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人的思想并不是被人任意打扮的“小姑娘”,思想政治教育想要较好的被人接收,心理学相关理论能够为搞好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政治教育;心理学
思想政治教育是塑造人、引导人的工作,但人的思想并不是被人任意打扮的“小姑娘”,思想政治教育要能够较好的被人接收,一个重要基础就是遵循人的心理规律,按照人的心理规律进行。心理学是系统研究人的认知、情绪、思维、人格等心理现象及其影响下的功能和行为的科学,其相关理论能够为搞好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有益借鉴。
一、主动走进受教者内心,坚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心理学认为:人的心理分为认知、情绪情感、意志和个性过四个层次,其中包括性格、爱好、习惯等在内的个性是区分人的心理主要方面。这就启示我们,思想政治教育不能搞大而化之,必须主动走进受教者内心,针对不同的受教育者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坚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习主席谈到:“思想政治教育说起来重要、形式上抓起来不难,但要真正取得实效就不容易了,关键是要突出其时代感和感召力。“时代性”是理论与实践的对接,“感召力”实际上则是心与心的共鸣。思想政治教育是做人的工作的,只有了解受教者的思想,才能接通地气,聚起人气;只有拨动受教者的心弦,把道理讲到受教者的心坎上,才能净化思想、启迪心灵;只有走进受教者的内心世界,启发心灵共鸣,才能强化内因,增强受教者内心的强大力量。课堂教育主要是针对存在的共性思想问题进行教育,对于受教者的个性问题,就要区分不同对象的不同问题,坚持深入实际、深入一线,广泛开展谈心交心、“三互”、“五同”等活动,在沟通思想、交流感情中了解他们所想,在直接接触中体察他们所想。谈心交心具有用时短、针对性强、方便开展等特点,对解开官兵思想疙瘩、化解矛盾问题、巩固教育效果具有重要作用。要坚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结合受教者的心理特点和情感需要,有针对性的做好一对一的思想工作,坦诚交心,以心换心,打开心扉,走进其心灵,真正做到思想上沟通、情感上共鸣。
二、用好课堂“主阵地”,坚持抓铁有痕踏石留印。
心理学认为:当外部情景发生变化,人类原有的认知结构无法同化新的信息时,那么行为主体会主动调整顺应,把外部知识吸收进来,成为自己认知的一部分。这就启示我们,思想政治教育不能仅停留在表面,满足于大路货,必须用好“主课堂”。讲好深道理,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态度往深里想、深里做,才能引导受教者成长成才。
课堂教育历来是实施政治教育、理论武装和铸魂强基的主要渠道和方式,也是加强思想政治建设的基本途径。当前,课堂教育还存在着许多内容泛化、重点不够突出,结合工作实际深度解读、深度理解不够,对心灵触动不大,脑海烙印不深等问题。课堂教育如果抓不住活思想、找不准穴位、敲不到点上,就难以激起思想共鸣,思想政治教育只有往深里想、深里做,才能帮助受教者释疑解惑,引导他们成长成才。否则就只能停留在表面,就会出现“雁过不留声、雨过地皮湿”的现。要把调查研究作为政治教育的重要程序和关键环节,深入调查,潜心研究,掌握第一手资料,抓住思想问题的关键根源,对症下药,深入心灵、有的放矢,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要善于学习和借鉴一切有益的教育方式,灵活开展教育的方式,努力做到思路清,分清层次,理清脉络;语言“活”,让人轻松愉悦,心悦诚服;内容“厚”,提高知识含量,增强吸引力;讲的“深”,讲清来龙去脉,讲出动人滋味,讲出服人之处,才能实现由“虚”到“实”的转变,教育课堂焕发出无穷的魅力。要善于用身边事例说理,用贴切言语讲解,把枯燥的理论生动化、深奥的道理朴实化、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使党的创新理论,和风细雨般渗入受教者的内心深处,坚定他们政治信念,真正把当代核心价值观深入灵魂、融入血液、融入思想。
三、贯彻以人为本理念,坚持尊重理解启发自觉。
心理学认为:在学习过程中,人的因素是第一位的,学习者是学习的中心,影响学习的主要因素是心理,要重视个人的情感意愿,这启示我们,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居高临下,搞生搬硬套式的强行灌输,必须充分尊重和理解受教者,启发受教者的自我教育和自我实现。
教育者,身兼传道授业解惑职责,知识容易学习,心灵难以撬开,触动人的思想并非易事。要想达到入心入脑的效果,就要注重以人为本,从人性、人情、人性的角度出发,充分尊重和理解受教的对象。尊重,就是在教育的过程中,大家平起平坐、将心比心,少一些居高临下式样的我说你做,多一些平等对话四的探讨交流;少一些生搬硬套的强行灌输,多一些循循善诱式的谆谆教诲;少一些华而不实的虚道理,多一些实实在在小心得。理解就是在教育的过程中学会换位思考,站在受教者的角度看待问题、分析原因,用真情实意关心爱护他们,如果不能换位思考就永远不能做到相互理解。尊重和理解是打开广大受教者内心之门的钥匙,要找着眼青年人的心理变化规律和特点,着力在引起心理认同和情感认同上下功夫。充分尊重他们的合理需求,正确理解年轻人思维方式,准确把握他们思想变化特点,说出的话年轻人才愿意听,才喜欢听。多从受教者的角度分析问题,启发引导,这样既能避免年轻人出现逆反心理,又有利于拉进施教与受教双放的距离,消除隔阂矛盾,使启发、诱导等方法真得以实施,使他们自觉的参与到教育过程中,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具有感染力和感召力,收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
四、提升非权力影响力,坚持用人格力量凝心聚气。
心理学认为:教育者自身的学识、经验品德、言行等非权力性因素,是一种更加持久和深刻的影响力,能够给受教者带来除了教育本身之外的潜移默化的、心向往之的教育。这启示我们,教育者要注重加强自身修养,不断提升非权力性的影响力,才能提高教育者的感召力。
思想政治教育者有两种力量最有魅力,一种是真理的力量,另一种是人格的力量。做好思想政治教育,既要靠真理的力量去征服,也要靠人格的力量影响。以思想道德、人文素质、人品修养为核心的人格力量,是一种看不见的软力量,更深厚、更持久,更具有渗透力,能征服人心。“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一个优秀的政治教育者具有迷人的人格魅力,人们才会心向往之,见贤思齐。正如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卓有成效,最重要的条件,就是需要动员群众做的,每个党员特别是担负领导职务的党员,首先必须从自己做起。“说到”与“做到”一致,“说”的理直气壮,就有分量,就叫得响,听的人也会受到感染、受到教育、受到鼓舞;唱功好做工差,说一套做一套,就会说话没人信、做人没人服、干事没人跟,教育就只能雁过不留声、雨过地皮湿。教育的高度取决于人格的厚度,领导者的行动,就是最好的教育,要严格按照“三严三实”的要求加强道德修养,强化道德自律,努力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以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廉洁自律的道德操守、真学真谨真用的人格魅力,形成强大正向的“精神磁场”,始终传递辐射正向能量,以自身良好的行为规范吸引激励官兵,高尚人格的力量影响带动年轻人,做年轻人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参考文献
[1]童彭庆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6.
论文作者:梁可汗1 朱伟2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12月6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4
标签: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思想论文; 的人论文; 心理学论文; 力量论文; 心理论文; 感召力论文; 《知识-力量》2019年12月6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