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领域的强有力对话-斯坦福大学Paul 183;Milgrom教授挑战杨晓凯教授(一)_杨小凯论文

经济学领域的强有力对话-斯坦福大学Paul 183;Milgrom教授挑战杨晓凯教授(一)_杨小凯论文

经济学界的一次强者对话——斯坦福大学保罗#183;米尔格罗姆教授挑战杨小凯教授(上),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米尔论文,斯坦福大学论文,保罗论文,教授论文,学界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保罗·米尔格罗姆是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此前,先后在西北大学与耶鲁大学任教。他还是《美国经济评论》等数家权威杂志的编辑,并在企业理论、产业组织理论、机制设计理论及应用等方面发表了一系列奠基性论文。

杨小凯:保罗,我们在网址www.inframarginal.com上设立了一个讨论平台,定期组织论坛。你是否有兴趣成为论坛的嘉宾?

米尔格罗姆:小凯,我正准备请我的一些同事参加你提出的活动。在我看来,对你的框架的最重要的反对意见可能是下面一些:

一、经验研究很强地支持了资本积累(如果合适地加以界定的话)是经济增长的夯基的看法。把资本放在次要地位的理论必然是本末倒置的。

二、经济学家知道交易费用是经济组织的主要决定因素;目前真正重要的任务是更深入地确定是哪些费用,从而就能考察决定交易费用的因素的变化是怎样影响组织的。这就是这么多的理论研究者运用契约理论、重复博弈与委托-代理模型建立了更细致的交易费用模型的原因。

三、市场的发展在亚当·斯密时代比在今天更为重要。今天,除了最落后的经济与管制最重的经济之外,在几乎所有的经济中,太阳底下有的货物都有市场。在今天最重要的较发达的经济中,市场不繁荣是因为基础设施的缺陷。真正需要的是用来执行契约的法庭、用来保障股东的法律,等等。专业化是一个次要的问题,首要的问题是保护资本。我理解你模型的真正优点,但我认为这些反对意见很重要,它们指出了你方法上的缺陷,说明了在你的专业化理论与主流的资本与投资的观点之间需要协调与整合。请告诉我哪些文献最能协调这些分歧。

杨小凯:保罗,这些都是很好的问题,需要在论坛中进一步讨论。特别是,把内生交易费用引入超边际经济学是一个需要密切关注的领域。譬如,把你的多任务(multi-task)、衡量成本(measurement cost)与扭曲之间权衡的思想,与分工网络的超边际分析相结合就会对契约、企业理论产生很多重要的推论。

很多匿名审稿人经常问的另一个问题是超边际分析中均衡的效率问题。由于存在多重的角点均衡与分工的网络效应,许多审稿人认为我们模型中的一般均衡不是帕累托最优的。

下面附了我与萨克斯合著著作中的一段话,涉及了超边际经济学中的资本与投资理论。从出版社寄给你的《经济学》的第25章,你会发现有关资本与投资问题的讨论:

由于在纯粹消费者与纯粹生产者之间的两分法,在早期的新古典分析中,消费和储蓄行为的理论(如弗里德曼的永久收入模型、莫迪利亚尼的生命周期模型与投资和资本理论习惯上就是分离的。早期的很多新古典的储蓄和投资模型是宏观经济 学模型,而不是微观经济学的一般均衡模型。这些模型的储蓄行为没有很好的微观经济学基础。近期的储蓄与信贷模型区分了自我储蓄与人际借贷,建立了合理的微观经济学模型来解释人们之间跨时交易所带来的储蓄与人际借贷。

在这类文献中,自我储蓄有好几种收益。不同时点的收入差异与未来收入的不确定性是自我储蓄收益的两个源泉。这里,收入的差异可能是禀赋的差异或生产的差异引起的。在16.2节中,我们将考虑这样一个自我储蓄模型。另外,跨时交易中还有几类建立在储蓄的一般均衡模型基础上的收益。(1)主观贴现率或对不同时点的商品的偏好不同会导致跨时交易;(2)跨时交易的一个显著的来源是人们之间禀赋与生产能力的时间安排不同;(3)人们会愿意将资源借给那些拥有更好地跨时地转移资源的技术的人。(4)对购买耐用品的需求,这种耐用品的价值比个人在每一时点的收入流都大。在16.2节,我们将考察这类人际借贷的两个模型。

