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BIM技术的招投标阶段成本管理研究论文_骆晓娜

深圳市建衡达工程造价咨询有限公司韶关分公司 广东韶关 512000

摘要:BIM技术是一种新型的管理应用技术,在建设工程招投标阶段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阐述了目前我国建设项目招投标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究了BIM技术在建筑工程招投标中的应用,并在阐述传统建设项目招投标阶段成本管理流程的基础上,设计了基于BIM的建设工程项目招投标阶段成本管理流程,以实现BIM技术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建设工程;BIM;招投标;成本管理

引言

建筑行业是一个高浪费、高污染的行业,加上工程项目的独特性,其建设过程中会出现诸多不可预见的因素,而BIM技术的出现可以有效解决了建筑行业产生的各类问题。BIM作为一项信息技术,其在建筑工程项目的应用,不仅可以提升招投标阶段的成本精细化管理水平,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整个项目的经济效益,而且也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鉴于此,本文通过对现阶段的招投标成本管理过程和BIM技术理论的应用现状进行总结,并设计了基于BIM技术的建设项目招标阶段成本管理流程。

1.我国建设工程招投标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我国建设工程招投标现状

建设工程招投标制度在我国的工程建设中应用广泛,招投标阶段是全寿命周期中的一个重要的阶段,它的作用是将目标成本转变成动态实时成本,其目的是为业主选取更好的供应商和承包商。这种具有竞争性的承接业务的方式对规范建筑市场秩序促进承包商之间的良性竞争最终形成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局面有着巨大的优势。在传统的招投标过程中是存在许多问题的,首先,信息孤岛现象是最普遍的问题之一,招标方的真实意图包括需求和目标难以及时有效的传递给投标方。其次,现在的招投标项目普遍的施工计划都非常紧凑,勘察、设计、施工同时进行的现象普遍存在。然而招投标双方却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在工程量的计算上。而且在较短的时间内,要想编制完整的工程量清单和计算出精确的工程量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这样会增加双方对于工程量上的偏差和变更签证的风险。最后,在现有的投标环境中,投标方难以向招标方展示本公司的施工技术水平和施工组织设计。而BIM技术的应用就可以有效的解决上述问题[1]。

1.2存在的关键问题

由于《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的出台,逐步完善企业自主报价的权利使参建各方主体权责明确,最终建立了以市场自主调节、自由竞争为主,政府宏观调控为辅的新体系。但是在传统模式下招投标管理阶段仍然存在一些关键的问题,下面主要从两方面来阐述。

1.2.1招标单位存在的问题

在传统的招标方式下,招标项目时间紧任务重,于是经常会出现边勘察、边设计边施工的现象。因此项目特征的完整性极差,造价管理人员很难编制完整的招标清单。清单编制的越粗糙,后期成本失控的风险就越大。因为设计图纸不完整会导致工程量计算不准确,项目特征描述不清楚会导致组价的不合理而且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还有可能出现大量的设计变更,增大投资风险。

1.2.2投标单位存在的问题

在招标公告发出到投标这一过程留给投标方的时间大概有半个月左右,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要想准确的计算工程量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特别是对于大型的结构复杂的商业综合体,往往都是参照已建类似项目进行报价,按照招标工程量进行组价。目前建筑市场都是采用清单计价模式,如果投标方在投标前不能对工程量进行准确的计算,在投标时就不可能灵活运用相关的报价技巧,报价过高或过低,结算时的价格不变,结算的实际工程量与招标工程量出入较大,都会增加投标单位成本失控的风险,就会丧失原来投标的意义。再有就是如果甲方提供的图纸不完整,乙方根据甲方的图纸来计算工程量,肯定不能够得到准确的工程量。信息孤岛的问题也会导致甲方设计变更的信息不及时反馈给乙方也会导致工程量的不准确。

2.BIM技术在建筑工程招投标中应用概述

2.1 BIM的基本原理

BIM,中文翻译为建筑信息模型,早在20世纪70年代由ChuckEastman教授提出。Eastman教授对BIM的定义是:BIM是一个包含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内全部物理特性、构件信息、施工进度和过程控制信息的一个数字信息模型。目前认可度较高的定义是由美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出版的美国国家BIM标准将BIM概念定义为一个数字信息模型,它包含了建设项目的物理特性和功能特征,可以集合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内所有的信息资源并共享,为建设项目管理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BIM是一个公共协作共享的数字化信息平台,实施BIM的前提是在项目进行过程中,项目各参与方在项目全生命周期各阶段都可以对BIM模型进行建模、提取、更新,以便及时沟通信息并完成工作[2]。

2.2传统模式与BIM技术

DBB模式即设计-招标-建造模式是我国建筑工程领域常见的一种模式,这种模式任务分配明确,但各参与方之间几乎没有交集,不能及时沟通、反馈,信息孤岛现象严重。而且只能等到设计图纸全部出齐之后才进行招标、建造,整个项目的建造周期长,各参与方之间几乎无沟通合作。传统模式下参建各方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

