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静安城市民营经济模式_民营经济论文

论静安城市民营经济模式_民营经济论文

试论静安模式都市型民营经济,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静安论文,民营经济论文,试论论文,模式论文,都市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什么是静安模式都市型民营经济

静安区地处上海市中心,位于上海城市东西发展主轴(陆家嘴——外滩——静安寺——虹桥)的中段。全区面积7.62平方公里,人口35万,地铁、高架贯穿东西,区内公交网络发达,交通便捷,是上海城市发展连接东西、沟通南北的枢纽,是人流、物流和信息流的理想集散地。静安模式都市型民营经济,是指具有静安特色的、都市特点的私营经济。研究静安模式并不是封闭的,而是要揭示民营经济的发展总是与地区的区位特征、区域形态和人文底蕴密切相关的,这很有借鉴作用。所谓静安模式,就是地域经济的发展,既要考虑都市型的特点,同时要反映静安区的地域特色。静安区政府以建设高品位的商业商务区和高品质的生活居住区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定位,强调突出鲜明的新都市商业、绿色商业和人文商业特色;营造高尚的人文精神氛围,建设生态环境优美、服务设施配套、娱乐形式丰富、社区功能完善的居住家园。所谓“都市型民营经济”,是相对于农村郊县以及小城镇的民营经济,是反映都市特定要求的一种经济形式。大都市特别是大上海的地域特点是:首先,人口高度集中、土地资源匮缺,经营成本特高;其次,开放度大,国际往来多,各类消费水平高,高档商品、高档服务市场越来越广阔;第三,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产业将蓬勃发展,占经济比重日益增大第四,带有地域历史人文的海派特色。

二、静安模式都市型民营经济的特点

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六大再次强调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正是在党的政策的指引下,我国非公有制经济迅速地发展壮大。近五年来,上海市静安区民营经济获得迅速发展。据2002年末统计,全区民营企业有3879户,占全区各类企业的32.58%,年平均增长49.94%;注册资金43.9亿元,占全区各类企业的18.22%,年均增长85.9%;从业人员17836人,年均增长82.35%。静安民营经济已成为静安区域经济的一个亮点。

从静安地域特色和都市型特点分析,静安模式的都市型民营经济呈现以下一些特点:

1、“楼宇经济”蓬勃发展

“楼宇经济”是指以新型的现代商务大厦为空间载体的经济发展模式。静安区作为大都市中心地域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便捷的交通网络,以及良好的商业运行环境,使商务办公楼如雨后春笋般地迅猛崛起,随之“楼宇经济”也获得了蓬勃发展。目前全区内矗立起230余幢商务商贸大楼,如嘉里大厦、恒隆广场、新时代广场、中信泰富广场、梅龙镇广场、通利商贸中心、南洋大酒店、新华商厦、南证大厦等,其中恒隆广场、中信泰富广场和梅龙镇广场被誉为南京西路的“金三角”。优良的投资环境吸引了众多中外企业落户,南京西路一些楼宇的企业入驻率始终保持在90%以上。楼宇中纯办公楼与商办楼中的商务面积占商务总面积的87.91%。

近几年来,静安“楼宇经济”十分繁荣,楼宇内行业发展普遍增速。如交通运输、餐饮、金融保险、房地产、社会服务业均以高于50%的速度增长;尤其是金融保险业、信息咨询业、计算机应用服务业和会展旅游业等现代服务业的营销额增长迅猛。“楼宇经济”的发展给区财政带来了巨大的财源。据统计,2000年1-9月,仅嘉里商务中心、南证大厦等10幢楼宇就创造税收2.09亿元,占全区税收总额的45%。“楼宇经济”具有特殊的集聚功能和辐射效应,往往一幢特色楼宇的开发,对同产业、同行业的企业具有集聚功能。如广电大厦,它的入驻企业中多为电影、电视相关的行业;绅士大楼入驻企业则以汽车行业居多。在一栋楼宇中,可以是同行业的、也可以是产业链的集聚。不管何种集聚,著名楼宇与名牌企业总是交相辉映,是“子以母荣,母以子贵”的关系。楼宇的综合性和智能化越全,商贸发展功能越好,对投资的吸引力也越强。

