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企业经营绩效评价的理论基础_业绩评价论文

论企业经营绩效评价的理论基础_业绩评价论文

论企业经营业绩评价的理论依据,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经营业绩论文,理论依据论文,评价论文,企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27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892 (2002)04-0068-06

一、“最大”、“最小”法则与业绩评价

经济学是研究如何有效配置稀缺性资源的科学,需要回答和解决三大基本经济问题:(1)生产什么和多少;(2)如何生产;(3 )为谁生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什么取决于消费者的货币选票,消费者偏好形成的购买决策指明了社会资源的最终用途,成为引导生产者进行生产决策的基本信号;如何生产取决于不同生产者之间的竞争,竞争迫使每个生产者采用效率最高的生产方法,以便把成本压到最低点;为谁生产取决于生产要素市场的供给与需求,即社会产品的分配取决于人们拥有的生产要素的数量和价格。这样,市场通过价格、供求和竞争机制的作用,有效地解决了人类社会的三大基本经济问题。

市场之所以能解决人类社会的三大基本经济问题,其深层原因在于人类的经济行为遵循着以下基本法则:

1.追求利益(效应)最大化。这是市场能有效配置资源的最基本要素。在市场上消费者是追求个人效应最大化,生产者是追求利润最大化,劳动者是追求个人收入最大化,出资者是追求资本收益最大化。利益动机是驱使人们发生经济行为的基本动机,利益最大化是经济活动必须遵循的基本法则。

2.力求代价(成本)最小化。人们在从事经济活动的过程中要实现利益最大化目标,就必须努力实现代价(成本)最小化目标。因为人们在经济活动中要取得收益,需要投入一定的人财物力,支付一定的成本,付出一定的代价。显然,在取得一定成果的情况下,付出的代价越小,投入的成本越低,获取的利益就越大,就越合算越经济。代价(成本)最小化也是经济活动必须遵循的基本法则。

总之,利益最大化和成本最小化是一个经济问题的两个方面,用最小的成本获取最大的利益是人类经济行为的基本取向,人们通常称之为经济活动的“最大”、“最小”法则。

从业绩评价看,“最大”、“最小”法则是企业经营业绩评价最主要的理论基础。因为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首先要投入一定的人财物力,即垫支一笔成本,才能生产出产品和服务;企业通过交换实现的产品和服务价值,首先必须能补偿其垫支的成本,否则就不能进行简单再生产。只有当企业通过交换实现的产品和服务价值等于或大于所垫支成本时,企业才有存在的价值。企业要不断发展壮大,就必须千方百计扩大收入和降低成本。收入越高,成本越低,利润就越大,企业发展的基础就越牢固。用最小的成本去获取最大的收入,即利润最大化是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根本目的,也是企业经营业绩的集中体现。可见,所得与所费的关系是企业经营业绩评价的基本关系,“最大”、“最小”法则是企业经营业绩评价应遵循的基本法则。

二、资本保全理论与业绩评价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出资者的企业,是一个资本集合体,所有者是唯一的剩余风险承担者和剩余权益享受者,出资者利益是企业最高利益。企业追求利益最大化直接表现为资本增值最大化。资本保全和资本增值最大化成为企业经营业绩评价的基本前提,从而构成企业经营业绩评价最直接的理论基础。

资本是能增值的价值,这是人所共知的资本的本质特征。按照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的意见,资本有两种概念,即财务资本概念和实物资本概念。“按照资本的财务概念,资本如同投入的货币或投入的购买力,是企业净资产或产权的同义语。按照资本的实物概念,资本如同营运能力,被看作是以每日产量等为基础的企业的生产能力。”根据上述分析,资本是资产总额减去负债总额后的净资产,这部分净资产就是企业所有者的资本,它构成了企业所有者对企业的产权。其来源,一是所有者的投入资本,二是这种投入资本的增值(利润)。

