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经济共生关系趋向对称性,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美论文,对称性论文,关系论文,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125.5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2 8832(2010)2期0039-05 〔完稿日期〕2010年1月16日
一、由不对称性依赖走向对称性共生
经济全球化程度的加深使各国紧密互联,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在技术、资本等方面单独运作自己的经济。美国和中国分别作为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和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发展中国家同样毫不例外。中美建交30年来,两国经贸关系迅猛发展,到目前为止,双方的经济互动程度已规模空前,并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一种共生经济关系。所谓“共生”关系,指的是不同种类的一个或更多成员间某种程度的永久性物质联系。共生必须具备两个条件:共生单位之间相匹配的单元规模;共生单位之间必须存在某种方式的交流。①这一生物学领域的定义在被引用到经济学领域之后,便出现了“共生经济”的说法,用于描述与衡量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家间经济互动的程度。共生经济是指随着特定环境的发展,两个或更多国家之间的经济达到能够通过特定的方式进行交流的理想规模,能够产生经济上互惠互利,其影响还极有可能延伸至其他领域的经济关系。
从金融危机之前中美20多年的经济互动状况看,中美这两个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发达的国家已在经济上具备共生关系的主要特征。首先,从规模上看美国是最大的发达国家,尽管实力不如战后初期那样垄断世界,但仍无可争议处于世界第一的位置。而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发展迅速,虽人均GDP不高,但于2007年取代德国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在金融危机发生前,二者已成为世界两大主要经济增长引擎,对全球经济的运行和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规模上的优势,直接为彼此互相吸引和合作打下了坚实基础。其次,从两国经济的可交流性来看,中美经济结构存在明显互补性。中国以制造业为主,美国以高技术产品为主导。中国在制造业方面的优势满足了美国市场对日用消费品等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的需求,价廉物美的“中国制造”商品,改善了美国人民的生活,并为其节省了大量金钱。与此同时,美方在华投资和科技输出也不断增长,赚取了丰厚利润。从中美建交初始到2007年,中美双边贸易额已经从24亿美元发展到3020亿美元,增长了120多倍。双方的经济互补性加深了双方的利益需要,形成了中美经济关系强劲的发展态势,可以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来形容。
但这种经济共生关系是不对称的,中国对美国的总体依赖程度更高。首先,从经济实力来看,尽管中国的骄人成绩日益引起了世界的关注,但其并不完善的经济体制转型、薄弱的资本市场以及不足的社会服务,都使其与美国之间的差距一直非常明显。按国内生产总值(GDP)计算,2005年中国的国家经济实力只相当于美国国家经济实力的15.8%。②其次,就彼此的贸易对国家经济本身发展的重要性而言,美国是中国仅次于欧盟的第二大出口市场,对美贸易顺差是中国外汇储备最重要的来源,2007年中国对美出口额占其GDP的9.5%。③而对美国来说,与中国经贸联系的这种重要性却远未达到同等程度。就彼此的贸易在对国家科技发展的重要性而言,美国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工业化国家,拥有一流的科技实力;中国虽然拥有大量廉价劳动力资源,但经济发展模式却较为粗放。一直以来,中国与发达国家的贸易额较高,但出口商品结构却是发展中国家的。出口的优势也仅仅是劳动密集型的产品,特别是日用消费品。最后,从两国对世界经济规则制定的话语权来看,美国一直掌握着国际经济秩序的领导权,尤其是规则的制定权和话语权。而中国尚属于发展中国家,而且与美国相比经济实力相差悬殊,长期以来其主要精力只能放在国内,对世界经济规则的制定发言权有限。
