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和经验,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高等教育论文,趋势论文,经验论文,世界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 G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0209(2006)05-0026-09
一、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国际背景
高等教育近几十年来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要追溯到上个世纪中叶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世界政治、经济、科技、社会的巨大变革。这半个世纪的最大变化莫过于科学技术的加速度发展和经济的全球化,并由此引起的社会变革,从而影响到高等教育发展的进程。
半个世纪以来,科学技术有了迅猛的发展。前中科院院士卢嘉锡曾在1995年对战后50年的科技发展作过一个概述。他说,概括起来,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具有如下特色:(一)在发展速度和发展过程上具有加速发展和急剧变革的特点;(二)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而以高度综合为主的整体化趋势;(三)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越来越快。他列举战后50年现代科学技术经历了五次伟大的革命,每十年一次[1] (P1—12)。科学技术这样迅速的发展是历史上空前的,给人类的认识带来了重大影响。
新的科学技术革命把人类带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即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经济时代的特征不仅是知识成为发展经济的主要要素,而且带来了经济的全球化和社会的各种变革。而最大的变革是人们价值观的变化。知识经济使人们看到了人的价值,知识的价值。知识经济使人们认识到,人不是简单的创造资本的工具,人是社会的主人,人的发展、人类的发展是第一位的,人的创造,经济的发展,归根到底是为了人类自身的发展。
知识经济时代对教育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教育的本质是育人,是提高人的素质。教育确实离不开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离不开社会的发展。但教育不是消极被动地适应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教育要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最终目的也是促进人类自身的全面发展。
科学技术的发展带来了经济的全球化,同时影响到文化的全球化、教育的全球化。
全球化一词没有统一的定义。主要是指人类的活动跨越大陆和地区,突破了地域和民族国家的局限,形成了全球广泛的交往与联系。全球化的实质是全球的现代化。全球化与现代化是一致的,现代化必然要导致全球化。现代化发轫于西方,因此,有人把现代化等同于西方化。再加上西方列强的强势经济和文化,人们往往认为全球化就是西方化,就是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再殖民。因此有人排斥全球化,反对全球化。但是,现代化是人类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人们无法回避它、排斥它。同时,现代化并非是西方发达国家的专利品,发展中国家也必然要走向现代化,而所走的道路应该与西方国家不尽相同,必须结合本国的特点,走自己现代化的道路。所以,全球化也是无法回避的,我们只能更好地利用它,为本国的现代化发展服务。
全球化首先表现在经济领域。跨国生产、跨国消费、全球范围内的金融流动、集装箱运输、卫星通讯等使得各国经济互相依赖,任何国家都不能孤立地生存和发展。
