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松原市宁江区实验中学 138000
学习物理不仅能学习到物理知识,提高生活的能力,而且能学到一些研究问题的方法,物理的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物理实验的教学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以及事实求是的科学态度。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许多学生感到其概念严谨、推理周密、难以理解和掌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采取从理论到理论、照本宣科、生搬硬套的方法,只能使学生厌烦疲劳,昏昏欲睡,课堂气氛沉闷而缺乏活力。因此,在物理教学中创设情境、激发情感、巧妙激疑,成为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学习、提高物理课堂学习效果的必要条件。那么,怎样才能让物理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呢?初中物理教学要与新课程理念相统一。
一、创设情境,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
任何学科的教学,要想创造最佳的教学效果,都离不开好的课堂环境,对于内容比较抽象、枯燥的物理课来说,创设一个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尤显重要。课堂情境的创设者是教师,一堂课上得好与坏,这跟教师所采取的教学步骤、方法以及创设的课堂情境有很大的联系。我们的课堂要让学生的心情激荡,使他们感到物理学知识神圣,有魅力和诗意,才能在愉快的氛围和环境中迸发激情,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意愿。创设教学情境的手段和方法多种多样,往往要因人而异,因课而异。在创设教学情境中,教师首先要根据学生求知、求动、求趣、求异、求新的心理特点,精心组织和设计课堂讲授内容,把课本知识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创设出引人入胜、妙趣横生的情境。对于“天平”这一物理量的测量工具,学生们是具有经验基础的,因为生活中比较“轻”和“重”是司空见惯的事情,教学中让学生通过生活经验比较物理的质量,在设置疑问,不断打破原有的经验框架,重构主体经验,完全可以达到建立“天平”物理模型的目的,并且天平的使用规范与操作也都蕴含于其中。为了避免使学生的主体经验游离于物理之外,我把对“天平”这一物理仪器的认识作为知识目标,把天平的使用作为技能目标。教学中首先提取学生经验,然后让学生动手改进方案,发展学生经验,最后构筑出工具模型,以达到主体经验的重构并成为以后学习的基础经验。由于天平的构成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很贴近,我在教学中作出如下设计:根据学生好奇、好强、好动的心里特点,由跷跷板引出一系列问题,然后引导学生动脑、动手,通过自主地设计活动去解决问题,逐步把跷跷板改造成了一架托盘天平,这样学生轻松地掌握了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
二、巧妙激疑,唤起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古人云:“学启于思,思源于疑。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当学生的学习兴趣被诱发出来时,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质疑求索,答疑提高。教学中,我们采取多种做法以唤起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教师要精心设计疑问,巧妙提出疑问,先让学生感到“山重水复疑无路”,激励诱导学生,而后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寻找“柳暗花明又一村”。在教学实践中,能否成功运用“设疑法”进行教学,关键在于教师设疑的艺术,所设的问题要富有启发性,符合学生实际,这正是激发学生积极主动思考、讨论的基础。在温度计一节教学的教学过程中,结合温度在热学中的地位,通过两手先放在不同温度的水杯后同时放入同一杯水中的感觉不同,引出学生的认知冲突,得到单凭感觉靠不住,体现测量的重要性。抓住本章的教学关键在于引导学生细心观察生活中的各种热现象,动手做好实验,使学生在切身体验中获得思考的基础,在探究的同时了解一些重要的科学思维方法。在教学活动中,我还设计了一系列的活动,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扩展学生实践研究的范围,诱发学生主体探究的动机,使学生在深层次的探索活动中体验探索的艰辛和成功,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和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情感,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再如,弹力和弹簧测力计这一节的教学,这节知识内容较少,第一块知识弹力,抽象,第二块知识弹簧测力计,简单枯燥,如何吸引学生是关键。本着让学生自主学习、实现自主发展的目标,给学生一个空间,让学生自己去发挥;给学生一个困难,让学生自己去克服;并从活动中不断强化重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引入新课时,我做了两个小实验引学生入境:拉力器、闪光弹力球。并借此引出弹力概念,而且明确了弹力是变形的物体对其它物体的力,这样使学生回顾已有弹力知识,引起学生认同,学生从教师精心准备的弹簧、皮筋、钢尺、玻璃板、绳子等动手产生弹力并从物质产生的弹性不同分类。在过程中还可以相互交流,应用中引起矛盾:学生对于玻璃、桌面等小形变物体有怀疑。教师立即从微小形变放大装置将桌面形变放大,微小形变放大器。学生疑问得以解答,再次统一认识,而且学会转化问题的思想,同时为学生理解压力、支持力都是形变产生的弹力埋下伏笔,由此一起一伏的过程学生自然温故知新,这时再让学生活动深化理解。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我首先指导同学们自己动手制做并使用测力计,比较拉力大小,比较笔袋的拉力,设计制作活动中,学生轻松地理解了原理,掌握了测力计使用方法等大部分内容,并在自制工具测量中形成两种品质:一是学习物理后应用于生活,二是动手实践才是自然科学最大魅力和乐趣,也为学生在课后完善自制测力计做好铺垫,也对自制测力计的正确性和学生设计充分肯定。通过认识探究,思考对比,交流评价,学习不同方式,一步步规范自己知识,重构新学知识,学会以物理知识分析生活现象,应用于生活生产,达到STS目标。
实践证明,只要教师改变教学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激活物理课堂,引导学生改变以往的被动和依赖,采用以积极的情感体验和深层次的认知参与为核心的学习方式,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包括高层次思维在内的全面素质的提高。
论文作者:王海华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39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0
标签:学生论文; 物理论文; 测力计论文; 知识论文; 弹力论文; 情境论文; 课堂论文; 《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39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