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市安居住宅发展中心 山东省聊城市 252000
摘要:在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建设过程中,为了保障建筑工程的质量符合相关标准,需要根据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的实际情况,采取一定的有效措施,保证建设工期不拖延,推动建筑工程工程项目的顺利完工。在此过程中,对先进建设技术和管理手段的应用,对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和减少施工成本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间接性地推动了建筑企业的长远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施工技术
1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施工的具体内容
1.1楼板工程的内容
在建筑工程中,楼板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建设时间方面,占据了施工时间的一半以上。在施工前,为了确定地面强度是否满足施工条件和地板质量管理能力,制订相应的施工计划。模板安装器需要在技术上是健全的,确保每个模板都不会是天空。避开水管和电路,模板的第2个孔。其次,为了确保板的位置的精度,调整地板尺寸和位置。
1.2钢筋工程的内容
建筑单位是指,将建设前使用的泡沫塑料综合制成屏幕并进行选择。首先,请确认一下泡沫塑料的表面是干净的。在通过测试后,你有必要等待建设的开始。同时,必须注意钢的施工技术,合理地调配建筑水平的钢材量和模式,确保施工水平。
1.3混凝土工程的内容
特定的项目应该严格按照计划和附图来执行。具体地,应当注意(:1)混凝土的强度必须在适当的范围内。在混凝土配合方面,要根据建筑工程物的特定设计要求与实际施工必要条件的组合,来管理混凝土的各种成分的比例。(2)合理地保存混凝土,适当地使用具体的硬化剂,提高混凝土的硬化等级。如果要避免混凝土裂缝,就可以降低混凝土的水分和温度,而且尽量避免混凝土块。采用混凝土泵技术大部分后,能够合理地使用,提高抽水质量,达到抽水标准,从而使混凝土工程能够顺利进行。
2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关键施工技术
2.1施工测量技术
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数据的测量与整体施工质量息息相关,以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施工过程为例,由于建筑工程的施工具有特殊性,对施工工艺的要求较高,而施工数据的测量,关系到建筑结构的整体施工,一旦轴线、标高等测量数据出现错误,会带来极其严重的后果。以建筑工程主体结构中的设备管道井为例,若因测量人员的失误或外界因素的影响导致垂直度测量错误,会直接导致后期设备管道井无法使用的现象。基于这一点,建筑工程在主体结构的施工阶段,需要选用专业素质较高测量,并结合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选择具有准确测量精度的全站仪、经纬仪、水准仪等建筑工程施工测量仪器,对建筑工程主体施工需要的数据进行测量。另外,对沉降观测点的布置和沉降变形量的测量要符合相关规范和设计要求。
2.2关键施工工程
2.2.1钢筋工程
在建筑工程中合理应用质量合格的钢筋材料,可提高建筑的结构安全性和抗震性能,是现代建筑施工过程中常用的建筑材料之一。因此,施工单位或建筑企业在购买与钢筋相关的施工材料时,需要选择正规的厂家,且产品具有出厂合格证明,在钢筋入场后,要对钢筋进行复试,其力学性能合格后才能在工程中使用,这其中,具有抗震性能的钢筋是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施工时的首选种类,对于这类钢筋相关数据的测量,必须要满足施工要求和制造标准,否则,不予以采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钢筋工程在建筑工程主体结构建设的施工过程中,需要加强施工质量控制水平,施工质量管理部门需要积极发挥自己的质量控制作用,从钢筋的加工阶段入手,严格按照施工需求要求进行钢筋的制造生产,使其符合相关设计要求和生产规范。在对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施工过程中,需要使用成品高强度混凝土垫块对钢筋保护层进行控制,严格按照规范在使用过程中进行数量放置。除此之外,钢筋在剪力墙内的水平分布,可以采用“竖向梯子筋”的模式,降低在剪力墙浇筑混凝土时钢筋的位移程度;而在暗柱约束边缘部位,施工人员可以采用塑料垫块的方法,控制钢筋的保护层厚度。
2.2.2模架工程
在建筑工程的主体结构建设中,对模架的具有较高的要求。结合现阶段的建筑工程建设类型来看,其中大部分是混凝土框架结构,形式工程的质量,以及后阶段的混凝土质量可以避免。如果形式工艺的质量有问题,混凝土的视觉质量也会受到很大影响。为了避免这类问题,在建筑工程的主要结构的实际施工过程中,在不同的建筑部分采用了不同的形式,以满足建筑工程主要结构的施工需要。
编制模架施工方案时,需要编制人员前往施工现场进行考察,结合施工实际情况,运用专业的知识对方案进行编制,并需要对编制传承的模架方案实行论证,确保其具有可行性。模架的正确安装需要先进行正确放样,确保构件尺寸符合整体设计要求,在检查无误后才能立模安装。为了保证模板拼缝的平整严密,提高后期混凝土浇筑时的观感质量,施工人员可以在模板的拼缝处,在内部贴上水胶带,可有效保持模板铺设的合理且能防止漏浆。例如对某以洞口实行模板支设时,需要采用规范化的施工工艺进行施工。
在屋面模板支护过程中,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要求,采用碗扣式脚手架支撑体系进行施工。在保证施工质量达到有关标准的前提下,施工结构屋顶混凝土浇筑应符合施工工艺要求,并有一定的平整度、尺寸和线条。规范化功能。一方面,为保证模板工程施工过程中支撑体系的强度和整体稳定性,无需拆除后浇带和支撑脚手架的模板。另一方面,为避免梁、板出现裂缝等不可恢复的质量问题,应注意后浇带两侧不堆放建筑材料和工具。在梁板拆除过程中,混凝土砌块的强度应与拆除模板的强度一致。
2.2.3混凝土工程
在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施工中展开混凝土工程时,需要做到保证质量的同时具备一定的美观度,并保证梁、板、柱等构件的截面尺寸准确,按照施工阶段对施工顺序进行划分。清水混凝土工程在建筑工程主体结构内的控制内容和出现偏差的项目提高一定的内容与要求。选择混凝土的原材料时,需要选择生产质量符合施工要求的施工材料,在混凝土的制作过程中,管理部门需要密切观察混凝土的配置、运输、浇筑、振捣、脱模、养护的全过程,提高混凝土工程的质量控制水平。为了避免混凝土表面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混凝土表面出现明显缺陷,例如,混凝土结构的所有构件几何尺寸准确、表面平整无凹陷,符合相关规范验收标准;在混凝土的强度问题上,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混凝土施工强度必须满足标准养护试块合格的设计要求和相关规范。混凝土在建筑工程主体结构中的应用,需要一定的耐久性,且满足最大水胶比、最低混凝土强度等设计要求和相关规范。
结束语
我国市场经济在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在不断加快,为了高效利用土地资源,建筑工程的层数越来越多,高度越来越高,这就对主体结构的稳固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给施工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施工单位应采用科学合理的施工技术,把握好主体结构工程的施工要点,严格控制好施工质量,加强项目的工程管理,以保证建筑工程的稳固性、实用性和安全性。
参考文献:
[1]刘永青.建筑工程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技术探讨[J].住宅与房地产,2018(27):194.
[2]凌敏.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技术要点及质量控制[J].建材与装饰,2018(36):33.
[3]邵男.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要点探究[J].建材与装饰,2018(29):41.
[4]于明智.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及质量控制[J].居业,2018(06):147-148.
论文作者:张明,王芳硕,陈怀波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8年第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2
标签:混凝土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结构论文; 主体论文; 钢筋论文; 过程中论文; 工程论文; 《建筑细部》2018年第2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