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筑道建筑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新疆分公司 新疆 830000
摘要:生态建筑会给人们的生活环境带来很大的提高,因此,我们需要更加注意生态建筑设计的应用,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模式,这是我国建筑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这也是一项复杂的、漫长的过程,还需要将生态建筑理念做进一步的推广,进行更多的生态建筑技术实践,确保生态建筑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主要对建筑学设计中的生态建筑设计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建筑学设计;生态建筑设计;方法;发展趋势
引言
现代建筑行业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长盛不衰,就必须注重生态建筑设计,唯有如此,才能推动城市健康有序发展,降低对环境的污染,为社会群众提供安逸舒适的居住环境。所以发展生态建筑设计,不仅是社会不断进步的动力,还是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
1生态建筑的特点
1.1节能与利用可再生能源
从节能的角度分析,主要采用蓄热等一系列的手段措施来降低能耗,确保现有能源在实际中得到合理有效利用,同时综合发挥可再生能源的整体效用如太阳能、风能、海洋能等,降低石油、煤炭等无法循环利用的资源。生态建筑设计过程中,主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情况,通过光照与通风,被动节能措施来降低建筑能源的消耗量,将建筑材料潜在的蓄热及绝热性能充分发挥出来,确保围护结构具有较好的保温与隔热作用,冬季来临时,发挥太阳能的取暖性能,夏季来临时,则通过太阳能降温,购置遮阳效果好的设施设备降低夏季的炙热,为社会群众提供安逸的居住环境。
1.2材料再生利用
购置大量能够再生利用的材料或资源,比如工程施工中,通过具有再生功能的建筑材料,可降低废弃物的排放。建筑投入实际使用时,可采用水等可循环利用的资源。最好选用建筑所在区域的建材,节约材料运输成本。
1.3促进建筑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和谐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建筑物生存于特定的社会环境中,这里所说的社会环境指的是涉及现有建筑、街道及部分人造景观在内的一种直观环境,以及社会发展背景下产生的人为观念、社会体系等潜在环境。由于社会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场所,因此当人类居住场地的空间环境逐步向周围社会环境靠拢,才能真正体会安逸性。所以生态建筑中,促进了建筑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和谐一致。
2生态建筑观在当前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2.1 仔细分析地方生态环境,构建完整建筑设计体系
生态建筑建筑设计过程,需要同地方生态环境保持协调及统一,实现自然过渡及发展,进而建成舒适及合理的建筑。在建设过程中,需要仔细分析地方的生态环境设计出自然本源的建筑,通过革新传统设计中国同自然对立、消耗以及破坏等设计内容,促进建筑设计同自然发展的融合。生态建筑设计过程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能够尽可能减少建筑过程中对原生环境及生态环境的破坏,利用可再生的建筑材料来实现生态化建筑设计,同时借助现代计算机这一先进的技术,创造出可以进行自我调节的建筑设计。比如在建筑设计中,可以充分利用原有的绿色植被来代替木制或者铁制防护栏,分割出空间,这样能够实现建筑同景观的一体化,给人带来舒适的居住体验。
2.2 充分利用新能源,实现建筑生态设计
生态建筑观强调建筑设计应尽可能做到节能环保,在当前技能理念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各种新能源也逐渐应用到各行各业中。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建筑设计中,同样可以利用新能源实现建筑节能,构建良好的生态建筑体系,比如可以实现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的利用,构建出新型的现代化生态建筑。其中太阳能作为一种源源不断的能源,借助太阳能电池发电系统,通过将太阳辐射能转变为电能,同时将电能存储与电池中,这样就能够随时随地的为建筑供电,从而满足建筑内部各种动力设备及照明系统的用电需求。太阳能发现与传统的煤炭发电不同,具有安全可靠、无污染等优势,同时还不会受到地域的限制,这使得太阳能能够在当前的生态建筑中得到有效的利用。
2.3 坚持以人为本,关注建筑的舒适度及美观度
生态建筑的主要功能是满足人的生活需求,所以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就需要充分尊重及服务人这一群体,尽可能人类打造舒适、美观、方便的居住空间。人性化空间环境的使得生态建筑不仅具备使用功能,还需同环境达到和谐统一的关系。为此,生态建筑具体设计过程就需要考虑从生态环境、室内设计以及交通条件等方面着手。比如住宅室内空间的布局需要依据人的日常行为习惯进行设计,让人们感受更舒适的居住享受,同时室内设计还需要满足人们工作、生活、休闲等需求。而在交通设计上,住宅区中停车场的设计需考虑诸多因素,如停车场需离小区远一些,保证人们的安全以及出行的畅通。同时为了营造良好的生存环境,在建筑设计中还需要对小区空间环境进行优化,确保住宅间距、高度、绿化面积合理,借助地理环境的优势创造出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为人们日常休闲、采光及通风提供帮助。同时还需要对建筑内部用地进行合理的规划,可以通过种植绿色植物的方式提高建筑周边植被覆盖率,降低噪声污染以及空间污染,为人们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3生态建筑设计未来的发展趋势
3.1建筑的舒适度及健康环境方面设计
根据当前发展的形势来看,人们对建筑的品质提出很高的要求,要求对建筑物的舒适度和健康程度能够达到标准。提升建筑的舒适,健康是生态建筑形成的最基础的条件,如果一个建筑不舒适,健康,那么不会得到人们的青睐,人们也不愿意在该建筑物当中进行工作、生活。随着我国建筑市场发展逐渐成熟,商品房也在消费者投资当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因此同所有产品一样建筑物必须不断地提高自身的品质,加强健康,节约节能减排的设计手段给消费者带来全新的感受和体验。在进行生态建筑设计当中开发商与设计人员也应该做到成本与舒适度相成正比,减少能耗与维护成本,全面提高建筑物的科技含量并将其推广,这也是以后我国建筑发展的主要趋势。
3.2生态建筑的绿化
绿化是人们对生态最直接的印象。相关人员按“绿色、低碳、生态”的要求,筹划屋顶与墙体全方位立体绿化。屋顶、墙体、阳台绿化,品种选择、空间布局、土壤承载能力及雨水循环利用,想方设法将农艺、园艺、土壤、雨水循环利用融入建筑设计,酝酿着营造生态建筑的绿色梦。绿化的诸多作用,决定了生态建筑的设计不能缺乏绿化。生态建筑的绿化,应针对确定的建筑物,并结合建筑所在地气候,选择具有较强环境洁净能力的、易于栽培、容易成活的品种;依建筑周围山水相依的生态格局条件,在绿城、水城的建设基础上,结合该建筑的历史人文特征,按照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的标准和要求,重点打造生态化、森林化、多样化、多彩化、本土化及低成本化的城市绿化景观建设;建筑中实行“绿色、低碳、生态”,是建筑的“空中花园”,更是“生态家园、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一种有益尝试,是未来建筑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值的推广。
结束语
总之,借助生态建筑观进行建筑设计是当前建筑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生态建筑观强调一人为本,以自然为主的理念,这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因此在实际的建设过程中,需要充分结合地方环境及条件,综合考虑以制定出最佳的设计方案,进而达到经济、社会、生态三者的有机统一。
参考文献
[1]杨欣.生态建筑观与环保理念在当前建筑设计中的体现研究[J].工程技术:文摘版,2016,23(12):34.
[2]张致君.试析生态建筑观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16(12).
[3]彭林.生态建筑观在建筑设计中的有效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12(24).
论文作者:安红军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3
标签:建筑论文; 生态论文; 建筑设计论文; 环境论文; 太阳能论文; 建筑物论文; 社会环境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3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