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拓思路 深化改革 开创建筑事业的新局面(下)(论文文献综述)
崔易雪[1](2021)在《习近平劳动观研究》文中认为
梅博晗[2](2021)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思想教育重要论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周焕博[3](2020)在《中共中央“五一口号”作用及现实启示研究》文中认为政党制度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制度,是一个国家政治制度的支柱之一,事关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包括政党制度在内的政治制度建设,经过长期探索,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创造性地确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一新型政党制度。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是在中国的社会土壤中生长起来的。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共两党通过推动重庆谈判、召开政治协商会议,有过短暂的合作。国民党为建立独裁统治撕毁政治协议、进攻解放区导致内战爆发,中国人民的和平期盼破灭。经过军事斗争和政治较量,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取得战略优势,中共中央适时发布“五一口号”。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滥觞于中共中央“五一口号”,它开启了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多党合作、政治协商的历史进程。新中国建立70余年的政治实践证明,这项基本政党制度符合中国国情,得到人民拥护,开创了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本文通过对统一战线历史文献的发掘和梳理,追根溯源,“五一口号”奠基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深入阐述了“五一口号”产生的理论渊源,分析了中国各党派对“五一口号”的反应及其在新政协运动中所持立场和实践举措,力求揭示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启示。除引言和结论部分外,正文由四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发布“五一口号”的理论渊源。作为本文的逻辑支撑,主要从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统一战线理论、中华和合文化传统等三个方面进行概括,为本文写作做理论铺垫。第二部分,概括了“五一口号”发布的时代背景。主要从社会历史因素:两条战线赢得胜利、解放区政权加速统一;中国共产党主体因素:中共中央召开城南庄会议、中共中央绘就建国蓝图;民主党派客体因素:民主力量心向中国共产党、部分中间党派转向中国共产党。等三方面加以论述。第三部分,总结了“五一口号”发布的历史作用。主要从“五一口号”的直接影响--香港、解放区、国统区的新政协运动;新政协运动的硕果-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颁布、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确立等方面进行阐述。第四部分,揭示了“五一口号”的现实启示。主要从不断坚定中国新型政党制度自信、不断发挥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独特优势、不断凝聚实现“中国梦”磅礴力量等方面进行讨论。
潘誉[4](2020)在《中国共产党党章演进的逻辑研究》文中认为党章即党的章程,它记录了每个政党的政治纲领、组织机构以及行为要求。近代社会,所有规范且完备的政党都会以党章为基本遵循,中国共产党党章是中国共产党的基本遵循。中国共产党党章与中国共产党,同成长、共命运,形成了中国共产党党章演进的独特逻辑。中国共产党党章演进的逻辑,清晰阐释了中国共产党党章是对中国共产党历史的深刻反映,积累了学习中国共产党党章精神的经验。基于中国共产党的成长实践过程、价值追求过程以及理论创新过程,中国共产党党章的演进遵循三条逻辑主线。全面深入研究历次党章修正案中条文的修订增减,具体研究党章中关于党组织壮大的表述、党斗争政策的表述以及党建设巩固的表述,可以得出党章的演变是党的历史的真实写照,党章演变的历史逻辑就是党的成长史。研究历次党章中记载的党的主要任务的内容,特别是研究党处在不同历史方位上制定的目标与任务,可以得出历次党章的重大修订记载了党对当前任务的新决策和发展蓝图的新规划,党章演进的价值逻辑就是党每况益新的价值追求。深刻论述中国共产党党章的理论渊源,准确剖析历次党章重大修正案中党的指导思想的新内容,可以得出党章重大修正案记载了党的科学理论的发展进步,党章演进的理论逻辑就是中国共产党不断更新完善的执政理论。研究中国共产党党章演进的逻辑对于认识中国共产党党章、学习中国共产党党章具有重要意义。把握中国共产党党章的演进逻辑,可以厘清中国共产党党章与中国共产党的内在联系,可以有规律地学习中国共产党党章的内容,可以清晰地体会中国共产党党章的内涵和精神。中国共产党各个时期的领导人都强调要求党内成员认真学习党章,新时代认真学习中国共产党党章,既是中国共产党对党员的要求和任务,也是中国共产党人自我约束的基本遵循。
王云鹏[5](2018)在《习近平党建思想研究》文中认为党建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历来受到理论界的高度重视,形成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从严治党作为新时代推进党的建设的重要抓手,并在此基础上第一次提出了“全面从严治党”的新论断,把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论文以习近平党建思想为研究主题,在具体研究过程中坚持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坚持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联系,对习近平党建思想形成的理论基础、主要内容、特点及价值等问题进行了比较全面系统的探讨。论文第1章是绪论。主要介绍了选题的背景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综述、研究思路与方法、研究的重难点及创新点等基本问题。论文第2章是习近平党建思想形成的理论基础。习近平党建思想是在继承马克思恩格斯的党建思想、列宁的党建思想、毛泽东的党建思想、邓小平的党建思想、江泽民的党建思想以及胡锦涛的党建思想的基础上,结合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情况而形成的,是马克思主义党建思想的最新理论成果。