经济的全球化又带来了文化的全球化、教育的全球化。关于文化的全球化和教育的全球化,过去我们讳莫如深,不敢承认它,我过去也一再反对提文化的全球化和教育的全球化,只提文化的国际化、教育的国际化。但是仔细思考一下,觉得国际化无非是全球化的表现形式,文化教育也避免不了全球化,也即文化教育全球交流、跨境合作。当然,这里说的全球化并非全球文化教育趋同一致,或者像经济那样一体化。文化、教育的全球化是指文化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达到相互理解、相互学习的目的。当然其中充满着矛盾和冲突。
教育的全球化主要表现在教育的国际化。教育是上层建筑的一部分,它受一定国家的政治经济的制约。教育不可能实现全球一体化。但教育发展又有育人的自身规律,特别是在教育制度、教育内容和方法上是有共性的,是可以互相学习和借鉴的。这种学习和借鉴就是通过教育的国际化来实现的。
二、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
20世纪后半叶世界高等教育就是在上述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全球化的背景下发展过来的。具有下列一些基本趋势和特点:
(一)高等教育的民主化、大众化、普及化
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一方面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引起的生产转型和发展需要大批掌握科学技术的人才,另一方面社会的民主运动促进教育的民主化,使高等教育迅速发展,使发达国家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的阶段(见表1)。
表1 几个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的情况(毛入学率%)
年代 1965
1975
1985
1995
美国 40 57 58 81
英国 12 19 22 50
法国 14 25 30 51
德国 9 25 30 44
日本 13 25 29 41
韩国 6 10 34 52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展中国家的高等教育:危机与出路》,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从上表可以看出:1965年到1995年,工业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已经从英才教育发展到大众教育、普及教育。六七十年代的高等教育大发展得到了人力资本理论的有力支撑。1961年由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丹尼森等人提出的人力资本理论认为,教育不应仅仅看作是一项消费,而应看作是生产性投资。他们用计量的方法得出,美国1930年至1960年间国民生产总值的23%不能用物质资本的投入来说明,应归功于教育水平的提高。
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引起了高等教育的新变化。上个世纪70年代,西方一些学者提出,高等教育可按其总体规模的发展依次分为英才高等教育、大众高等教育、普及高等教育三个阶段。高等教育入学人数低于适龄人口15%时,属英才高等教育阶段,15%—50%时为大众高等教育阶段,超过50%时为普及高等教育阶段。但是高等教育这几个阶段的划分不只是一个数量的概念。美国学者马丁·特罗指出,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以后,高等教育的观念、教学内容与形式、学术标准、管理与决策及高等学校的功能、模式、招生和聘任教师的政策和办法等方面,都会发生质的变化。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首先表现在高等教育层次的多样化。20世纪60年代在欧洲出现了许多短期技术学院,美国的社区学院和日本的短期大学也是在这个年代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这不是偶然的,这是反映了经济转型时期对技术人才的需求,同时也是高等教育得以迅速发展为大众教育的原因。如果只是传统大学的扩大,不仅无法满足大众求学的要求,而且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改变了高等学校的职能和办学模式。新建的大学不能再模仿传统大学那样重研究轻教学、重理论轻技术,而是要更多地与社会、与企业联系,培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应用性人才。我国现在经济发展的水平正处于发达国家七八十年代的时期,正在经济转型时期,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也已经进入大众化阶段,因此,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的经验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和借鉴。新发展的高等学校切不可盲目向传统大学攀比,要走自己发展的路。
