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深基坑施工技术质量控制方法浅谈论文_武彬

建筑深基坑施工技术质量控制方法浅谈论文_武彬

江苏帝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江苏省 徐州市 221005

【摘 要】基坑是建筑工程重要组成部分,鉴于此,要高度重视建筑深基坑支护施工质量安全。本文先分析了建筑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概况,然后对于施工中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建筑深基坑支护施工的质量控制方法。

【关键词】建筑;深基坑支护;施工质量;

1深基坑的基本技术要求

深基坑指的是在城市地下空间开挖深度超过5米或地下室三层以上,或者深度虽未超过5米,但地质和周围环境及地下管线极其复杂的工程。这是目前城市建设首先要考虑的基础工程之一。因而对深基坑也有着极其严格的技术要求。

1.1先进的技术手段

深基坑工程算是一种新型的施工方式,所以需要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措施,使整个施工建筑结构即经济又实用,保证各部分受力合理,以此达到基坑四周边坡保持稳定,并确保基坑围护体系能起到挡土作用。

1.2 保障周围环境的安全

在施工时要确保基坑四周相邻建筑、地下管线、道路及其周围的人为环境的安全。与此同时,在基坑土方开挖及地下工程施工期间也不能忽视城市地下土壤的受力情况,要综合考虑密集建筑物对地下的压迫力,要确保土体的变形程度、沉陷程度、坍塌或位移等不利情况在合理安全的范围内,并且要通过排水、降水、截水等措施,使基坑施工在地下水位以下进行。

2高层建筑深基坑支护施工现存问题

2.1土体的不确定性

土体的不确定性是高层建筑深基坑支护施工面临的最大问题。深基坑支护结构承载的土压力直接决定了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的好坏。但是,我们在施工中发现,地质情况是经常变化的,这就成为了我们确定准确的土体物理力参数的一大难题。土体物理力参数不单涉及深基坑开挖后的摩擦角、粘聚力和含水率三方面,还与深基坑支护结构其他因素有关联。

2.2理论和实际受力不匹配

我们在工程设计中,为确保建筑的安全性,会按照极限平衡理论对安全系数进行确定,并按理论要求对支护结构进行设计和计算,这是我们工程设计的必要环节。但是,这样就会增加我们的支护结构建设的成本,而且一味按照理论设计可能在实际建设中会出现与设计情况不相符的情况。

2.3土体取样受困

工程开始前,我们要对地基土层进行取样,但土体地质情况不稳定,在抽样调查上就会受到困扰,因此不利于深基坑施工的土体分析。这时,我们需要用普查方法,但普查范围广、难度大,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增加建筑的成本,用这种方法是不切实际的。因此,采取抽样调查的土质与我们在实际施工中会产生出入,这也会影响我们根据土体取样而设计的深基坑支护结构。

3建筑深基坑支护施工质量控制方法

3.1加强材料和设备管理。建筑材料和施工设备的管理是施工管理工作的重点内容,它对于高层建筑基坑支护工程的质量和进度都会造成重要影响。首先,在工程施工前,要根据基坑工程的设计要求和支护方法,科学确定施工设备,在施工设备的选择上要综合分析工程现场的实际情况、施工工艺、设备条件等多方面因素;其次,在建筑材料进场时,需要严格对建筑材料进行检测,确保建筑材料和设备符合施工设计要求,方可投入到工程中使用;最后,要有专业的管理人员对施工设备和材料进行定期的维护和检查,特别要重视对现场施工的监管,以确保基坑支护工程的质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做好开挖施工管理。由于地质条件的差异,所以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要根据不同的地质条件、基坑深度、建筑周围的建筑分布情况及不同的建筑要求,选择合理的深基坑开挖方法。在选择深基坑开挖方法前,应确定好主要的施工参数,确定好分层开挖的深度及开挖参数等。选择合理的开挖方法,可以使基坑开挖方法及顺序与施工设计一致,从而使工程质量得到有效保障。

