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与中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全球化与中国社会发展”理论讨论会综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化与论文,全球论文,讨论会论文,经济社会论文,协调发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作为一个发展中的人口大国,中国入世势必加速了包括本国在内的世界全球化的进程。全球化首先是经济全球一体化,同时也包涵着社会、法律和文化诸多领域的全球化。全球化会给中国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以及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带来一系列深刻的变化。应当看到,中国加入WTO,机遇与挑战并存,一方面会推动国内改革,另一方面也会带来冲击。目前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或不够协调,社会结构滞后于经济结构,极不适应WTO规则,已成为改革发展中面临的一大难题。过去20年我国偏重经济发展,今后20年应注重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进步与发展。近期江泽民对社科发展连续三次发表重要讲话,作为社会科学基本学科之一的社会学担负着创新社会发展理论的使命,理应对全球化所产生的经济和社会影响、全球化与西部大开发、全球化与中国社会发展理论等重大热门课题做出科学回答。2002年7月底,全国社会学专家学者150余人汇聚祖国西北重镇兰州,以全球化为大背景,从经济社会学的角度,就全球化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社会结构、制度变迁、社区建设、居民生活和社会保障、社会安全和稳定、西部开发和民族文化多样性及西北民族地区现代化等专题,进行了热烈讨论。
大家普遍认为,经济全球化是全球化的基础和标志,是当代世界发展的主要潮流。表现在生产体系的国际化,金融资本的国际化,贸易自由的国际化,知识产业的国际化,世界市场的国际化。我国目前的商品市场化程度已达85%,劳动力市场化已达65%,技术成果市场化已达71%,房地产市场化已达40%,金融市场化已达10%,我国与世界贸易组织成员之间的贸易额占到我国对外贸易额的90%以上,我国加入WTO是融入世界潮流的必然选择。中国加入WTO,有利于中国的经济发展,有利于中国产业结构的调整,有利于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有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会引发中国经济与社会一系列的发展和变革。将会深化中国国有企业的改革,加快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将会促进民营企业的快速发展,并使之更好地参与世界经济的竞争;将会使外资企业和公司在中国得到进一步发展;也将会深刻影响中国的劳动力和人才的流动,出现新的劳资关系问题。当然,也不能忽视全球经济一体化给中国经济和社会带来的各种负面影响。
与会者认为,全球化议题在社会学的积极参与下,首先在研究领域打破了以往只注重在经济领域、国际关系领域等单一领域中进行探讨的惯例,使全球化研究从早期的简单化、描述化的研究逐步深入到抽象化、理论化的研究,并由探究影响全球化的物质系统深入到文化系统和社会系统;从细究全球化的单一动因或决定因素转向寻找多种因素的解释。全球化是一个多层面、不断分化的社会现象,其本身涉及社会生活的所有领域。全球化理论虽然不很完善,但它的出现给传统社会学理论带来了新观点、新视角及巨大冲击,使得当代全球社会学正在兴起。当代全球社会学的研究重点可放在探讨全球化的价值理念和本质特征,全球化对社会结构和社会发展将构成的影响,如何确保在社会公正的前提下实现人类社会的持续协调发展等理论问题上。如何从社会学领域出发并选择一个恰当的研究视角是研究中需要突破的主要难点。有学者认为,全球化趋势实际上是人类经济、社会结构的日益跨国化、全球化趋势,而这种趋势是建立在不同主体交往实践的基础上的,是人类社会结构不断分化、整合的推动下,社会交往向全球扩展的结果。因此可从全球社会结构的变迁和社会交往的发展出发,来展开对当代全球社会学的研究。
与会者认为,全球化的来临是与后工业社会、后传统社会、后现代社会、后结构主义、后现代主义等相关联的,这种“后”字开启了一个不同于传统工业社会的新的全球时代的到来。全球化的冲击导致现代性社会发展的路径发生复杂的走向,既有传统现代性的某种断裂又有新现代性的生成,应是终结与承续、解构与建构的辨证统一。全球化的变革将在四个方面对现代性形成冲击力,引发着现代性社会发展的路径转向。(1)全球化促进了全球性的交往与普遍联系,促使现代性社会发展摆脱了以往以西方为中心的范式,开始超越民族、国家或某一文明圈的界限,形成全球多元一体的新格局。(2)全球化引发了社会形态的变迁和文明模式的碰撞,使现代性社会发展从工业化社会单向度、单一的现代性转向多向度、复调的现代性。(3)全球化引发了一系列全球性的问题与风险,使现代性社会发展由一种确定性的规划变成不确定性的探险,这就要求实现从简单朴素的现代性向反思自省的现代性转变。(4)全球化针对现代性社会发展的后果促进了人类的全球主义意识,使现代性由“独白”走向“对话”,由“工具合理性”的独断走向“交往合理性”的共识。
