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施工软土地基处理技术论文_王柠

水利工程施工软土地基处理技术论文_王柠

呼和浩特市水务局重点工程办公室 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20

摘要:新时期,水利工程建设项目不断增加,在进行有效的施工过程中,应该提高对于软土地基施工的认识,并结合有效分析,积极制定完善的施工方法,通过进一步有效实践,不断保证水利建设质量,为国家水利建设事业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软土地基;处理方法

1软土地基的基本特征

1.1触变性

软土地基作为我国水利工程施工建设中的重要方面,有着自身的基本特点,其中软土地基主要的基本特征之一就是触变性。软土地基的触变性主要体现在软土地基是一种絮凝状结构的固态体,这种以沉积物形成的固态体有着较好的灵敏性。软土地基虽然有着较强的结构强度,但是由于其灵敏性较强,所以在当做地基进行使用时,如果对其的扰动较大,就会使得其结构受到破坏,这会严重的影响软土地基的使用效果。尤其是当软土地基的在使用的过程中遇到振动、负载过大等现象时,容易因为这些因素导致软土地基出现滑动或沉降现象,这对于软土地基作为水利工程建设的基本方面是有着一定的影响的。因此,在软土地基的使用过程中,对于水利工程的建设要充分考虑其存在的触变性特征,从而保证水利工程建设不至于受到软土地基触变性的较大影响。

1.2孔隙较大

对于软土地基来说,其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基本特点就是孔隙较大。孔隙较大是软土地基存在的一个基本特征,其主要原因就是由于软土地基的含水量较高,所以软土地基的颗粒之间会因为水分的存在而产生胶结的现象,这对于软土地基的自身压实能力提出了较大的挑战,使得软土地地基的压实能力会有一定程度的降低,并且这会导致软土地基的颗粒之间存在较大的孔隙。软土地基的孔隙较大的基本特征使得软土地基在水利工程建设的使用的过程中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实践进行地基的压实,但是这个过程中往往也会因为软土地基的触变性使得软土地基发生华东和沉降,因此,在利用软土地基进行水利工程建设时要充分考虑其孔隙较大的特点,从而保证水利工程建设不至于受到软土地基孔隙较大的较大影响。

1.3压缩性较高

除了以上两点外,对于软土地基来说,其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基本特点就是压缩性较高。软土地基的压缩性较高首先体现在软土地基有着较大的孔隙,并且含水量较高,这使得软土在压缩的过程中如果压缩的压力较大,就会使得软土地基出现下降的情况。其次,由于软土地基中存在较多的有机质,使得软土地基在压缩的过程中也容易由于压缩的压力过大而出现下降的情况,这严重影响了压缩过程中软土地基使用的稳定性。除此之外,如果软土地基的外在条件都不改变,那么软土地基的压缩性和塑性的取值的关系就较为密切,塑性值也成为影响软土地基压缩性的主要因素。因此,在利用软土地基进行水利工程建设时要充分考虑其压缩性较高的特点,从而保证水利工程建设不至于受到软土地基压缩性较高的影响。

2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2.1换填法

对于水利工程建设的软土地基处理来说,在处理过程中需要使用不同的处理技术,其中主要的处理技术之一就是换填法。换填法是软土地基处理过程中非常常见的一种方法,其主要的流程就是将软土地集中不合适的土壤挖掘出来,然后换填为合适的土壤,从而使得软土地基的处理能够满足水利工程建设的需求。在换填的过程中为了保证换填效果的稳定性,要对换填的土壤分层填充,并且要对填充的土壤进行压实。一般来说,填充的第一层主要是碎石和粗砂,这样不仅仅能够保障地基的稳定性,也有利于土地的渗水性;填充的第二层一般是土层,这样能够嗯好的保证地基的稳定性,并且提高地基的抗压能力;填充的第三层一般是砂垫层,主要是通过砂垫层来进一步提高地基的承受力,使得地基更加的抗载。因此,换填法成为软土地基处理过程中的常用方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桩基法

