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整体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水利工程发展非常迅速。泵站作为我国水利工程的重要部分,承担着供水、抗旱、除涝、防汛等多项任务。由于在泵站运行管理中存在一些问题,导致泵站的功能作用无法得到充分发挥,需准确了解泵站运行管理中的问题,对其进行规范化管理,为泵站提供更加稳定的运行环境。
关键词:泵站运行管理;问题和规范化管理
引言
水利工程的发展为我国整体经济建设奠定坚实基础同时改善人们的生产生活。泵站是水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担负着防洪、泄洪的重任,同时也担负着农田灌溉、城市排水等重任。目前,我国泵站运行管理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例如管理制度不健全、技术人才缺乏、管理技术和设备落后等。如何规范化处理这些问题,保障泵站运行稳定和安全是水利行业亟需解决的问题。
1泵站运行管理的重要性
泵站是一种安装有水泵、用于提升和输送水体的水利设施,一般用于农田灌溉和排涝,以及城市和工业生产过程中的供排水。排涝泵站指的是为治理内涝而建设的排水泵站。改革开放以来,为了发展经济建设,我国沿海地区的工业迅猛发展,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很多地形地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原来的农村变成了城市,原来的稻田、水塘、河涌被填,建成了成片的工业区、商业区、居住区和道路,于是,湿地、绿化面积锐减,硬地面积猛增,相应的地面径流参数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滞洪区和泄洪区大大减少,汇流时间短缩,随之带来的就是洪水泛滥,江河水位暴涨,许多城市因地势低洼,区内河涌、渠道的洪水受外江(河)洪(潮)水顶托而无法及时外泄,形成内涝成灾,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人口和财富亦急剧增加,如果没有配套的水利工程措施,这种水患将愈演愈烈,内涝灾害也会越来越严重,直接影响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因此,许多受灾严重的城市、地区纷纷兴建排涝泵站,以改变被动受淹的局面,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2泵站运行管理中的问题分析
2.1技术比较落后,设备老化严重
根据现状来看,一些泵站运行管理存在着一些技术上的问题,受到泵站设计、生产及管理水平的限制,没有对泵站进行合理布局,整个运行管理过程缺乏规范性。由于上述因素的不利影响,给泵站运行管理引入新的技术带来更多困难,比如现代管理模式、泵站自动化系统等。同时,设备老化问题也是制约泵站运行管理引入新技术的重要因素。一些泵站的使用年限已经较长,大部分设备的老化现象较为严重,不仅降低了机器的绝缘性能,也给泵站运行管理带来诸多安全隐患。此外,有些泵站存在着严重的碳化、沉陷及裂缝等问题,既影响了泵站的运行效率,也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不利于泵站运行管理的科学发展。
2.2运行管理制度不健全
泵站运行管理制度不健全是许多泵站存在的问题,由于缺乏完善的管理意识,使运行管理多处于粗放、懈怠的状态。例如,泵站运行期间,值班人员偷懒、擅自离开岗位、值班睡觉等,忽视泵站巡视,对隐藏故障瞒报、漏报。还有一些员工作粗心,没有责任心,对泵站操作不规范,影响泵站运行安全,甚至使泵站瘫痪。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泵站运行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主要有:第一,对泵站操作流程没有制定严格的操作标准,使员工在操作时因怕麻烦而敷衍。第二,对泵站管理人员没有定岗定责,当泵站发生故障时人员之间相互推诿。第三,即便有健全的运行管理制度,但管理人员认识不到位、不依制度、不守规范,制度执行力差。
2.3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较低
一些泵站运行管理面临着较严重的人才匮乏问题,泵站管理人员的素质水平和技术水平参差不齐,无法对泵站运行管理中的问题进行正确判断和处理,无法保证管理手段的统一性,极大影响了泵站运行管理的整体质量。同时,许多工作经验丰富的老员工都步入退休时期,针对泵站运行管理人员的培养力度又相对有限,导致泵站运行管理的人才匮乏现象越来越严重,不仅影响着泵站运行管理的顺利进行,也很难保证泵站运行管理的全面性和科学性,不利于泵站运行管理的持续发展。
3泵站运行的规范化管理
3.1完善泵站运行管理制度
为促进泵站运行管理的顺利进行,应及时完善泵站运行管理制度,结合泵站的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考虑,尤其要注重泵站技术、人员及设备等各方面因素。对于泵站的值班制度、故障诊断、维修流程及操作流程也要及时进行规范,从而使泵站运行管理更具有规范性和有效性。同时,在泵站运行管理的时候,不仅要注重对管理制度的改善,也要确保各项制度落实到底,不断提高管理制度的执行力,使泵站运行管理制度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比如悬挂管理制度,确保各个工作人员能够熟练掌握相关的制度规定,并及时明确各个工作人员的岗位职责,将责任落实到各个工作人员的身上,从而有效保证泵站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此外,应积极借鉴国外的优秀经验,对管理模式进行合理调整,通过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通讯技术及其他先进技术实现信息化的泵站运行管理,使泵站运行管理的整体水平得到有效提高。
3.2提升管理队伍整体素质
管理人才是泵站运行管理的核心,是保障泵站运行稳定、安全、高效的前提。因此,企业应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培养高技术、高素质人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引进高技术人才,企业可以从各个渠道引进高技术人才,从先进的管理制度和结构、薪资待遇等方面吸引高技术人才。第二,组织各种技术培训活动,包括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安全意识等方面的培训,全面提升泵站运行管理队伍综合素质。同时也要进行实际操作,处理泵站中的故障,增加管理人员经验积累。第三,采取以老带新的方式传递经验,培养人才,不仅可以节约人才培养成本,同时也能使新人提高业务能力,加速成长。第四,建立完善的考核制度,提高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和责任心,提高管理人员之间的监督,激励管理人员不断学习,不断进步。
3.3提高技术先进度
现代泵站运行管理上,首先可以采用信息化技术对泵站运行状态进行监督,在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之下,能够有效增强泵站运行管理的精确度、实时性。其次,为了降低工人工作负担,还可以将智能化技术与自动化技术相互结合,实现智能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在智能自动化技术应用下,可以使得泵站设备自动依照阈值运行,并且当运行出现问题时,通过计算机终端,可以智能化的识别异常信号,进而做出智能化决策,实现泵站智能化运行管理。
结语
综上所述,为促进泵站运行管理的顺利进行,使泵站运行管理更具有规范性,应深入了解泵站运行管理的现状问题,结合泵站的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考虑,不断完善泵站运行管理制度,加强泵站的维护维修,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从多方面提高泵站运行管理的效率和质量,使泵站的运行故障得到及时发现和消除,为水利建设事业的发展提供有利环境。
参考文献:
[1]刘小雪.泵站运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8,(03):125-126.
[2]李阳.泵站运行管理的问题和规范化管理[J].四川水泥,2018,(01):201.
[3]刘正江,李俊杰.浅谈泵站运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J].中国住宅设施,2017,(03):99-100.
[4]胡建华.泵站运行管理现状及其改善措施[J].中华建设,2017,(01):130-131.
[5]赵晓亮.泵站运行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规范化管理办法[J].现代农业科技,2016,(05):193,196.
[6]付艳杰.流湖大泵站排涝规模及设计水位拟定[J].陕西水利,2014,02:122-124.
论文作者:孙惠权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2/21
标签:泵站论文; 管理人员论文; 管理制度论文; 技术论文; 水利工程论文; 内涝论文; 人才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3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