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盆腔炎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论文_颜玉凤

慢性盆腔炎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论文_颜玉凤

双鸭山市岭东北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155120

摘要:目的:探讨慢性盆腔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慢性盆腔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治疗,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起效和用药时间及不良反应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慢性盆腔炎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治疗效果满意,用药时间短,起效快,不良反应低,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慢性盆腔炎;中西医结合疗法;疗效

慢性盆腔炎是常见的妇科疾病,炎症主要是上生殖道及周围结缔组织发生,急性盆腔炎处理不当可能引起慢性盆腔疼痛、不孕、异位妊娠和盆腔炎性疾病反复发作。是一种妇科难治顽症[1]。临床治疗中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 对慢性盆腔炎可以获得更满意的治疗效果,现对临床成果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慢性盆腔炎患者6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慢性盆腔炎的临床诊断标准,主要临床表现为下腹痛及腰骶部酸痛,活动或性交后加重。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其中观察组年龄19~50岁,平均年龄34.5±2.5岁;病程最少3个月,最长7年,平均病程3.0±0.5年。对照组年龄20~51岁,平均年龄35.5±3.5岁;病程最少4个月,最长8年,平均病程3.2±0.5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左氧氟沙星,500mg,口服,每日一次。甲硝唑400mg,口服,每日三次。观察组即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中药治疗,以清热利温、活血化瘀为主。丹参,赤芍,木香,桃红,金银花,蒲公英,茯苓,丹皮,生地黄,痛重时加延胡索。有些病人为寒凝气滞型,常用桂枝茯苓汤加减。气虚者加党参、白术,黄芪。中药可口服也可灌肠。

1.3 疗效判定

治愈:治疗后临床体征、症状完全恢复正常,6个月内无复发;显效:治疗后临床症状完全消失,相关检查显示盆腔包块缩小一半以上;好转:临床症状和体征均有所改善,月经来时仍有不适感;无效:临床症状和体征均未见改善甚至加重[2]。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 SPSS 20. 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表示,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经治疗,观察组30例,痊愈15例(50.0%),显效8例(26.67%),好转6例(20.0%),无效1例(3.33%),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30例,,痊愈11例(36.67%),显效4例(13.33%),好转8例(26.67%),无效7例(23.33%),总有效率为76.67%。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30例中,用药起效时间(3.3±1.1)天,用药时间(23.5±5.0)天;对照组30例中,用药起效时间(3.9±1.6)天,用药时间(28.5±6.0)天;观察组用药起效时间和用药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慢性盆腔炎多是盆腔炎性疾病未得到及时正确的治疗,可能因为组织破坏、广泛粘连、增生及瘢痕形成而发生一系列后遗症,临床常见慢性输卵管炎、输卵管积水、输卵管卵巢炎、输卵管卵巢囊肿、盆腔结缔组织炎等,临床可有不孕、异位妊娠、慢性盆腔痛、盆腔炎性疾病反复发作等表现。因盆腔炎性疾病诊断困难且存在潜在危害,诊断标准不宜过严。有性生活的妇女出现子宫、附件触痛或宫颈摇摆痛时,排除下述需要鉴别的疾病,盆腔炎性疾病诊断要有相关的急性感染病史、盆腔炎性疾病的典型症状;妇科检查见阴道充血、水肿、大量分泌物,宫体压痛、活动受限,双侧附件有压痛、可触及肿块或增厚;辅助检查证实有感染,阴道或宫颈分泌物培养发现病原体,疑盆腔脓肿者做后穹隆穿刺见到脓液可确诊;子宫内膜活检可证实子宫内膜炎[3];腹腔镜检查可发现输卵管充血、水肿和盆腔脓性分泌物,可确诊盆腔炎性疾病。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诊断要有盆腔炎性疾病发作史和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症状和体征;妇科检查见子宫常呈后位、活动受限或粘连固定,输卵管炎时可在宫旁触及增粗的条索状物、有压痛;输卵管积水或囊肿时可扪及囊性肿物、欠活动、压痛。B超发现双侧附件增宽、增厚或有炎性包块或有盆腔积液;腹腔镜检查可直接观察盆腔改变、做活检,作出诊断的同时进行治疗。

对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者可给予温热的良性刺激,促进盆腔血液循环,改善组织营养状态,提高新陈代谢,以利于炎症的吸收和消退。在治疗上无特效治疗措施。抗生素治疗效果差,手术分粘效果也不好,有时会引起更严重的粘连。因此,主要是对症处理。

中医药治疗慢性盆腔炎,通过标本兼治,内外合治可达到抗菌消炎,提高机体免疫力及改善组织微循环的效果。从疗效看,以中药内服外用相结合或中西医结合治疗较单一方法效果好,相关报道也较多。西医治疗带下病仍然以对症处理为主,对阴道炎、盆腔炎性疾病多选用抗生素及抗真菌药物等,宫颈炎以物理治疗为主,疗效较好,能很好地改善症状,但很多口服药物存在不小的副作用,且对非炎性带下病疗效不满意[4]。中医治疗带下病从整体出发,认为病变虽然在局部,但与全身脏腑气血功能失调有关,治疗上或健脾补肾疏肝,或清热利湿解毒,并且结合外治法,对炎性及非炎性带下病均疗效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近年来,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的研究越来越多,显示了中西医结合在本病治疗上的良好前景。

参考文献:

[1]李玮琛,邓志杰,杨郁泉.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效果分析[J]. 亚太传统医药,2014,10(14):63-65.

[2]盛亚平,黄红莲.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分析——附118例报告[J]. 新医学,2007,38(11):765-766.

[3]周慧清.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分析[J]. 中外医疗,2013,32(5):191-192.

[4]王玉莲,方林彬,林琼燕.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分析[J].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16):2882-2883.

论文作者:颜玉凤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 》2018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17

标签:;  ;  ;  ;  ;  ;  ;  ;  

慢性盆腔炎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论文_颜玉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