以上是金融危机之前的不对称中美经济共生关系模式,但这种模式不是绝对静止的,一直在朝着相对对称的方向发展。金融危机发生后,这种模式变化的趋势更加明显。表现如下:
其一,美国再次陷入衰退危机,中国经济则持续健康发展,两国经济实力对比变化有利于中国的趋势进一步凸现。金融危机的爆发,使美国长期以来的经济泡沫一夜之间破灭,陷入了不可避免的严重经济危机。中国在这场经济混乱中,虽然也受到一定的影响,经济增长速度有所放缓,但中国的金融体系远未受到肆虐西方次贷问题的直接打击,而其独特的经济模式,也使得中国遭受的打击无论是在时间上还是在程度上,都要小得多。因此,中国经济仍然保持着相当乐观的增长,其相对实力从某种程度来说,增长幅度更大,这明显有助于提升中国在美国心目中的分量。
其二,美国提升与中国战略对话的级别,在经贸领域和国际经济规则领域主动与中国加强合作。在中美间目前建立的60多个双边对话和工作小组中,中美经济对话是两国重要的交流机制,但金融危机前的级别还是不高。金融危机后的2009年4月伦敦峰会上,中美决定将经济对话机制与战略对话机制合并,成立新的战略与经济对话机制,并规定分别由国务委员和国务卿领衔,这无疑将两国合作提高到一个新的层面。7月,新的对话机制拉开帷幕前夕,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和财长蒂莫西·盖特纳发表的一份共同声明表示,期待与中方更深远的合作,并强调中国对于帮助世界经济走出困境的巨大作用。在后来的对话中,美国又主动提出加强双方在经贸领域和国际经济规则领域的合作,如在2008年12月的第五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中,美国进出口银行准备提供120亿美元的追加贷款,中国进出口银行也准备提供80亿美元的追加贷款,用于协助美国和中国商品及服务的出口融资。另外,美国还支持中国及其他重要的新兴市场经济国家成为金融稳定论坛的成员,欢迎世界第三经济大国加入这样一个以通过金融监督领域的国际合作促进金融稳定为己任的重要国际组织。④这种对话与合作,也充分体现了中美经济共生关系在强化的同时其重心也正向中国倾斜。
其三,由此延伸到政治安全领域,美国在人权、台湾、南海等中国内政问题上的指责减少,与中国合作的倾向更加突出,同时要求中国承担更多的国际责任。金融危机背景下,尽管中美在一些政治问题上仍然存在重大分歧,但是经济决定政治,美国开始在各种对话中尽量避开或淡化类似人权、西藏和台湾等敏感问题。例如在台湾问题上,美国就对马英九当局与大陆的合作表示支持,并表示乐于看到台海局势趋于相对稳定。另外,中美两国在亚太地区的共同战略利益也呈现扩大的趋势,双方在地区安全、能源危机、气候变化等多方面都存在着广泛的合作空间,美国在地区战略问题上开始放低姿态,要求中国在处理地区和战略问题上承担更多的国际责任。如为了维持阿富汗的稳定,美国就主动邀请中国驻军阿富汗,美国前国家安全顾问布热津斯基还提出了中美两国形成G2集团来治理世界,这在以前都是不可想象的,它体现了金融危机下美国全球战略布局的窘境,也表明了天平逐渐向中国倾斜的中美经济共生关系现状。而在能源与气候问题的合作方面,美国主动提出将其列为讨论主题,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在2009年7月的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上一开始就提出,“作为世界上两个最大的排放国,我们必须向发达和发展中国家表明,清洁能源和经济增长能够同步进行。我们已在进行充满希望的合作。”⑤这次对话过程中,两国还谈判拟就了一份关于加强气候变化、能源和环境合作的谅解备忘录,在这些全球性问题上取得了进一步的合作机会。
二、中美走向对称性经济共生关系的原因
金融危机之后,中美经济共生进一步走向对称,美国放低对中国的姿态,主动与中国合作,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其一,美国希望借重中国恢复经济。作为这场金融危机的中心,美国经济受到的打击最为直接,也最为深刻,其恢复绝不是一蹴而就的事;而且仅仅依靠美国的力量,也无法使国际金融趋于稳定。它必须依靠外来帮助,而借助传统盟友欧盟和日本的可行性不大。欧洲在政策反应上一直显得比较缓慢,金融危机后,华盛顿通过了一项7870亿美元的财政刺激计划,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5%,相比之下,欧洲经济复苏计划只提供占欧盟国内生产总值1.5%的刺激计划。日本的情况也很糟糕,预计其国内生产总值2009年将下降6.6%,2010年还将继续下滑。而中国则拥有以下优势:(1)中国国内市场拥有巨大的消费潜能,有助于美国扩大对华出口,搞活经济。