公司制企业是一种有效的财产组合方式。它作为所有者的企业,体现了所有者权益;作为一种资本组织形式,汇集了所有者、债权人等社会化资本;作为多方利益的结合体,渗透了各方的利益。为此,第一,法律上赋予公司法人地位,使其拥有全部法人财产权并据此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责任,也就必然要从法律上保护企业法人财产权利不受侵犯,即从法律上保全法人资产。例如,规定所有者的投资不得抽回,只能转让,企业增资减资要有法律程序等等。公司资本保全的法律目的之一在于保护企业各方利益。第二,会计上的持续经营假设首先要求的是资本保全,因为只有保全企业资本,才能维持企业法人这种资本组织形式的长期存在和发展,而企业这种资本组织形式正是所有者投入资本实现增值的“繁衍地”。所有者拥有公司(其价值以净资产表示),公司拥有资产资本,保全公司净资产就等于保全所有者的资本及其增值能力。

按照资本保全的经济含义,资本保全应该是在一个报告期内,期末的资本(净资产)大于等于期初的资本(净资产)。只有这样才算是保全了资本及其增值能力。这种表述看似简单,但是要准确地计算资本保全却不容易。至少有三个问题要解决:第一,由于存在期初和期末的时间差,资本保全要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和物价变动等因素的影响;第二,由于资本有财务资本和实物资本两种概念,资本保全要从保全资本的名义货币、保全资本的实际购买力、保全资本的实际生产能力三个角度考察;第三,对非经营而增减的资本(净资产)要科学界定。

在考虑货币时间价值因素的情况下,只有在期末资本额大于或等于期初资本额的复利时,才可视为资本保全。在考虑物价变动因素影响的情况下,只有在期末资本额大于或等于按物价指数调整后的期初资本额时,才视为资本保全。

资本保全与盈利有着密切关系,利润是在资本保全的基础上确定的,资产的流入必须大于保全资本所需要的金额,才可以视为利润,也才可以作为资本报酬。不言而喻,利润是从收益中扣除费用后确定的,因而利润和成本补偿都与资本保全有密切关系。

在实践中,强调成本补偿与企业盈利,还是强调资本保全与资本增值,主要受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程度及企业财务管理目标两种因素制约。当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不分或分离程度很低时,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大都是利润最大化,分析和评价企业行为和业绩的指标往往是成本补偿与企业盈利。原因是:利润的大小代表了剩余产品的多少;利润越大的企业越容易获得资本而有利于资源配置;企业的利润越多,社会财富就越大。当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程度较高时,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是所有者收益最大化,即在考虑货币时间价值和风险价值的情况下使企业的总价值最高,所有者收益最大。在上市公司中,所有者收益最大化体现为股票市价最大化。一般来说,股票市价可全面反映公司的获利能力、时间价值、风险价值、预期收益等各种因素及其变化。这一目标既反映了所有者的利益,也反映了债权人、劳动者和管理者的利益,是来自公司外部的客观评价。

从上述资本保全和资本保值增值的概念及其运用可知,资本保全和资本增值的实质是实现资本收益最大化,是在资本经营状态下所得与所费关系的具体体现,即用尽可能小的垫支资本去获取尽可能大的资本利益。

三、委托代理理论与业绩评价

委托代理理论是在现代公司制条件下产生的,揭示企业委托代理关系的形成、发展和协调机理及其有效性的理论。

现代公司制企业的委托代理关系有以下特征:(1 )委托代理关系是一种利益关系,委托人一方要事先确定一种报酬机制,激励代理人尽心尽责,努力实现委托人利益最大化目标;代理人据此选择自己的努力方向和行为方式,以求得自身利益(效用)最大化。委托代理关系是否有效的关键是这一制度安排能否实现双方利益的平衡,从而保证代理人目标与委托人目标一致性。(2)委托代理关系是一种契约关系。 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不是一种普通的合作关系,而是通过契约严格规定了双方的权利和责任,但这种契约是一种不完备的契约。这是由于企业经营存在不确定性、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性和有限理性、委托人与代理人目标的不一致性等所决定的。这种契约的不完备性隐含着代理风险,代理人有可能偏离委托人目标要求,从而发生损害委托人利益的行为,这就是所谓的代理人问题。

