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园林绿化施工管理及养护技术研究论文_戴萍

风景园林绿化施工管理及养护技术研究论文_戴萍

身份证号码:330521198707140042 浙江

摘要:经济的发展使得市场需求方向发生了较大转变,基于城市的现代化建设,其功能定位及多样化发展也就显得至关重要,以此为依托,急需发展风景园林绿化工程,这在一方面能够能够为城市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保障,另一方面则能为人们创设更为舒适、宜居的居住环境,从根本上提高城市绿化指标。因此,在风景园林绿化实际施工阶段,应当以实际情况及建设目标为基准,科学选择施工技术,采取与工程概况相契合的养护措施,促使施工质量与预期目标高度相符。

关键词:风景园林绿化;施工管理;养护技术

引言

园林绿化工程是在一定区域、运用现代施工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地貌、种植花草树木、营造建筑小品、布置园路等途径,打造美丽自然游憩境域的风景园林绿化绿地工程。与其他工程相比,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对象是有生命的绿色植物,不仅要做好施工环节的质量控制,还需做好后期的养护管理,为绿色植物营造出良好的生存空间。工程结构复杂,涉及到施工环节多,工种复杂多样。因此,在分析园林绿化施工技术特点基础上,做好施工和养护管理,对提升风景园林绿化工程质量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1风景园林绿化施工与养护管理的重要性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城市建设脚步也在加快,有效实施园林绿化施工与养护管理对城市形象的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还能够提升城市经济的发展动力。而园林绿化施工与养护管理工作与其他的建设工程有着本质上的区别,不仅其具有一定的绿色效益,还能够通过有效的养护管理使其达到长期美化城市环境的作用。

2风景园林绿化施工管理措施

2.1建立健全工程项目监理机制

严把土壤、苗木质量关风景园林绿化施工管理方应当实行有效的工程项目监理机制,才能够科学有效的保护相关人员的合法权益,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企业相关的经济效益。风景园林绿化工程施工企业通过建立健全工程项目监理机制,在施工中秉承着公开、透明的工作原则,对于及时发现的问题进行迅速解决,才能够科学的运用技术手段来确保工程的整体效益,从而进行工程质量的有效控制。此外,相关施工管理单位还可以进行见证抽检制度,及时了解土壤和苗木的质量情况及生长状况,从而有针对性的改良土壤与苗木,尽量避免土壤不合格对苗木生长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2.2施工方案合理制定

在对施工方案进行明确前,应先做好土壤检测工作,判断其是否满足苗木生长需求,从而掌握园林绿化工程施工条件。通常情况下,勘测深度需要控制地表1米以下;园林绿化建设过程,地形设计属于重中之重,能够有效避免平面呆板和缺少艺术性等问题,确保园林绿化建设具有较强视觉效果。由此可见,施工方案设计中需要保持原有生态,以多角度进行调整,保证施工方案具有合理性特点。因为风景园林绿化建设土方需求量过大,所以,在土方测算过程需要做到精益求精,降低施工误差的出现。

2.3增强园林绿化施工的技术水准

由于现阶段的风景园林绿化施工中普遍涵盖各类因素,施工项目较多,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施工技术的应用难度,因此,在施工前期阶段,应当确保施工主体对设计内容了然于心,在精准把控施工细节的基础上,按照施工标准进行规范操作。与此同时,施工前期工程中的各个部门还应当在高效沟通的基础上做好协调工作,将施工责任落到与之对应的部门及个人身上,对施工中存在的的安全隐患进行合理规避,一旦发现任何问题,都需要追究相关负责任人的责任。除此之外,还应当通过继续教育及培训等方式,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促使他们能够从思想上认定安全施工的重要性,并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将新技术的更好的应用到施工项目中,根据景观植物生长规律,开展积极有效的养护工作,为植物的正常生长提供技术支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4强化施工队伍素质,规范操作人员行为