论文第3章是习近平党建思想的主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以全面从严治党为主线,围绕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等七个方面的内容,进行了深入系统全面的论述,构成了习近平党建思想的内容体系。其中,党的政治建设是首位,党的思想建设是根本,党的组织建设是前提,党的作风建设是关键,党的纪律建设是基础,党的制度建设是保障,党的反腐倡廉建设是重点,七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论文第4章是习近平党建思想的特点及价值。通过对习近平党建思想形成的理论基础和主要内容的梳理和研究,明确概括出习近平党建思想的突出特点,包括继承性与创新性相结合、全面性与重点性相结合、自律性与他律性相结合,在此基础上,肯定习近平党建思想的重要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通过较为系统全面的研究,以期构建习近平党建思想的理论体系,丰富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为新时代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提供理论指导。
高圣涵[6](2016)在《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发展研究是执政党建设中一个重要的时代课题。改革开放以来,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给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西方资产阶级的文化渗透,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解体,中国社会的急剧转型中人们的价值取向、生活方式多样化以及市场经济的负效应,网络传媒的信息化,中国共产党所面临的复杂的执政环境以及党的干部队伍结构的变化,使党的群众路线教育面临异常复杂的严峻形势,加强并推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的发展刻不容缓。从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发展具备的理论条件、历史经验和实践经验看,批判地汲取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的积极因素,以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为指导,以中国共产党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为依据,以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群众路线教育的历史经验为借鉴,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发展的理论条件和历史前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开展了数次影响深远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包括20世纪80年代的整党活动,90年代的“三讲”教育实践活动,新世纪初党的先进性教育活动以及科学发展观教育实践活动等,是新时期党的群众路线教育的积极有益的探索,为十八大以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提供了新的实践经验。中国共产党十八大以来,党直面“四大考验”和“四大危险”,党的群众路线教育进入创造性发展阶段。从反“四风”到“三严三实”,从“八项规定”到新颁布的严格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从党的先进性、纯洁性教育到强调党的政治纪律和规矩的教育,从号召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学习到强调深入学习中国共产党章程,从教育活动动真格到严厉的巡视制度,都表明十八大以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取得了创造性的发展。通过走访和问卷调查,事实表明,与新时期党的群众路线教育的探索相比,群众对十八大以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的满意度较高,党风严政建设成绩显着,党群关系、干群关系得到改善。尽管“四风”问题、官僚主义仍然存在,形式主义依然严重,但随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的常态化、制度化,随着全面从严治党、提高党的建设的科学化水平不断深入推进,新时期党的群众路线教育一定能够继续向前发展,突显其时代意义和历史价值。
朱彦同[7](2015)在《思想论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研究》文中认为改革开放的30多年中,各种思想观念的碰撞始终伴随左右。可以说,改革开放的历史,也是思想解放的历史,期间伴随着诸多的思想论争不断。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辟,思想解放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先导作用。改革开放前的几十年,教条主义、极左思想盛行,人们的思想也处于混乱的状态。正是起着先导作用的思想解放,为混乱的中国指明了方向,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开辟奠定了思想条件。时代在变换,社会在发展,各种思想论争也从未停止。通过思想领域思想的大大小小的论争,在迷茫、彷徨中辨明了真理,为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为国家的发展开辟了新道路,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途径之一,并在实践后的不同程度上推动着思想理论创新,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之一。拨乱反正时期,困扰人们开辟新格局的是“两个凡是”思想。思想问题的解决只能通过转变观念去解决。历经了真理标准大讨论后,“两个凡是”思想逐渐被抛弃,越来越多的人们认识到思想的先导作用的重要性。这也为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和改革开放的推行奠定了前提条件。改革开放全面推进的时期,受历史上对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认识上偏差的影响,人们普遍将社会主义与计划经济对应起来,认为社会主义国家里只能存在公有制,同时对资本主义和市场经济大力排斥,不允许社会主义国家里存在丝毫的私有成分。因此,在面对任何一点被认为不属于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情形时,才有了姓“资”还是姓“社”与姓“公”还是姓“私”的争论。