对于水利工程建设的软土地基处理还有另一种处理技术就是桩基法。对于软土地基来说,当软土地基中存在较多的淤泥时难以进行比较深度的作业,这时利用桩基法进行处理时比较合适的。对于桩基法来说,在早期多实用木桩进行深度处理,但是近年来随着我国相关行业的发展,用混凝土进行深度处理成为普遍使用的材料。利用混凝土作为材料、使用桩基法进行软土地基的处理首先需要采用相关设备在淤泥内进行插孔,然后将混凝土注入到孔内进行凝固,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显著提高软土地基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2.3旋喷法

对于水利工程建设的软土地基处理还有另一种处理技术就是旋喷法。对于水利工程的软土地基处理来说,不仅仅可以采用加固图层的方式进行加固处理,还可以利用旋喷法进行加固处理。利用旋喷法进行地基加固处理主要就是借助相应的设备来形成旋喷柱,即形成包含高压情况下喷发出的土体和水泥的柱体。通过这种形成的旋喷柱,软土地基的加固效果能够得到显著的提升,并且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很好的提高软土地基的强度和方渗透性能。因此,旋喷法也成为软土地基处理中的一个常见方法。但是,旋喷法在使用过程中还存在一个缺点就是对于有机成分含量较高的软土地基,这种方式难以进行有效的处理。

2.4加载预压法

除了以上几点外,对于水利工程建设的软土地基处理还有另一种处理技术就是加载预压法。这种方式的使用就是在软土地基的工程开始之前采用预压负载的方式来对软土地基进行处理,在此基础上能够从一定程度上增强地基的强度,采用此方式完成地基处理的相关工作后,在进行施工处理的相关工作。在完工之后,如果软土地基的渗透性不强,则要在地基的土壤中利用塑料排水板来建立相关的通道,以此来保证软土地基土壤的密度较大;如果软土地基的土壤强度没有发生较大的变化,则在自重的基础上解决预压负载的相关问题即可。因此,加载预压法也是水利工程软土地基施工过程中常用的方法。

2.5灰土密桩法

该方法主要用于处理地下水位中含水量较高的黄土、杂填土等。一般该技术方案的处理深度较浅,处理深度宜为3~15m,过深则压实困难。通过在软土地基中填入灰土桩后,利用锤击将钢管打入土中侧向挤密土体形成桩孔,将管拔出后,在桩孔中分层回填2:8或3∶7灰土并夯实而成,与桩间土共同组成复合地基以承受上部荷载。可选用沉管(振动、锤击)、冲击或爆扩等方法进行成孔,成孔后将孔底夯实,然后用素土或灰土在最佳含水量状态下分层回填夯实。由于灰土质量轻,可以快速进入疏松土层,将其压入软土地基后,再与其它土层相接触后就可以弥补土层空隙,增强软土地基强度。但需要注意的是混合料需要搅拌均匀,并避免处理深度较深的软体地基,保障质量要求符合预期的地基强度数值。

结束语

水利工程在施工建设中展现出了重要地位,这些工程往往实施软土地基之上。在这其中,软土地基的施工技术会和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相挂钩。软土地基会拥有很大的空隙,展现出较高的含水量。因此,就降低了承载力。对软土地基进行有效处理迫在眉睫。软土地基有一定的危害性,这对于水利工程的施工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和阻碍。因此,水利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就应该合理运用软土地基处理技术,让工程顺利和稳定的开展。

参考文献

[1]魏明磊,王林,李晓村.水利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研究[J].科技风,2018(34):205.

[2]任思键,赵明雨.水利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要点浅谈[J].时代农机,2018,45(10):220.

[3]刘凌汗.水利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的方法探讨[J].南方农机,2018,49(18):178.

[4]佀传铭.水利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分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17):68-69+77.

论文作者:王柠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2

标签:;  ;  ;  ;  ;  ;  ;  ;  

水利工程施工软土地基处理技术论文_王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