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讨脑梗塞护理中实施早期康复护理模式的临床价值。方法:以2018年1-12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共78例。按患者入院顺序,将其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患者按照医院常规模式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则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比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护理有效率为79.49%,观察组护理有效率为94.87%,对比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为(11.09±1.72),日常生活能力评分(Barthel)为(60.24±6.37),肢体功能评分(FMA)为(54.19±6.06),三项指标与对照组相比,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梗塞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效果显著,具有极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脑梗塞;早期康复护理;肢体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神经功能缺损
脑梗塞属于一种脑血血管疾病,在临床上尤为常见,发病群体以老年人为主。伴随着医疗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对其进行治疗之后,虽然可以成功挽救患者的生命。但是患者经治疗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常出现一定的后遗症,例如:语言障碍、行为障碍、运动障碍。基于此,在对脑梗塞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必须要辅以有效的护理干预,以促进患者预后[1]。为对脑梗塞护理中实施早期康复护理模式的临床价值,以2018年1-12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以2018年1-12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共78例。
所有患者均经临床诊断证实,知晓本次研究详情,自愿参与其中。同时,将不配合研究者、血液疾病者、心、肝、肾器官器质性病变者排除在外。
按患者入院顺序,将其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男女比例为21/18,年龄区间63-85岁,平均年龄为(74.0±11.0)岁,病程5-14d,平均病程(9.5±4.5)d;观察组:男女比例20/19,年龄区间63-87岁,平均年龄为(75.0±12.0)岁,病程5-13d,平均病程(9.0±4.0)d。两组患者临床资料经统计,结果呈P>0.05,表示本次研究具有学术价值。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则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包括:(1)体位护理:协助患者采取侧卧位,使得患者瘫痪的肢体、关节等承受足够的压力。同时,并每隔2h对患者进行翻身一次,以免患者出现痉挛、压疮等现象;(2)吞咽功能康复训练:利用棉棒,蘸取少量的水,对患者的咽后壁、舌根、软腭部位进行刺激,频率为3次/d。同时,指导患者进行吞咽练习,以达到增加吞咽力量的目的;(3)肢体功能恢复训练:对患者进行体位转换、四肢屈伸等训练;接着对患者进行穿戴衣物、自主洗漱等日常生活训练。待到患者肌肉力量得以恢复之后,可指导患者下床行走、站立等;(4)语言和认知功能训练:对患者进行听力刺激,并对其进行口型示范,进而逐字逐句对其进行发音指导,以促进患者语言功能的恢复;还可以通过简单的汉字拼读、颜色分辨等形式,以促进患者语言和认知功能的恢复;另外,还可以加强与患者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以提升其语言和认知功能。
1.3 观察指标与判断标准
评定患者护理效果。痊愈:临床症状消失,NIHSS评分下降90-100%,肢体功能恢复,日常生活可自理;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仍有轻度的病残症状,NIHSS评分下降46-89%,肢体功能基本恢复,生活基本上可自理,仍需他人帮助;有效:临床症状有所改善,但仍存在中度的病残症状,NIHSS评分下降18-45%,生活仍需他人帮助;无效:未达到上述指标者。
利用日常生活能力表(Barthel)、肢体功能评分表(FMA)对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与肢体功能进行评分。利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NIHSS)对两组患者神经缺损程度进行评分,满分为42分。
1.4 统计学分析
利用统计软件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结果以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以X2检验。以P<0.05为有意义。
2 结果
2.1 护理效果对比
如下表1所示: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79.49%、94.87%,二组数据对比结果呈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 NIHSS、Barthel、FMA评分对比
如下表2所示:观察组NIHSS评分为(11.09±1.72),Barthel评分为(60.24±6.37),FMA评分为(54.19±6.06),三项指标与对照组相比,结果呈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在临床研究中发现,诱发该疾病的主要因素是患者脑部血液供应出现障碍,以至于其出现缺血、缺氧等现象。临床上,脑梗塞患者常出现头痛、眩晕、大小便失禁等,太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威胁患者生命健康。但是患者在接受治疗后,虽然可在很大程度上行挽救生命,但多数患者均会留下不同程度的后遗症,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因此,在对脑梗塞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必须要辅以有效的早期功能康复训练,以改善患者神经缺损程度,并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肢体功能。
与常规护理模式相比,早期康护护理干预模式下,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将患者的体位护理、吞咽功能训练、肢体功能训练以及认知和语言功能训练结合为一起,以促进患者康复。在早期康复护理中,通过吞咽功能恢复训练,进一步增加了患者的吞咽能力,提高了患者饮食能力,并为身体康复提供了足够的营养支持。同时,通过肢体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训练,有效防治了肢体障碍的发生率,并提高了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认知和语言功能训练,有效改善了患者神经缺损程度,促进了患者语言康复。而体位训练则促进了患者血液循环,降低了压疮、静脉血栓的发生率[2]。
本次研究结果也充分表明:通过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后,患者护理有效率为94.87%,NIHSS评分低于常规组,Barthel和FMA评分高于常规组。综上所述,对脑梗塞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促进了患者康复,临床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官秀萍.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在脑梗塞患者的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11):232+243.
[2]王珊.脑梗塞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30(02):335-336.
论文作者:姜兴双
论文发表刊物:《中西医结合护理》2019年第0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9
标签:患者论文; 功能论文; 评分论文; 肢体论文; 日常生活论文; 脑梗塞论文; 能力论文; 《中西医结合护理》2019年第0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