(二)高等教育的终身化
终身教育的概念始于20世纪20年代,流行于60年代。终身教育主张教育应该贯穿于人的一生中各个阶段,教育包括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正式教育和非正式教育。终身教育认为,教育已不再是某些杰出人才的特权或某一种特定年龄的规定活动,教育正在向着包括整个社会和个人终身的方向发展[2] (P1—16)。
终身教育改变了人们对教育的认识。终身教育思想对高等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高等教育不再是少数人享受的一次性教育,高等教育应该纳入到终身教育体系,为需要学习的人提供继续学习、不断学习的机会。正如《学会生存》中所讲到的:“最初,终身教育只不过是应用于一种较旧的教育实践即成人教育(并不是指夜校)的一个新术语。后来,逐步地把这种教育思想应用于职业教育,随后又涉及到整个教育活动范围内发展个性的各方面,即智力的、情绪的、美感的、社会的和政治的修养。最后,到现在,终身教育这个概念,从个人和社会的观点来看,已经包括整个教育过程了。”[2] (P180)
高等教育已经成为终身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高等教育不再是只为特定年龄段(18—25岁)的人提供学历教育,高等教育为所有年龄的人服务,提供各种培训计划,提供正规的非正规的各种课程。
(三)高等教育的信息化
20世纪90年代,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世界进入信息化时代。以国际互联网为标志的信息革命席卷全世界,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和思维方式。现代信息技术彻底改变了知识的创造、收集、储存、传播的方式。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对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使教育的观念、内容、方法、结构发生着革命性的变化。许多国家从90年代初期就开始重视教育的信息化。美国于1993年就提出,要把教育广泛构架在因特网上,使信息高速公路通向每一所学校、教室和图书馆,使美国每一个8岁儿童都能够独立阅读网上信息,12岁能借助网络学习。英国、法国、芬兰、日本、韩国、新加坡都纷纷制定规划,加快发展教育信息化。我国1999年国务院在批转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把“实施现代化远程教育工程”、形成开放式教育网络、构建终身学习体系作为重要内容。几年来,信息技术已经在全国高等学校普及。
多媒体与网络技术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通过远程教育可以把优质教育资源传播到世界每一个角落,最大限度地实现全球教育资源共享。
(四)高等教育的国际化
高等教育国际化是教育全球化的主要表现形式。高等学校本质上是一种国际机构。现代高等学校都源自欧洲中世纪的大学。虽然各国高等学校都各具特色,但基本形态没有根本性的变化。20世纪80年代以来,高等教育国际化已经成为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信息技术的发展又进一步促进了高等教育的国际化。
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主要特征是开放性。对高等教育国际化有种种理解,但主要是通过人员的国际交往、信息交流、国际技术援助和合作,吸收、借鉴世界各国高等教育办学理念和办学模式,从而达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动本国高等教育现代化进程,实现人类相互理解和尊重的目的。
