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人让你快乐,让你担心_婚姻论文

情人让你快乐,让你担心_婚姻论文

情人让你欢喜让你忧,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让你论文,情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情人,社会怎么看

对于“情人现象”,是褒是贬,是扬是弃,人们似乎不好简单评判。可情人却明明白白就站在了街头巷尾,成为一种时尚,那些归属于情人一类的什么“小蜜”什么“傍家儿”什么“第三者”爱谁是谁地塞满了这个社会的犄角旮旯……

今天,朋友见了面,最亲热的问候已经不是吃了吗?而是有了吗?有什么了吗?有情人了吗?对男人,问玩了几个;对女人,问傍上谁了。被问的,很少有感到被侮辱被亵渎的,所以很少有人义正词严捍卫自己的尊严。有情人的,笑而不答,暂时还没有的,也会笑而不答,显着跟有了一样。

不知道这是个性的解放还是世俗的没落?也许没落是解放的必然代价?

情人,古往今来都是一种极敏感、又富含文化意识的社会现象,与人们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以及各种生活的、情感的期望,紧紧联系在一起。

近年来,“情人现象”成为一种蔓延极快的社会现象,与之相伴的有两种过程,一是离婚率的上升,家庭感情纠纷的增多,二是社会各界对这一现象的纷纷评论。若从心理学角度上看,“情人现象”可以被看成是一种特殊的感情弥补,即原来的异性对象满足不了感情需求,便转而或主动或被动地寻找来自其他异性的感情满足途径。许多伦理至上论者则认定,这是一种表示社会道德崩溃的可怕现象,归之为“纯粹玩弄感情”,有这种动机的人确也不在少数。

情人,好处与麻烦

据说情人的好处举不胜举。比如可以加速人体新陈代谢,使人返老还童。抵制泛滥成灾的营养品大战。还说有情人的人工作起来都比较兴奋,容易出成果,小道消息还传闻,说有情人的人比没有情人的要聪明。如果不够聪明也会因有了情人而日渐聪明。如果悟性不够也会因此有了悟性。像读了多少本厚书,受了多少教化,大有人生再次投胎之作用。怪不得情人泛滥!有道理。

可是据说情人也很麻烦。搅乱家庭不说,也造成诸多公害。据某公司小树林管理人员称,六七十年代,出入小树林者一般都为恋人,而现在一多半地盘已被情人侵占。不少家庭因没头没脑地出现的情人现象而使家庭问题开始“西化”。人们还把此类现象有意无意地归于开放之产物,并做了情人衣,情人表,情人手套……

还有相配的顺口溜出台:“丈夫喜新不厌旧,老婆吃醋不怕酸!”暗地说的都是情人,而又绝不是“有情人终成眷属”的那种。干嘛要终成眷属?!那似乎已经老套,现在只讲“曾经拥有”!

情人,性别理由

一、女性

1、女性在男尊女卑的传统社会长期被奴役、受压抑,在婚姻家庭领域有着比男子更多的痛苦体验,渴望自己被尊重、被眷恋、被抚爱的内驱力更强烈,一些女子的爱情追求往往具有“矫枉过正”的倾向,似乎只有追求感情满足才是高尚、纯洁的,故对丈夫较看重性价值深感困惑和不满,以为丈夫只是把自己当作泄欲工具,从而希冀通过情人寻找补偿;

2、女性一般好幻想,常以恋爱时的浪漫模式来憧憬婚姻生活的情趣,以小说、影视作品中的所谓真正男子汉的形象来苛求丈夫,一旦现实与现象发生偏差,她们易误解为爱情的消逝、婚姻的失败,况且她们又较敏感,并惯于挑剔和计较琐事,常调动“第六感觉”来捕捉丈夫对自己的轻怠和冷落,对丈夫的瑕疵发现较多并萦环脑际,还易把丈夫的缺陷与婚外异性的长处作简单类比,从而增加了与丈夫的离心力和对婚外异性的向心力;

3、女性往往有强烈的被爱动机,且感情丰富而脆弱,容易轻信婚外异性的甜言蜜语,也难以抵制其狂热追求的诱惑,加上她们心肠较软,对于弱者更富恻隐之心,一些人常由同情婚外异性的不幸经历和遭遇,转为帮助其摆脱困境的热情,继而卷入怜悯式的爱的旋涡而不能自拔,此外,因得到互动颇繁的异性关怀和帮助,从感激到图报,转而投入其怀抱的也屡见不鲜;

4、一些具有发展、潜能和机遇的女性,在自身资源递增并拉大了与丈夫的差距(诸如学历、职位、收入高于丈夫)的同时,常因得不到丈夫的充分理解和尊重而深感委屈和失望,或者由于她们的婚姻需求层次提高,对丈夫落伍和贫乏的沮丧和不满强化。随着社会控制的减弱,曾为传统潜网羁勒得很严、反叛意识更强烈的现代女性,一旦适逢更理解、赞赏、体恤自己的异性知己,一些人的情感之舟常如梭似箭般的驶向那意中人抛锚的彼岸。