“楼宇经济”的形成和发展,同静安老城区的改造、都市功能和能级的攀升密切相关。因此,“楼宇经济”是一种新生的经济,是大都市所特有的经济。“楼宇经济”在静安的繁荣是特定地段和良好商业运行环境培育的结果,同时,“楼宇经济”的发展又提升了静安商业商务区的品位。

2、“大街特色经济”十分繁荣

“大街特色经济”是指以顶级的商业大街为地域载体,同产业、同行业集聚经营的经济发展模式。南京路素有“十里南京路,百年商业街”的盛誉。近些年来,黄浦、静安二区对南京路东西联动,错位竞争,大力开发“大街特色经济”。静安区所属的南京西路,全长不足3公里,却吸引了数百亿巨额投资,入驻了上千家企业。南京西路将形成高品位商业突出鲜明、服务体系健全、生态环境良好、文化气息浓郁的现代商贸街。

此外,静安区的历史人文地理条件,经过改造开发,还形成了多条专业特色街。例如,威海路汽车汽配街、青海路休闲街、吴江路步行美食街、石门路服饰街、愚园路信息产业街等。威海路汽车汽配街目前有经营汽车汽配的商店117家,营业面积达19425平方米,通过引进、调整、拾遗补阙,已形成品种齐全、规格齐全、档次齐全的汽贸、汽配、摩托、摩配的专业街。吴江路步行美食街,是一条集聚各类带有浓厚美食文化色彩的全天候小吃步行街。石门一路服饰街全长791米,是一条集国际、国内品牌为一体的、传统特色与现代流派兼容并蓄的服饰专业特色街。愚园路信息产业街有3000平方米营业面积和3万平方米的技术开发、服务、办公场地的产业基地,计划5年内建成一个国内外著名的信息产业产品展示、销售、维修、培训、软硬件开发、咨询、人才流动、信息传播的集散中心。根据2002年统计,入驻专业特色街的客户有785户,营销总额达36.9亿元,税收总额达6890万元。

这些专业特色街既是静安区私营企业的发源地,更为新时期静安私营经济的发展带来新的商机。“大街特色经济”体现了都市经济的产业集聚和商业文化,也是静安传统历史经营的继承和发展。

3、现代商业、现代服务业迅速崛起

现代商业、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是都市经济的一个重要标志。静安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定位是“双高”——高品位的商业商务区和高品质的生活居住区。高品位商业要突出新都市商业、绿色商业和人文商业的特色,高品位商务要突出现代服务业的功能定位,提升商务区域功能的能级。高品位的生活居住区追求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亲近和谐,营造高尚的人文精神氛围,建设生态环境优美、服务设施配套的居住家园。要实现上述目标,大力发展现代商业和现代服务业是十分必然的。

随着静安区南京路的功能开发,一批特色商厦、特色行业和特色街市的兴起,静安现代商业、现代服务业也迅速崛起。仅从楼宇内经济发展情况看,楼宇批零贸易、社会服务业、房地产业已列为纳税“三甲”,呈现出高于20%的增幅发展。金融保险业、信息咨询业、计算机应用服务业等现代服务业也是迅猛增长。据2001年楼宇内现代服务业营销额统计资料显示:其中信息咨询业比上年增长37.44%,计算机应用服务业比上年增长32.07%,金融保险业比上年增长26.26%。楼宇现代服务业营销额约占全区现代服务业的四成。

据2002年统计,全区3311家商业企业中,民营商业企业为1151家,占34.76%;2049家服务业企业中,民营服务业企业805家,占39.28%。但是,在现代商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中,目前,私人资本所占比重较小,私营企业只是在传统的商业和服务业中所占比重较大,这是私营企业的特征决定的。由于投入资金少,周期短,见效快,因此相当多的私营业主选择了一般商业和服务业这一领域。但是,随着静安“双高”发展战略的实施,按照“做大、做强、做优”静安商业的要求和南京路商业“高、专、精、特”的发展方向,现代商业和现代服务业将蓬勃发展,其中私人资本的比重也必将逐步扩大。一般商业和一般服务业尽管还有它的对象和市场,但其份额和地位将相对削弱,这是大都市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4、高科技产业潜力巨大