中国有着庞大的人口和市场规模,金融危机虽然使经济受到一定影响,但整体环境趋好,经济仍然保持较好的增长势头,因此,这个巨大的市场的消费潜能还是相当可观的。这对于急于扩大出口、复苏经济的美国来说,是相当有吸引力的。在2009年7月的战略与经济对话中,美国就希望借此对话督促中国进一步扩大内需,减少对出口导向型经济的依赖。(2)中国拥有巨大外汇储备,可以用于购买美国国债,帮助美国理顺国内经济发展。目前,中国拥有大约2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已超越日本成为持有最多美国债券的国家。此前虽然已经有“金融恐怖平衡”一说,但美国在危机面前仍然需要中国加持美国国债,以助其解决经济复苏中的资金难题。近来就有很多媒体传出美国财长来华游说中国继续购买债券的说法,而美国总统奥巴马的经济事务助手萨默斯也称,奥巴马总统已做出明确承诺,对于投资的资产,美国将是“可靠的管理者”。
其二,美国需要中国帮助以控制国际经济制度运行的新游戏规则。在经济危机面前,各国都岌岌自危,分别推出各自的救市方案,但迄今为止除了稍微缓和恐慌外,都并无明显的成效。因此,现在需要的是一套既可以控制国际经济制度运行,也可以让各国都能依靠的新的游戏规则,有效地使世界经济走出困境。它涉及到各大国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世界贸易组织等一系列重要国际经济组织的发言权,和各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与利益分配走向。然而,传统的西方七国模式对世界经济的健康运行已经明显力不从心,在可能出现的新的经济构架中,美国的决定作用依然是毫无疑问的。但金融危机的巨大冲击,使美国无力独自承担制定和操纵新规则的任务,因此需要来自新兴发展国家的协助合作,而其中中国的角色尤其重要。美国总统2008年在G20峰会上提出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需要进行的改革方面,考虑给予发展中国家更多的话语权和投票权。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是此次金融危机中美国最强有力的合作伙伴,更是借此机会在峰会上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建立国际金融新秩序方向的内容,以及如何营造有利于全球经济健康发展的制度环境方面的建议。
其三,粮食、能源、气候等一系列涉及到新经济技术领域的全球性问题更加突出,要想解决这些问题,美国必须与中国合作。如前所述,在2009年7月的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中,除了将经济复苏列为首要问题之外,双方还谈判拟就了一份关于加强气候变化、能源和环境合作的谅解备忘录,体现了美国在全球性问题上与中国合作的愿望。而此前奥巴马在一篇题为“两国的关键性问题”的文章中就提到,“全球气候变化无疑是大家共同面临的挑战,也是一个长期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已变得刻不容缓。过去,美国在这一问题方面做得太少,而我将与国会以及私有部门一起改变这一现状。美中两国都肩负着应对这一重大挑战的责任……气候变化的挑战要求美中两国立刻行动起来,将双方合作提升到更高的水平”。2008年6月18日,中美两国正式签署《中美能源环境十年合作框架》文件,确定了电力、交通、清洁水资源、大气治理、湿地和其他自然资源的保护等五个优先合作领域,为未来中美能源合作开辟了广阔的前景。⑥而奥巴马政府新任能源部长是华裔科学家朱棣文,这一举动虽不能彻底解决两国在战略能源问题上的所有矛盾,但在加强两国能源合作方面却有着重大的政治和现实意义,这也同样表明奥巴马政府寻求与中国在该问题上合作的决心。
三、变化中的中美经济共生关系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作为全球最大的两个经济发展引擎,中美关系从来都是国际局势的重要风向标。如今,逐渐有了新变化的中美经济共生关系,在经济危机肆虐全球的背景之下,会使得美国更多地有求于中国。出于对自身地位以及中国影响力提高的担忧,美国的战略重心也不得不迫切地向亚太转移,同时,中美接近也将引起其他大国的高度关注。
