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角色定位与使命_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论文

高校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角色定位与使命_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论文

高校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角色定位与使命,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论文,使命论文,高校论文,角色定位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高校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中肩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作为繁荣和谐文化、创新和谐理论、培养和谐人才、引领和谐风尚的高校,必须以高度的使命感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一项事业来做。

一、高校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角色定位

1、高校是创造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先进生产力的战略高地。

胡锦涛同志2006年2月19日在中共中央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指出:“要通过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来不断增强和谐社会建设的物质基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需要厚实的物质基础,需要先进生产力的支撑。这是时代的呼唤,是高校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

“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是十七大向教育事业发出的伟大号召。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人才资源是最重要的战略资源。综合国力的竞争说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谁拥有人才优势,谁就拥有竞争优势。大学生作为掌握先进知识、先进技术、先进技能的人力资源,是未来现代化生产力中最活跃、最革命、最具创造力的要素。他们是代表我国未来先进生产力水平的主要群体,是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先进生产力支撑的关键性人力群体。因此,培养高素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构建和谐社会赋予高校的重大历史使命。

高校是人才、知识聚集的高地,是生产、传播、转移和创新知识与科技的基地。审视当今时代,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高校的科技创新能力迅速增强,已成为国家创新体系的主体和科技创新的源泉,成为科技创新的中坚和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源。紧盯科技、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发展前沿,围绕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部署,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文化繁荣,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厚实的物质与精神基础、提供强大的科技与文化支撑,是现代大学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高校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宏伟事业中天地广阔、理应大有作为。

2、高校是培养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主导力量的战略基地。

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经济发展,经济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在这一辩证关系中,人起着重要的决定因素。大学生不仅是我国先进生产力的主力群体,也是创造我国健康、雄厚、坚实的经济基础的主力群体,更是未来我国上层建筑的主导群体。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我国未来社会的决策层、管理层、智囊层以及各类专家学者等精英将主要产生于现在的大学生群体;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政治、法律、艺术、哲学等将主要由现在的大学生群体去创建;国家的政治法律制度和组织设施、国家机器也将由现在的大学生群体去构建和操作。因此,他们是提高我们党执政能力的主导力量,是发展、创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主导力量,是构建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的主导力量。高校应站在战略的高度,主动承担起培养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主导力量战略基地的重大责任。

3、高校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精神文化的战略要地。

十七大报告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胡锦涛同志在中共中央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也强调,要“通过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来不断巩固和谐社会建设的精神支撑”。和谐社会需要和谐精神、和谐文化的支撑和引导。因此,必须在继承和借鉴的基础上塑造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民族精神、先进文化与道德伦理,使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和谐发展。我国未来先进思想、精神、文化、道德的主创群体将产生在青年大学生中,我们的民族精神、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与归属感和民族的生命力与凝聚力要靠当代大学生中的优秀分子提升。我们党的教育事业应该而且必须培养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带头人。高校作为知识创新力量集中、创新手段先进的地方,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示范区、辐射源和战略阵地。

4、高校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要地。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设成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愿望。要实现这一战略目标,需要高素质、高水平的人才基础,需要先进、发达的科技基础,需要繁荣、文明的社会基础。这些正是高校的优势所在,因此高校理应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要地。

二、高校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历史使命

1、加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教育,培养高素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高校的历史使命。 “建设者”是我们党执政的基础群体,其素质如何,关系我们党执政目标的实现;“接班人”是我们党未来执政的主导群体,其质量如何,关系我们党的生死存亡。因此,高校必须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高度,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教育贯穿到学校的教学、管理等一切活动中去,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大学生的头脑,培养其“执政”意识与“和谐”意识。一是培养其忧患意识。即引导大学生认识我们面临的严峻挑战,增强紧迫感和危机感。二是民本意识。即培养大学生的“亲民、爱民、为民”意识,努力成为最广大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三是民主法制意识。即培养大学生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民主管理、保障民权的观念和素质,增强依法办事、遵守法律的观念。四是公平正义意识。即按照社会主义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观念的要求,公道正直地为人处世,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五是生态意识。即帮助大学生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伦理观念,形成正确的生态责任感和义务感。六是诚信友爱意识。即使大学生养成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平等友爱、与人融洽相处的良好品德。七是自律清廉意识。即培养大学生中先进分子的清正、廉洁意识,为我们党造就具有清廉之风的新一代执政群体。

2、面向和谐社会建设宏伟目标,强化、培养大学生的预执政能力。

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因此,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胡锦涛同志指出:“一个有远见的民族,总是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青年;一个有远见的政党,总是把青年看做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因此,高校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在培养大学生业务技能的基础上,培养、强化大学生构建和谐社会的预执政能力:一是教化能力。使大学生具备教化人们接受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并将其内化为信念、外化为行为的能力。二是统领能力。即培养大学生的领导、协调能力,能够激励、调动人的积极性,协调、率领周围的人同心同德地为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勤奋工作。三是整合能力。善于把民意整合为决策或政策,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四是依法办事的能力。即善于依法组织活动、管理事务、维护权益。五是创新能力。即善于通过创新来高效率地推动工作。通过扎实的教育与培养,使大学生成为具有执政能力、和谐意识、宽容精神、民主作风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主力军。

3、开展科技创新,为奠定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作贡献。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指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强大的物质基础作支撑,没有强大的物质基础,和谐社会只能在低水平、低层次上徘徊。因此,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增强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发展必须是可持续的发展,是高科技含量的发展。为此,高校要发挥学科交叉综合、人才基础雄厚、学术氛围宽松、国际合作交流活跃、信息灵通等优势,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开展科技创新,为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创造先进的生产力,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物质基础。