委托代理理论认为,委托代理关系中存在的基本问题,就是代理人问题。要解决代理人问题,首先要建立有效的选聘机制,要考察代理人的专业胜任能力和信誉,执行严格的选聘程序,甚至采用试用期的方式增进对代理人的了解,消除信息障碍。但是,即使严格执行了选聘程序,仍然会产生代理人问题。一是因为代理人是一个具有独立利益和行为目标的“经济人”,他们的行为目标与委托人的利益目标不可能完全一致;二是代理人作为经济人同样存在“机会主义倾向”,在代理过程中可能产生职务怠慢、损害和侵蚀委托人利益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三是市场环境的不确定性和信息的不对称性,委托人很难准确判断代理人的努力程度,代理人是否存在机会主义行为。为了解决代理人的道德风险和机会主义倾向,委托人必须建立一套规范的制衡机制来规范和约束代理人行为,使代理人目标与委托人目标趋向一致,从而减少代理风险,提高企业经营效率和投资回报。一般而言,委托人对代理人的管理主要通过选聘机制、激励机制、约束机制实现。选聘机制即按规定程序挑选和聘任经营管理者;激励机制包括高报酬(工资)和高质量物质待遇及权力配置激励;约束机制主要体现为对经理人决策行为的控制和经营过程的监督。

选聘机制、激励机制、约束机制作用的发挥都离不开评价机制的作用。评价机制通常包括社会评价机制和企业内部评价机制。社会评价机制的核心是市场评价,主要有:资本市场评价机制、产品市场评价机制和经理市场评价机制。

(1)资本市场评价机制。 资本市场评价主要通过股票市场来实现。在股票市场有效的前提下,股票价格成为有关现在和未来净现金流量的内部决策效率的无形标志,股票价格下跌对公司未来筹资等经营方面带来压力,对经营者形象及其人力资本价值产生影响,迫使经营者的决策不能过分偏离股东的利益,因而形成对经营者行为的重要约束。

(2)产品市场评价机制。在竞争性的产品市场, 产品具有竞争力成为企业盈利的必要条件,而产品竞争取胜的重要因素在于产品质量和产品成本,在于产品决策是否适合消费者需要,而这些又取决于经营的优劣。这种竞争的市场环境把经营者的能力、努力程度和企业在市场中表现出来的经营业绩联系在一起,企业的利润水平的同行比较,就形成了对经营者能力和行为的综合评价。产品竞争的压力迫使每个经营者必须努力为提高企业经营效益而努力拼搏。

(3)经理市场评价机制。 竞争性经理市场的存在对于降低代理成本具有重要意义。经理市场通过其内在机制决定经理的人力资本价格,它使经理人员的能力和道德水平通过产品市场和资本市场反映出来的企业价值,转化为经理市场的人力资本价值。经理市场的存在不仅为经理人员的流动和择业提供了条件,更重要的是它提供了一种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机制,促使经理人员注重自身能力的提高和经营业绩的提高。

显然,上述评价机制的形成对约束代理人行为产生了重要作用,但仍然不能完全解决代理人问题。要充分发挥激励和约束机制的作用,必须加强对企业自身的控制和监督。客观、公正地对企业经营业绩作出评价的机制的建立,就成为现代企业的一项有效制度安排,为委托人对代理人实施奖惩措施提供了重要依据。可见,加强企业经营业绩的评价是完善激励和约束机制,保证委托代理关系有效性的重要途径。

四、管理理论的发展与业绩评价

企业经营业绩评价是为企业经营管理服务的,并且其本身也是一种管理制度。通过对企业经营业绩的评价,使管理者明确应努力的方向,确保企业经营目标的顺利实现。显而易见,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的变化与管理理论的发展有着必然的联系,这种联系体现在管理理论的发展为企业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的完善提供理论及方法论的指导。