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壮大,是都市经济发展的要求。民营科技企业在上海都市经济的发展占有“不可或缺”的位置。近些年来,上海民营科技企业平均每年以2500家左右的速度递增,已成为吸纳民间资本的重要渠道。静安区民营科技企业在政府组建的“科技园区”的指引鼓励下,也获得了长足的发展。静安区民营科技企业的数量,1997年为191户,2002年增加到1000户,增长了4.23倍。技工贸收入1997年为3.84亿元,2002年增加到64亿元,增长了15.67倍。目前,静安区信息服务企业群体已基本形成,现有信息产业企业395家,另有生物医药类企业36家、新材料企业25家、能源环保类企业18家。其中,不少企业经营业绩优秀、管理严格、诚信度高,有4家被评为“上海市级科技服务示范企业”。现阶段,静安区民营科技企业规模尚小,现代化程度较低,市场竞争能力不强,但可以预见,为适应静安区“双高”战略的需要,适应都市经济发展的要求,民营科技企业存在着宽阔的发展空间。

5、都市头脑工业和中小企业并存

都市经济由于受到都市地理区域的限制,民营企业不可能全是大规模的龙头企业,应该是大中小并存,中小占绝大多数。它好比是一座金字塔,塔尖之顶只有少数几家龙头企业,而更多的则是位于塔基的“无名”企业。

据2003年5月统计,在静安区注册的内资、外资、私营(不含个体)企业的注册资金总数为241.05亿元。其中,注册资金为100万~500万元的企业有246户;500万~1000万元的企业有44户;1000万~5000万元的企业有52户;5000万~1亿元的企业有4户;1亿元以上有6户。注册资金在1000万元以下的企业占总企业数的82.3%;注册资金1000万~5000万元的企业占14.7%,注册资金5000万以上的企业占2.8%。而在2000年静安区引进的私营企业中,注册资金在300万以上者只有12户,占当年引进企业的比例不到2%;2003年引进私营企业693户,注册资金总额为6.67亿元,平均每户私营企业的注册资金不到100万元。可见中、小型企业占绝大多数。

在都市经济的企业结构中,大型企业占极少数固然是由于受地理区域的限制,但不等于经营功能、经营业绩不能扩大。发展都市头脑工业、虚拟经营模式便可以“扩展”其经营领域空间。静安区工业经济发展模式是:总部在静安,生产加工在郊区或邻省,市场销售在国内外。这正是根据都市经济受地理区域限制和结构的特点规划的,实际上就是利用都市中心城区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良好的商业运行环境,在不扩展市区生产场地、厂房规模的条件下,发展壮大生产经营业绩。

所谓虚拟经营,是企业以协作方式,将外部经营资源与本企业经营资源相结合所进行的跨越空间的功能整合式经营,是技术、生产、管理和销售等功能的延伸扩大,而不是追求对这些功能的载体的最终占有。虚拟经营的特点符合都市型经济发展的要求,而且也适合于中、小企业经营模式和经营思路的创新。目前,静安区中、小企业的虚拟经营尚未很好应用和发展,但随着都市型经济的发展,中小企业虚拟经营模式也将是都市经济发展的一个特点。

6、静安寺区位经济重塑辉煌

静安寺地区位于上海东、西发展的主轴的中点,它既是上海最大的交通集散地,也是上海最著名的公共活动中心之一。这里,不仅有闻名遐迩的佛教胜地静安寺,还有悬铃古树“城市客厅”静安公园、毛泽东故居、蔡元培故居等名人故居和花园别墅,以及文艺会堂、少年宫、市西中学、百乐门舞厅等文化设施。静安寺四侧有环球商厦、九百商厦、雷允上药城以及正在建设的静安寺商厦、九百城市广场等,形成繁荣的商业经济圈。

静安寺地区不仅具有历史的区位经济优势,同时,由于中心城区的特殊位置和交通条件以及特定的消费群体,使静安寺地区的商务商业在上海具有独特的优势,从现实和未来发展的角度分析,它的巨大的潜在优势,在上海其他地区的商业中心将是不可比拟的。静安寺地区要建成繁华开放的都市商业中心,东西交汇的都市文化窗口,绿色开敞的都市休憩场所,立体便捷的都市交通枢纽,要充分显示静安特色,重塑历史辉煌。