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内容十分丰富,包括教育观念的国际化、教育制度与管理模式的国际化、教育内容(专业与课程设置)的国际化、教学与研究的国际化、人员(教师与学生)的国际交往、WTO规定的国际教育服务等。克拉克·克尔把学习的国际化划分为四个组成部分:(1)新知识流动,(2)学者的流动,(3)学生的流动,(4)课程的内容[3] (P15)。
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过程中正遇到普遍主义与民族主义的矛盾和冲突。高等学校本质上是国际机构,但又都植根于民族国家的土壤上,有着各自的民族特色。正如美国学者菲利普·阿特巴赫所说的,“大学是一个具有坚固的民族根基的国际机构”[4] (P2)。但是随着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进展,各国高等教育又出现一种趋同倾向。与此同时,民族主义的情绪却越来越高涨,各国都把高等教育作为经济竞争和军事竞争的工具,强调培养人才对国家安全的重要,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克尔说:“今天,世界很多国家的高等教育,正在既受到不断增长的学习的普及(遍,疑是遍字之误——作者)化的拉力,又受到不断增长的国家化的拉力。”[3] (P1)他认为,当前推动全世界高等教育机构有两个“运动规律”,一是学习的进一步国际化;二是独立的民族国家在有意识地为了它们自己的目的强化使用这些机构的兴趣。这些观点说明,高等教育国际化过程中遇到民族化、本土化的抵制。其实,国际化本身就包含着民族化。如果所有国家的高等教育都是一个模样,也就无所谓国际交流,无所谓国际化。因此,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总会保持着国际化与民族化的张力。
从总体上看,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是不可回避的。欧洲“波洛尼亚进程”反映了欧洲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一体化的要求。
欧盟成立以后,一直想在欧洲建立统一的欧洲高等教育区。1999年6月19日欧洲29个国家的教育部长在意大利波洛尼亚城,也即中世纪最早的大学波洛尼亚大学所在地,签订了《波洛尼亚宣言》,提出到2010年欧洲高等教育国际化要达到如下具体目标:(1)建立欧洲高等教育区;(2)欧洲各国相互承认学位;(3)各国形成由本科和研究生(硕士)两级层次构成的教育制度;(4)建立学分互换制度;(5)加强在质量领域的合作以及促进欧洲各国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实现相对统一的欧洲区域高等教育制度。2001年5月19日,33个欧洲国家教育部长又在布拉格召开圆桌会议,更加明确了实现欧洲高等教育区的目标,进一步扩展了行动纲领,将终身学习、高等教育机构和学生参与、增强欧洲高等教育区的吸引力等纳入到高等教育区目标之中。2003年9月18日欧洲教育部长再次聚集在柏林召开第三次圆桌会议,制定了三项优先行动计划:(1)建立有效的质量保证体系;(2)推动两级教育体制的有效执行;(3)改善学位和学习年限的认可制度。欧洲“波洛尼亚进程”得到大多数高等学校认可,并正在积极推进之中。
但是“波洛尼亚进程”并非一帆风顺。虽然欧洲各国都拥护引进英国式的学士和硕士两级学位制度,但也受到一些国家传统教育的反对和抵制。例如有些德国学者就认为,欧洲大学一直存在两种模式:一种是以德国为主的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多功能型模式;另一种是以英国为主的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模式。如果引进只有三年的学士制度,那么德国大学至今坚持的概念就要放弃。俄罗斯莫斯科大学校长萨多夫尼奇也认为,波洛尼亚进程要求的第一阶段三年的基础高等教育,相对于俄国11年的中等教育来说实在太短,不足以进行良好的通识教育和培养专业人员。他强调从德国洪堡大学沿袭而来的传统是非常正确的,专业教育不应该太早开始,否则学生将来的发展会受到限制。不少学者还担心,进程提出的第一阶段学位要与劳动力市场相联系,大学教育水平会因此而降低,学术能力无法传承[5]。欧洲高等教育的一体化与民族化之间的融合和冲突恐怕还会延续下去。
三、世界高等学校改革的基本动向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引起的社会变革和全球化的推进,高等学校的功能、培养模式也在发生重大的变化。从总体上看,大致有如下一些趋势:
(一)高等学校把与社会的紧密联系,与企业的合作作为学校的生长点
传统大学虽然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具备了教学、科研和服务三大职能,但是长期以来它们总是坚守自己的学术堡垒,我行我素。可是到了20世纪七八十年代,这种情况有了很大的改变。它们再也不能“躲进小楼成一统”,必须积极寻求与企业的合作才能得到发展。一方面,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把高等学校推到新的科技革命的前沿,承担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主力军的任务;另一方面国家支撑的教育经费却在不断地减少,使大学处于困难的境地。正如伯顿·克拉克所指出的,“在20世纪最后25年间全球大学的困难有增无减”,“经济和社会中以知识为基础的企事业创造了一个日益扩张和迅速变化的专业劳动力市场,指望大学提供合格的毕业生。政府指望大学在解决经济和社会问题方面为社会做更多的事情,但是同时它们在财政资助方面出尔反尔,成为不可信赖的资助者。”[6] (P1)英国1979年保守党(撒切尔)执政,1981年即实行第一轮大量削减教育预算,在大学系统,三年内大约削减了17%,而且允许大学拨款委员会在分配经费时有区别地消减,消减程度20%—30%不等[6] (P15)。这种形势迫使大学转型,扔掉“反商业”的观点,积极与企业联系,开拓财源,同时拓展大学的教学和研究领域,促进了大学的发展。
伯顿·克拉克把20世纪七八十年代称为大学转型时期。他创造了一个概念,叫创业型大学。他说:“这个概念还带有‘事业’的含义——即在需要很多特殊活动和精力的建校工作中的执着的努力。在创建新的事业而结果还拿不准的时候敢于冒风险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一所创业型的大学,凭它自己的力量,积极地探索在如何干好它的事业中创新。”[6] (P2)他研究了欧洲五所创业型大学,详细介绍它们是怎样转型和发展的,并总结出了五条转型的途径,或者说转型必须具备的五个条件,它们是:1.强有力的驾驭核心,即我们通常说的强有力的领导核心;2.拓宽的发展外围,即超越传统院系的各种与校外组织联系的单位;3.多元化的资助基地;4.激活的学术心脏地带,即我们通常说的学校的重点学科;5.整合的创业文化。我们可以看看该书的第一个案例,英国的沃里克大学。沃里克大学是20世纪60年代新建立的英国七所新大学之一。在十分保守的英国,一所新大学要想得到传统大学的认可,“提升”到正规大学的地位是很不容易的。但是,沃里克大学却只用了短短30年的时间,在它建校30周年时,就被国家基金委员会评为“英国第五所最佳研究型大学”[6] (P37)。他们的主要经验是敢于冒险,敢于创新。这所大学在初创的前十年,主要是奠定了一个学术基地,同时重视与工业的联系。70年代,该大学扔掉了反商业的态度,采取更加向外看的观点,树立节约的理念、创收的理念,实行“省一半、赚一半的政策”,开始发展外围,先后建立了沃里克制造业集团、工商管理硕士和行政官员训练课程、会议中心、沃里克科学园区等单位,创收大量资金,同时学科得到很大发展。到1995年沃里克大学的全日制学生已达1.3万余人,能够自称处于英国十所最佳大学之列,成为“英国最受人欢迎的大学之一”。
英国的大学如此,其他国家的大学也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加强了与工业的联系。法国1989年的《高等教育法》强调大学既是发明创造的基地,又是工业和经济发展的动力机,要重视把科研转变为生产力,政府鼓励大学面向社会,通过提供科技咨询、科研合同、技术培训,灵活而及时地满足工业界的需要。
美国高等学校一向有为社会服务的传统。战后受到苏联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的冲击,政府加强了对大学的科研投入,但大学与工业界的联系却少了。到了80年代,发现工业界许多技术被日本和德国超过了。经过反思,重新认识到工业界应与大学合作。1986年春,美国白宫科学委员会提出了《重建伙伴关系》的报告,指出美国社会的兴旺与大学的兴旺紧密相关,要重建大学与工业界的相互关系,要采取广泛的跨学科方法,把重点放在建立以大学为基础的交叉学科研究中心上。在这个思想推动下,国家基金会在大学建立了一批工程研究中心(ERC)。