第一,中美经济共生关系走向对称性,加速美国战略重心向亚太地区转移。中美经济共生关系走向对称,无疑是建立在中国实力日益增强的基础之上的,这种现实促使美国对全球战略进行调整,收缩欧洲战略,向亚洲转移重心。美国这种战略调整具有双重用意。一方面是为了寻求中国帮助,另一方面有利于近距离防范中国。2009年11月奥巴马总统首次访华时就表示,中美关系是伙伴关系,“当前的世界经济出现了企稳回升的积极迹象,但复苏的基础并不牢固”,中美两国“将继续在宏观经济政策领域加强对话和合作,坚持通过平等协商、妥善处理两国经贸摩擦问题,共同维护双方经贸关系健康稳定发展”。⑦但奥巴马同时指出中美是竞争对手的现实。对美国而言,中国的崛起向来都不是一个轻松的话题,因为这对美国在东南亚地区乃至整个亚太地区的地位都意味着压力。早在2009年2月,希拉里访问亚洲时就表示,美国要重返亚洲,重新审视亚洲战略,纠正过去忽略东南亚地区事务的做法,恢复与该地区的密切联系,以应对任何地区大国对其产生的过度影响。⑧而此后11月份奥巴马的亚洲之行更全面阐明了美国对亚洲的新政策,表示美国将加大参与亚洲事务的力度,进一步巩固与该地区同盟国,如日本、韩国和澳大利亚等国的关系,并与更多亚太国家建立新的伙伴关系,更多地参与讨论如何构筑亚太地区的未来,并参加该地区合适的多边组织。⑨奥巴马自称是第一位“太平洋总统”,将美国对于亚太的重新关注表露无遗。尤其在东南亚地区,奥巴马政府更是想竭力抑制中国的影响力,其意图不仅直指缅甸等传统问题,而且涉足该地区与中国素来关系密切的柬埔寨、老挝等国事务。⑩
第二,中美经济共生关系的变化彰显了中国在新一轮国际金融秩序调整中的作用,将提高发展中国家在国际金融秩序新变革中的地位。金融危机发生后,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纷纷抛出救市方案,但并无明显的成效。振兴世界经济迫切需要建立一套新的国际金融秩序。而确立新的金融秩序,最重要的是制定新的游戏规则,它涉及各大国在国际货币基金、世界银行和世界贸易组织等一系列重要国际经济组织中的发言权,以及各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与利益分配走向。中美共生经济关系走向对称性,尤其美国主动寻求中国担负更大责任,表明中国在新的金融秩序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并有权利对美国和欧洲等大国掌控的金融游戏规则提出自己的主张。2009年G20伦敦峰会之前,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和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就明确提出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特别提款权(SDR)代替美元,充当一种超主权储备货币(即“世界元”)。“创造一种与主权国家脱钩、并能保持币值长期稳定的国际储备货币,从而避免主权信用货币作为储备货币的内在缺陷,是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理想目标,”(11)并建议调整国际金融组织的治理结构,提高发展中国家在其中的代表性。这一建议无论是对美元地位抑或国际金融秩序的调整,都是颇具穿透力的新思维。由于中国的呼吁,IMF国际货币与金融委员会批准了20国集团商定的关于治理层面的重要步骤,承诺在2011年1月之前将份额转给充满活力的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把至少5%的份额从被过度代表的国家转向代表不足的国家。(12)可以说,美国寻求与中国靠近,表面上是金融危机背景下美国请求中国协助拯救世界经济,实际上预示着大国在新一轮金融秩序博弈中的地位转换。
第三,美国主动向中国靠拢引起其他国家和地区的高度关注。美国国内呼吁中美构建两国集团(G2)、“中美国”(Chinamerica)等新思维的出现,使国际社会其他成员出现提防心理。首先,中美两大国靠近容易让同样是大国的俄罗斯滋生大国悲观主义情绪,在俄罗斯看来,中美硬性对抗的减弱使自己失去了制衡机制。俄罗斯国内舆论惊呼“经济联系使得中美合作关系增强,甚至有可能瓜分世界。中国可能吞并朝鲜、俄罗斯的亚洲部分,东南亚将沦为中国势力范围”。(13)其次,作为美国传统盟友的两大亚洲国家日本和印度,也表示担心中美之间越来越紧密的关系使自己受到美国的冷落。日本的主要反应是渲染中国威胁论,要求美国关注中国这一合作伙伴随时可能转为强有力的敌手,例如,日本提醒美国“与中国保持强势外交的同时,要记住中国正在同美国展开亚洲主导权之争”。(14)而印度,对于美国放低身段主动对中国示好的姿态更是忧心忡忡,担心美国过于依赖中国解决国际事务的做法将降低印度在美国战略棋盘中的位置,阻碍其崛起成为一个世界级大国。印度前驻美大使拉利特·曼辛格甚至公开表示,印度方面觉得“在奥巴马的全球战略中,印度并不是那么重要”,声言“奥巴马政府并不像小布什政府那样热衷于与印度之间的战略伙伴关系”。(15)另外,欧盟对中美关系的新发展也极为关注。意大利外长弗拉蒂尼指出,一旦“中国和美国的G2战略联盟”形成,欧盟变得“无关重要”的风险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大。”他声称,为了对“即将形成的中美战略联盟”有所准备,预防大西洋联盟被“太平洋联盟”所取代,欧盟必须趁早筹划共同防御政策,成立统一军队并制定统一国防政策。(16)
