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燕
(浙江省口腔医院城西分院310000)
【摘要】目的:通过比较不同人群对颊侧走廊审美的区别,为临床矫治方案的制定及疗效评估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一张女性正面微笑像和和另一张口内正面咬合像进行整合,并制作可显示0%-20%颊侧走廊的FLASH 短片。设立公立正畸医师组(12名男性,11名女性)、私立正畸医师组(13名男性,6名女性)、非口腔医师组(11名男性,13名女性)和正畸患者组(11名男性,14 名女性)作为评估者,通过拖动短片滑动条,依次选择自己认为的理想值、可耐受最小值和可耐受最大值。利用SPSS1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除正畸患者的可耐受最小值具有显著的性别差异外,其余各组均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公立正畸医师和私立正畸医师对颊侧走廊的审美无统计学差异。正畸医师和非口腔医师的最小和最大耐受值具有显著差异,差异也同样体现在正畸医师和正畸患者间。结论:相比性别因素,职业因素对颊侧走廊审美评价的影响更为明显。与正畸医师相比,非口腔医师对过窄或过宽的微笑敏感度较低,但正畸患者,尤其是女性正畸患者对过宽的微笑耐受力较低。
【关键词】颊侧走廊;审美;微笑
【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2095-7165(2015)10-0151-02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美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正畸医师在临床接诊过程中也发现,越来越多的患者就诊的目的不再单纯是排齐牙齿,他们更注重的是面容的改善,尤其是微笑的改善。影响面部微笑的因素有很多,包括上下唇厚度及曲度、微笑线、微笑弧、前合平面、牙龈及牙性因素等[1],其中颊侧走廊是近年来关注度较高的因素。因此,本研究设定公立医院正畸医师组、私立医院或诊所正畸医师组、非口腔专业医师组和正畸患者组,比较四组间对颊侧走廊审美的区别,为临床矫治方案的制定及疗效评估提供理论依据。
1 方法
1.1 照片整合
选取一张女性正面微笑像,截取面下1/3 部分,要求双侧口角对称无歪斜。再选取一名正畸治疗后的女性患者的口内正面咬合像,要求牙列达到理想正常合标准,即牙列完整,牙齿排列整齐,牙龈形态颜色正常等,并能显示到上颌第一磨牙。将正面微笑像的唇部区域和口内正面咬合像用Adobe Photoshop CS5 软件进行整合作为原始图像(图1),以形成一个能显示到上颌第一磨牙的组合微笑照,并确保双侧对称,下唇曲度与上前牙切端弧度保持一致。颊侧走廊即为上颌可见后牙远中面与口角内侧的区域,本文以比值表示,为双侧的上后牙远中面至口角内侧的距离之和/上牙弓宽度。
图1 组合微笑照
运用Adobe Flash CS6软件对原始图像的颊侧走廊进行连续性变动(0%-20%)制作一FLASH 短片,共20 秒,240 帧,每帧颊侧走廊大小改变量为0.0833%。评估人员在点击播放该短片时,实际颊侧走廊大小即以比率形式得出,颊侧走廊比率=0.0833%×当前帧数(图2)。
图2 可显示颊侧走廊进行连续性变动(0%-20%)的短片截图:颊侧走廊大小在a、b、c中的大小分别为0%、10%、20%。
1.2 研究对象及方法
评估者分成四组:23 名公立医院正畸医师(12 名男性,11 名女性;年龄,32±6.8 岁),19名私立医院或单位正畸医师(13名男性,6名女性;年龄,31±4.6 岁),24 名非口腔专业医师(11 名男性,13 名女性;年龄,30.8±4.2 岁),25 名正畸科患者(11 名男性,14 名女性;年龄,23±3.6 岁)。
评估人员按以下说明进行操作:
1)拖动短片下方滑动条至自己认为微笑最美时点击暂停键。
2)向左拖动滑动条至自己可接受的颊侧走廊最小值时点击暂停键。
3)向右拖动滑动条至自己可接受的颊侧走廊最大值时点击暂停键。
1.3 统计分析从四组中分别随机抽取10 名评估者,使其2 周后进行再次评估,对两次评估结果进行配对t 检验,以检验其评估的可靠性。
利用SPSS13.0 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检验水平为ɑ=0.05,当P<0.05时,说明具有统计学意义。对评估人员的性别审美差异和不同组间的审美差异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
2 结果
可靠性检验显示P>0.05,说明结果具有可靠性。
医师组,包括公立正畸医师组、私立正畸医师组和非口腔医师组,男性评估者和女性评估者对颊侧走廊可耐受最小值、理想值和可耐受最大值均不具有统计学差异。正畸患者组男性患者对颊侧走廊可耐受最小值更小(P<0.05)。