高等学校固然越来越离不开与工业界的联系,但是高等学校不能忘记自己的使命。高等学校最重要的使命是创造知识,培养人才。高等学校与工业界的联系也因为可以通过与工业界的合作,推动高等学校的科学研究,更有利于培养人才。当然同时也可以获得资金,使学校得以持续发展。但是正如牛津大学校长科林·卢卡斯所说的,“大学与产业之间的关系是一个特别复杂的问题。大学领导者需要认识到这二者之间的文化差异……工业界更关心硬产品,缺乏长远眼光。各种水平的大学科研人员更关心问题的复杂性,并且往往预测不到问题会通向哪里。于是,不能简单地给他们定一些短期截止的期限。”[7] (P84)大学要给教学和科研人员充足的时间、宽松的环境。
(二)把提高学生的参与、探究、创造能力作为高等学校最主要的任务
高等学校的传统就是传授高深的知识,但是科学技术加速发展,知识不断更新,使得传授知识已经不那么重要,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获取知识、创造知识的能力。这里当然不是说知识不重要,而是说如何才能获取更多的知识。近几十年来世界各国的高等学校无不重新思考这个问题。哈佛大学名誉校长陆登庭2002年在北京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说:“哈佛大学的教学从以知识‘传授’(Transmission)为基础,转变为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我教育’(self-education)。虽然这是一个简化,但是它却抓住了事物的本质。”又说:“大学的主要努力方向就是使他们能够成为参与发现、理解和创新知识或形成新思想的人。”[8] (P19)
哈佛大学前校长博克认为,大学共同的教育目标是:获得广博的知识,在深度上擅长一个专门领域;在广度上了解几个不同学科,掌握准确交流的能力和方法,至少精通一门外语,具有清晰思维和批判思维能力,熟悉主要的调查方法和思考方式,运用这些方式掌握获得知识的能力和理解大自然、社会和本人的能力;具有理解不同价值观念、不同制度下其他文化的能力;确立永久的智力兴趣和文化趋向,具有自知之明的能力;选择未来生活和职业生涯,具有与各种人相处的能力[9]。这里说得非常全面了。要培养学生这许多能力就不是靠教师的讲授和指导所能做到的。重要的是要让学生直接参与到教学和科研中,亲身体验。特别像选择未来生活和职业生涯的能力、与各种人相处的能力等,都不是在课堂里就能培养起来的,需要让学生参与到社会主活中去,到团队的生活中去。
学生的参与不仅对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学生的自我发展极为重要,就是对科学发展也很重要。不要看轻学生的力量,学生朝气蓬勃,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他们的参与,对科技创新会作出不可预料的贡献。斯坦福大学校长杰拉德·卡斯帕尔特别重视这一点。他在北京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说:“我不知道应该再如何强调这一点的重要性。从长远来看,任何领域的学术和科学如果没有学生尽早的积极的参与都不可能繁荣。”他还说:“学生,特别是研究生通过密切参与大学的研究活动,能够发展起对于科学基本问题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其开放的心智和浓厚的兴趣。这会使他们将最新知识转化为创新活动。”[10] (P108)
(三)拓宽专业,整合课程,改革培养模式
为了适应科学技术的加速发展和高等教育培养目标的新要求,高等教育的专业设置、课程计划和培养模式就要相应发生变化。变化的趋势就是拓宽专业面,重视基础知识,使学生有宽厚的知识,广阔的视野。就拿最具有专业性的工程教育来说,90年代以来普遍重视工程教育的基础。1994年至1995年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NRC)、美国工程教育协会(ASES)和国家科学基金会(NSF)等组织相继发表研究报告,提出要建立一个与旧的模式不同的新的工程教育模式。报告指出,1950年以前美国工程教育以应用手册和公式为主,强调工程实践;50年代以后40年,工程教育强调工程科学,强调对现象的基本理解,忽视工程实践和工程设计。近年来,美国对工程教育的未来发展有了新的认识,认为未来工程教育既不是“狭隘于技术”和“技术上的狭窄”,也不是“唯科学独尊”的工程教育,它将在提供宽广通识教育的基础上,着重强调小组工作、交流、设计及终身学习。国家科学基金会和国家研究委员会报告把未来工程教育描绘成:
1.提供宽广的通识教育,以适应工程所必需的多样化和广泛性;
2.为进入工程市场和非工程市场的职业及未来的深入学习作准备;