图1设计-招标-建造模式(DDB)

图2BIM技术模式

BIM技术的出现为工程项目的参与方提供了沟通交流的信息共享平台。在招投标阶段,各方资源共享,各方之间的关系由传统模式下的博弈关系转变成现在的协作关系。甲方可直接利用设计院建好的BIM模型进行工程量的统计和编写项目特征描述,快速准确的编制完整的工程量清单,从而确定招标控制价和标底。施工单位也无需自己重新建模,就利用该模型能够快速准确的计算出工程量,完成投标报价,避免对设计图纸理解的偏差,提高招投标的效率和准确性。基于BIM技术的各参与方的关系如图2所示。

2.3 BIM技术在招投标中的应用价值

BIM技术在建设项目招投标阶段的应用不仅解决了传统招投标过程中存在的大量棘手的问题,而且促进了招投标阶段成本管理精细化程度的提升,提高了建设项目成本管理的效率,从而保证招投标的可靠性。招标方可直接利用设计院提供的BIM模型,能够快速准确的编制完整的工程量清单,提高工程量的精确度和避免漏项发生,能够在最大程度上降低施工过

程中出现变更、签证等纠纷的发生。投标方根据BIM模型快速提取相应的工程量信息可以精确获得建设项目的投标报价,结合项目特征和综合单价定出更有利的投标策略,保证企业在招投标过程中做出正确的决策,从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3]。

3.基于BIM的建设项目招标阶段成本管理流程设计

3.1传统建设项目招标阶段成本管理流程设计

传统的招标阶段成本管理流程如图3所示,通过总结分析发现传统的招标阶段成本管理流程有如下三个缺点:

图3传统建设项目招标阶段成本管理流程

(1)成本管理组织不明确。在招标准备阶段,基础资料需要多部门配合提供,但部门间如何配合在流程中却没有体现。资料的准备和阶段性成果如何在部门间传递比较模糊,缺少详细规范的工作流程。(2)成本管理工作侧重点错误。成本管理人员主要的工作内容包含工程量清单的编制、目标前估算的编制、与目标成本的对比。仔细分析这三部分工作内容发现,回标前估算是最重要的,最能体现成本管理水平。准确的回标前估算有利于甲方在招标前与目标成本进行对比分析,及早发现成本超支的问题,从设计阶段进行成本的优化,避免无效成本的增加。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由于招标时间紧,而工程量清单的编制又费时、费力,所以成本工程师把时间和精力都放在了工程量清单的编制上,只是把极少时间用在回标前估算和目标成本的对比分析上,极大的增加了后期成本失控的风险。(3)招标准备资料的标准模糊。招标准备资料存在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即招标图纸设计深度不够。经常会采用单价合同招标,出现招标清单漏项的风险。甚至有的时候会出现方案设计招标的现象。房地产公司对于招标图纸的设计深度没有明确要求,只是根据项目计划安排而被动调整,经常出现为赶进度而放弃设计深度要求,随之改变拟招标合同计价方式的现象。

3.2基于BIM技术的招标阶段成本管理流程

通过上文对传统招标准备阶段各个部门的工作职责与成果文件的分析和采用BIM技术后会产生的工作内容的变化对比,可以总结出基于BIM技术的房地产企业招标阶段成本管理流程。详见图4。

图4 基于BIM的工程项目招标阶段成本管理流程

通过对现阶段房地产开发项目成本管理流程的分析与总结,然后根据BIM信息模型形成过程,梳理招投标阶段成本管理工作涉及的各个部门及相应职责,并构建出基于BIM的房地产开发项目招投标阶段成本管理的流程。

4.结语

综上所述,在建设工程项目招投标阶段成本管理中科学、合理地应用BIM技术在提高工程造价控制和管理水平,实现工程整体效益等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BIM技术通过对项目进行主动控制,可真正做到项目工程造价的事前控制和动态控制,不仅提升了招投标阶段的成本精细化管理水平,也使得建筑市场的发展更加规范化。实践证明:BIM技术作为项目管理的一种重要的技术方法,必将成为招投标阶段的重要竞争手段,也必将成为新时期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的方向。

参考文献:

[1]胡姝莹.基于BIM的房地产开发项目招标阶段成本管理流程研究[D].重庆大学,2016.

[2]刘平稳,范光鹏.基于BIM技术的招投标阶段工程造价研究[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7(2):00290-00290.

[3]匡施瑶.BIM技术在建设工程招投标中应用[J].吉林建筑大学学报,2017,34(1):109-112.

论文作者:骆晓娜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8

标签:;  ;  ;  ;  ;  ;  ;  ;  

基于BIM技术的招投标阶段成本管理研究论文_骆晓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