三、静安模式都市型民营经济发展对策

最近几年静安区民营经济迅速增长,但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环绕都市特征,静安特色,依据“双高”战略,如何进一步完善静安模式,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1、静安民营经济产业结构应当与“双高”战略相适应

静安民营经济的发展在产业结构上不要求全,而要适应静安区自身地理人文特色的“双高”战略目标。这是静安民营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高品位的商业商务区不仅指区位环境优越,高档商务楼多,更应有与之相应的现代服务业。现代服务业主要有信息、金融、会计、咨询、法律服务等。在网络时代,现代服务业总是要发展的,但静安民营经济的发展应当有自己的产业结构定位。静安区域面积较小,地处都市中心,人口密度高达45827人/平方公里,仅次于黄浦区,位居第二。在这样的区域环境中是不会有第二产业发展的空间,必定是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理想集散地。上海已经形成外滩和陆家嘴金融街区,静安就可发展金融辅助业,发展金融中介、代理、咨询服务等,这是扬静安之长的错位发展。据统计,近几年静安的金融保险业、信息咨询业、计算机应用服务业等现代服务业有了迅猛发展,但从总体看,静安民营经济的产业分布仍是传统商业和餐饮业占了大部分,其2002年1~6月的税收占了静安民营经济主要行业税收的63.53%,行业布局呈非正态的单极性状态。

高品质的居住生活区不只是要求有精品居住楼盘和设施先进的居住小区的硬件,更要营造“大气、雅气、灵气”的居住环境氛围。静安的旧区改造力度大,大批旧里弄房子拆除了,高品质的生活居住区不断出现,相应的,与现代市民生活相适应的新兴服务业应当成为一个产业获得大的发展,例如计算机应用、环境保护、教育、卫生、体育、文化娱乐、花木养护等。没有新兴服务业的支撑,即使有经典楼盘和高档居住小区,也是不可持续的,这不是餐饮业一枝独秀所能解决的。

据统计,2002年静安的现代服务业在全市各区排名中位居第三,计算机应用服务业在本市中心城区的排名位居第四。因此,静安民营经济发展在现代的新兴的服务业有着广阔的市场空间。静安区政府应当通过塑造品牌、规划集聚来推动民营经济在这些行业的发展,改变第三产业单极状态,实现“双高”战略。

2、依法管理和强化服务并重

依法管理和强化服务并重是实现大社会、小政府为民营经济发展营造良好宏观环境的重大战略举措。

(1)依法管理就是优化法治和管理环境。目前,我国的市场经济还处于建立和完善之中,传统的计划经济模式还没有完全消除,权力经济、审批经济、人治经济还不会轻易地退出市场。作为区一级政府,应当定期清理,综合各部门的实施细则,依法规范行政审批权力,凡是可以由企业自主决定,市场自行调节和社会中介组织办理的,政府就不应作为。党的十五大以来,中央和地方政府颁发了一系列关于扶持和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法律规章,这对民营经济的市场准入与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静安区政府各部门对民营经济发展都给予较大力度的扶助。自1998年至2002年,静安区的民营经济数量的年均增长率为49.94%,注册总资金年增长率为85.9%,民营企业的税收已占到静安区税收的十分之一,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积累了可观的资金。但是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民营企业创业难的局面还来得到根本的转变。有的企业主反映:区政府对民营企业的管理仍存在体制不顺、政出多门、审批手续繁琐、办事效率低等问题。开办一个企业要获得十七、八个部门、机构的许可与批准,加上一些部门的规章都是自成体系,缺少综合协调,在具体执行过程中,企业不知如何应对,往往陷入两难的境地。要从法规上、政策上为民营企业的发展提供支持和保护,要取消所有制歧视。凡对外资开放的领域,同时对民资实行开放。消除各种歧视与不合理规定。各级管理部门要按照公平、公正、竞争的原则,废除或修改体现所有制差别和不适应民营经济特点的政策与管理规定,构建对所有企业一视同仁的政策与管理平台。