3.发展终身学习的动力、能力知识和基础;
4.提供一种鼓励老师争取教学和研究双优的学术环境;
5.教会公众鉴赏工程的价值和工程教育的价值[11]。
工程教育如此,其他专业也同样存在上述的改革。
拓宽知识面,就涉及课程改革。基本的趋势就是突出通识教育的重要性。所谓通识教育,是指不论哪一个专业的学生都需要学习的那种教育,是为培养独立人格和个人生活能力作准备,使他作为一个公民和文化的继承者能与其他社会公民共同相处的那种教育。同时,科学技术加速发展,未来的技术难以预测,只能打好基础,以不变应万变,才有利于学生将来的发展。正如美国高质量高等教育研究小组1984年的报告《投身学习:发挥美国高等教育的潜力》中所指出的:“谁也不能确切地知道,新技术将会怎样影响我们未来劳动力所要求的技能和知识。因此,我们的结论是:为未来的最好的准备,不是为某一具体职业而进行面窄的训练,而是使学生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世界的一种教育。”[12] (P62)
哈佛大学1945年就曾提出过“普通教育”的报告书,1978年又发表了“通识教育核心课程计划”。报告书所建议的课程包括:全体学生必修的文学名著、西方思想和制度、物理科学或生命科学导论课,以及属于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其他课程各一门。1978年的课程计划建议学生修习说明文写作、数学推理及其应用、非西方文明与文化、政治与道德哲学、现代社会五方面的课程,并学习物理科学、生物科学(或两者结合)和一年西方艺术、文学、思想方面的课程。
美国卡内基教学促进基金会前主席博耶认为,“学生学习的核心课程与他们的生活之间和他们正在继承的世界之间需要有更多的一致性。有必要使学生跳出他们孤立的个人兴趣圈子并使他们掌握更全面地看待知识、更正确地对待生活的观点。”他给通识教育的内容划分为七个主题:语言(关键的联系)、艺术(美学的经验)、传统(活着的历史)、机构(社会的网络)、自然(地球的生态)、工作(职业的价值)、同一性(意义的寻找),并作了详细解释[13] (P84—95)。
在拓宽知识面,强调通识教育的时候,80年代以来特别重视人文学科的教育,人们称之为人文主义的回归。这也是对六七十年代以来社会政治、生态环境、道德不良的一种回应。
(四)重视评估与反馈,建立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体系
高等教育的质量历来为公众所关注。80年代以来,由于高等教育的大发展,高等教育质量问题更加凸显。美国高质量高等教育研究小组在1984发表的研究报告《投身学习:发挥美国高等教育的潜力》,提出保证高等教育质量有三个重要条件:一是学生投入学习;二是严格要求;三是评价与反馈。
所谓学生投入学习,是指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投入多少时间、精力和努力。大量研究证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投入的时间、作出的努力越多,对他们自己的学习安排得越紧,他们的成长就越快,收获就越大,对自己的学习生活就越满意,合格率越高,他们也就越有可能继续学习下去。
严格要求是学生和学校努力追求达到一定的教育成果,包括对毕业生的标准和所期望的成绩水平。学校的要求对学生的成绩会有明显的影响,学生对合理的要求的反应是积极的。但要求要适当,要切合学生的实际。同时要将要求标准公布于众,让大学生、家庭以及其他人都了解要求的具体内容和通过什么途径去实现。
评价和反馈是保证质量的第三个重要条件。利用评价信息可以更正学生努力的方向,成为投身学习的有力杠杆。学校不仅有责任说明对学生的要求和标准,而且有责任评价要求和标准执行的结果,并反馈给学生和教师。评价的方式应该是多种多样的:传统的标准测验、作文、谈话、档案、成绩考试等。学生入学时要有测验,毕业时也进行同样的测验,才能说明在学习期间发生了多少变化[13] (P42—74)。
以上说的是对学生的学习评价。对学校也要进行评价或评估,这就是对学校的物力、财力、接受的资助及经费、学校课程的广度和深度、教师学术成就、入学新生的水平等的评估。但是更重要的是要通过评估,了解高等学校使学生从入学到毕业在知识、能力、技能以及态度方面有多少进步。因为各个学校在高等教育中的层次不同,办学条件不同,新生入学时的水平有差异。因此不能用一个指标来评价,也不能以一次测验而作为评价的结论,应该从发展的角度来评价学校和学生的进步,也就是强调重视绩效指标,进行发展性评价。