3.3加强基础施工方案的编制,确保层层落实。①应该做好专项施工方案编制、下发和技术交底工作。基坑的支护施工方案,需要专项的施工方案。这是施工前的准备,应该考虑到企业内部的上报、审阅、返回的时间周期等,从而保证监理单位的及时审批,然后与各施工相关部门的人员沟通、交流,以使施工中的各种准备工作能够按部就班的进行。②对各施工相关单位及其负责人进行施工和安全技术交底,并确定相关责任,以保证工程质量与施工中安全管理工作落实到位。

3.4执行全面检查、检测和验收。(1)在验收支护结构方面,可以通过现代化的统计与管理报表法,利用报表形式将各种指标、数据进行统一罗列,进而展开指标核对、分析、预测等;比如,对锚杆、土钉墙、桩排等进行实际的细致验收,从资料到数据,从实际施工到理论值比对计算等,都应该一一落实。(2)就是对基坑的检测,由开挖而造成土体变化,从而出现不均匀情况,而且在中间位置的变化情况会更加明显,所以,基坑开挖一开始,就要进行监测,直到工程结束;实时监测包括与其相关的周围环境的影响、设计科学与否的稳定性计算等;增加巡检工作、第三方监测工作;比如,在支护结构使用、开挖基坑、支护结构施工各过程中,定期测量周边情况,现场巡检包括基坑外、道路方面的深陷或开裂等。

3.5加强工程施工的水体效果控制。地下作业中,地下水的处理往往决定了一个工程质量的好与坏。高的地下水位对深基坑工程施工带来了相当高的的事故风险和建筑物损害,一般地下水的来源分为上层滞水、潜水、承压水、雨水及基坑周围的渗漏管道水。但是由于各种水的来源复杂多变,不仅受到地域的局限,还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在枯水期和丰水期水位是不同的。因此在制定止水方案时,要根据地质勘察部门提供的地质资料,深入分析地下水的成因,了解深基坑周围的地质、人文环境,并从深基坑工程的防水、降水和排水等三个方面综合考虑深基坑周围止水系统的设计。尤其是对周边有建筑基坑的,不能进行一般的疏水措施,而是要以堵为主、抽水为辅;反之,则会使得基坑周围土体与水体大量的流失,使得建筑物逐渐产生不均匀沉降,甚至出现坑底流沙和管涌等现象,这就大大增大了施工事故的处理难度和延长了事故应急处理的最佳时间,不仅拖延了整个工程实施的工期,而且容易导致给该基坑周围建筑物带来不均匀沉降甚至出现墙体开裂等严重质量事故。

3.6做好基坑变形监测

(1)基坑开挖和支护是密切相关的。在基坑开挖前要对基坑变形进行监测。监测中可以采用信息化进行施工,制定详细可行的监测方案,实施监测基坑变形数据指导基坑开挖。(2)确定监测点位置、监测方法、监测人员、基准点引用等。监测点要根据基坑深度和土体破裂角来确定,最好设置在边坡上口9m以外,间隔距离20~30m,至少设置3个点。监测次数根据监测结果来确定,如果监测结果稳定则三天监测一次,如果监测结果变化率较大,则一天监测一次或者一天监测几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层建筑是我国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发展趋势,要保证其工程质量,保障国家、社会和人民的财产安全,就要提升建筑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从而保证高层建筑的稳定性,确保工程顺利完工。

参考文献

[1]孔祥夔.土建基础施工过程中的深基坑支护技术探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21).

[2]罗移民.关于建筑基础施工中深基坑支护技术的几点思考[J].科技与创新,2015(15).

[3]卢文伟.深基坑支护锚杆设计与施工的几个问题探讨[J].科技资讯,2007(21).

[4]宋崇斌.建筑工程深基坑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措施[J].中华民居旬刊,2013 (27 ) .

论文作者:武彬

论文发表刊物:《低碳地产》2016年9月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17

标签:;  ;  ;  ;  ;  ;  ;  ;  

建筑深基坑施工技术质量控制方法浅谈论文_武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