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工业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论文_徐成林

刍议工业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论文_徐成林

五矿营口中板有限责任公司 辽宁省营口市 115005

摘要:大体积混凝土工程是工业建筑工程中十分重要的部分,在工业建筑中大体积混凝土特别是架空大体积混凝土设备基础使用越来越广泛,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质量及施工安全直接影响整个工程的质量和进度,在整个施工过程中显得十分重要。工业建筑中大体积混凝土与民用建筑有着明显差异,民用建筑大体积混凝土主要坐落于地基上,在施工时仅考虑混凝土本身的质量控制,而在工业建筑上,很多大体积混凝土往往需架空设置,使得工业建筑的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增加了难度。在施工过程中出现问题,势必会给建筑物带来严重的安全及及质量影响

关键词:工业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

1工业建筑架空大体积混凝土设备基础的施工特点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特性,体现在混凝土本身强度高、刚度大,对于承受重量大及在使用过程中有震动的设备十分适用,在工业建筑的设备基础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由于对工程施工技术要求较高,具体实施条件在要求上具有一定的复杂性。第一,结构断面相较普通混凝土要大。根据国家现行《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规定:混凝土最小截面尺寸不小于1米,即定义为大体积混凝土,其相关要求均按照大体积混凝土的标准进行施工。第二,结构自重大,对于模板体系的支撑要求高,增加了施工难度第三,大体积混凝土均要求一次性完成浇筑,混凝土的浇筑强度高,结构顶面标高多,预埋件、预埋螺栓及预留孔洞多;第四,在具体工程施工过程中,因存在模板支设稳定性差、内外温差大及水泥在硬化过程中的收缩等各种因素,使得其经常出现裂缝,对工程施工质量构成一定的影响。

2工业建筑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要点

2.1大体积混凝土配制

混凝土是水泥、天然砂石以及水等原料混合而成的,材料的混合配比直接关系着混凝土的性能,关系到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因此混凝土中混合料的配比一定要根据施工环境的不同,因地适宜,在实验室中必须严格控制比例,当然根据因地适宜的原则,混凝土的混合料中还可以加入缓凝剂和引气剂,以改善混凝土的性能,针对混凝土会在浇筑完成后,出现由于混凝土中水的大量蒸发而出现裂缝的现象,可以在混凝土混合料中加入膨胀剂,膨胀剂可以有效地提高混凝土的干缩性,有效地减少大体积混凝土出现裂缝的现象的发生。

2.2生产混凝土过程控制

首先,做好材料选择和配比,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水泥使用量非常大,施工过程中必须要降低水化热的影响,同时保证混凝土强度满足施工要求,水泥选择时,需要展开相关试验,明确水化热效应和强度数值,以此为依据选择合适的水泥。硅酸盐水泥使用过程中会发生较大的水化热反应,但其早期强度高;矿渣水泥水化热反应相对较低,但是存在有非常大自缩性和渗水性,在工程项目完成施工后,会产生一定的硬度收缩。火山灰砂有着非常高的综合性能,但是其成本也相对较高,在水泥选择过程中,需要综合混凝土成本和强度要求分析考虑,可以选择粉煤灰水泥,不仅有着足够的硬度,同时还能够通过添加膨胀剂方式实现对水灰比的准确控制,降低水化热反应。在辅料选择方面,粗砂能够更好的满足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要求。另外,做好添加剂的选择,结合具体的功能需要,合理选择添加剂,与设计强度要求和试验结果相结合分析考虑,明确材料配比。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混凝土运输

混凝土在搅拌完成后需要运输到混凝土的施工现场,在长时间的运输过程中,由于混凝土受重力等因素的影响,很容易出现部分混合物沉积的现象,如果混凝土没有出现离析现象,在混凝土运输到施工现场后,应立即进行混凝土的浇筑工作,以避免混凝土的性能被改变,如果在混凝土城市间长距离的运输过程中,混凝土已经出现了离析现象,在混凝土浇筑以前,需对混凝土进行二次搅拌,在恢复混凝土的性能之后才能进行浇筑工作,保证大体积混凝土的质量安全。