二、男性

1、男人的性需求比女子更“唯物”,性欲强度和频度较女子高,对性享受、性快乐的期望也较高,因此,不仅妻子春弛、色衰、性冷淡于丈夫总是一种难以弥补的缺撼,而且妻子怀孕、生育、分居也常使丈夫产生难抑的性饥渴,甚至妻子的劳累、经期或暂别也会令丈夫“生态”失衡,无以尽兴。由于男子往往比女子雄心勃勃、“性”趣盎然,更难以忍受单调、乏味的日常生活和机械重复的性行为模式,因此也更向往新鲜、渴求刺激和企盼冒险,于是,不仅朝夕相处的异性秘书、学生、搭档具有难以抵御的诱惑,即使是素昧平生却清新可人的、才貌出众的女子也会令其想入非非、跃跃欲试,不少人在恰有艳遇时常放纵自己“换一种活法”,去尝试那富于刺激、别有风味的婚外恋以调剂生活、享受人生。

2、男子的职业角色负荷更重、身心压力更大,而社会对男子的刚强、全能和成功形象的要求又近乎苛刻,他们因此不得不费力地包装自己,处处展示自己的自信自强,时时抑制自己的喜怒哀乐,掩饰自己的人性弱点,即使在家庭生活中,作为顶梁柱的丈夫也不能象妻子那样可以无所顾忌地撒娇、诉说甚至泄怒,不少人出于男子自尊或职业习惯或为了避免妻子喋喋不休的追问、数落,即使自己工作不顺、事业受挫或心绪欠佳也不在妻子面前吐露,难免活得很累,于是在不堪重负或偶有机遇时,情人常常是他们理想的倾诉、宣泄对象,是他们暂时远离尘嚣、逃避世俗的宁静港湾,是他们卸却双重面具而回归自然,享受轻松的温馨暖巢。其中一些人为排解身心压力,甚至从偶识的异性伴侣处去寻求慰藉、释放潜能。

3、男子的性角色更倾向于主动进攻和获得,即使他们卑躬屈膝地跪拜在婚外异性的石榴裙下,实际上也是以退为进,意在谋求更大的猎取。不少男子尤其是一些商场发迹、艺苑走红、文坛扬名、官运亨通的中年有妇之夫,在事业有成或腰缠万贯之际,常生出不安分之遐想,意欲在情场上也风流倜傥一番,奢望在占有社会资源的同时也品味征服情人、占有女人的成功欲,以展示自己的性魅力和验证自己的性能力。即使是一些平庸之辈,也可能因自己事业无成或在家庭中为“妻管严”所困而试图在征服情人中找回自信,重振大丈夫雄风。

情人,想说爱你不容易

对于婚姻道德,我国的女性一直在接受着两种相悖的教育。一种是安娜·卡列尼娜们对于真正爱情的勇敢追求及西方女性从人性及生命意义上对个体幸福愉悦的肯定,一种是东方的忠贞及善良贤慧和牺牲精神。因此,当她们一旦发现进入婚外情感、进入情人圈,常常表现出神秘、兴奋、不安、自责,或更多只是一种想象中的迷恋。

从一次短暂的旅途邂逅引起的心灵悸动,到数年如一心心相印的默默爱恋;从轻松洒脱如游戏般交往到如痴如狂刻骨铭心的粘接;从言语的交流得到的精神享受到肉体的爱抚带来的巨大愉悦……这一切,已经成为我国女性情感生活中客观存在的一部分。

对这一切,她们中的许多人,已不再有那么沉重的罪恶感了,常常将自己的经历与体验告诉亲近的女伴或信任的朋友。

“情人角色”真的能解除女性的感情困境吗?回答往往是否定的。缘由不外乎以下几点:

1、男子寻找情人的潜因更多地出于性驱力而较少发乎于情;

2、男子婚外恋的特征往往是先冲动后理性,而且多为局部投入,较少深陷情网;

3、男子婚外恋的历程多从“喜新厌旧”到“不厌旧而弃新”,最终失信负约、临阵退却;

4、尽管社会对男子的性越轨行为的认同较女子宽容,然而道德价值至今仍是个评价个人品格的主要尺度,往往左右着人们的仕途、前程,世上很少有为情人牺牲自己好丈夫、好父亲的名誉、甚至背负违返家庭道德的罪名以至自毁锦绣前程的痴情男子;

5、男子的性价值观虽倾向多元、开放和广博,但他们的作决定性选择时往往较女子更理智、更现实。家花或许不如野花艳媚、醇香,但却不失温馨、素雅,也往往耐看、受用,情人虽然给自己带来如痴如醉的新鲜感,然而这种罗曼蒂克的爱毕竟太玄乎也缺乏安全感。

总而言之,现实生活中的情人关系能获得圆满结局的实不多见,而没有婚姻作载体的爱情大多“死无葬身之地”,因此,婚外情人显然不是女性摆脱感情困扰的理性选择。

当然我们并不排斥那种真正用心去追逐的“曾经拥有”,并不拒绝那种默默伴你走一世的温柔情怀。

情人,好自为之;情人,想说爱你不容易……

标签:;  

情人让你快乐,让你担心_婚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