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如何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渗透德育论文_黄中秋

简述如何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渗透德育论文_黄中秋

湛江市爱周高级中学 广东 湛江 524000

摘要:当下,信息技术迅速发展,为人们提供了资源和方便,同时不可避免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如何避免正处于成长关键期的高中生受到信息技术的不良影响,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就是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渗透德育的意义所在。本文简述了高中信息课程的德育目标和重要性,并重点论述了如何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渗透德育,以期为从事高中信息技术的工作者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程;高中;德育;渗透;措施

前言

德育对学生具有重要作用,这是众多教育从业者的共识,尤其在这个信息化、网络化的时代,德育的作用显得更加重要。此外,新课程改革中也有许多以人为本、和谐教育等的教育理念。因此,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渗透德育、培养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教师进行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时必须关注的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重要渗透德育,更要致力于研究如何渗透德育。

1.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渗透德育的教学目标和重要性

1.1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德育目标

目前,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主要以《信息技术基础》和《网络应用技术》为主。这些信息技术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1]。具体而言,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教师通过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活动,使得学生掌握信息获取、信息加工和信息管理,并且形成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在思想上形成辩证的唯物主义。(2)教师通过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达到利用信息技术处理问题的能力。学生通过学习信息获取的过程和途径,掌握获取信息的每个环节和内容,并最终可以利用自己搜集的信息解决问题。(3)教师通过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信息加工和表达的意识。信息素养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信息的加工和信息的表达,通过使学生明确信息加工和信息表达的重要性,从而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4)教师通过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活动,使学生明白信息技术为社会生活创造的便利和影响,对于信息技术需要辩证的看待、并合理有序的使用。(5)教师通过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养成规范道德的网络态度和价值观,强化利用信息技术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1.2 德育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的重要性

传统信息技术课堂,几乎所有的时间都是围绕着软件操作等知识展开教学;而新课改实施以后,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科素养,学生自主操作时间有所增加[2] 。此外,随着网络的发展,学生更易接触到网络和信息。而高中生正处于思想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对学生进行积极、正确、及时、规范的引导,会产出较为不利的后果。教育本身最重要的作用之一,就是育人。德育显然成为各个学科共同的职责,因此信息技术课程除了培养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外,更要注重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由此可见,在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渗透德,是十分重要的教学目标。高中阶段是学生人生中的重要时期,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关键时期,是学生形成人生观和世界观的黄金阶段。在高中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中渗透德教育,引导学生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3]。

2.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渗透德育的措施

信息技术学科的内容具有多样性,比如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常常使用的各种电子白板、多媒体机房等媒体工具,为德育的渗透提供了充分有利的条件。教师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渗透德育的措施,方式可以多样化和个性化,例如利用这些媒体工具进行视频等教学渗透德育。具体而言,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渗透德育的措施,可以从教师自身做起,也可以立足课本内容渗透德育,还可以利用情景教学和案例教学,开展各类活动和红色教育等。

2.1 德高为师,行为世范

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渗透德育,首先需要从教师自身做起,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每一位从事教育的教师,本身便是学生的德育典范。因此,教师应当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并且加强师德,以正能量的自身形象为学生树立榜样。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高中的信息技术相关课程就是以学生的发展作为出发点,更好的服务于学生的长远发展;相应地,教师在传授信息技术相关课程时,也需要相信学生、尊重学生和服务学生。通过教师为人师表、行为世范,使得学生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被教化。学生在学习知识、发展能力的同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良好的个人习惯和品质,这些会使学生终生受益。比如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不仅包括生活方面的习惯,还包括使用信息技术的习惯。教师同时要求自己和学生在计算机教师不吃零食,注意卫生,保持良好的上机秩序,营造适宜的学习环境。

2.2 研读教材,运用其中的德育因素

高中信息技术学科的教材是以技能性、实践性为基础,在此之上渗透道德伦理、人文精神等内容,体现了综合性、开放性、时代性等特点。理想的教学不仅包含智育的要求,也应该实现德育的目标,而在信息技术相关课程中,德育的因素有隐蔽性的特征,如果没有认真的研读教材,就不能合理的运用其中的德育因素。因此,教师应该全面研读教材,理解教材的内容,然后发掘其中的德育因素并加以运用,继而实现智育、德育双重的教学目标。

2.3 情景教学和案例教学

目前,情景教学被普遍的运用在各个科目的教学实践中。比如,情境教学可以使学生在习得技能和知识的同时,体验情感和态度的不同变化,培养学生健康科学的价值观。因此,信息技术课程同样可以创建情境、实施情境教学,利用情境教学的优势渗透德育。学生通过不同的情境案例,在不同的行为、态度、观念上进行选择并强化,最终形成自身素养。此外,教师也可以利用案例教学模式在信息技术课程中渗透德育。案例教学是开放式和互动式的教学模式。案例教学中使用的案例,是通过与理论知识的结合,通过案例中的知识、信息、观点的碰撞,达到启示理论知识和启迪学生思维的目标。以“计算机安全知识”为例,教师可以列举一些因缺乏安全而造成损失的新闻,并让同学们进行讨论并思考如何避免,然后从中学习计算机安全知识和防范措施。

2.4 开展德育类型活动

教师通过开展德育类型的主题活动、在活动中渗透德育,这是学生比较容易接受的形式之一。信息技术学科作为工具性较强的学科,教师可以巧妙的运用学科知识,开展一些在课程中添加德育内容的活动。在各类活动中,学生自然地接受到了德育。比如,在进行“电子邮件”章节的教学时,在教师讲解应用网络收发并管理邮件的信息技术知识,并且指导学生学习如何在电子邮件的客户端进行简单的设置操作。在学生学习这部分知识之后,教师可以设计以“电子邮件”相关内容为主题的活动,还可以加入角色互换的形式,同学们不仅发送邮件,还可以接收邮件。同学之间可以利用邮件表达感谢、分享心情、请教问题等等。这样通过邮件收发的操作,学生不仅进一步理解了学科知识,还在信息技术学习的同时加深了同学之间的感情、改善了人际关系。

2.5 红色教育

红色教育,是服务于公民道德体系的建设和未成年的教育,遵循着寓教于乐的教育原则,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呼唤有志青年忧国忧民、挑战自我、奉献社会。红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是德育的重要部分,被称为德育的灵魂。因此,教师注重在教学中加入红色教育的内容,增加学生的责任感、使命感,促使学生意识到利用信息技术服务于祖国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3.结语

总体而言,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渗透德育,是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这要求从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老师,提高自身修养,结合学科和学生的特点,有意识的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德育。力求使信息技术课堂成为学习进行德育工作的重要平台,教师引导学生不仅学习信息技术知识、更要养成正确的人生观,强化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谢宜泳.浅谈高中信息技术课中的德育渗透[J].中国校外教育,2017(2):164-165.

[2]何佳鑫.高中信息技术课德育目标实现策略的研究[J].教育,2017(1):00151-00151.

[3]汪青梅.如何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渗透德育[J].新课程(下),2016(11):225-225.

[4]孔祥银.浅谈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意义[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3):115-116.

论文作者:黄中秋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8年第7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8/7

标签:;  ;  ;  ;  ;  ;  ;  ;  

简述如何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渗透德育论文_黄中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