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的:对冠心病患者采取优质护理的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对100例冠心病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优质护理服务,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和护理后,两组患者都好转出院,但在满意度方面、焦虑下降幅度方面,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冠心病患者进行必要的优质护理,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满意度,降低焦虑情绪,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关键词】优质护理模式;冠心病;护理满意度;焦虑情绪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8999(2015)6-0052-02
【Abstract】Objective:take effect on the quality of care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were observed and analyzed. Methods: 100 cases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and experimental groups, each group of 50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conventional care to patients; experimental group quality care in routine care, based on the two groups care benefits patients were analyzed and compared. Results: After a period of treatment and care,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ere improved and discharged, but in satisfaction, decrease anxiety, the experimental group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 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 <0.05) .Conclusion: CHD patients the necessary quality care,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patient satisfaction, reduce anxiety, improve treatment, and promote early recovery of patients.
【Key words】 High quality care model; coronary heart disease; nursing satisfaction; anxiety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与改革开放的深人,人们的生活水平与饮食结构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也在逐渐升高,这与人们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与自然环境的污染以及工作压力的增加是分不开的,这种疾病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命健康。除给予患者基础药物控制以外, 护理服务的水平也会对冠心病患者的治疗、转归产生极为突出的影响【1】。因此,在新时期加强对优质护理在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是当前人们研究的一大课题。
1 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本组研究的100例冠心病患者是从医院收治的患者中选取出来的,其中男性有55例,女性有45例。他们的年龄在45-85岁之间。这些患者的冠心病的主要临床表现是:胸骨后、心前区以及剑突下出现疼痛感,并放射到患者的两肩、颈部、左上肢以及两上肢上,同时伴有面色苍白、气促、心率快、恶心伴区吐、血压升高或者血压降低以及心电图出现异常等。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两组患者都经过利尿、强心、扩冠、吸氧以及纠正心率失常等治疗之后,对照组在治疗期间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具体操作如下。其中优质护理的项目包括:冠心病的基础护理与冠心病的专科护理。期间要重点检查护理的质量指标,比如说,一级护理的合格率、压疮发生率、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以及护理流程的操作合格率等。
1.2.1优质基础护理:每天配合患者的生物钟与病情做好晚间与晨间的护理工作,采用湿扫法清洁整理床单元,根据情况随时更换床单元及病员服,保持病室清洁,做好病房管理。对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协助其定时翻身与进食,加强口腔与皮肤的护理,有效预防压疮的发生,在进行冠心病基础护理的过程中,护理工作人员要有健康的心态与耐心,为患者提供最专业的护理服务【2】。实施弹性排班制度,实施无缝隙的优质护理干预。
1.2.2 有针对性的优质护理:第一,在患者人院时,对患者身体疼痛部位与时间长度以及诱发冠心病的原因,或者降低患者疼痛的方法进行有效评估,对患者采取必要的缓解措施;第二,密切关注患者病情,在对患者进行护理时,要严格按照无菌操作的规则进行各种形式的护理流程操作,动作要准确、轻柔,在利用一些特殊药物的时候要对患者进行过敏反应的测试,在治疗的过程中,护理人员要和患者进行有效地沟通,尽量减轻患者对冠心病的恐惧感;第三,对患者进行非药物的治疗内容包括:控制患者的糖尿病高血压等症状、采取措施纠正患者的不合理饮食习惯以及协助患者做好康复训练,其中重要的是要让患者了解大到吸烟是诱发冠心病病发的原因之一,吸烟时间越长,患者发生冠心病的机率就会越大;第四,要利用聊天或者进行健康教育的机会让患者了解诱发冠心病的高危因素,比如说,糖尿病、肥胖、酗酒、高血压、家族史以及吸烟;第五,要对护理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努力提升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护理人员应务实基础护理,优化工作流程,提升服务品质,深化护理内涵,以此更好的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促进护理质量方面有更深的认识和理解【3】。工作中,护理部以《优质示范服务病区工程》为蓝本,认真对照自查自纠,持续质量改进,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做到“三好、一满意”,更好地为人民群众的健康服务。工作人员在与患者或者患者家属进行接触的时候,要坚持以人为本,微笑服务的原则,尽量缩短医务工作者与患者之间的心灵距离,增强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缓解医患之间紧张的关系氛围;第六,护理工作人员要做好患者的康复教育干预工作,在患者人院康复时期,要做好心理健康教育与卫生教育工作,冠心病是一种慢性疾病,导致患者需要耗费更长的时间及更多的医疗费用,引起患者产生焦虑、恐惧心理,因此,医护人员对患者采取有效的心理护理,耐心听取患者的倾诉,并给予适当的建议,为患者提供一些治疗成功的病例,鼓励患者坚持生活自理,提升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减轻患者焦虑或者抑郁的心理压力,对于体弱病重者可先从床上进行四肢运动,慢慢过渡到室内走动,病情稳定的基础上可以做一些中老年保健操。在患者出院后3个月内,护理人员要交代患者家属陪伴患者进行室外康复训练,并定期到医院进行康复治疗;在患者出院超过3个月之后,要根据患者身体恢复的状况,制定实事求是、切实可行的康复训练计划,为患者提供一个温馨、自由的康复计划网。
1.3 效果评定。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对患者的心理状态作评定。>50分为焦虑,分数越高说明焦虑程度越严重,同时采用自制的调查问卷,对护理满意度进行评定【4】
1.4 统计学分析:运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 ±S)表示【5】,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法,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与优质护理之后,患者巨大的心理压力得到了缓解,增强了战胜病魔的信心。同时经过优质护理之后,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提升。不仅恢复了正常的工作与生活,而且减轻了自身对家庭、社会的压力。两组患者都好转出院,但实验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焦虑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 讨论
目前,优质护理模式是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不仅对患者的疾病进行有效的治疗,还要对患者的心理、社会、精神等方面进行重点护理,经过此次的研究发现,在对患者进行优质护理干预和针对性护理及必要的心理护理、康复教育干预后,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同时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患者的焦虑程度。提升患者治疗的依从性,从而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减短住院时间,减轻社会、家庭压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袁春玲.家庭病床冠心病护理可行性探讨.西部中医药, 2012, 25(7):109-111.
[2]杨碧翠.优质护理在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J].医学信息,2011.24(23):413 -414.
[3] 钟仕萍,黎雪梅.对护理质量投诉的原因分析及防范.护理学杂志,2010,21(7):398-402.
[4] 袁媛 曹婧琦 刘芳 优质护理服务在心脏介入手术期应用的体会[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318-319.
[5] 蒋素兰.心力衰竭患者的优质护理体会[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2,24:101-102.
论文作者:杨福珍,董贵川,彭,烨
论文发表刊物:《中医学报》2015年6月第30卷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9
标签:患者论文; 冠心病论文; 焦虑论文; 满意度论文; 统计学论文; 实验组论文; 对照组论文; 《中医学报》2015年6月第30卷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