基于各医师组对颊侧走廊审美评价的性别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故在进行不同医师组间比较时,性别因素不予考虑。结果表明,公立正畸医师组和私立正畸医师组对颊侧走廊的审美无统计学差异。再将公立和私立正畸医师组合并为正畸医师组,与非口腔医师组进行比较,显示除理想值不具统计学差异外,其余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即非口腔医师对最大和最小颊侧走廊值的耐受范围更大。由于正畸患者组对可耐受最小值的评估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因此先比较正畸医师组和正畸患者组对颊侧走廊的理想值和可耐受最大值,结果显示理想值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但正畸患者可耐受的最大颊侧走廊值较大(P<0.05)。然后再对两组中的男性评估者和女性评估者分别进行可耐受最小值的评价。统计数据显示,不论是男性评估者还是女性评估者,正畸患者的最小耐受值均较正畸医师大(P<0.05)。
3 讨论文献[1]表明,除微笑线、微笑弧、前合平面等因素外,颊侧走廊也是影响微笑美学的重要因素。信息化社会的不断进步,书籍、影音、网络等多媒体平台的飞跃发展,都促使不同国家不同名族的审美观日趋一致。Ioi H等人的研究表明日本正畸医师和韩国正畸医师对颊侧走廊的评价没有显著差异。Sharma N等人发现居住在美国的印第安人和居住在印度的印第安人对颊侧走廊的评价无显著差异。但同样是调查日本人和韩国人,Ioi H则发现日本人更喜欢较饱满的微笑。而McLeod等人比较了加拿大人和美国人对微笑的评价,发现加拿大人更偏爱颊侧走廊较小的微笑。Stockebrand F的研究显示德国人对颊侧走廊的审美具有种族差异。
而国内有关颊侧走廊的数据相对较少。除了种族差异之外,即使归属于同一种族,不同教育程度、不同知识文化背景和不同职业环境,都可能会导致审美观的差异。很多研究证实正畸专业人员和非专业人员对颊侧走廊的评价并无差异。但也有文献表明正畸医师、非正畸的口腔医师和患者间对颊侧走廊的审美有明显差异。由于社会的飞速发展,医疗模式也在不断改进,尤以口腔领域最为明显。越来越多的口腔诊所遍地开花,公立口腔医院不再是一枝独秀,随着很多高学历高技能的口腔医师进入诊所执医,私立口腔诊所和公立口腔医院在诊疗技术等方面的差距也越来越小。因此,本研究首次对公立医院和私立医院的正畸医师进行比较,得出两者对颊侧走廊审美无差异的结论,这也与现实情况基本相符。说明在相同知识背景下,执医环境对正畸医师的审美影响不大。换言之,正畸医师对美的评价更多依赖于自身的专业素养,这一方面有利于不同执医环境下的正畸医师对于美学的交流和合作,另一方面也为正畸患者就医提供了更广阔的选择空间。
本研究中,正畸医师和非口腔医师对颊侧走廊的理想值均略高于10%,但后者对颊侧走廊的可耐受范围明显大于前者,由此说明非口腔医师对颊侧走廊的敏感度明显低于正畸医师。与此类似,正畸医师与正畸患者对颊侧走廊的理想值也非常接近,但后者可耐受较大的颊侧走廊(P<0.05),并对较小的颊侧走廊敏感度较高(P<0.05)。说明尽管存在专业差异,但所有评价者对理想颊侧走廊的审美还是极为相近的。非正畸人员对颊侧走廊的边缘值较不敏感,但正畸患者对极小的颊侧走廊即过宽的笑容反而表现出不耐受。这都提示正畸医师在进行医患沟通和决策时,应高度重视患者的美学主诉和要求,从专业角度给予患者更多有价值的信息和建议,在矫治前确定双方共同的美学目标。正畸医师在矫治中不仅应严格按照矫治方案进行矫治,也应与患者保持良好的医患沟通,避免产生患者不喜欢的过宽牙弓,确保达到令医患双方均满意的矫治效果。
在研究不同性别对微笑美的审美差异时,Ioi H和Parekh 等人均发现正畸医师无显著性别差异,Moore等也发现受试者和评价者无显著性别差异,但Ioi H认为男性正畸患者比女性正畸患者更能耐受较窄的微笑。本研究发现各专业的医师,包括非口腔专业医师,对于颊侧走廊审美的性别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但相比男性正畸患者,女性患者对较小的颊侧走廊敏感度更高。换言之,当微笑时牙弓宽度暴露越来越多时,女性患者对微笑的要求比男性患者更为严格。尽管目前就微笑美评价是否存在性别差异尚无定论,但正畸医师在进行医患沟通时还是应充分考虑患者的性别因素,尤其应注意避免给女性患者带来过于宽大的牙弓。
参考文献
[1] Janson G, Branco NC, Fernandes TM, et al. Influence of orthodontictreatment, midline position, buccal corridor and smile arc on smileattractiveness[J]. Angle Orthod, 2005, 81 (1 ): 1 53-1 61 .
[2] Martin AJ, Buschang PH, Boley JC, et al. The impact of buccal corridorson smile attractiveness[J]. Eur J Orthod, 2007, 29(5): 530-537.
[3] 张雪敏. 颊旁间隙对微笑美影响的研究[D]. 河北医科大学,201 3.DOI:1 0.7666/d.Y233691 1 .
论文作者:吕燕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5年5月第10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7/9
标签:医师论文; 走廊论文; 正畸论文; 患者论文; 差异论文; 女性论文; 统计学论文; 《医师在线》2015年5月第10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