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一流建设背景下计算机类课程混合式学习有效性研究论文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计算机类课程混合式学习有效性研究

商娟叶

(西安外事学院,陕西 西安)

摘 要: 本文在混合学习模式相关内容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混合式学习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并力求加以解决,同时探索混合式学习在计算机类课程教学中的有效策略。通过实施有效的混合式学习,更好地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推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呈现螺旋式上升,让学生乐学,会学;教师能教,善教,实现师生共同发展。

关键字: 双一流建设;混合式学习;教学模式;有效性研究

一 引言

2015年11月,国务院发布《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双一流”建设是当今社会发展的诉求,是教育强国的需要,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措施和必然产物。就课程这个维度而言,“高质量的课程是科研与教学的交汇点”。[1]

教学实践过程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我们在分析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培养目标的基础上,分析高校计算机类课程中存在以下四个问题: ①不同水平学习者需求难兼顾:在统一规划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很难做到同时兼顾不同水平学生的学习需求;②评价体系存在片面性:学生的综合能力来自方方面面,单凭课程教学评价体系和方法难以有效反映他们的综合能力;③学时与教学容量间的冲突:在有限的教学学时内,教师往往很难完成超大课程内容;④教学环境、资源与需求间的差异: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与课程教学环境、教学资源、学习需求密切相关。当前课堂中存在着低效或无效现象: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痛苦,教学效果不理想,教学效益差。

工科新教师培训为复杂系统工程。培训方式应根据培训内容、培训层次、培训目标的不同,本着服务为导向实施差异化选择[7]。两种或多种培训方式统合使用,是提高培训吸引力,激发工科新教师培训动力,提高培训质量的基本策略。

首先抓好水的管理,春季必须做好果园积水排放,做到雨过园干。夏秋季节天气比较干旱,注意蓄水,满足果树对水分的需求。其次是肥的管理,梢前梢后一道肥,即春梢、夏梢、秋梢三次出梢前后,必须施一道肥,以复合肥为主,根据树体大小、地势高低酌情施肥,每株果树施肥量掌握在半斤左右。

随机选择该院手术治疗的88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符合WHO1999年糖尿病诊断标准且均为2型糖尿病,均符合相应手术指征,无麻醉药物过敏者,术前均应用胰岛素或口服药物进行降糖治疗。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

二 混合式教学模式

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最大特点是通过对教学任务的分解,将其各个环节应用于教学实践过程,以利完善教学管理措施和课程教学评价体系,从教学形式、手段、技术、目标和教学评价等多个环节促进计算机类课程教学改革。混合式教学模式如图1所示。

混合式教学模式,要求教师依据课堂学习内容进行教学设计,并针对该内容依次进行课程资源建设。要求学生对每个学习任务都需要完成线上和线下两个学习环节,方可接受考核并得到该项学习的最终成绩。开展线上教学,主要是完成教师发布的课程单元任务,包括观看与教学内容相关视频,阅读相关资料,也可以在线提问或讨论。开展线下教学,教师为主导,完成理论讲授,利用案例学习对重难点分析解释,并对不同水平学生进行互动答疑。

对于计算机类课程来说, 本身具有一些适合实施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特点。由于不同专业对学生掌握计算机应用知识有不同的需求,学生在计算机操作能力上也存在差别,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性,选择适当的教学环境、合适的教学资源、有效的教学媒体以及合理的教学方式进行。尽量兼顾不同水平同学,满足个性化需求。[3]培养学生课外学习兴趣,在实践中结合各个专业的不同特点,帮助和引导学生发挥自主学习的能动性。挖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其各有所需,各有所学。实习学分制,学生按兴趣,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分层选课,修够学分即可毕业。

一直以来,人们都认为大脑受伤后应当静养,才能尽快复原,但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科学家发现,大脑损伤后的最佳恢复方法不是静养,而是工作。

三 混合式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混合式学习既能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要体现学习者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混合式学习的推进离不开教学的主渠道——课堂。混合式教学不仅是理论层面的问题,更是一个行动研究的实践问题。[2]2016年4月,学校组织对全校教师进行培训,推广开展混合式教学。同年9月对全校本科学生《计算机基础》课程开展混合式教学改革与实践。

