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视域融合”教学策略分析论文_方晓月

小学语文“视域融合”教学策略分析论文_方晓月

(浙江省乐清市虹桥镇第十二小学,325600)

摘要:“视域融合”教学作为一种新型语文教学范式,不仅是语文教学领域寻求健康发展方向的主要载体,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哲学理念在教学领域的推广。小学语文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诸多弊端,影响实际课堂效果和教学效率,而“视域融合”恰好为小学语文教学模式提供了改革的契机,能够结合学生的视觉、听觉及对话练习等因素更好的完成语文课堂教学。本文对小学语文“视域融合”的教学策略进行浅要分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视域融合”;教学策略

引言

“视域融合”教学的策略,主要强调师生双方为共同主体的教学课堂,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对于处在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讲,自身的学习经验和理解能力尚且处于发展阶段,因此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遇到的较难部分,就会产生属于自己的视域,而小学语文“视域融合”教学实质上就是将学生的视域与作者的视域进行融合,理解作者是在怎样的视域下完成的作品,从而真正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

一、“视域融合”教学范式的含义

“视域融合”教学范式主要目的是探求语文教学的本质,从而总结出一套完整的符合当前新课改进程的教学标准,最大化的保证小学课堂的有效性。其次“视域融合”教学课堂能够充分体现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更好的实现学生自身学习能力与教材文本的互相结合,从而发挥出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帮助学生深层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以及课文主旨。“视域融合”教学范式的实行,不但符合当前语文课程改革的趋势,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在课堂中明确教学目的

在当前实际教学中,很多语文教师依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开展教学活动,表现为教师完全主导课堂、教师讲学生听、死记硬背等模式,不仅会对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产生影响,还会严重抑制学生的学生积极性以及学习兴趣。所以面对当前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现状,教师必须依据素质教育的理念对教学模式作出改革。新课改要求教师在课堂中要充分体现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逐渐成为课堂的主导者,教师则扮演学生的“引路人”角色,从而提高学生在课堂中的言论空间,使学生能够充分表达自身的观点,展示自身的视域,并在较为自由的学习氛围中依靠自身能力实现与课文中的视域进行融合,从而完成自主学习。想要达到这一目标,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实行“视域融合”教学范式,首先就要求教师要明确教学目的,完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按照教学目的来探寻教材中所蕴含的精华,使“视域融合”充分发挥出其自身的教学价值。

例如,教师在教学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坐井观天》一课时,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同学们,小青蛙听到小鸟把外面的世界讲得这么精彩,也想出来看一看,那外面的世界有什么啊?以此来带领学生展现自身的视域,有的学生说:青蛙看到了青青的草和鲜艳的花。有的同学说道:青蛙看到了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有的同学则说:小青蛙看见的是路边垃圾成堆,散发着奇怪的味道。然后教师要求学生进行思考,“既然外面的世界这么精彩,为什么在井里的小青蛙会如此坚定地反驳小鸟的言论呢?”引导学生对作者的视域进行思考,然后明确“认识事物要站得高,才能看得远”这一主旨才是课堂的教学内容,使学生在自主思考的过程中找出课文精华,从而实现“视域融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利用多媒体设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于处在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要想实现课堂“视域融合”教学,教师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是如何吸引学生的课上注意力。由于年龄的特性,小学生在课堂长时间较为枯燥、乏味的氛围中,难免会出现走神、注意力不集中、交头接耳等问题,严重影响教师的讲课进程和学生接受知识的过程。因此为了充分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教师需要充分考虑多媒体设备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推动下,当前多媒体设备已经实现各层课堂的广泛应用,其本身具备优秀的搜索、储存和展示功能能够更好的将学生和教师所需要的教育资源更直观的进行呈现,在实行“视域融合”教学范式过程中,充分运用多媒体设备,能够更好的帮助学生在实践中总结出学习经验,从而实现全面接受语文知识的目标。

例如,教师在教学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秦兵马俑》一课时,可能很多学生都在家长的带领下参观或者了解过兵马俑,但是对于其发展历史和背景都是一知半解。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相关内容,如秦朝历史背景中发生的重大事件、兵马俑的陪葬历史、秦始皇的性格以及主要功绩等,然后引导学生在观看完相关视频后进行课文阅读,更好的拉近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实现“视域融合”。

四、加强师生关系的培养

小学语文课堂“视域融合”教学范式其内涵之一就是要求教师要加强培养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以此来充分发挥出其的教学价值。新时代的影响下,当前学生的思维能力受到多方环境因素的冲击,已经具备一定程度的自立意识和独立思考能力,相对应的,学生不再希望教师继续以“高高在上”的姿态与自身进行对话,更希望教师能够成为自己的朋友。因此教师要充分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在了解其学习特点的基础上,与学生建立平等、互助、融洽的合作关系。一方面,要做到师生双方互相尊重,鼓励学生说出自身的想法和观点,并给予足够的尊重;另一方面,教师在“视域融合”教学中也应注重对于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与教师的审美观念产生通感,既拉近了师生双方的关系,有陶冶了学生的情操,促使“视域融合”教学范式能够发挥出最大教学意义。

例如,教师在教学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北京的春节》一课时,对课文进行充分阅读后,教师可以组织开展“班级分享会”活动,鼓励学生将自己家乡的春节习俗、活动或者具有代表性的食物等进行分享,充分尊重学生的观点,实现视域的融合;其次教师可以参与到分享会中来,同学生一起,分享往年春节中的趣闻趣事,拉近与学生之间的审美能力,促进师生关系的发展。

总结:

在具体开展“视域融合”教学时,教师应该把握好自身与学生、文本之间的关系,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利用多样化的形式帮助学生不断激发学习兴趣,最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李莉.小学语文“视域融合”教学范式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7,4(24):141-142+150.

[2]孙洪伟.视域融合下“生本对话”的思考与践行策略[J].江苏教育研究,2015(Z5):80-82.

[3]付艳丽.“视域融合”教学范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分析[J].中国农村教育,2019(17):106.

论文作者:方晓月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12月5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16

标签:;  ;  ;  ;  ;  ;  ;  ;  

小学语文“视域融合”教学策略分析论文_方晓月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