1.资本主义早期的管理思想

18世纪后期的工业革命,导致了工厂制度的产生,早期的管理思想就是伴随着工厂制度的出现而形成的。新兴的工厂制度带来了许多管理上的问题,如工人如何组织、相互间如何配合、在机器生产条件下人与机器、机器与机器如何协调运作、劳资之间的纠纷如何协调、劳动力如何招募、训练与采用什么样的激励方法、工厂员工的纪律如何维持等等,所有这些都需要人们去研究和解决。为解决工业革命所带来的管理上的一系列难题,很多人从不同的角度对管理进行了一些理论研究,其中比较著名的有英国的詹姆·斯图亚特、亚当·斯密、查尔斯·巴贝奇等,这些人的早期管理思想的一个很重要特点就是解决劳动分工与协作问题,并主要着眼于企业如何进行分工与协作,以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怎样减少消耗,以提高生产效率取得更多的利润。管理的内容局限于生产管理、工资管理和成本管理上。在这一管理思想的指导下,早期的经营业绩评价就是运用成本指标对成本业绩的评价。

2.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

这一理论的核心内容就是提高工人的劳动生产率。为达到这一目标,必须对劳动条件和劳动定额进行一系列重大改革,必须使工人掌握标准的操作方法,并把工人使用的工具、材料、机器以及作业环境加以标准化,在此基础上制订出标准工时,按照实际完成的工作数量实行差别计件工资制。“泰罗制”的推行,提高了作业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与泰罗同时代的埃默森(Emerson )在成本管理上实行了标准人工成本法。亨·甘特(Gunter)又把标准人工成本法推广到材料和制造费用的成本管理中。与这一管理理论相适应,该时期的企业经营业绩评价主要是以标准成本指标为依据,形成了标准成本业绩评价方法。

3.行为科学理论

“行为科学”是从人们的社会心理方面去研究经济管理的一种理论,通过恢复“人的尊严”和“人性”、满足职员“自我成就”的愿望为手段,达到提高管理和生产效率的目的。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当时在企业的管理上,划分了各个责任中心,如“投资中心”、“利润中心”和“成本中心”等,利用以销售利润率为主要指标,对各个责任中心的经营业绩进行评价,形成了以销售利润率为中心的财务业绩评价时期。不可否定,行为科学理论为后来的多方位的企业综合经营业绩的评价,尤其是为包括职员满意度等方面的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4.系统管理理论

系统管理理论是指应用系统理论的范畴、原理,全面分析和研究企业及其他组织的管理活动和管理过程,并运用系统管理方法管理企业的理论。根据系统管理理论,企业是一个人造的开放系统,其经营既受外部因素影响,又受内部环境条件的制约,因此企业经营业绩的评价也要受外部经营环境(包括客户、竞争者、供货者等等)的重大影响。与此同时,由于企业还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其经营业绩受系统内部各种因素(包括生产过程、管理水平、职员的素质等)的影响,因此作为对企业战略经营业绩进行评价的指标体系也应是一个开放的、完整的系统,这种指标体系的设置应全面考虑各项影响企业战略经营业绩的内外环境和条件因素。只有这样,才能使建立的业绩评价指标体系具有系统性、全面性,评价的结论才具有客观性、正确性。

5.权变管理理论

权变管理认为管理方式和技术要随企业内外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在管理因变量和环境自变量之间存在着一种函数关系,但不一定是因果关系,这种函数关系可以解释为“如果——就要”的关系,“如果”发生或存在某种环境情况,“就要”采取相应的管理思想、管理方式。显然,作为因变量的管理思想、管理方法和技术应随环境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以便更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在一般情况下,环境是自变量,管理思想和管理方式是因变量,但有时也有相反的情况。

以上述权变理论思想作指导,可以使业绩评价指标体系建立更为科学、合理。如前所述,企业管理系统作为一种开放的系统,在与外部环境进行能量交换的过程中,是与环境变量(自变量)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企业必须寻找适应环境变化的途径,以求企业长期的生存发展。权变理论认为:要使一个企业组织有效地满足环境变化的需要,则应使其各个子系统要素的设计与环境的变化需要保持连续的一致性,也就是说,企业组织结构的设计必须依据环境的不确定性和技术条件、组织规模等具体情况而进行。根据这种观点,作为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业绩评价及指标体系的建立,应有权变的观念。