2.4大体积混凝土浇筑阶段的施工技术

充足的准备工作是有效确保大体积混凝土因温度及收缩发生裂缝的基础,为了有效控制大体积混凝土浇筑阶段的施工技术,具体措施有以下三种:第一,在混凝土搅拌过程中加入适量外减水剂,以此减少混凝土拌合时的用水量,可有效延缓水热化的速度;同时可加入代替水泥材料的添加剂,注意添加剂的用量及加入时间,其目的能增加混凝土的粘塑性,从而降低水热化,严格控制砂石等材料的含泥量保持在正常范围;第二,采用分层浇筑方式进行施工。控制混凝土每层浇筑厚度保持在30cm左右,并分层进行振捣密实操作。注意浇筑操作时的连续性,防止因浇筑期间间隔时间过长引发混凝土裂缝。在第一层混凝土凝结之前及时进行第二层浇筑,这样循序渐进,一直浇筑到底。一般情况下,混凝土自由倾落高度应控制在2m以内,如若超过2m,要使用串筒控制混凝土的下落速度和力度;第三,混凝土分层浇筑方式分为斜面分层、全面分层及分段分层三种技术。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要根据混凝土的厚度、适用范围及工程需要合理选择浇筑技术。同时在浇筑期间要安排专人对混凝土温度进行监测,将混凝土内外温差控制在安全范围内,避免因温差过大引发混凝土裂缝,并及时清除混凝土表面积水,一旦发现表面存有积水,要引流排除,并使用平板振动器进行振实。

2.5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

为避免混凝土出现裂缝的现象,混凝土的后期养护工作同样必不可少,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会出现混凝土内部与外界环境温差较大的现象,除了采取分层浇筑的方式进行浇筑,还需要相关工作人员在浇筑完成后适度浇水以平衡温度,平衡温度的常见方法是在混凝土表面覆盖两层麻袋,然后在麻袋上进行浇水,另外为防止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出现短时间由于水的大量损失而出现裂缝,还可以在混凝土的初凝阶段,在混凝土的周围设置挡板,降低混凝土水分流失的速度,混凝土的养护工作一般以20天为期,但也要视具体的温度情况灵活变通。以下是在混凝土的养护工作中应注意的四个要点:第一,混凝土的表面温度与混凝土内部的中心温度不得超过25摄氏度,混凝土的表面温度与室外最低气温之间的差值也不得大于25摄氏度;第二,混凝土在拆膜时其表面温度与混凝土中心温度预计室外最低气温的差值应控制在20摄氏度以内;第三,混凝土的内部降温工作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就已经开始,可以通过在混凝土中投入毛石或者通过冷却水等方式有效地降低混凝土内部的温度;第四,在混凝土的浇筑工作完成后,在混凝土表面铺设网片可以有效地避免混凝土出现裂缝,在混凝土的养护工作中,在其表面可以设置一些草袋等保暖材料,这样可以减缓混凝土的散热,保证混凝土的温差,保证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结束语:在工业项目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控制混凝土本身的质量以外,对于模板体系的做法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是对混凝土设备基础的施工方面,采取的技术措施是多个分项施工方案的紧密结合。简单来说就是能够更好的保障工业工程建设中施工的质量、安全和施工进度。作为建筑施工企业,在工业工程项目建设中,首先必须保证工程质量符合相关标准,需要充分认识到大体积混凝的施工特点,科学合理的应用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技术。

参考文献:

[1]王建伟.工业建筑中架空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技术[J].中国建材科技,2018,27(05):49-51.

[2]邓霞.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控制技术研究[D].西南科技大学,2018.

[3]蒋田涛.房屋建筑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7(08):33-34.

[4]谭勇.关于房屋建筑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研究[J].通讯世界,2014(04):90-91.

[5]李潘武.大体积混凝土非荷载应力的施工系统控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4.

论文作者:徐成林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6

标签:;  ;  ;  ;  ;  ;  ;  ;  

刍议工业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论文_徐成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