正当人们处于彷徨时,邓小平视察南方时发表讲话,解答了人们心中的疑惑,有力的推动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正当人们对公有制和私有制问题争论不休时,中国共产党经过长期探索与实践,逐步加深了对所有制理论问题的认识,最终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进入新世纪以来,对于私营企业主身份的争执、对发展观念的不同看法、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选择又成为了这个时代思想激辩的主题。正是这些争论及其带来的新观念,让我们充分认识到了“三个代表”理论、科学发展观的确立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的由来。改革开放以来多次的思想论争,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实践是检验真理标准的根本原则下,大都在不同程度、不同层面,直接或间接地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从而构成深化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视角。
李丰[8](2014)在《服务型政府建设的中国语境》文中提出20世纪80年代,随着全球化、后工业化浪潮的出现,人类社会开始从工业文明向后工业文明过渡。从社会变迁的角度来看,全球化、后工业化浪潮的出现预示着人类社会将进入一个全新的文明阶段,这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又一次革命性社会变迁。在人类社会启动后工业化进程的同时,中国做出了改革开放的战略决定。改革开放后,中国同时面临工业化与后工业的任务,使中国社会表现出了双重转型的特征。中国社会的双重转型是一种革命性的社会变迁,它必然会对中国社会的一切方面带来冲击和挑战。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着手进行行政学学科的恢复与重建工作。经过长期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在上世纪末中国学者提出服务型政府的理论,并引导着中国进行服务型政府建设。虽然服务型政府的思想和理论是中国学者的贡献已成为一个基本的共识,但是对于为何服务型政府的理论和建设实践会最先在中国出现这个问题却始终没有得到系统的研究,本研究就是出于这样的考虑而开展的。通过对本论题的研究,一方面能够促进服务型政府理论的系统化,另一方面也能够为中国的服务型政府建设事业提供理论上的参考。我们知道,理论研究总是具有一定的历史性,是与特定的历史环境紧密相连的,服务型政府的理论研究亦如然。虽然改革开放后的中国面临着工业化与后工业化的双重任务,但从社会发展演变的趋势和规律出发,中国行政学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应该以后工业化为导向。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始终没有解决“要建设一个什么样的政府”的问题,改革开放后,中国学者根据中国向后工业社会转型的趋势提出了服务型政府的理论,解决了中国“要建设一个什么样的政府”的问题。因此,服务型政府的产生是与中国的后工业化进程紧密相关的,甚至可以说是中国向后工业社会转变的必然结果。然而,我们知道后工业化是一个全球性的浪潮,所有的国家都无法置身于此浪潮之外。既然这样,那为何在其他的国家没有出现服务型政府的理论和建设实践?这个问题需要将其分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两个方面来分析。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社会的双重转型为服务型政府的理论和建设实践在中国出现提供了历史优势。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不同国家的所具有的优势和劣势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相互转化。西方发达国家是在发展到工业文明的典型形态后才开始向后工业社会过渡的,这使得它们在向后工业社会转型的过程中,会受到来自发达的工业文明的强力阻碍,难以突破工业文明对它们进行变革图新的束缚。在行政理论和实践上,则体现为西方国家自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的行政学研究和政府改革中,始终没有突破管理行政的理论范式和行政框架。与西方发达国家不同,中国工业化与后工业化几乎是同步的,这使得中国的后工业化进程以及社会各领域的改革不会受到“旧文化”的阻碍。正因为这样,在探索符合后工业社会的政府模式时,由于中国没有“旧文化”所带来的历史包袱而获得了历史的先机,先于发达国家提出了服务型政府的理论。就发展中国家而言,与中国一样,它们也处于双重转型的历史时期,与发达国家相比它们也没有沉重的历史包袱。但是,在事实上除了中国之外,其他发展中国家并没有出现服务行政的理论和建设实践。基于这种情况,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中国社会的双重转型是服务型政府理论和建设实践最先在中国出现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换句话说,服务型政府的理论和建设实践能够在中国出现,除了因为中国社会双重转型所获得的历史优势外,还有其他更加具体的文化因素。改革开放以后,对于中国的行政学研究和行政改革实践来说,主要受到三个方面的文化因素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及西方的行政理论与经验。中国的传统文化有着丰富的内容和博大的体系,但对中国行政学的研究而言,传统文化对它所产生的影响主要来自三个方面:和合思想、民本思想和作为一种文化的传统日常生活。和合思想将事物看做一个和合体,它既承认冲突(差异),又在承认冲突的基础上通过对冲突的融合来实现对冲突与融合的超越,以生成新的和合体。对于改革开放后的中国来说,在中国社会双重转型的情况下来思考如何建构起一种适合中国社会发展需要的政府模式时,为了能适应中国社会高度复杂和高度不确定的特征,我们需要建构一个既具有多样性(冲突)又能够促进合作治理(融合)的政府模式,而统治型政府和管理型政府都只强调了冲突与融合的一个方面,无法为我们建构新的政府模式提供支持。相反,和合思想强调事物中的差异与融合,这一思想对于中国学者探索符合后工业社会的政府模式来说,无疑是一种文化资源上的优势,它能够为服务型政府的理论和实践在中国的出现提供思维模式和分析方法上的支持。民本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能够为中国学者在新的时代背景中探索政府模式变革提供一条线索。我们知道,民本思想本身也有着一个比较完整的思想体系,它是产生于传统中国社会并为统治型社会治理服务的。在中国传统的社会治理体系中,民本思想是作为社会统治关系的一个调节因素而存在的,目的是要实现和保证“君本”。从这个个意义上来说,民本思想相对于中国社会的后工业化进程而言,是一个反动因素。但是,民本思想之中包含着对“民”和“本”之间的关系定位。如果在今天的时代背景下来重新思考“民”与“本”之间的关系,就会发现,符合时代要求的“民”、“本”关系既不是传统中国社会时期的真“君本”假“民本”,也不应该是工业社会时期形式民主,而是要在形式和实质上都要实现“以民为本”。因此,通过对民本思想的时代解读,能够为我们提供一个思考政府模式变革的思想线索和切入点,对中国服务型政府的理论和建设实践在中国的出现具有积极意义。