4、建设校园文化,努力创造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先进文化。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有先进的文化为底蕴与支撑。大学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要大力加强以和善、合作、协调、友爱、诚信、民主、法治、公平等为主要内容的校园文化建设。通过培养人才、文化创新、服务社会、对外交流,成为继承传播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阵地和交流借鉴世界先进文化的窗口,成为新知识、新思想、新理论的重要摇篮,成为先进文化的辐射源和示范区,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精神保障。

5、加强理论研究,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

高校人才济济,科研力量雄厚,应当自觉承担起和谐社会理论研究和宣传的任务,发挥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的作用。为此,高校要大力开展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深入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条件下我国社会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深入研究我国社会利益关系发展变化的规律和趋势;深入研究社会稳定、公共安全发展变化的规律和趋势。要不断认识和把握新形势下和谐社会建设的特点和规律,为更好地推进社会建设和管理、统筹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提供智力支持。

6、建设和谐校园,为构建和谐社区、和谐城市作贡献。

高校应从民主、法治、廉政、公平等方面入手,构建和谐校园。要重点解决特困生救助、分配不公、学生收费、教学管理、学生管理、校园网管理、干部不廉洁、学术腐败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使高校成为一个社区、一个城市在构建和谐社会方面的一面旗帜。同时,要通过物质支持、人力支援、科技输出、人才培训、文化交流、文明共建和大学生志愿者的爱心奉献等措施和活动,参与、推进和谐社区、和谐城市建设。

三、大力推进和谐校园建设

1、科学规划和谐校园建设。

和谐校园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体系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子系统,是高校的一项重要历史任务。高校党委和行政必须从塑造民族未来的高度,旗帜鲜明地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和“如何培养人”这两个根本以及“建设什么样的和谐校园”和“怎样建设和谐校园”这两个主题,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进行大学核心价值、精神文化、功能目标的战略研究,因校制宜,从“精神层、制度层、行为层、形象层、物质层”等层面,制定高校的和谐校园建设规划,为和谐校园建设提供科学的行动指南。

2、抓住关键环节,建设和谐校园。

构建和谐校园,既是一个历史发展过程,又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可以从多方面、多角度去探索和实践。我们认为必须抓住以下几个关键环节:一是“人和”。人的和谐是关键,决定着校园和谐的成败。“人和”,是指校园秩序的稳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睦相处以及道德风尚良好的理想状态。为此,要靠公平公正、精神文化、民主法治来营造领导班子的和谐、干群之间的和谐、师生之间的和谐及各个群体自身的和谐。二是“景和”。在一个和谐的校园,每一人、每一事、每一物都应该是一道靓丽的风景。如师生良好的精神面貌与行为习惯、生动活泼的教育教学活动以及布局科学合理洁净的校舍与花草树木等,均是展现校园和谐的窗口。校园“景”的基调是洁净、整齐、有序、合理、规范并且充满生机与活力,极具特色与表现力。透过这个窗口的任一景,都可以感知校园的文化、校园的和谐。三是“事和”。即学校的各项事业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和谐发展。比如,学科专业发展的和谐、规模与质量的和谐、教学与科研的和谐、教学与管理的和谐、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和谐,等等。四是“素和”。就是构成高校的各种要素之间的和谐,特别是人、财、物等资源要素的配置要科学合理,以充分发挥其效能。五是“心和”。即构筑人的精神家园,使人的“心”能安下来、静下来、定下来,能够受得起教学的劳累、耐得住做学问的寂寞、经得住社会的诱惑,以豁达的胸襟、宽容的精神、进取的意识、良好的心态育人才、做学术、干事业。

3、用党的先进性建设推动和谐校园建设。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建设和谐校园,关键在各级党组织。党的先进性是建设和谐校园的政治保证、组织保证和思想保证。一是要建设一个受到广大教职工拥护的具有感召力、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的党委领导班子,使其成为引领和谐校园建设的坚强核心与旗帜。二是要建设一支作风正、会谋划、重实干、善统领的党员干部队伍,使其成为组织落实和谐校园建设的主导力量与带头人。三是建设一支具有良好政治素质和道德修养的敬业、勤业、精业的党员队伍,使其成为和谐校园建设的骨干力量和践行者。四是要搞好高校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提高基层党支部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夯实建设和谐校园的组织基础。

4、构建和谐校园建设的长效机制。

和谐校园建设是大学文化、精神、灵魂、环境长期提升、塑造、建设的过程。高校必须建立和谐校园建设的长效机制,如顺畅的领导机制和运作机制、系统的和谐思想教育机制、丰富的活动践行机制、有效的考核激励机制、严格的监督约束机制、良好的条件保障机制等,从而以良性运行的长效机制创造人人追求和谐、人人促进和谐、人人为和谐校园建设作贡献的生动局面。

5、以大学生党建工作促进和谐校园建设根本目标的实现。

和谐校园建设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和谐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生党建工作具有为大学生成为合格的建设者奠定动力基础、为大学生成为合格的接班人奠定政治基础、为大学生成为精神文明的创造者奠定思想基础、为大学生成为先进公民奠定品德基础的功能和作用。高校大学生党建工作要“正确引导、广泛吸纳,强化教育、认真选苗,重点培养、慎重发展,发挥作用、锻炼提高”。即:工作阵地前移,新生入学教育时就把引导大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追求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去抓,引导大学生主动接受党建教育;强化对大学生政治信仰、成才立业、和谐人格的教育,以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教育活动来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在此基础上认真选择有培养前途的苗子;多指导、多考验,严把质量关,慎重地发展党员;为学生党员创造条件、搭建平台,发挥他们在和谐校园建设中的作用,培养他们建设和谐社会的能力,使他们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标签:;  ;  ;  ;  ;  ;  ;  ;  

高校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角色定位与使命_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