图1 混合式教学模式

学生在混合式学习实施中,课前是否完成了网络测试题,其中是否参与讨论并提出问题,是否完成课后作业;在小组学习中,是否积极参与小组学习,通过教学平台的自动统计,将结果反馈给任课教师。教师和学生获得准确客观的学习评价,教师了解了学生存在问题,在课堂上有针对性的讲解,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有效的教学需要教师根据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通过雨课堂,教师可以预先向学生推送视频、动画、语音、ppt文字等多种类型的教学资源,让学生自主完成任务的学习,并通过线上测试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从管理后台点击“详细数据”按钮即可从注册邮箱获取学生学习情况的详细报表,展开更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

雨课堂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丰富多彩的学习平台。在这里,教师可以向学生推送量身定制的课程资源,学生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打开手机,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学习浏览。若遇疑难问题,可以随时记录并反馈给教师作为其讲解重难点知识的依据和资料。教师在解释疑难问题的同时,可以向学生推送一些在1-2分钟内即可完成的课堂测试小题目,预先备好参考答案。学生解答完毕,系统也自动完成批改,并显示正确答案、解答正确的学生人数及错误答案的分布情况等。学生之间可以对题目提出自己的理解和看法,相互讨论答题过程的体会,在这样环境下的讨论一定是有感而发的。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学生经常会在课堂上玩手机。为了改变课堂低头族的情况,让学生将手机当成学习的工具,笔者在课堂教学中引入“雨课堂”混合式学习工具。“雨课堂”让学生可以通过手机微信功能,关注“雨课堂”公众号,进入教师建立的班级微信群,学习教师课前发布的预习资料、习题解答等。让学生随时随地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下用手机进行学习,遇到困难时可以在班级微信群中同老师、学生进行交流讨论。生生间、师生间打破时空的界限。

四 混合式学习有效性研究

混合式学习将传统“以教师为主导”学习方式的优势和“以学生为主体”网络化学习的优势充分结合融为一体,其中既有教师的主导作用,又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在教学中将传统学习与在线学习相结合,优势互补,能够获得最佳学习效果。

(一) 培养学生课外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

在计算机类课程教学使用混合式教学模式过程中,教师要根据自己的教学设计,按学习内容的先后安排课程资源建设。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相结合,有利于完成理论讲授、操作实践、面授答疑、解析案例和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等教学任务。同时,对理解偏差上产生的碎片化知识加以整合集成,以形成计算机类课程教学知识结构体系。

(二) 研究教学策略,建构教学新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与效益

工作在教学第一线的教师是设计教学内容、制定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的主体,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实时开展行动研究。对混合式学习理论的研究,首先必须了解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和专业培养方向。这样才能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并以合适的教学媒体形式来呈现所设计的课前、课中和课后教学任务。其次,要构建符合当前教学内容的学习模式框架并应用于实践教学,就必须深入探索混合式学习理论的内涵,才能够在教学实践中归纳总结出切实可行的应用方法和步骤,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4]教师利用雨课堂不断的向学生展示形形色色的学习资源,无形中拓展了学生在课堂的学习时间和知识面,使有限的学习时间不再局限于课堂上的50分钟。

(三) 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建构行之有效的知识框架和理论体系

式中:Rs为整个系统的可靠度;Rh为人的可靠度;Rm为设备可靠度。其中Rh由各个工位上工人所装配零部件的准确度决定的。发动机由上百个零部件组成。在流水线上装配时,主体部分固定在流水线上,随流水线的移动而移动;各种零部件分布在不同的装配工位上,不断地添加到主题部分上,最终形成完整的发动机产品。

(2)企业级预案管理。收录采集各级企业部门的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现场处置方案,对收集的预案进行动态管理。

混合式学习充分改变了学生固有的学习方式,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学习效率的提高、学习效果的优化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起到了促进作用。实施有效的混合式学习,使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呈现螺旋式上升。教学质量和学生素质的不断提升,为建构切实可行的知识框架和理论体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四) 建构有效性教学评价指标和评价体系

定量过程具有可测性,易于理解。定性过程具有可陈述性。所谓建构有效性教学评价指标和评价体系,就是将二者科学的与结果有机的结合起来,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教师的工作业绩。

