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板书设计例谈,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语文论文,板书设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语文教学过程中,板书设计是不容忽视的一环。一个科学的板书图式,往往对学生准确全面的掌握知识、提高学习效率起着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板书设计历来被语文教师所重视。现结合课例,谈谈本人的几点体会。
一、板书设计要突出直观性
直观性指形象直观地再现课文内容特点。学生通过板书能直观地把握课文重点,明确学习目标,减少学习过程的盲目性。例如《记王忠肃公翱事》(高中语文第一册)一文,设计板书如下:
板书再现了课文的体裁(记事)、题材及内容联系(对内、对外),再现了本文的特点:选取小事(拒婿请调、代友藏珠),采用白描手法来刻画人物表现其性格(克己奉公,刚正廉洁)。板书简约、直观、思路明确。学生容易理解,记忆效果好。
二、板书设计要求具有调探性
这里所说的调探性包括两方面:一是教师合理布局课文各知识点,使之在整个板书结构中占有恰当的位置,让各知识点呈有序性、层次性;二是体现课堂组织教学的渐进性、层次性、板书内容反映了课堂教学步步推进的有序排列。教《赤壁之战》(高中语文第一册)前两个自然段时(一课时),我试着试计了这样的板书:
根据课时教学目标,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有四个:①人物关系;②主要人物鲁肃、诸葛亮战前促使孙、刘联合过程中所处立场及所持态度;③主要人物的言行;④主要人物通过言行所表现的个性特点。合理安排四个知识点,形成有层有序的板书结构。
根据课堂教学的先后,首先明确本课时出现的人物及其互相间的关系:孙、刘联合抗击曹操。鲁肃与诸葛亮是促成双方联合抗曹的关键人物。第二步比较分析这两个人物的身份、地位及立场态度。鲁肃在劝权说备的过程中设身处地的为对方着想,“情理并举”。诸葛亮作为刘备的代表,向孙权求救,态度“不卑不亢”。第三步重点分析鲁肃与诸葛亮的言行及其在具体言行中表现的性格特点。鲁肃从“天时”“地利”入手与孙权分析联刘抗曹的可行性;然后到刘备军中用“慰劳军中用事者”、“说备”、自我介绍等手段力促“人和”,由此可见其“远见卓识”与“擅于外交”的才能。诸葛亮到东吴先后采用“激将”、“褒备”、“贬操”等手段,使孙权同意联刘击曹,表现了他的“足智多谋,机敏善辩”的性格。
这样,围绕板书组织课堂教学,层次分明,有条不紊,显示了板书的调控性作用。
三、板书应发挥其指导性
指导性即通过板书指导学生全面把握课文知识点,掌握某些有关的规律性知识和学习方法。我在讲授《蒲公英》(高中语文第一册)一文时是这样设计板书的:
这个设计集中了该文的全部知识点:内容、线索、结构、主题。在教学过程中利用板书引导学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使之“网络化”,并利用板书内容复习巩固散文的一些规律性知识,诸如抒情散文中借物抒情之“物”的作用,“形”是怎样串联在一起来表现“神”的等等。这对学生举一凡三阅读其它同类散文,提高散文赏析能力,无疑是一种综合性指导。
四、板书设计应讲求艺术性
艺术性就是使用经过精心选择的词语、线条、符号等进行艺术性组合,使板书结构形成美观艺术的有机组合体,并使之成为勾通教师、学生、教材三者之间的桥梁。通过教师的分析、点拨,学生手眼脑并用对板书中的词语、线条符号等进行联系判断,强化思维,从而提高记忆的准确性与持久性。以《鸿门宴》(高中语文第二册)“宴前”阶段板书为例:
板书通过线条、词语的艺术组合使一篇容量大、关系复杂、人物性格多面的课文得以直观再现,既揭示了课文内容,又挖掘了课文内涵。教师对人物性格稍加分析、点拨,即能简化学生的记忆过程,使学生较好的把握教材知识,收到良好效果。
标签:板书设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