按照权变理论的基本思想,权变方法首先要考虑如何归纳划分业绩评价系统所涉及的诸多权变变量。关于这个问题,国外许多学者都发表了各自的见解:如戈登和米勒(Gorden and Miller)认为权变结构所涉及的主要变量有三类,即环境、组织和决策作风;类似地,海斯(Hayes)则按照以环境、责任的互相依存性和内部性因素的标准来划分变量;而沃特蒙斯和田森(Waterhouse and Tiessen)则主要选择技术和环境为权变变量。将国外学者对权变变量的研究进行归纳,可有以下几类:

①环境因素。企业的环境因素主要涉及宏观环境和外部的市场条件。宏观环境主要是指社会变量因素,在国际会计日益一体化的今天,每个特定国家的企业,其会计行为越来越多地受到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种种社会因素的影响。根据美国会计学会(AAA )关于《国际会计》(1997)的公报,社会变量主要包括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法律和政治制度等。这些社会因素会对企业的经营活动产生重大影响。例如社会经济因素往往涉及企业生产方式的所有制性质,进而影响该国企业经营决策的方式、程序及生产目的。这些内容都会影响企业业绩评价的方式和具体内容。企业外部的市场环境因素,是企业所面临的不确定性因素。根据权变理论的基本设想,在企业与其环境之间以及企业的各个子系统之间都应有一致性。在当今的社会经济形势下,由于企业的管理系统是一个有机的、动态的开放系统,故其所面临的环境因素的可预测性较低,决策目标呈多元性。这种思想用于业绩评价时,须从企业效益、适应性、灵活性及承担风险的能力等几个方面综合考虑,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也应充分考虑这些方面。

②组织特性。所谓组织特性主要是指企业资源及其配置方式的特性,包括企业组织规模、技术条件、劳动组织方式、资本密集程度及生产周期等。这些因素就业绩评价而言,主要会影响企业的生产效率、客户满意程度等方面。

③用户特征。这里的用户特征是指利用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的评价结构进行管理的个体或单位的特点。因此用户特征和管理方式直接相关。根据权变理论的研究,决策有六种类型,包括:在约束条件下的直觉管理;在不同时间点的水平管理;由影响管理因素数量决定的复合管理;以战略目标为参照的自觉的战略管理;在条件变化下的适应性管理;逆向思维管理。不同的管理方式所产生的经营结果和效果具有很大的差异,由此决定业绩评价报告所提供的评价结果也就具有不同的利用价值。

概括地说,根据权变管理理论,实践中不存在一成不变的、普遍适用的“最好”的业绩评价指标体系,各企业应随机制宜,根据自己的特点要求设计业绩评价指标体系。这里值得注意的是,权变理论提倡的“随机制宜”并不等于否定在同类企业中存在较通用的评价企业业绩基本状况的指标体系,因为同类企业在经营上具有许多共同的特征。所有这些将是我们对企业战略经营业绩评价指标体系质量特征及设置原则界定时的理论根据和基础。

6.战略管理理论

战略管理是一个包括战略规划(或计划)和战略实施(包括评价和控制)的过程。战略规划是企业的长期发展方向,是为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而进行的规划;战略实施则是为企业战略目标服务的阶段性战术目标的执行,是企业战略目标或长期奋斗目标的阶段性实现。为了谋求企业长远的发展,应在对企业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企业的总体发展规划。与此同时,企业还应针对当前的形势,制定适应外部条件变化的战略实施方案。具体地说,企业必须正确地认识和分析相应的经营环境,把握经营方向和长期的发展趋势,并与短期的形势波动情况区别开来。为此,企业一方面需要按照既定的长期发展方向,明确经营目标和经营方式,增强市场应变能力;另一方面需要采取灵活的策略,适应短期条件的变化,解决当前或局部出现的问题,即实现长期与短期的结合,战略与战术的结合。