注释:
①袁纯清:《共生理论——兼论小型经济》,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年5月,第1-2页。
②“中国还是发展中国家吗?美国老大,中国老二?”见国际在线,http://gb.cri.cn/8606/2006/12/29/401@1374242.htm.
③Holmer,"Financial Crisis Underscores U.S.-Chinese Relations,An Address to the University-Nanjing University",November 10,2008,http://www.america.gov/st/business-english/2008/November/20081110151956KJleinad0.9070551.html.
④“简报:第五次内阁级美中战略经济对话”,美国大使馆官方网站,http://chinese.usembassy-china.org.cn/120508seda.html.
⑤“克林顿国务卿在美中战略与经济对话全体会议上致辞”,美国大使馆官方网站,http://chinese.usembassy-china.org.cn/072909sed.html.
⑥“顾锦龙:中美能源合作谋求共赢”,凤凰网,2009年8月12日,http://finance.ifeng.com/opinion/wylx/20090812/1078484.shtml.
⑦中美谋求深化经贸合作http://news.sina.com.cn/o/2009-11-17/173816622887s.shtml新浪网,2009.11.17.
⑧Southeast Asia-US Relations:Strategic Shifts http://ipcs.org/article/china/southeast-asia-us-relations-strategic-shifts-2829.html,9March,2009.
⑨奥巴马说美国将更多参与亚洲事务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09-11/14/content_12455661.htm新华网,2009.11.14.
⑩Obama in Southeast Asia:Winds or Change? http://ipcs.org/article/southeast-asia/obama-in-southeast-asia-winds-of-change-3015.html,25 November,2009.
(11)“世界元”将终结美元独霸时代?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09-03/31/content_11104282.htm新华网,2009.3.31.
(12)IMF-WORLD BANK ANNUAL MEETINGS 'Istanbul Decisions' to Guide IMF as Countries Shape Post-Crisis World http://www.imf.org/external/pubs/ft/survey/so/2009/NEW100609A.htm,October 6,2009.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官方网站。
(13)俄罗斯媒体炒作中美瓜分世界http://world.huanqiu.com/roll/2009-02/359647.html环球时报,2009.2.2.
(14)新华侨报:日本应对中美关系变化需新的切入点http://www.chinanews.com.cn/hb/news/2009/11-18/1971042.shtml中国新闻网,2009.11.18.
(15)China Gains in U.S.Eyes,and India Feels Slights http://www.nytimes.com/2009/11/24/world/asia/24india.html?_r=1&scp=5&sq=Obama%20China&st=cse,November 23,2009.
(16)意外长称为应对太平洋联盟,欧洲应建立统一军队。http://www.chinanews.com.cn/gj/gj-oz/news/2009/11-17/1968391.shtml,2009.11.17.
标签: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论文; 共生关系论文; 奥巴马访华论文; 经济论文; 发展中国家论文; 美国金融危机论文; 中美论文; 全球金融危机论文; 经济学论文; 中美集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