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市上虞区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 浙江 绍兴 312369
摘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是对合格药品在正常使用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或意外的有害反应时,及时发现、报告、评估以及控制的过程,根据国家“十二五”规划以及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的相关要求,将提升药品监测的水平作为未来五年国家工作的重要任务。本文主要是从笔者所从事行业的现状及实践工作,对当前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探究和分析。
关键词: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存在问题;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R197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药物不良反应是指正常使用药物的情况下,出现与治疗目的无关的毒性反应。药品是一种商品,既能够治疗疾病,又会给患者带来一定的伤害[1]。医疗机构作为药品的使用单位,是发现药品不良反应的重要场所,也是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的重要来源。随着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对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认识的不断提高,以及国家奖励机制的制定,医疗机构的报告意识也逐渐增强,报告数量及质量都有所提升。但是医疗机构在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
1我区医疗机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现状
2016年绍兴市上虞区共收集上报药品不良反应报告837例,其中新的一般的238例,严重的6例,新的严重的12例,三项比例为30.6%,严重比例为2.2%。来自医疗机构上报报表500例,其中新的一般的89例,严重的6例,新的严重的12例。医疗机构报表数占报表总数的59.7%。其中二级三级医疗机构报表307例,基层社区卫生服务报表193例,占医疗机构报表总数的38.6%。
2医疗机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存在的问题
2.1监测机构存在问题
当前,从2016年报表的数量分布来看,我区对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所收集的报表大多来自于二级以上医疗机构,而基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占比38.6%,村卫生室、个体诊所等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仍有待提升,未有不良反应报告上报。2017年不良反应监测要求来源于医疗机构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比例>=90%,而2016年比例为59.7%,该比例远远小于90%。
2.2认识不到位及重视程度不够
目前,我区开展ADR监测的医疗机构主要为二三级医院和部分基层卫生院。村卫生室、个体诊所等都还未开展,这和领导及医务工作者的认识和重视程度有关。有的医护人员认为药品不良反应与已无关,收集、上报等会增加自己的工作量。虽然各医院都成立了监测机构,也设立了专兼职人员收集、上报ADR报告,但因为责任意识不强,对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不够重视,导致ADR报告数量和质量不佳。
2.3存在瞒报、漏报、虚报等现象
医务人员在对患者进行诊治的过程中,由于医务人员对ADR相关知识没有足够的认知和了解,把不良反应和药品质量混为一谈,在个别患者出现药品不良反应时,会误以为是医疗差错、医疗事故而瞒报,特别是出现了严重不良反应药物的报告,需要进行调查上报,这更加重了医务人员瞒报的程度。有的基层医疗机构每年上报的报表都集中在10~12月份,出现这种情况可能是医院对各科室每年的报告数量有要求,报告数量与科室奖惩制度挂钩,为了完成任务各科室采取年底突击报告的方式[2]。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样,就使得其中一部分报告与事实不符,产生虚假信息,不能为监测工作提供真实有效的信息。
3应对医疗机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存在的问题对策
3.1加强宣传
以监管部门为主力,加强对安全用药的宣传活动,从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不断提高公共安全用药及维权意识,建立公共监督机制,设置一定的群众监督方式,鼓励群众发现药品存在不良反应及时上报给相关部门。
3.2 加大监督指导力度
要加大对医疗机构的监督指导力度,落实网格化管理责任,做好责任片区内对医疗机构的瞒报、漏报、虚报现象的监督,并进行业务指导工作,遇到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及时解决、总结教训,保证全区医疗机构及时、真实的上报不良反应监测报告
3.3加强教育、培训
医疗机构要加强对工作人员的教育、培训,可以通过开展专题讲座的形式,准确解读政策法规及药品不良反应的相关知识,使医疗机构工作人员明确加强药品监管的统计资料,指导患者合理用药的依据,从根本上改变医疗机构工作人员传统化的观念和意识。
3.4加强监测队伍力量建设
各医疗机构配备专兼职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人员,特别是各村卫生室、个体诊所,人员配备尽量向基层一线倾斜。加强对现有专兼职人员的专业培训,进行医学、药学等专业知识的学习,熟练掌握一些常见药品的不良反应症状并组织交流,加强其业务技能[3]。同时制定完善的奖罚制度,从数量上及质量上进行奖惩。
3.5建立ADRs损害救济制度,消除上报担责顾虑
ADRs损害救济制度的空白,给用药医疗纠纷带来极大隐患,严重地阻碍了医疗机构上报ADRs的积极性,必须尽快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ADRs损害救济制度。国家应以法律法规的形式,明确ADRs救济模式、资金的筹措与使用、ADRs救济对象、救济申请程序及相关的管理机制等有关问题。通过ADRs损害救济制度将单个病人、医疗机构及药品生产企业承担的风险分散给社会,从而有效避免病人因ADRs损害而追究医疗机构的责任,消除医务人员上报ADRs引发医疗纠纷及对自己医疗技术水平产生不利影响的后顾之忧。
3.6充分发挥临床药师、护士在ADR监测中的作用
临床药师不仅具备一定的药学方面知识,而且还掌握临床医学知识。能充分弥补医师对某个药物药学方面知识的不足,帮助医师针对不同的患者,提供个体化用药建议。在发生ADR时,相对于医生和护士,临床药师可以更快、更准确地记录不良反应的表现,增加了ADR报表的准确性[4]。护士日夜工作在临床第一线,与病人接触的时间最长,最能了解患者病情及其用药后发生的状况,因此也是最能发现药物的不良反应。充分调动临床药师和护士的积极性,能有效的提高ADR报告的数量和质量。
结束语
药品不良反应对患者所产生的危害,甚至对患者产生了无法弥补的后果,作为药品使用的医疗机构,加强对医疗机构的药品监测,能有效降低药品危害对患者产生的负面影响,才能最大限度地保障人类生命安全。
参考文献
[1]李宗.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体系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D].厦门大学,2014.
[2]邵华.庄河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对策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4.
[3]张竞予.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现状及对策[J].科学中国人,2016,21:83-84.
[4]丁华,赵艳姣,刘博实,王婷.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学中国人,2015,22:82-83.
论文作者:蒋燕飞,倪铭炯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5月上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5
标签:不良反应论文; 医疗机构论文; 药品论文; 报告论文; 工作论文; 报表论文; 患者论文; 《医师在线》2017年5月上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