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社会开始分化为公共领域、私人领域和日常生活领域,在地域上,中国社会则分化为界线明晰的农村和城市。公共领域以公共利益的实现为宗旨,私人领域是以私人利益的最大化为原则,而日常生活领域则以传统习俗和伦理道德为基础。所以,从文化学的意义上来讲,日常生活领域代表的是一种以伦理道德为基础的文化模式。虽然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开始分化为不同的领域,但对于广大的农村地区来说,在很长的时间内依然具有熟人社会的特征,传统习俗和伦理道德依然是维系中国农村的文化基础,因此,可以将中国农村其看作是一个纯粹的日常生活领域。加之中国农村不管是从地理面积还是从人口数量来看,都占据着极大的比例,所以改革开放后的中国依然有着庞大而发达的日常生活领域。众所周知,管理型政府是一种极度推崇形式理性的政府模式,价值则被视为巫魅而从中祛除,这使得管理型政府自工业社会晚期以来一直广受诟病。如此一来,中国学者在社会双重转型的时代背景下来探索符合后工业化的政府模式时,力图建构起一种同时涵盖了形式理性和价值理性的政府模式,而中国发达的日常生活领域所代表的以伦理价值为基础的文化模式为新的政府模式探索提供了现实的条件,为中国学者开展服务型政府的理论研究提供了文化资源。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马克思主义哲学一直是指导中国革命与建设的核心理论。我们知道,马克思主义的哲学体系包括两个的部分:强调阶级斗争的革命性哲学和强调总体的建设性哲学。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确立起了“机械均衡”的发展模式,但这一发展模式并没有改变中国贫穷落后的局面。改革开放后,在否定机械均衡发展模式的基础上,中国建构起了“梯度发展模式”。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梯度发展模式使中国摆脱了贫穷落后的局面,但同时也使得中国诸多领域出现了严重的不均衡、不和谐的现象,影响了中国的进一步发展。为了改变中国社会不均衡不和谐的局面,中国提出了科学发展的观念和建设和谐社会的构想,这是对梯度发展模式的否定。虽然梯度发展模式否定了机械均衡的发展模式,但它们都是以马克思的革命哲学为指导的,其区别仅在于革命对象与方式的不同,建构和谐社会的构想则以马克思主义的总体性哲学为基础的。因此,服务型政府建设作为和谐社会建设的一个部分,也需要以马克思主义的总体性哲学为基础。在总体性哲学的指导下,中国学者提出了服务型政府的理论。除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之外,服务型政府的理论和建设实践能最先在中国出现,还得益于中国学者对西方行政学理论的借鉴和重组。管理型政府的理论和现实形态产生于西方国家,在后工业化的进程开启后,西方行政学界在对管理型政府进行反思的基础上也做出了大量的理论探索和实践改革,但由于受到工业文明的负向牵引,而没有对管理型政府造成本质性的颠覆。尽管如此,西方行政学界的一些理论和经验对中国服务型政府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也有一定的借鉴价值。一方面,虽然服务型政府以“服务”为核心的价值取向,但服务型政府中也有“管理”的功能,只是管理的功能不像在管理型政府中那样突出;另一方面,西方行政学界在批评管理型政府的过程中,虽然没有突破管理型政府的框架,但在客观上也产生了一些能够对服务型政府研究有启发的思想和理论。正因为这样,中国学者在进行服务型政府研究的时候,没有将国外的行政思想和理念不分良莠地全部抛弃,但也没有照搬照套,而是在借鉴的基础上进行话语重组来推进服务型政府的理论研究。总而言之,服务型政府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能够最先在中国出现,是与中国的语境相联系的。在宏观语境的层面上,服务型政府的理论和建设实践最先在中国出现是中国社会双重转型的必然要求,是与中国社会的双转型相联系的;在微观语境的层面上,服务型政府的理论和建设实践能够最先出现在中国,是与中国的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及对国外理论与经验的借鉴重组紧密相关的。
翁婧楠[9](2014)在《毛泽东文化建设思想研究》文中提出毛泽东不仅是一名伟大的无产阶级领导者,也是一名出色的文化建设者。毛泽东的一生致力于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同时他也非常重视文化建设的问题,重视文化的发展和研究。毛泽东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完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宏伟的历史性飞跃,为中国革命和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主张吸收中外文化中的精华部分,主张进行文化创新,为中国文化的现代转型指明了方向,为我们国家的文化事业做出了伟大的贡献。毛泽东文化建设思想指导我国新民主主义文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取得了伟大成就,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开创了新的局面,提供了借鉴,指明了方向。毛泽东关于文化建设的一系列重要理论以及确立的方法和原则,对新时期的文化建设仍然具有指导作用,这些是我们在今后发展文化事业搞好文化建设仍需要坚持和遵循的。本文坚持历史与逻辑的统一,对毛泽东文化建设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理论基础、现实来源以及毛泽东文化建设思想的初步形成时期、基本形成时期、成熟时期和进一步发展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比较系统地阐述了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文化建设思想的内容,概括出毛泽东文化建设思想阶级性与人民性的统一、继承性与创新性的统一、科学性与实践性的统一、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的特点,通过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等中国共产党人对毛泽东文化建设思想的继承、发展和在当代的运用,更进一步认识到研究毛泽东文化建设理论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毛泽东的文化建设思想是我党宝贵的理论成果和思想财富,对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
许果[10](2013)在《浅论水文化与创新文化的关系及推动两者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途径》文中研究表明绪论水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是一代代炎黄子孙在长期的治水实践中创造的伟大财富,是中华民族伟大智慧和民族精神的灿烂结晶。在党和国家领导人民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深厚的水文化传统,创造无愧于时代的先进水文化,是水利行业肩负的重大而紧迫的任务,也是时代赋予的崇高使命。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创新是其本质特征。而观念的创新、科技的创