教育评估已经成为高等学校质量保障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在一些国家中,很重视教育评估和评价。英国就是这样的国家,他们实施一些政策来测量高等学校在科研和教学两方面的成就,同时给教师提供训练,以适应大学的教学工作。
在国外,教育评估是教育管理的一种方式。20世纪七八十年代在工商业领域首先出现全面质量管理(TQM)的概念,后来引入高等教育,不少学校引用这样的机制,主要检查学校管理运行情况。
四、世界高等学校发展的基本经验
上面介绍的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动向和趋势,有许多经验值得我们借鉴,但我认为,在当今世界办好一所大学,最重要的有如下三条。
(一)高等学校办学要开放,要走国际化的道路
在当今科学技术加速发展的时代和全球化的世界,高等学校只有开放,向社会开放,向世界开放,才能生存和发展。只有开放才能吸纳世界最优秀的人才和学术成果。前面讲到的英国沃里克大学就是一个突出的例子。它抓住了发展的时机向社会开放,使它在短短30年就从一所新创办的大学进入英国十所著名大学之列。我国香港科技大学是另一个成功的例子。香港科技大学成立于1991年,短短十多年,去年已被英国《泰晤士报》排名在世界百名强校之列,凭的就是开放的、国际化的办学理念。它在全世界招聘人才,吸引学术精英,核心学科很快就建立起来。当然,它背后有着香港政府部门的强大财政的支撑,这在一般学校是做不到的,但这种开放的、国际化的办学理念是值得借鉴的。
我国内地高等学校应该把投入更多地转入到软件建设,即教师队伍建设上。选派青年教师出国留学,出席国际会议,开阔眼界,接触学科前沿;开展国际间的学校交往、信息交流,使学校永远处在学术发展的前沿阵地。
(二)高等学校要加强与社会、与企业的联系,为社会发展作出贡献
传统大学是研究学术,追求真理的地方,往往不愿意与社会有更多的联系。但是时代变化了,高等学校如果不与社会和企业联系就难以生存和发展。这是因为:第一,现在的高等学校与传统的大学性质不同,功能不同。传统的大学只是培养少数社会精英,包括政府、宗教界的高级管理人才和科研人才。现代大学主要培养大批服务于社会各部门的掌握科学技术和一定专业的人才,他们是直接为社会企事业单位服务的。高等学校如果不与社会企事业联系,如何能够培养出他们所需要的人才。第二,当今时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生产的发展是科学研究的最大动力。高等学校只有与企业联系,深入生产领域,才能把握科学技术发展的方向,找到学科发展的前沿,从而提高学校的科研水平和教育质量。第三,高等学校的发展需要有大量的经费投入,而且成本越来越高,它不像其他行业,可以降低成本,因此高等学校总是处于经费紧张的状态。要缓解这种紧张状态,需要与企业合作,从科研合作、技术转让、咨询服务等项目中可以获取学校发展所需要的资金。这在上面介绍的国外发展高等教育的经验中已经证实。第四,为社会发展作出直接的贡献。大学的使命之一是为社会服务,高等学校与社会、与企业联系,为它们提供咨询、提供知识、提供人才,这是直接的服务。因此,无论从高等学校的职能来说,还是从学校的自身发展来说都必须加强学校与社会、与企业的联系。
(三)高等学校必须加强学科建设,建设有特色的学术中心
许多学者都提出,大学不是大楼之谓也,是大师之谓也。大学的基本使命是创造知识、培养人才。大学必须要有一个学术核心,才能吸引人才,同时发挥它的学术能量。创造知识也好,培养人才也好,与企业联系也好,靠的是什么?靠的就是学校的学术优势。因此,加强学科建设,建设有特色的学术中心就是学校发展的根本。伯顿·克拉克把“激活的学术心脏地带”作为建立创业型大学的重要条件,充分说明了它的重要性。
高等学校有层次的不同,条件的差异,因此学科建设不能趋同,要强调特色。各校需要根据学校的定位、特点和条件建设具有自己特色的学科。
学科建设重在软件,重在人才的培养、队伍的建设。要下大力气培养学科带头人。无数事实证明,有了学科带头人,学科发展就欣欣向荣,一旦失去学科带头人,这个学科就会逐渐萎缩。因此,在培养学科带头人的同时,还要重视团队的建设,要建设一支可持续发展的学术梯队,使学科永远成为学术心脏地带。
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积累有丰富的经验,但我认为上述三点是最基本的,最核心的,其他经验都是围绕着这三个方面派生的。因此现代高等学校抓住这三点,就能够较快地发展。
标签:高等学校论文; 大学教育论文; 大学专业论文; 大学论文; 美国教育论文; 大学课程论文; 现代化理论论文; 社会教育论文; 国际人才论文; 全球化论文; 沃里克大学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