园林绿化工程施工队伍应努力强化施工队伍素质:①应努力转变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使其真正明白园林绿化对于城市发展的重要意义;②应不断规范操作人员行为,提高施工质量,保证植物的存活率;③应加大培训力度,定期开展宣传教育,促使施工人员更加清晰的对各种植物习性进行了解;④应引进专业技术人才,扩充施工队伍,并促使各类施工人员各司其职,努力提高施工效率。

3园林绿化养护技术措施

3.1修剪和施肥

作为园林绿化植物养护的常用措施,科学的修剪和施肥能促进各种植被更好地生长发育,增强风景园林绿化的美观效果。在修剪的过程中,技术人员应根据园林绿化中各种乔木、灌木的生长特性,选择合适的季节进行修剪,确保植被的正常生长不受影响。一般情况下,对于开花类的植物,应在植物花芽还未萌发时进行修剪。选择在每年的2、3月份对植物进行施肥,结合各种植被生长区域的气候条件,合理地控制施肥量,提高肥料的利用效率。

3.2土壤养护

土壤肥沃度直接决定了植被的生长速度和成长效率,要保证植物的健康成长,需要做好绿化工程的土壤养护。一方面,要确保土壤水分,定期对其植被进行浇水灌溉,尤其是炎热的夏季,要提升浇水的频次,并避开中午时段,防止温差过大造成植被死亡。其次是要土壤植被的施肥,使植被生长始终有着充足的养分保证,尤其是植被在生长过程中会不断消耗土壤种的养分,要保证其健康生长要定期做好施肥养护,通常为1年1次。

3.3水分管理

水分管理主要是浇水和排水。植物生长离不开水分,要结合生长情况及水分多少来及时进行补充。确保植物生长所需的水分,保证植物生长良好。浇水要结合活体的不同生长阶段,因品种、因地理情况、因时间来合理确定浇水量,做到既保证生长所需水分,同时又不浪费。同时也要科学安排浇水顺序及时间,如对于树木来说,要按照新栽的树木、小苗、灌木、阔叶树要优先灌水,长期定植的树木、针叶树可后灌溉的顺序进行。在夏季,阳光充足,一定要避开中午阳光直射、温度正高时浇水,要在上午10时左右及下午4时左右浇水。如果不慎浇水过多或连降大雨导致园区积水,一定要做好排涝工作,避免植被根部长期积水导致烂根死亡。

3.4补植和防风

各种客观存在的人为因素或者自然因素,可能会影响风景园林绿化工程中各种植被的成活率。此时,需要对部分植被进行补植作业,确保风景园林绿化景观面貌的完整性,提高植被生长区的生态环境质量。在具体的补植作业中,需要加大整个工作流程的管理力度,防止补植的植被遭到破坏,造成资源浪费。同时,为了避免大风对植物造成较大的伤害,风景园林绿化施工中需要采取必要的加固措施,保证植物的正常发育不受影响。

3.5病虫害防治

园林绿化植物除了正常的养护外,还要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危害树木及花草的病虫害种害很多,有的对叶产生危害,有的对枝干产生危害,有的对根部产生危害。如果不能有效进行防治,都会危及整个园区,选成大面积树木、花草的枯萎甚至死亡。在采购前要进行严格检疫,养护期,要密切观察病害的发生苗头,做到早发现、早防治,采取有效措施,运用物理、生物、化学等技术手段进行综合防治。

结语

选择可靠的风景园林绿化施工技术,采取合理的养护措施,有利于提高工程的施工质量,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不同的施工技术与养护措施在风景园林绿化工程建设中产生的作用效果有所差异,需要技术人员结合工程施工现场的实际概况,确定适用性较强的施工技术,制定和实施科学的养护技术措施,保证这些工程在实际的应用中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樊志琼.风景园林施工技术及养护措施在中原地区的应用[J].工程技术:引文版,2017(1):00166.

[2]吴洁,吴春艳.风景园林施工技术及养护管理[J].黑龙江科学,2017,8(7):38-39.

[3]张雪芹.风景园林施工技术及养护措施浅述[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7(1):00114.

论文作者:戴萍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模拟》2018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27

标签:;  ;  ;  ;  ;  ;  ;  ;  

风景园林绿化施工管理及养护技术研究论文_戴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