二、开拓思路 深化改革 开创建筑事业的新局面(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开拓思路 深化改革 开创建筑事业的新局面(下)(论文提纲范文)
(3)中共中央“五一口号”作用及现实启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一、“五一口号”发布的理论溯源 |
(一)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统一战线理论 |
1.马克思恩格斯统一战线理论 |
2.列宁统一战线思想 |
(二)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统一战线理论 |
1.毛泽东周恩来论统一战线 |
2.“三三制”原则实践总结 |
(三)继承中华和合文化传统 |
1.和合文化标示中华优良传统核心理念 |
2.和合文化促进中华历史发展 |
二、“五一口号”发布的时代背景 |
(一)人民民主统一战线日益壮大 |
1.两条战线赢得胜利 |
2.解放区政权加速统一 |
(二)中国共产党审时度势 |
1.中共中央召开城南庄会议 |
2.中国共产党绘就建国蓝图 |
(三)民主党派爱国人士郑重选择 |
1.民主力量心向中国共产党 |
2.部分中间党派转向中国共产党 |
三、“五一口号”发布的历史作用 |
(一)“五一口号”推进新政协运动展开 |
1.香港新政协运动 |
2.解放区新政协运动 |
3.国统区新政协运动 |
(二)“五一口号”达成协商建国共识 |
1.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批准新政协召开 |
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 |
3.《共同纲领》确立新型政党制度 |
四、“五一口号”的现实启示 |
(一)不断坚定中国新型政党制度自信 |
1.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符合中国国情 |
2.中国新型政党制度解决中国问题 |
3.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接受历史和人民检验 |
(二)不断发挥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优势 |
1.协商民主是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形式 |
2.发挥协商民主独特优势 |
3.协商民主为世界治理贡献中国方案 |
(三)不断凝聚实现“中国梦”磅礴力量 |
1.“五一口号”精神实质 |
2.“五一口号”精神汇聚中国力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中国共产党党章演进的逻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党章的结构和演进 |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党章的基本结构 |
一、中国共产党党章的总纲 |
二、中国共产党党章的条文 |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党章演进的概况 |
一、中国共产党党章随时间演变 |
二、中国共产党党章的内容不断演变 |
三、中国共产党党章依据事件发生演变 |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党章演进的历史逻辑 |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党章还原中国共产党的成长过程 |
一、中国共产党的队伍和组织逐步壮大 |
二、中国共产党的功能逐步完善 |
三、中国共产党的影响力逐步拓宽 |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党章记载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 |
一、解放前中国共产党为中华民族取得独立而奋斗 |
二、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为社会主义事业而奋斗 |
三、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奋斗 |
四、新时代下中国共产党的奋斗 |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党章记录党不同时期的自身建设 |
一、革命年代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 |
二、社会主义改造和探索时期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 |
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 |
四、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 |
第三章 中国共产党党章演进的价值逻辑 |
第一节 无产主义政党的初心和使命 |
一、无产阶级建立独立的政党 |
二、无产阶级政党的社会主义任务和共产主义远大目标 |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建党的两大任务 |
一、中国共产党建党初衷是求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
二、中国共产党以实现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共同富裕为任务 |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为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
一、中国共产党提出中国梦的奋斗目标 |
二、中国梦在新时代的全新阐释 |
第四章 中国共产党党章演进的理论逻辑 |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章程理论的源头和初创 |
一、马克思主义的建党理论传入中国 |
二、建党前十年中国共产党对党章理论的初步探索 |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章程理论的发展成熟 |
一、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
二、毛泽东思想代表中国共产党党章理论的成熟 |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章程理论的继承与创新 |
一、邓小平理论是中国共产党党章理论在新时期的继承与创新 |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党章组织理论的继承和创新 |
