J].住宅与房地产.2018(18)

[3]童美娟.“智慧城市”背景下的城市规划创新[J].时代农机.2018(06)

[4]陈程.智慧城市的构建对其城市规划的意义[J].饮食科学.2017(24).

[5]孟小峰,慈祥.大数据管理:概念、技术与挑战[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13(01).

论文作者:张莉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27

标签:;  ;  ;  ;  ;  ;  ;  ;  

大数据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现状与展望论文_张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