全球化对中国社会发展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积极的一面主要有:世界各国相互依赖度增加,有利于提高中国社会主义国家的地位;全球范围内的主体文化交流网络促进人们观念更新,有利于人们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实践的经验教训,推动社会主义事业的进一步完善;全球产业结构调整客观上有利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增强国际竞争力。有学者将不利因素概括为四个方面;全球化对中国社会的政治发展带来一定负面影响,如西方国家借口“人权”问题干涉中国内政;对就业造成一定负面影响;使我国生态环境面临威胁;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造成不利影响等。有学者对此观点提出不同看法,认为上述观点冷战思想过浓,面对挑战应多思考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如何携手的问题。同时应明确,在全球化进程中,中国对世界经济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应占有一个领先地位,而非从属地位。
有学者认为,西部社会发展应对的全球化中的共同问题主要有:改变观念问题、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问题、调整社会结构带动经济发展问题、教育与人才问题、加大投入问题、社会人文环境和自然生态环境问题、反腐倡廉问题。当然,同一个共性问题在不同地区可能表现不一,如何进行排序,这些深层次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必定对实践更具指导意义。
中国入世使中国福利政策与理论研究,从根本上动摇和挑战了以主权国家概念框架与地域边界为基础的传统社会福利理论,意味着中国要在全球化处境下重新思考和重新构建社会福利基础理论。有学者提出,主权国家正面临着五大两难矛盾冲突。(1)经济政策目标与社会政策目标、全球范围的经济效率与主权国家范围的社会公平之间的矛盾冲突。(2)福利对象是以全人类为主还是以主权国家中的所有居民为主。(3)福利服务对象的标准是以主权国家的公民权、需要、能力、生产率、业绩和普及性原则为准,还是以联合国机构的国际标准和跨国公司的自定标准为主。(4)社会福利制度安排是以满足全人类的共同需求为主还是以满足主权国家人民的独自需求为主。(5)社会福利资源分配原则是以全球化市场为主,还是以主权国家再分配为主。中国政府目前的当务之急,是积极主动地从理论和政策两个层面上以地方化和特殊性措施来应对全球化和普遍性问题,这个看似矛盾的战略理论思想是为世界各国社会福利政策实践反复证明的真理。
全球化将会给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带来负面影响,表现为严峻的就业危机、严重的社会犯罪、蔓延的封建迷信、弱化的社会控制等。与会者尤其对弱势群体问题表现出极大关注。他们认为,能否正确对待弱势群体,是一个社会在政治和制度上是否成熟的重要表现,一个社会如若不能理性地、有效地处理好弱势群体问题,必将遭到弱势群体的“社会报复”。有学者从这一新的角度,在对弱势群体分为结构性弱势群体和功能性弱势群体的基础上,对弱势群体“社会报复”的概念及诸种形式做了详尽分析。并指出,弱势群体的“社会报复”是由于社会的忽视和不公正,导致弱势群体无法生存或应得利益严重受损而引发的。弱势群体的“社会报复”通常有两种类型,一是积极的主动的方式,如犯罪、暴乱、政治反抗甚至发动革命;另一种是消极的被动的方式,主要是自暴自弃,“主动的”边缘化、底层化。与会者对解决弱势群体问题基本形成了一种共识:首先要确立一个基本观念,即把弱势群体看作是社会群体中的一部分,帮助他们,就是帮助我们自己,而非对弱势群体的单纯施舍和恩赐。其次要完善法律体系,消除各种歧视性社会制度,建立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公平的社会竞争环境和竞争规则。其三要想办法提高弱势群体的社会素质和进入主流社会的机会与途径。最后要加强弱势群体的社会组织程度,使他们有正规的、合法的利益表达机制和需求表达渠道。
西部多样化的民族文化问题也成为本次年会上专家学者们关注的视点之一。有学者认为,西部多样化的民族文化具有信仰性、自然性、道德性及伦理性四个传统特性和世俗性一个现代特性。多样化的民族文化具有积极的社会发展价值,也可能会产生出与社会一体化和文化一元化要求相矛盾的社会危机,即产生狭隘的“民族意识”,导致人类文化的互相对立和消蚀的不良后果,由此提出在多样化发展中实现“一元化融合”,亦即“一元多样化”理想的观点,以求人类真正持久和平。有不少学者持不同观点,认为民族文化实现统一不太现实。因为文化是人类精神意识的总和,是一种精神现象,而文化所有者的心理空间不一样,民族文化具有与生俱来强烈的排斥性,那么统一起来就大可质疑。一元多样化只是一种理想,是一厢情愿,而价值观事实上不可能是一元的。同时一元多样化有大汉族主义倾向,易造成民族间的思想意识隔阂乃至分裂,不易提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