三、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党章理论顺应发展规律的继承与创新 |
四、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党章理论的最新成果 |
结语:中国共产党党章演进逻辑的启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5)习近平党建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重难点及创新点 |
1.4.1 研究的重点 |
1.4.2 研究的难点 |
1.4.3 研究的创新点 |
第2章 习近平党建思想形成的理论基础 |
2.1 马克思恩格斯的党建思想 |
2.2 列宁的党建思想 |
2.3 毛泽东的党建理论 |
2.4 邓小平的党建理论 |
2.5 江泽民的党建思想 |
2.6 胡锦涛的党建思想 |
第3章 习近平党建思想的主要内容 |
3.1 党的政治建设是首位 |
3.1.1 坚决维护党中央的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
3.1.2 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
3.1.3 增强党性修养,提高党员干部的政治觉悟和政治能力 |
3.2 党的思想建设是根本 |
3.2.1 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以补足精神之钙 |
3.2.2 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全党以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
3.3 党的组织建设是前提 |
3.3.1 高度重视干部队伍的培养选拔任用 |
3.3.2 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
3.4 党的作风建设是关键 |
3.4.1 突出强调党的作风建设的意义和目标 |
3.4.2 以解决“四风”问题为重点,促进党的优良作风的形成 |
3.5 党的纪律建设是基础 |
3.5.1 以强化党章党规为途径,牢固树立党的纪律意识 |
3.5.2 严明党的纪律,完善监督制度 |
3.6 党的制度建设是保障 |
3.6.1 加强和完善党的制度的制定 |
3.6.2 抓好各项制度的贯彻落实 |
3.7 党的反腐倡廉建设是重点 |
3.7.1 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反腐败 |
3.7.2 坚持“打虎、拍蝇、猎狐”不松懈 |
3.7.3 用好巡视这把反腐“利剑” |
第4章 习近平党建思想的特点与当代价值 |
4.1 习近平党建思想的特点 |
4.1.1 继承性与创新性相结合 |
4.1.2 全面性与重点性相结合 |
4.1.3 自律性与他律性相结合 |
4.2 习近平党建思想的当代价值 |
4.2.1 习近平党建思想的理论价值 |
4.2.2 习近平党建思想的实践价值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6)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二、选题的研究现状 |
三、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教育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 |
第一节 新时期党的群众路线教育的时代背景 |
一、新时期党的群众路线教育相关概念的界定和阶段划分 |
二、时代主题和特征概述 |
三、时代主题转换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的挑战 |
第二节 新时期党的群众路线教育的社会环境 |
一、新时期国情的复杂性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的挑战 |
二、新时期复杂的党情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的挑战 |
第二章 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教育的理论基础和历史借鉴 |
第一节 新时期党的群众路线教育的理论基础 |
一、新时期党的群众路线教育的理论来源 |
二、新时期党的群众路线教育理论的发展 |
第二节 新时期党的群众路线教育的历史借鉴 |
一、新时期党的群众路线教育的经验 |
二、新时期党的群众路线教育的启示 |
第三章 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教育的实践探索 |
第一节 改革开放至世纪之交党的群众路线教育的探索 |
一、二十世纪80年代的全面整党中群众路线教育概况 |
二、二十世纪90年代的“三讲”教育活动概况 |
三、新世纪初的先进性教育活动 |
四、新世纪初的践行科学发展观的教育活动(创先争优活动) |
第二节 新时期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探索的评价 |
一、新时期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探索的主题和内容 |
二、新时期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探索的形式和特点 |
三、新时期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探索的成效和问题 |
第四章 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教育的创造性发展 |
第一节 十八大以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概述 |
一、第一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
二、第二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
三、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持续深入开展 |
四、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成效和特点 |
第二节 十八大以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的创造性发展 |
一、十八大以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的创新 |
二、推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进一步发展 |
第三节 十八大以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的价值 |
一、十八大以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的理论价值 |
二、十八大以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的实践价值 |
附录 1 |
