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地铁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果,极大缓解了城市交通拥堵,为人们出行提供了便利。而接触网是地铁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重要的动力来源,一旦地铁接触网受到雷击,将会引发各种故障,影响到列车的正常行驶,甚至引发安全事故,对乘客及机组人员生命安全造成威胁。本文主要分析高架桥段地铁接触网耐雷水平,基于此,提出几点接触网改造及防雷措施,以为相关部门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高架桥;地铁接触网;防雷措施
牵引供电系统在地铁中应用有着非常高的要求,且地铁系统因为缺少备用系统,一旦受到雷击将造成永久性故障,迫使地铁停运。我国很多地区雷电活动频繁,尤其是在夏季,雷击会使电气设备及地铁绝缘子受到破坏,对地铁运行安全造成威胁。高架桥段鉴于接触网对地高度增加,会扩大引雷范围,进而更容易受到雷击。为此,采取必要的防雷保护措施非常重要。
1.高架桥段地铁接触网耐雷水平分析
1.1雷击高架桥段地铁接触网模型
现以某城市某高架桥段地铁接触网为例建立地铁接触网模型,采用避雷线每间隔150m接地,并使用避雷器每间隔200m进行防雷接地保护。避雷器额定电压为1200V,避雷器型号为HY10WL-20。设置的最小地铁支柱绝缘子爬电距离为200mm,电压100kV的闪络电压占50%。将雷击高架桥段地铁接触网模型建立起来,详见图1。
图1 地铁接触网等效模型示意图
依据上图1,50m为支柱之间跨距;桥面单位长度电感表示为L2,取值为0.3uH/m;1号桥墩单位长度电感表示为L1,取值为0.15uH/m;1号线桥墩电阻表示为R1,取值为5Ω;支柱波阻抗电阻取值为130Ω。
1.2现有防雷措施下高架桥段地铁接触网耐雷水平
结合以上雷击模型,在3号与7号支柱处设置了避雷器与接地点,3~7号支柱的顶端为雷击点,可以将各个支柱的耐雷水平计算出来,详见下表1。
表1 现有防雷措施下高架桥段地铁耐雷水平
通过上表1可以发现,耐雷水平最高的是3号与7号支柱,耐雷水平为7.2/KA,出现这一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在3号与7号支柱设置了接地点与避雷器,有效保护了线路不受雷击。耐雷水平最低的为5号支柱,仅为2.5KA,因为雷击6号与4号时,5号出现闪络,且处于中间位置,由此减弱了其防雷保护作用。鉴于只有3号与7号有接地线及避雷器,使得线路耐雷水平分布特点为对称分布,也就是说,中间保护薄弱,两边保护较强,耐雷水平也就出现相应变化。
2.高架桥段地铁接触网改进防雷措施
2.1避雷器与接地点优化布设措施
设置避雷器是最直接、最简单的接触网防雷措施。地铁接触网避雷器设置有着严格要求,即要求每间隔250m设置一台避雷器,避雷器上面连接接触网,下面连接大地,并联被保护的设备,高架桥区域,可使用钢筋让避雷器与桥墩纵向连接。正常情况下,避雷器处于高阻状态,有微小电流经过,但如果接触网电压过高,避雷器电阻会减小,电流流过大地,可以保护与避雷器相关联的设备。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发现,避雷器及接地点的布设对提高支柱耐雷效果有一定作用。为此,每个支柱接地点最适宜的间距为50m、100m和200m,这是基于接地点间距最小情况考虑的。同时,出于对避雷器的密集使用会增高防雷成本的考虑,为了减轻检修工作量,避雷器适宜安装距离为200m、300m及400m、600m、800m。一般,综合使用避雷器与多种接地点,可以对高架桥段地铁防雷方案综合评估。当避雷线受到雷击时,接地点处于中间位置,可以有效分析高架桥段地铁线路最低耐雷水平。详见下图3所示。
图3 避雷间距/m
从上图3可以看出,高架桥段地铁接触网耐雷水平主要受接地点间距影响,当雷击避雷线时,与避雷器的间距没有联系。当接地点间距为50m时,线路最低耐雷水平约为7.2kA;当接地点间距为100m时,最低耐雷水平约为4kA;接地间距200m,最低耐雷水平为2.9kA,每一个支柱接地时的线路最低耐雷水平是接地点间距200m时的约2.5倍;鉴于地铁高架桥段预留的接地端子较多,且每一个支柱需要通过桥墩接地将最低耐雷水平提高,虽然这样一来,会增加每一个支柱的接地造价成本,但是能够非常显著的将地铁高架桥段最低耐雷水平提高。当接触线受到雷击时,避雷器间距中间位置为雷击点,可以将最低耐雷水平得到。
2.2架设架空地线
架空地线有着一定防雷作用,但是必须与接地装置可靠连接,让电流就近流入到大地,从而减少雷电压危害区域。架空地线需要将接触网覆盖,每间隔200m设置火花间隙。保护角直接关系到架空地线防雷效果,并且在电力系统中,保护角与线路电压有一定联系,通常66kV以下的输电线路保护角规定值为20°~30°,但是地铁线路高度高于输电线路,为此,虽然接触网电压等级低,但是保护角依然要比上述规定值大。在雷暴较少的地区,架空地线高度高于避雷线时,可以将接触网遭受雷击的次数减少,从而减少牵引引起的跳闸。但雷暴频繁的地区,架空地线过高容易使线路遭受雷击的频率增大,为此,需要依据不同地区实际情况而谨慎选择。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分析了高架桥段地铁接触网耐雷水平,分析了避雷器与接地点优化布设措施,表现了从接地点可以有效将雷击避雷线时的耐雷水平提高,同时,避雷器也对提高雷击接触线耐雷水平有显著作用。鉴于接地端子在高架桥段桥墩处预留,将每个支柱连接到桥墩接地,可以将线路最低耐雷水平提高。在今后的高架桥段地铁接触网防雷措施上,会出现更有效、更先进的方法,需要不断加强技术研究与实践,从而提高防雷效果,保障地铁运行安全。
参考文献
[1]吴银修.地铁架空地线和高架段接触网的防雷技术[J].中国科技信息,2016(09):98-99.
[2]韩虎.地铁高架桥段雷击特性及防护技术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6.
[3]李征,肖稳安,姜翠宏,陈凯.南京地铁柔性接触网的雷电综合防护对策[J].陕西气象,2012(03):43-45.
论文作者:刘浩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12
标签:避雷器论文; 地铁论文; 桥段论文; 防雷论文; 高架论文; 支柱论文; 间距论文; 《防护工程》2017年第3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