在混合式学习过程中,学生课前预习和课堂情况统计数据,可以从雨课堂后台获取。教师通过课前预习统计数据,对每位学生学习情况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这对开展针对性教学十分有利。也可以通过课中小测试来考查学生课前预习情况,教师可从学生预习情况对课堂讲授内容做进一步添加或取舍。教师通过课堂情况统计数据收到了来自学生的多个“不懂”的教学内容,这些“不懂”的知识点则需要教师花费时间和气力教会学生或引导学生学会。如此往复,可以实现教学效果的检测。教师和学生获得准确客观的学习评价,教师了解了学生存在的问题,在课堂上有针对性的讲解,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由此可见,对整体班级成绩和个体学生成绩变化的跟踪、课堂学习状态的观察,不断修正教学方案,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结合教学过程中的有关数据,建立混合式学习效果评价指标系,全面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教师的工作业绩。

(五) 使教学过程游戏化,形成乐学、易学的课堂气氛

学生无处不在地玩手机,已成为高校课堂上普遍存在的顽疾,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经常是嘴里讲着专业知识,眼睛顾着玩手机的“低头派”们,多次制止,收效甚微,搞得教师心力交瘁,顾此失彼。在雨课堂上,学生的手机成为了教学工具。讲授课程时,手机是授课课件,教师检测学生对知识点掌握情况时,手机就是答题工具。在雨课堂上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小测验,并实时统计、公布答题情况。教师根据学生作答情况立即做出奖惩措施,促使学生集中思想注意听课,答题完成则听课情况、答题成绩测试也相继完成。学生在雨课堂上不再有空余的时间和机会去玩手机。教师也可以开启弹幕功能,既可以针对某一个问题与学生展开讨论,也可以增加课堂的乐趣,活跃课堂学习气氛。[5]

(六) 混合式教学的实施顺应了时代的潮流,充分利用了信息化建设平台

随着校园网的普及,较普遍的网络教室、多媒体网络教室等教学环境为混合式学习的实施提供了硬件基础。在网络环境中,教师使用雨课堂这个混合式教学工具,可将大量的课程资源推送到雨课堂班级群中,学生只要拥有一个可以上网的手机就可以随时随地获取学习资源,进入课程的学习,遇到不懂得问题,可以通过微信、QQ、电子邮件等向老师寻求帮助,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得学生和教师可以方便交流。

五 结束语

在当前的信息化时代,混合式学习融合了不同学习理论和学习方法,取众人之长,达到了“部分相加大于总体”的混合。[6]在携手清华教学平台上,借助于“雨课堂”,进行有效的混合式教学,探索混合式学习在计算机类课程教学中的有效策略。通过实施有效的混合式学习,更好地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呈现螺旋式上升,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柯政.“双一流”中的课程建设:上海纽约大学的启示[J].中国高等教育 ,2013(Z2):53-56.

[2] 傅钢善,佟海静.网络环境下有效学习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 ,2016,37(08):23-30.

[3] 罗晓岗.影响高校混合式学习有效性的关键因素分析[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1):24-30

[4] 雷蕾.大学教学有效性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 ),2014,30(02):64-65.

[5] 李婷婷.雨课堂支持下高职专业课程混合式学习研究——以《电子商务物流管理》课程为例[J].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7(12):145-147.

[6] 郭丹.混合式学习有效性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1(4):153-156.

本文引用格式: 商娟叶.双一流建设背景下计算机类课程混合式学习有效性研究[J]. 教育现代化,2019,6(33):170-172.

DOI: 10.16541/j.cnki.2095-8420.2019.33.059

基金项目: 2017年校级教改项目“计算机类课程混合式教学效果评估体系建设研究” (2017B29);2017年度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互联网+”背景下的混合式学习研究课题“混合式学习在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EIJYB2017-091);2018年度陕西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双一流建设背景下计算机类课程混合式学习有效性研究”(SGH18H538)。

作者简介: 商娟叶,女,陕西礼泉人,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现代教育技术、大数据技术。

标签:;  ;  ;  ;  ;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计算机类课程混合式学习有效性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