附录 2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思想论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 选题的依据及其意义 |
(二) 研究现状 |
(三) 论文研究采取的方法 |
(四) 论文创新之处 |
一、 思想论争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发展的途径之一 |
(一) 思想论争是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先导 |
1、 思想论争是解放思想、克服教条主义的重要形式 |
2、 思想论争是解放思想开拓新时代的理论先导 |
(二) 思想论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发展的途径之一 |
1、 思想论争有利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现 |
2、 思想论争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
二、 拨乱反正时期的思想论争 |
(一) 真理标准大讨论与党的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 |
1、 坚持“两个凡是”与提倡“实事求是” |
2、 真理标准大讨论的开展 |
3、 真理标准大讨论对促进思想解放意义重大 |
4、 冲破“两个凡是”,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
5、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发展 |
(二) 正确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与指导思想上拨乱反正的完成 |
1、 关于如何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方面的争论 |
2、 打破“个人崇拜”,正确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 |
三、 改革开放全面推进时期的思想论争 |
(一) 姓“资”还是姓“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 |
1、 “资”、“社”之争的背景 |
2、 “资”、“社”之争的焦点 |
3、 南方谈话 |
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的确立 |
(二) 姓“公”还是姓“私”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 |
1、 对过去“一大二公”的反思 |
2、 几份万言书引发争论 |
3、 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应当具有多样性 |
4、 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
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发展与确立 |
四、 新世纪以来的思想论争 |
(一) 私营企业主能否入党与“三个代表”重要理论的提出 |
1、 对私营企业主身份及能否入党的争论 |
2、 党和国家的回应与“三个代表”理论的提出 |
3、 进一步的争论与回应 |
(二) 发展方式之争与科学发展观的提出 |
1、 争论的焦点 |
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展观的演进 |
3、 科学发展观的确立 |
(三) 民主社会主义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道路的自觉与自信 |
1、 什么是民主社会主义 |
2、 民主社会主义所引发的争论 |
3、 学术界对于民主社会主义思潮方面的研究 |
4、 中国只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
五、 思想论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作用评析 |
(一) 思想论争的积极成果有利于中国共产党重大决策的形成 |
(二) 思想论争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途径之一 |
(三) 思想论争有利于凝聚全民智慧中的积极因素并达成共识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8)服务型政府建设的中国语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主题陈述与意义诠释 |
(一) 主题陈述 |
(二) 意义诠释 |
二、分析框架与相关概念 |
(一) 分析框架 |
(二) 相关概念 |
三、文献综述 |
(一)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二) 国外研究情况综述 |
(三) 综合评述 |
四、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一) 研究方法 |
(二) 研究思路 |
五、论文结构、主要内容与研究目标 |
(一) 论文结构与主要内容 |
(二) 研究目标 |
六、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第二章 服务型政府: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探索 |
第一节 “服务型政府”的理论探索 |
一、服务型政府概念的提出 |
二、服务型政府理论的发展 |
三、服务型政府理论研究的现状 |
第二节 “服务型政府”的实践探索 |
一、理解中国行政改革 |
二、“服务”定位的政府模式变革 |
三、探索中的服务型政府建设实践 |
第三节 服务型政府探索中的理论与实践” |
一、“理论先导”阶段 |
二、理论与实践的“互动”阶段 |
第三章 中国社会的转型与服务型政府建设 |
第一节 中国社会的双重转型 |
一、中国社会转型的基本特征 |
二、中国的工业化进程 |
三、中国的后工业化课题 |
第二节 工业化与政府模式变革 |
一、工业化及其结果 |
二、工业社会的政府模式 |
三、政府模式变革的时代话语 |
第三节 后工业化进程中的服务型政府建设 |
一、面向后工业社会的服务型政府 |
二、中国的先机:“抗拒”与“变迁”的对比 |
三、后工业化: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必要非充分条件 |
第四章 中国传统文化与服务型政府建设 |
第一节 和合思想与政府模式变革 |
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合思想” |
二、和合思想对社会治理模式变革的启示 |
三、和合思想与服务型政府建设 |
第二节 民本思想与服务型政府建设 |
一、中国传统文化中“民本思想” |
二、民本思想的现实价值 |
三、民本思想与服务型政府建设 |
第三节 日常生活与服务型政府建设 |
一、作为“文化”的传统日常生活 |
二、中国社会转型中的日常生活世界 |
三、日常生活与服务型政府建设 |