(2)强化服务要按照多服务、少干预,多帮忙、不添乱,多设路标、不设障碍的要求,积极改进对民营企业的服务。一些人对发展经济总有一种思维定势,对于国有经济,政府各部门的职责是保驾护航,民营经济则被列入“另类”,不能享受国民待遇,这就不利于民营经济的积极发展。静安的地块、劳动力本来就处于上海的高价位,企业的投入成本很难下降,但是,如果政府从行政管理型转变为高效服务型,为民营企业发展保驾护航,就能使企业的运营成本降下来,同时,充分发挥和利用静安区的地域与文化优势,便能吸引更多的民营企业到静安来发展。建立面向全社会的信息公开制度和政策制定过程的意见征询制度,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必须及时、广泛公布。政府及其部门出台与民营企业有关的政策和管理措施要充分听取民营企业的意见。积极开展政策法规的宣讲、咨询和人员培训,帮助民营企业熟悉相关法规和政策。定期或不定期组织民营企业对政府职能部门的管理和服务工作进行民主评议,并向社会公布评议结果。建立和完善民营经济的各项统计制度。

3、加强民营经济内部的自身建设至关重要

民营经济的发展,仅靠宽松的宏观环境和政府的政策支持是不够的,加强民营经济内部的自身建设至关重要。进入新世纪,民营企业发展到了一个新时期。民营企业能否抓住发展机遇,尽快形成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相适应的发展理念,适应静安“双高”发展战略的要求,关键在于提升发展质量,加强自身建设。为此,下面几点应加以重视:

第一,要改变单一价值观,树立多维价值观。民营企业起步于我国的产品短缺时期,当时,只要有产品生产出来就会有销路,这就使某些企业主有意无意地形成了单一的产品价值观,以至只追求产品数量,不注重产品质量等等。现在,我们正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落实静安“双高”战略,要求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全面提升,同时也要求民营企业主必须确立与现代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价值观,也就是要把单一的价值观改变为树立质量价值、形象价值、品牌价值和信誉价值相统一的多维价值观。

第二,要正确定位,坚定发展信心。我国许多民营企业初始阶段基本采取拾遗补阙和钻市场漏洞的定位策略。当某一产品在市场刚刚打开销路时,马上会有许许多多的业主跟随,运用简陋的设备不断仿制,直到该产品被市场淘汰,很多企业的寿命只是在5~7年间。现在,政府对非公经济的大政方针已经明确,静安经济发展战略也已清楚,静安民营企业今后发展趋向的定位要适应从“拾遗补阙”向“生力军”的转变。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是劳动就业的重要场所,同时,它对地方经济的发展也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现在,民营经济的地位和作用已经为人们所公认和肯定。因此,作为民营企业主,不要为各种不正确的舆论所左右,应当理直气壮、大刀阔斧地施展才能,发展经济,为振兴民族经济作出贡献。

第三,要从传统的家族式管理逐步转向现代管理。传统的家族式管理是一种封闭的管理方式。在这种管理方式下,企业的发展水平高低完全取决于业主自身的能力和水平。业主的能力总是有限的,有的业主对小规模企业比较胜任,能做到井井有条,但企业规模稍有扩大就经常会顾此失彼,甚至导致企业失败。静安区有不少成功的民营企业是从家族式管理中发展起来的,有的企业越做越大、越做越好,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管理方式的改变,从传统的家族式管理转向现代管理。因此,民营企业的发展除了关注市场与环境,也要眼睛向内看,适时地将企业内部人之间的血缘连结转变到文化凝聚、酬薪激励、规章制约的现代企业制度的管理上来。民营企业主应走出血缘取人的小圈子,寻觅理想的职业经理人,形成合理的产权结构,使民营企业发展上一个新的台阶。

第四,企业发展靠诚信。企业诚信是企业兴业之道、经济发展之魂。企业诚信问题是属于企业的经营道德问题,而企业的经营道德,实质是经营者的道德问题,所以企业诚信建设的关键在于企业领导者和领导班子。民营企业不管规模大小、经营多少,都要重视企业信誉,重视企业的社会责任,企业主不仅自身要以身作则,而且必须把诚实守信思想覆盖到全体职工,覆盖到企业全部经营活动中去。民营企业无信难立。在这次调查中,不少民营企业家认为,在经营中最大的体会是:产品过得硬,服务跟得上,恪守合同,诚恳待人,有了这四方面,客户就信你,企业就兴旺。

收稿日期:2003年9月

标签:;  ;  ;  ;  ;  ;  

论静安城市民营经济模式_民营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