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籍测量与现代测绘新技术的精度控制分析论文_王辉

地籍测量与现代测绘新技术的精度控制分析论文_王辉

建材广州工程勘测院有限公司 510450

摘要:地籍测量主要是通过一系列的技术,来确定测量位置的大小、位置以及建筑影响因素等,是国家土地测量的重要任务。地籍测量的核心技术是精度的控制,现代地籍测量日趋复杂,要提高测量精度,就要采用新的测绘技术。本文对当前地籍测量与现代测绘新技术的精度控制内容进行了分析,对其效果和优劣势进行了客观评价,并提出了有效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地籍测量;现代测绘新技术;精度控制;分析

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我国城市建设得到了蓬勃发展。测绘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同时也对城镇地籍测量中测绘技术的应用提出了更高要求。地籍测量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程,时间长、技术要求高,所以要充分引入现代测绘新技术,不断进行探索,才能更好地建立现代地籍测量体系,从而促进整体测量水平的提升。现代测绘新技术能够大大提升测量数据的准确性,但是在精度控制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加以重视 并针对性解决。

1 我国地籍测量新技术发展现状概况

地籍测量是城市建设的基础性工作,专业技术要求高,形成的地籍权属数据具有很强的法律效益,所以要谨慎对待地籍测量工作,实事求是,全面提升测量精度。在地籍测量工作中应用的现代测绘新技术主要有:摄影测量与遥感、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三维激光扫描以及GIS技术等,每一种技术都有各自的适应范围和劣势,这些技术不是独立存在地,为了更好地应用,可以联合使用从而提升地籍测量的准确率和效率。

地籍测量是地籍调查的一部分工作内容,地籍调查包括土地权属调查和地籍测量。地籍调查是依照国家规定的法律程序,在土地登记申请的基础上,通过土地权属调查和地籍测量,查清每一宗土地的权属、界线、面积、用途和位置等情况,形成地籍调查的数据、图件等调查资料,为土地注册登记、核发证书作好技术准备。地籍测量是在权属调查的基础上运用测绘科学技术测定界址线的位置、形状、数量、质量,计算面积,绘制地籍图,为土地登记、核发证书提供依据,为地籍管理服务。

地籍测量工作工序较为复杂,要求也越来越高。地籍测量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包含很多环节,每一个环节必须有效衔接才能保证整个测量工作的有序进行,所以在进行测量之前一定要首先对测区环境等情况进行摸底,掌握基本情况,从而便于地籍测量技术的具体实施。随着现代化城市发展进程的加快,传统的地籍测量技术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现实需要,目前地籍测量与现代测绘新技术的正处于融合使用和探索阶段,需要在精度控制方面找到有效的解决措施,才能更好地指导地籍测量工作的顺利开展。

2 现代地籍测量技术基础内容分析

现代地籍测绘技术是运用到地籍测量中的一些先进的技术和方法,它是融地籍测量外业、内业于一体的综合性作业系统。其最大优点就是在完成地籍测量的同时可建立地籍数据库,并通过一定的途径建立地籍管理系统,为完成“数字国土”工程、实现电子政务和现代地籍管理奠定基础。现代地籍测绘主要是采用自动采集地籍要素的方式,利用全站仪、计算机或PDA采集地籍要素,传输到计算机上,运用专用的地籍数据处理软件,对其进行分析、整理、编辑和入库。

地籍测量流程为:对测区已有的地籍数据进行分析,利用测区地形数据或正射影像数据,根据地籍权属结果,最终建立地籍数据库。

数据获取途径包括两种:第一种是直接利用已有的资料,如原始的正确的地籍档案资料等;第二种是野外直接采集与收集。数据采集必须根据建立数据库的要求,得到适宜的数据格式。数据获取的内容,包括全要素地形数据、地籍数据、地类数据、控制数据。对于获取的各种数据。按照数据库建库技术要求进行编辑、整理、入库,并进行各种统计、分析、汇总,最终建立地籍数据库,形成地籍管理系统。

3 地籍测量的精度控制

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脚步的加快,地籍测量显得更加重要,对于地籍测量中使用的新技术也越来越多。无论选取何种测绘新技术,都要按照地籍测量的要求开展工作,地籍测量精度是衡量地籍控制点、界址点(包括建筑物角点)、地籍图及其他测绘成果符合标准或规范要求的程度。目前地籍测量主要采用解析法、图解法两种方式,本文主要分析采用不同作业手段测量界址点的精度问题及优缺点情况,具体分析如下:

1)全野外数字化地籍测量

全野外数字化地籍测量是利用全站仪或其他测量仪器配合棱镜在野外测量测站至待测细部点的方向、距离和高差,并将野外测量的数据自动传输或人工键入到电子手簿、IC卡或便携式微机记录,现场绘制地形(草)图,到室内将数据自动传输到计算机,借着计算机及配套的数字测图软件,人机交互编辑后,按一定的比例尺及图式符号自动生成数字地籍图。