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服务型政府建设 |
第一节 从革命到建设 |
一、“革命性哲学”指导下的“建设” |
二、“机械均衡”发展模式的确立 |
三、“机械均衡”发展模式的后果 |
第二节 转型中的社会结构失衡与政府变革 |
一、梯度发展:对“机械均衡发展模式”的否定 |
二、梯度发展模式的确立 |
三、分化与失衡:从财富到权力 |
第三节 和谐社会建构与服务型政府建设 |
一、科学发展:对梯度发展的否定 |
二、“发展的辩证法”与政府模式变革 |
三、政府变革的方向:服务型政府建设 |
第六章 话语体系重构与服务型政府建设 |
第一节 自我省察:中国行政学发展状况及其特点 |
一、中国行政学的发展过程及内容 |
二、中国行政学研究的特点 |
三、服务型政府建设对中国行政学的要求 |
第二节 它山之石:国外行政学说及实践经验 |
一、对国外行政理论与实践经验的借鉴 |
二、对国外行政学研究方法的借鉴 |
三、对国外行政学说的话语分析 |
第三节 话语重构:合作理念下的服务型政府建设 |
一、中国语境下的行政话语体系探索 |
二、中国语境下的行政话语体系重组 |
三、“新”的行政话语与政府模式变革 |
结语:从“方言”到“普通话” |
参考文献 |
1. 中文译着类 |
2. 中文专着类 |
3. 中文期刊类 |
4. 外文文献 |
5. 报刊文献 |
6. 其他文献 |
后记 |
(9)毛泽东文化建设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方面 |
1.2.2 国外方面 |
1.2.3 文献评析 |
1.3 研究方法 |
1.3.1 文献研究法 |
1.3.2 历史分析法 |
1.3.3 比较分析法 |
1.4 可能的创新点 |
第二章 毛泽东文化建设思想产生的条件和发展历程 |
2.1 毛泽东文化建设思想产生的条件 |
2.1.1 毛泽东文化建设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 |
2.1.2 毛泽东文化建设思想产生的理论基础 |
2.1.3 毛泽东文化建设思想产生的现实来源 |
2.2 毛泽东文化建设思想的发展历程 |
2.2.1 毛泽东文化建设思想的初步形成时期 |
2.2.2 毛泽东文化建设思想的基本形成时期 |
2.2.3 毛泽东文化建设思想的成熟时期 |
2.2.4 毛泽东文化建设思想的发展时期 |
第三章 毛泽东文化建设思想的主要内容 |
3.1 新民主主义文化建设思想的主要内容 |
3.1.1 建设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
3.1.2 中华民族的新文化应是彻底的民主主义文化 |
3.2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思想的主要内容 |
3.2.1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化方针 |
3.2.2 “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文化方针 |
3.2.3 大力发展科教事业 |
3.2.4 重视知识分子在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
第四章 毛泽东文化建设思想的特点 |
4.1 阶级性与人民性的统一 |
4.2 继承性与创新性的统一 |
4.3 实践性与科学性的统一 |
4.4 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 |
第五章 毛泽东文化建设思想在新时期的运用 |
5.1 邓小平对毛泽东文化建设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
5.1.1 继承和发展了“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思想 |
5.1.2 继承和发展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思想 |
5.1.3 继承和发展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思想 |
5.2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毛泽东文化建设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
5.2.1 开拓了新思路,实现了质的飞跃 |
5.2.2 对经济、政治、文化“三分法”理论的坚持发展 |
5.2.3 关于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
5.3 科学发展观对毛泽东文化建设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
5.3.1 科学发展观对毛泽东文化建设思想的继承 |
5.3.2 科学发展观对毛泽东文化建设思想的发展 |
第六章 毛泽东文化建设思想的价值 |
6.1 毛泽东文化建设思想的理论价值 |
6.1.1 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文化建设思想 |
6.1.2 为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南 |
6.2 毛泽东文化建设思想的实践价值 |
6.2.1 深刻认识文化建设的地位和作用 |
6.2.2 文化建设要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状况相适应 |
6.2.3 妥善处理文化的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四、开拓思路 深化改革 开创建筑事业的新局面(下)(论文参考文献)
- [1]习近平劳动观研究[D]. 崔易雪. 湖北工业大学, 2021
- [2]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思想教育重要论述研究[D]. 梅博晗. 南昌大学, 2021
- [3]中共中央“五一口号”作用及现实启示研究[D]. 周焕博. 辽宁师范大学, 2020(02)
- [4]中国共产党党章演进的逻辑研究[D]. 潘誉.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5]习近平党建思想研究[D]. 王云鹏. 成都理工大学, 2018(01)
- [6]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发展研究[D]. 高圣涵. 广西民族大学, 2016(03)
- [7]思想论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研究[D]. 朱彦同. 山东师范大学, 2015(09)
- [8]服务型政府建设的中国语境[D]. 李丰. 南京大学, 2014(01)
- [9]毛泽东文化建设思想研究[D]. 翁婧楠. 南京财经大学, 2014(08)
- [10]浅论水文化与创新文化的关系及推动两者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途径[A]. 许果. 全国水利系统思想政治工作及水文化研究2012年度优秀论文集,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