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房屋建筑工程;地基基础;施工技术
引言
在整个房屋建筑中,地基基础工程承受着建筑整体的全部重量,并承担着保证建筑牢固性与稳定性的责任。而我国幅员辽阔,地质条件复杂多变,这必然给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的施工制造了困难。要想保证并提高房屋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首要任务是强化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的应用效果,因此,房屋建筑施工企业需要提高重视程度,积极改进并完善地基基础施工技术,为房屋建筑工程质量的全面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现代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的主要特点
1地基工程的施工地点比较隐蔽
房屋建筑地基工程属于地下工程,是整个房屋建筑的根基,属于房屋建筑的地下部分。在地基工程施工完成后,不能直接观察到施工质量的好坏,所以不能及时发现地基基础工程存在的质量问题,增加了地基工程的质量监控难度。
2地基工程的施工技术比较复杂
地基工程在施工过程中,需要结合地质情况选择合理的施工技术,在地质情况较为复杂的地区施工技术也更加复杂。例如冻土地质、杂填土地质、粘土地质等等,这些复杂的地质条件给地基基础工程的施工增加了更多的难度。地基基础工程的施工在地下部分,施工人员在对相关结构进行处理时,操作难度比较大,另外地基基础工程承载着整个建筑物的上部荷载,一旦地基工程出现质量问题会对上部结构造成影响。
3地基工程经常发生工程事故
房屋建筑地基工程的施工过程比较复杂,并且施工位置处于地下,所以很难控制地基工程的施工质量。不同地质条件采取的施工技术也不同,所以地基工程经常发生处理不恰当的情况,如果不能及时对地基工程存在的问题进行处理,很可能导致地基工程安全事故的发生。
4地基工程的影响范围比较大
房屋建筑的地基工程是整个建筑工程的基础工程,如果地基施工技术选择不恰当,会为整个建筑工程埋下安全隐患,同时也导致房屋建筑的施工进度变慢,增加了房屋建筑的施工成本。房屋建筑的地基出现问题,会对房屋建筑的上部结构造成很大的影响。为了保证房屋建筑地基工程的施工质量,要加强施工前的地基勘察,根据施工区域的地质情况选择合理的施工技术,保证房屋建筑地基工程的施工质量。
二、现代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要点及其应用
1地基基础勘察技术
地基基础勘察技术的改进与完善,是保证现代房屋建筑工程建设质量的有效措施。(1)对建筑总平面图进行收集,针对坐标与地形展开详细分析,并房屋建筑的规模、结构、性质、基础形式等要素,对建筑工程的载荷进行判断,从而明确地基的埋置深度与允许变形的范围。(2)通过施工前的地质勘察,全面掌握地质的类型与分布,结合工程施工需求与标准对地基的稳定性与均匀性进行评价,从而为初步判断不良地质的成因、分布范围及类型提供便捷条件,并为治理方案的制定与实施提供参考与借鉴。(3)对于单栋高层建筑物勘探点的布置来说,需要满足地基均匀性的要求,将勘探点设置在四个以上。而对于密集型的高层建筑群体,可以适当减少勘探点,但需要保证建筑物至少一个控制性的勘探点。(4)以基础地面的基准,对勘探的深度进行勘察,将勘探深度控制在主要受力层上,并保证地基的地面宽度大于5m,保证地下室或者裙房锚杆与抗浮桩的设置,从而使勘探孔的深度满足抗拔承载力的评价要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5)在取样与测试过程中,需要以地层结构与地基土的均匀性质为基础,从而对勘探点的数量进行确定,在地质性质均匀性较差的时候,需要实施原位测试的方法。
2支护设计与土方开挖施工技术
