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探究论文_俞爱清

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探究论文_俞爱清

摘要:教学效率作为衡量教学方法、教学活动可行性的手段之一,一定程度能够有效评价教师教学理念。本文主要对当前高中数学课堂教学面临的困境进行分析,并提出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路径,希望高中学生数学成绩提高的同时自身数学综合素养得以提升。

关键词:教学效率;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综合素养

引言:

高中数学作为高考提分重要科目之一,在当前高考压力下,部分教师采取传统的知识传授的教学方法,学生跟随教师的授课节奏被动地接受数学知识点,这种授课方法一定程度抑制了学生数学学习积极性,直接导致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低。同时,在高考紧张气氛的冲击下,学生心理上产生不同程度的压力、紧张感,加上高数这门课程本身具有的抽象性、复杂性等特点,部分学生对这门课程产生恐惧的心理,导致这门课程学习效率比较低。

一、高中数学课堂教学面临的困境分析

(一)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理念、方法存在偏差

在当前应试考试环境下,高数作为高考提分关键科目,师生对其重视度比较高,由于高中数学任务多、难度大,在具体的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为了高效利用课堂授课时间,主要采取传统数学知识讲述+习题训练的方式来授课,这种授课方式一方面造成课堂气氛比较沉闷、压抑,部分学生逐渐失去高数学习的兴趣,并且课堂教学效率受到一定影响[1];另一方面,这种传统的高数授课方式无法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空间,一定程度阻碍了学生数学学习创造力,不利于学生高数可持续学习。

(二)高中数学教学无法实现差异化

由于每个学生数学基础、学习方法以及自主学习能力等存在一定的差异,而教师在有限时间、精力下,无法兼顾到每个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在具体的高数教学中无法实施层次化教学方式,造成学生数学学习水平差距比较大,间接性使高数课堂教学效率比较低下,尤其是基础比较差的学生,可能跟不上教师的授课节奏。同时,高数这门课程本身充满抽象性和复杂性,大多数学生会感受到高数学习比较吃力,加上学生自身自主学习能力比较差,与其他学生数学学习差距越来越大。

(三)高数课堂教学中无法做到全面、客观评价

在当前高考压力下,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以考点知识为导向开展教学活动,并且在具体的高数教学中以考试成绩为指标对学生进行评价,这种评价方式不能起到教学评价激励、引导等作用,一方面不能全面了解每个学生数学学习情况,为后期数学教学方法的优化提供参考依据[2];另一方面以单一分数来衡量学生数学学习水平,对于考试成绩一般的学生而言,容易挫伤这部分学生数学学习热情,可能会逐渐放弃对这门课程的学习。

二、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路径

(一)更新教学观念,丰富高数教学方法

针对当前高中数学教学理念陈旧、方法单一的现状,要求学校定期组织教师学习、培训来提升教师的综合素养,促使教师高数教学理念的更新,能够站在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开展高中数学教学活动,并且尝试将传统数学教学方法与新型教学方法相结合,为传统高数教学方法注入活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并且要求教师投入更多时间和精力在备课、课堂活动设计环节,比如对高中数学教材进行钻研,发现教材内容规律和编写特点等,并且能够以一定层次、逻辑性等整个数学教学活动有效衔接,做到每节课内容的有效导入,时间方面的有效把握,促使整个高中数学课堂效率提升。

同时,在丰富高中数学教学方法方面,可以尝试将探究性、合作学习等模式引入到高数课堂教学中,为学生数学思维的完善、解题规律的总结等提供拓展的空间,促使学生高数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也可以发挥情境化、疑问导向等教学方式的优势,以具体高数课程内容为依据采取对应的教学方法。

(二)采取分层方式实现差异化教学

由于当前高中数学教学任务量大,不能实现学生个性化教学,学生之间高数学习水平存在一定差距,导致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降低的现状。要求采取因材施教的教学方式满足不同高数基础学生的需要,让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能够以自身发展规律来学习高数[3]。比如教师可以根据班级学生高数学习情况进行评估、定位,对不同学生高数教学内容、提问难度以及作业布置等进行差异化设计,比如要求数学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熟练掌握基础内容,教师数学课堂提问的问题难度和与这部分学生数学基础相适应,在课后作业布置方面,可以为学生提供自主选择习题的机会,让这类学生在高数学习中感受到成就感,在巩固数学基础的同时可以适当增加数学学习的难度。

同时,对于数学基础比较牢固的学生而言,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求教师进一步拓展其数学思维,为这部分学生提供更多数学自主探究的机会,比如在数学教学内容掌握程度、课堂问题解答以及习题完成要求等方面能够满足这部分学生挑战的心理,使其在不断突破过程中实现自我提升。

(三)为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创设多样化环境

众所周知,学生学习与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其中民主、平等等课堂环境可以唤起学生互动、探索的热情,能够为学生自我挑战能力和创造力等培养提供有利条件,有利于拉近师生关系,在相对和谐、友好的环境下,便于师生数学学习内容的交流和探讨,从而间接性促使高中数学课堂效率的提升。

同时,在当前信息技术不断更新的趋势下,高中数学教学中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手段来营造多样化的教学环境,辅助高中数学教学活动的开展[4]。比如在学习“圆柱体积推导”这节内容时,教师可以将以往所学的相关知识进行课前导入,然后设置“以往所学立体图形体积是如何计算的?这些图形之间有什么联系?等问题,使学生大脑高速转动起来,对圆柱体体积计算产生一定思路,然后通过多媒体动画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将思考过程中所遇到的思维阻碍进行突破,使自己的思路更加清晰,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动脑过程将圆柱体积公式推动出来,从而促使学生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

三、结束语

为了实现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要求教师对其自身教学理念、方法不断更新,能够以教学目标来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在师生的相互配合下实现教学效率的提升。

参考文献:

[1]仲海飞.新课程背景下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研究[J].数理化学习(教研版),2017(8).

[2]孙雪.新课程背景下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解析[J].考试周刊,2018(2):89-89.

[3]戴兰娟.新课程背景下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高考,2019(15):135-136.

[4]赵珍.关于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探究[J].新课程(下),2017(6):168-168.

论文作者:俞爱清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20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14

标签:;  ;  ;  ;  ;  ;  ;  ;  

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探究论文_俞爱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