企业战略经营管理是为企业战略经营目标的实现服务的,战略经营管理的特点不仅受到企业经营环境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它还受到战略经营目标的制约。

根据企业经营所面临的外部环境与内部条件以及企业的战略经营目标,企业的战略经营管理应具备如下的特征:

①目标的长期性。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的统一,短期目标服从长期目标的需要。企业的战略经营管理必须始终为实现企业长期利益最大化服务,使企业保持长期的竞争优势。然而,战略目标并不排斥战术性的短期行动目标的实现。因为长远战略目标的实现是以分阶段的行动目标的实现为基础,而行动目标或实现目标则是实现长远目标的保证。具体的行动目标通常应根据当前的形势发展作灵活的调整以适应短期内的环境变化,但是,其目的还是为长期目标服务。对行动目标的管理也是战略经营管理的组成部分。

②利益的全局性。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统一,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战略经营管理的这一特点也是由企业的战略经营目标所决定。企业的战略经营目标是以企业的全局为对象,它所追求的是企业总体经营效益的最大化。然而,总体是以局部为基础,因此,它必然包括企业的局部活动,但是总体的效果并不是局部效果的简单累加,也就是说,局部利益最佳并不等于总体效果最佳,有时二者会发生矛盾,这时就要牺牲或放弃局部利益而保全全局利益。企业的战略管理就应很好地发挥其功能作用,正确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

③因素的全面性。在决策时,应同时考虑内部与外部因素的影响作用。在工业经济时代,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取决于企业内部管理水平和生产率水平,管理者进行决策时,主要考虑的是企业内部因素,而无需过多地考虑外在因素,这种内向型的决策在“新经济”条件下已不再适用,因为“新经济”时期,企业目标的实现不能再单独依靠内部管理水平和生产效率的提高来实现,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外部因素,如企业产品的市场份额、竞争对手的状况、客户对企业产品和服务的要求、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纠错能力、职员对其工作的满意程度等等。因此,管理者在进行决策时,除考虑企业内部的条件外,同时更应关注外部的对企业战略经营成功具有重要影响的因素。只有这样的决策才能保证战略经营目标的顺利实现。

上述分析表明,战略管理理论对企业战略经营时期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作用,是构建企业战略经营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的重要理论基础。

首先,业绩评价工作必须有利于企业长期目标的实现,指标体系的设计要有利于企业长期竞争优势的形成,如财务指标的设置不能放在短期利润最大化目标上,而要立足于长期利润的最大化,要用发展的眼光去分析影响企业利润增减和竞争能力的因素,把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有机结合起来。

第二,指标体系的设计要有全局观念,突出企业整体利益,区分影响整体利益和局部利益的因素,加强对影响整体利益的不可控因素的预测,把定性指标与定量指标有机统一起来。

第三,指标体系的设计要有环境适应性。战略总是面向未来,未来总是充满风险的,企业面向未来的经营活动的决策是外向型决策,指标体系的设计要体现外向型决策的要求,把业绩评价与战略管理有机统一起来。

五、小结

综上所述,经营业绩评价的初始动因来源于人们对经济利益的关心,是人们在经济活动中遵循“最大”、“最小”法则的必然要求;资本保全和资本保值增值是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最大”、“最小”法则的具体体现;两权分离条件下的委托代理关系强化了人们尤其是出资人对业绩评价重要性的认识;管理理论的发展丰富了业绩评价的内容,尤其是现代系统管理理论、权变管理理论和战略管理理论的产生大大拓展了人们开展业绩评价工作的视野,使评价方法更为科学。可见,“最大”、“最小”法则、资本保全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和现代管理理论共同构成现代企业经营业绩评价的理论基础。

标签:;  ;  ;  ;  ;  ;  ;  ;  ;  ;  ;  ;  ;  ;  ;  ;  ;  ;  

论企业经营绩效评价的理论基础_业绩评价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