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讨机械通气治疗COPD并重症呼吸衰竭82例效果。方法 2014年1月-2018年1月我院共收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重症呼吸衰竭患者82例,随机把82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观察组41例、对照组41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疗法,包括氧疗、支气管扩张剂治疗等等。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前提下,采取呼吸机进行无创通气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24小时的血气指标。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血气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治疗后PH值明显更高,PaO2明显更高,PaCO2明显更低,呼吸频率和心率明显更低,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气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对比,治疗后观察组PH值明显升高,PaO2明显升高,PaCO2明显降低,呼吸频率和心率明显降低。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比对照组更高。结论 采用无创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重症呼吸衰竭患者,不仅可以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减少患者的痛苦创伤,而且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领域的重大进步,值得大力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机械通气;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重症呼吸衰竭;效果观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目前阶段备受关注的一种慢性呼吸道疾病,其病变特征主要表现为气道阻塞。该疾病现阶段发病率、死亡率都较高,尤其是40岁以上的中老年患者,发病率高达10%。过去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主要方法为有创性机械通气治疗,需要对患者建立人工气道,对患者机体造成一定的伤害。近几年,随着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的改进与应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得到明显的提高。本研究主要对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重症呼吸衰竭82例效果进行探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4年1月-2018年1月我院共收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重症呼吸衰竭患者82例,纳入标准: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标准相符合,伴随严重的呼吸衰竭合并症;知情同意参与研究。排除标准:躯体性疾病、语言能力障碍、精神疾病、智力异常等。男患者56例,女患者26例,年龄30-88岁,平均38.05±1.55岁,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48例,高中及以上34例,随机把80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观察组41例、对照组41例),观察组男患者28例,女患者13例,年龄30-88岁,平均38.09±5.50岁,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26例,高中及以上15例;对照组男患者28例,女患者13例,年龄30-88岁,平均38.15±5.15岁,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22例,高中及以上19例。两组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疗法,包括氧疗、支气管扩张剂治疗等等。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前提下,采取无创呼吸机进行辅助通气治疗。采取S/T模式,设定初始呼气压(IPAP)为2-3cmH2O,初始吸气压(EPAP)在8-12cmH2O,后根据患者的耐受情况逐步调整呼气压在3-5cmH2O,吸气压在10-25cmH2O,拟目标呼气潮气量8ml/kg,以达到缓解气促,减慢呼吸频率,减轻呼吸肌疲劳以及理想的人机同步性。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24小时的血气指标、治疗疗效。参考《临床疾病诊断依据》的疗效标准:(1)显效:临床症状明显获得改善,经实验室检查指标明显好转;(2)有效:临床症状有所改善,但是改善不明显,实验室检查指标显示有所好转;(3)无效:临床症状完全没有改善,甚至更加严重。
1.4统计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血气指标比较 观察组和对照组血气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治疗后PH值明显更高,PaO2明显更高,PaCO2明显更低,呼吸频率和心率明显更低,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气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对比,治疗后观察组PH值明显升高,PaO2明显升高,PaCO2明显降低,呼吸频率和心率明显降低。见表1。
2.2两组治疗疗效比较 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比对照组更高。
观察组n=41:显效21例,有效19例,无效1例,治疗有效率为40/41(98%);
对照组n=41:显效10例,有效10例,无效21例,治疗有效率为20/41(49%)。
3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重症呼吸衰竭病情危急,对患者的危害性极大,可造成患者残疾甚至于死亡。所以,必须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重症呼吸衰竭患者进行及时的救治。如果在发病初期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重症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无创通气治疗,可以大大地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和插管率,获取更加明显的疗效。无创通气治疗技术操作便捷,可以持续应用于治疗中,也可以间断进行治疗,与以往有创性机械通气治疗对比而言,可以有效地缓解患者的痛苦。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重症呼吸衰竭患者无创通气治疗的过程中,患者可以正常说话、进食,因此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也比较高。本研究采取无创通气治疗技术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重症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治疗,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血气指标,提高患者的呼吸舒畅度。在进行无创通气的过程中,患者容易因为气管分泌物较多导致气道不通畅,因此需要注意使用温湿化装置对患者的气道进行加温加湿,从而促进患者顺利咳出气道分泌物。同时,需要注意观察患者的面部皮肤是否受损,胃部是否胀气,对这些异常现象都需要立即进行处理。
根据本次研究结果,可知采用无创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重症呼吸衰竭患者,不仅可以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减少患者的痛苦创伤,而且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领域的重大进步,值得大力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张钿.自拟益气活血利水方对接受有创机械通气治疗的重症心力衰竭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呼吸循环功能及近期预后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8,27(22):2442-2445.
[2]张彩霞,孙丽华.重症专职护理小组在序贯机械通气治疗伴呼吸衰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35):38+44.
[3]罗舟燕.重症专职护理在序贯机械通气治疗伴呼吸衰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J].中国社区医师,2018,34(23):130-131.
论文作者:张玉平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8年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3
标签:患者论文; 呼吸论文; 疾病论文; 重症论文; 阻塞性肺论文; 对照组论文; 血气论文; 《航空军医》2018年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