理解储蓄对生产力的意义对于理解刘易斯观察到的如下现象是必要的:“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是理解一个储蓄占其国民收入4%、5%或更少的共同体是通过什么机制,变成一个自愿储蓄国民收入的12%-15%的经济体的。”有关储蓄与生产力关系最有名的理论是所谓的“储蓄本位论”,该理论宣扬在当前储蓄与未来生产力之间存在着“当且仅当”的关系。当前的储蓄可以增加将来的人均资本,劳动生产率则是人均资本的单调增函数。这种储蓄与投资本位论在拉姆齐、索洛、卢卡斯、罗默及格罗斯曼与赫尔普曼的增长模型中都被认为是给定的。

然而,我们会问:为什么现在的储蓄会提高将来的生产力?起码两千年之前两者之间不存在这种正相关。例如,两千年之前,农民每年投资玉米种子,但是这些投资仅能维持简单再生产,而不能提高生产力水平。再如,中国农民投资于住房,这种住房在70年代完全是自己建起来的,这类耐用住房的投资效率是非常低下的。

卢卡斯与罗默对该问题的反应是指出了储蓄与投资会产生人力资本。然而,中国的例子再一次说明人力资本与教育方面的投资未必会提高生产力。中国人对储蓄与投资于教育有特别的偏好。然而,直到19世纪末当中国引进了现代学校与大学体系时,这种偏好也没有明显地提高生产力。在传统的中国学校中,教师之间是没有分工的。每个教师教给学生的知识从文学到哲学,无所不包。但在现代大学中,在专家型教师与专业化的学院之间有着很高程度的分工。而且,受过教育的人从大学毕业后所从事的职业也是很专业化的。正是高水平的分工保证了教育的高生产率,因此投资于教育对促进生产力进步具有显著的作用。近期的实证研究也支持我们的观察。Printchet论证了,宏观经验证据推翻了教育与人均产出之间无条件的正相关关系,尽管微观数据能够说明教育对收入具有正效应。

格罗斯曼与赫尔普曼对我们以上问题的反应是说明了研究与开发。然而,马歇尔把波尔顿与瓦特发明的蒸汽机归因于发明活动中的分工。爱迪生的经验也是分工对成功的发明具有重要意义的另一证明。不但爱迪生本人在他一生大部分时间专心于电器,而且他还组建了一个拥有100多个致力于不同发明活动员工的专业性研究机构。上面观察说明,在人力资本、教育或研究上的投资,如果没有用于发展出适当水平的与适当模式的分工,就不会自动地增加未来的生产力。因此,围绕资本概念的基本问题不是我们投资多少、储蓄多少,而是在投资于机器、教育与研究时,我们运用了多大水平和什么模式的分工。

近期的经验反驳了第四类规模效应(在人均GDP的增长率与投资率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而支持了我们的观察。因此,大部分古典经济学家,如斯密、穆勒、马克思与马歇尔都强调了分工与资本之间的联系。穆勒的工资基金论与现代的投资-消费两分法是有所不同的。他写道:“资本虽然是储蓄的结果,却是被消费掉的。”这个命题说明投资理论应当能够解释为什么消费品从其生产者那里转移到生产品的生产者那里会提高生产力。换言之,我们应该把一般均衡模型的概念作为投资与经济发展的引擎,来解释人际之间商品的跨时交易,而不是储蓄本位论。

在16.3-16.4节中,我们运用斯密-杨格内生专业化的模型来正式化古典资本理论,这里资本用来提高迂回生产活动中的分工水平。在储蓄产生的投资、决定市场范围的分工、贸易依存度及生产力之间存在着什么关系呢?又是什么机制同时决定了均衡投资(储蓄率)、利率、经济增长率与均衡的分工水平呢?