支护设计与土方开挖施工技术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项内容:(1)首先将挖方区域的障碍物及搬迁区域的地下排水管道进行清除,同时进行现场场地平面图的绘制,从而明确开挖的路线、边坡坡度、水井位置及排水渠道等。然后需要进行测量控制网的设置,准确把握控制的基线、轴线与水准点,通常需要保证排水沟的方向大于0.002,并保证场地内不出现积水的情况。(2)对于较硬的土质进行开挖,需要应用反铲挖掘机,并用岩石粉碎机对岩石进行处理。在施工中,反铲机的移动形式需要以“之”字型为主,并依据挖掘机的大小及工作效率确定自卸车的数量。对于基坑边角等挖掘机难以实施开挖的位置,需要采用人工开挖的方式,需要对挖掘机的深浅程度进行有效控制,避免超挖时基地土被扰动。(3)土石方开挖形成基坑之后,需要对成品实施保护工作。主要针对测量控制桩和基坑周边的排水渠道、集水井实施保护,避免其被挖掘机撞坏,并且适当保持场地坡度,避免积水浸泡。
3地下水控制技术
在现代房屋建筑工程中,地下水是基础地基质量隐患因素之一。地基基础工程往往因为水位过高而发生腐蚀,最终引发地下沉陷。
(1)承压的含水层渗透系数从上至下呈现出逐渐加大的变化趋势,在降幅相同的基础上,降水井的深度与其出水量成正比,而井深超标就会削弱出水量对水位降幅的正面影响,通常将管井的井深设置在比基坑深度深6m左右的位置。(2)一般情况下,含水层的土质为粉质黏土、粉土与粉砂交互层,这些土质具有较弱的渗透性,因此不利于出水,对此井深可打至基岩底部,借助底部的砂层和软石层间接提高渗透系数,促进完整井的形成。(3)在基坑面积较大的情况下,可以实施在坑内布井的方式展开施工,同时需要将管井的数量缩减。(4)如果基坑开挖的深度已经与交互层接近,此时需要将交互层底部的含水量承压水头降至基坑底部以下。如果开挖的深度无法触及隔水层,就需要实施减压降水措施,以满足地下水的控制需求。
4基坑监测技术
基坑监测技术的应用是为了防止基坑施工发生意外,为工程安全提供保障。通常基坑监测技术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1)全面了解并掌握基坑支护的变化状态,将监测数据作为主要依据,围绕开挖的地质情况,适当调整支护参数,从而保证工程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如果基坑支护存在异常状况,就需要实施回填或者支撑的方法促使基坑边坡安全系数的提升。(2)监测内容包括对地表开裂的裂宽及位置的观察,也包括测量基层位移的情况,同时还需要对基坑的渗水、漏水情况进行实时观察与监测。(3)监测点的布设需要选择在基坑支护变化最大的地段,以利于监测质量的提高。(4)规范基坑监测技术,还需要督促质检人员针对地表开裂、基坑渗漏、基坑地下水位变化等进行定期观察,如发生异常,需要第一时间汇报并协助处理。其次,需要保证在支护施工过程中保持每天一次的监测密度,在基坑开挖趋于完成时,可以适当减少监测频率。此外,在施工开挖过程中,需要强化基坑顶部侧面位移及开挖深度比值的观察,并对其原因进行全面分析,然后结合具体工程要求提出科学的支护方法与加固措施。
结束语
地基基础工程是整个房屋建筑的持力层和下卧层,地基基础工程的隐蔽性比较强,对整个建筑物的上部荷载起到了支撑作用。如果地基基础工程的施工质量不过关,很可能导致房屋建筑受到各种自然灾害的影响,造成建筑物丧失稳定性,产生严重的安全事故。对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的施工技术进行研究,希望可以有效提高房屋建筑的稳定性,保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1]李益娟.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8(40):5-6.
[2]陈强.地基基础工程施工在现代房屋建筑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8(40):36-37.
[3]张聖青.房屋建筑桩基础工程施工技术[J].四川水泥,2018(09):151.
论文作者:王贺明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8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6
标签:基坑论文; 地基论文; 房屋建筑论文; 工程论文; 地基基础论文; 地质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建筑细部》2018年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