随着GPS技术的发展、全站仪的普及和长距离免棱镜全站仪的出现,极大地减轻了测绘人员的工作强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全野外数字化地籍测量中,地物点测量的主要误差受图根控制测量、距离测量误差、方向观测误差、仪器系统误差等影响。经过全站仪打点检测,明显界址点相对于临近控制点的点位精度情况如下:

测区

图幅数抽检

图幅数检查点

个数超限点超限率最大点位误差最小点位误差点位

中误差

991032751.6%3.8cm-2.6cm3.3cm

根据城市测量规范中地籍测量有关要求,检查明显界址点相对于临近控制点的点位误差小于5cm。采用全站仪进行野外数字化地籍测量精度能够满足规范要求。

采用全野外数字化地籍测量精度较高,信息全,完全满足工程建设用图需要,但需要消耗较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工作量很大,效率较低。

2)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

综合法地籍测量是一种将解析法和倾斜摄影测量有机相结合进行地籍测量的方法。包括三大部分:控制测量、倾斜航空摄影及建模、三维测图,最终成果为全要素线划图。相比传统解析法它具有工期短、人员少、效率高等优点。外业航空倾斜摄影是整个作业过程中至关重要的工序,其获得的影像数据质量直接关系到了最终成果地籍图的精度。不能准确采集的地物地貌要素,根据已知地物点使用钢尺或激光测距仪采用距离交会法测出待补测点的位置。平面精度检测情况如下:

实验区

图幅数抽检

图幅数检查点

个数超限点超限率

4351901246.9%

倾斜摄影在后期数据多视影像匹配时,因摄影比例尺不一致、分辨率差异、地物遮挡等因素导致获取的数据中存在较多的粗差,严重影响后续空三测量及成果精度。

3)三维激光扫描测量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是一种新的无棱镜非接触快速获取物体空间属性的方法,具有数据获取速度快,实时性强,数据量大,精度高的特点,凡在视野范围内的目标,都可以采集到其三维坐标,在复杂的农村地籍测量中可以大量减少测站的布设,避免支站产生的累计误差。

采用全站仪对试验区明显界址点进行检查,检测精度情况如下:

实验区

宗地数抽检

宗地数检查点

个数超限点超限率中误差

5246319331.6%3.0cm

对比分析实测线划图和点云数据点位,不难得出,点云数据一般具有较高的精度,尤其将线划图提取后,界址点精度在2~5cm,部分在5~10cm,究其原因在于受内业人员对点云数据主观判断的影响,同时在不同站数据拼接过程中出现误差传递。

4)正射影像图解法测量

目前全国各地都在全面开展农村地籍调查工作,通过调查摸清农村宅基地、集体建设用地、零星国有建设用地等的现状,调查要求权利人准确、位置相对固定、面积基本准确。采用不小于1:2000的正射影像进行图解法地籍测量,采集的界址点、地物点位置与高分影像上对应点的采集精度应控制在3个像素以内。经两次图解采集检测,明显界址点相对精度情况如下:

测区

地籍子区数抽检

地籍子区数检查点

个数超限点超限率最大点位误差最小点位误差点位

中误差

10713455163.5%0.49m-0.05cm0.42m

根据图解法采集精度要求,检查明显界址点相对点位中误差小于0.6m,采用图解法进行地籍测量精度能够满足有关要求。

利用正射影像图解法,需要较少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高效地完成各地区农村地籍调查工作,能够快速建立全省农村地籍调查数据库,满足不动产统一管理工作要求。

4 结语

综上所述,现代测绘新技术在地籍测量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彻底改变了地籍测量的传统工作模式,不仅提高了工作的质量,同时也充分增强了地籍测量的效率,为国家土地测绘和相关行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只有切实将GPS技术、数字摄影测量等的技术优势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并能根据技术的特点,做到测量模式之间的优势互补,才能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和谐统一,促进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桂世翔.地籍测量与现代测绘新技术的精度控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13):21.

[2]周瑛,赖启萍,欧立春.应用现代测绘新技术控制地籍测量精度的方法探讨[J].江西建材,2013(3):257-258.

[3]赵继红.倾斜摄影在农村地籍测量和房产测量中的应用.科技管理,2016(37):70-73.

[4]张雷雷,王晓庆.试析测绘新技术在地籍测量中的应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上月刊),2014,(10):15-16.

[5]宋化清.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泾阳县农村地籍调查中应用分析.测绘技术装备,2014(2):43-46.

论文作者:王辉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0

标签:;  ;  ;  ;  ;  ;  ;  ;  

地籍测量与现代测绘新技术的精度控制分析论文_王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