我们的理论源自斯密与阿林·杨格,他们明确地阐明了劳动分工与资本的关系。按照他们的观点,资本与投资是在迂回的生产活动中劳动分工的发展问题。道理如下:假设在一个经济中,通过劳动或者通过劳动与拖拉机可以生产食物,消费者-生产者事前是相同的。在生产每一件物品时,都存在干中学的专业化经济。每人首次从事一项工作或者换工作时会产生固定成本。每个人既可以选择专业化,也可以选择自给自足。专业化的好处是充分利用干中学的专业化经济,并避免转换工作的成本。然而,由于专业化会导致交易费用的增加,专业化会以牺牲当前消费为代价提高将来的生产力。

而且,生产拖拉机存在着显著的固定学习成本。学习成本要达到一定的临界水平才能生产一辆拖拉机。因此,就需要在干中学的专业化经济、迂回生产的经济、交易费用与固定的学习成本之间进行权衡取舍。每一个消费者-生产者都通过选择专业化分工水平与模式、生产交换消费的商品数量,在这4种相互冲突的力量之间进行权衡,来最大化自己在两期中的贴现效用。

这些权衡之间的相互作用决定了经济中动态均衡的性质。如果交易费用系数足够大,经济就会处于自给自足状态,自给自足的程度取决于固定学习成本的大小和迂回程度的经济性。这会使每个人自给食品或者同时自给食品与拖拉机;物品的数量也可能发生演化。如果交易费用足够低并且专业化干中学与迂回生产存在着显著的经济性,那么在动态均衡中,该经济将会发展出一种市场结构:在这种结构中,每人要么专业化生产食物,要么专业化生产拖拉机,进而会有贸易发生。对于分工而言,有两种模式的投资与储蓄。如果生产拖拉机的固定的学习成本不高,每个人都会以牺牲第1期的消费来支付为提高分工水平所带来的交易费用,这样就会提高第2期的生产力。这种自我储蓄机制并没有涉及到人际借贷。而且,如果交易费用系数和专业化、迂回生产的经济性太高或者太低的话,在动态均衡中,专业化水平和/或商品的种类数就会发生演化。如果生产拖拉机的固定学习成本是如此之高,需要一段时间用来专业化学习生产商业上具有竞争力的拖拉机,以致于拖拉机的生产不能在一期中完成,那么在第1期中,专业食品生产者向专业拖拉机生产者提供借贷的储蓄安排,对于生产具有迂回生产性的拖拉机就是必不可少的。

在第1期中,当拖拉机还没有生产出来的时候,单纯用其劳动生产食品的专业化生产者以食品的形式向拖拉机的专业化生产者提供借贷。在第2期,拖拉机的专业化生产者以超出其在第2期中购买食品的价值向专业化的农民出售拖拉机。两者之间的差额用来偿还第1期中的贷款。虽然第1期中食品的人均消费比自给自足的组织形式下低,但在第2期中拖拉机的使用却提高了食品的生产率。如果交易费用系数和专业化干中学及迂回生产的经济性较高的话,贴现收益会大于第1期的人均资本消费水平。不论是从各期之间人们的真实收入增加的意义上,还是从总的真实贴现收入高于自给自足的组织形式的意义上而言,经济都会增长。

米尔格罗姆:小凯,我对审稿人明显的错误不感兴趣。第一福利定理(竞争性均衡是有效的)并不要求内点解和凸性,就是这样。但更一般性的竞争性均衡存在性定理却有凸性的要求。在你的非凸性模型中,竞争性均衡可能并不存在。

所以另辟蹊径(可能是博弈论)就会有帮助。那时存在性不成问题,而效率则成了问题;这取决于模型。你可能开始得到了一些类似保罗·罗默早期著作中垄断竞争模型的结论,在这些模型中,没有两个人生产完全相同的产品。

标签:;  ;  ;  ;  ;  ;  ;  ;  ;  ;  

经济学领域的强有力对话-斯坦福大学Paul 183;Milgrom教授挑战杨晓凯教授(一)_杨小凯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