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华[1]2013年在《历史哲学视域下的人口老龄化及其应对》文中认为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源于对现实问题的关注,马克思主义研究必须回答现实中的重大问题,特别是那些关系到人的生存与发展境遇的根本性问题。理论研究必须以中国社会现实为逻辑起点,以总结历史、观照现实、展望未来推动新历史条件下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对社会结构和社会问题的研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题中应有之义。人口老龄化是20世纪后期出现的新问题。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时代的降临,农村老年人社会参与及服务体系的建设工作也提到日程上来。然而,我国城乡二元体制结构及其带来的问题仍未消除,农村老年人社会参与及服务供给制度仍不完善。这些问题,将影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农村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历史唯物主义必须对认识和解决这些问题有所作为。本文基于历史唯物主义视域分析人口老龄化问题,在人口老龄化的时代背景下探索实现积极老龄化的实践思路和具体路径。论文聚焦浙江农村,通过选点问卷调查等方式获取详实数据资料,研究分析浙江农村老年人社会参与现状和服务体系供给的总体格局,厘清农村老年人社会参与和服务体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寻找相应解决对策。论文丰富和发展我国农村老年人社会参与及服务体系的理论研究,深化历史哲学关于社会历史发展动力和人的主体性建设的理论研究。文章共分为八个部分。导论阐述选题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以及开展本研究所使用的主要方法;第一章基于历史哲学视域,指出历史主体属性是影响人类社会生产效率高低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当前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人口老龄化现象,必须警惕其所带来的消极社会影响;第二章梳理积极老龄化与社会参与相关理论,分析影响农村老年人社会参与的变量和农村老年人社会参与的途径;第叁章以浙江农村老年社会服务体系研究为例,重点分析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和社会医疗服务体系,指出进一步完善农村社会服务体系建设,发挥老年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农村老年人社会参与程度。第四章分析浙江农村老年人社会参与现状,对浙江老年人经济参与、政治参与、文化娱乐参与和社会公益活动参与分别进行调查,指出农村老年人社会参与是促进基层社会顺利运行的一个重要渠道,通过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公益各方面主动参与,农村积极老龄化正呈现巨大潜力和积极势头。第五章介绍浙江农村老年人社会参与的影响变量,从个体因素、社区因素和社会政策因素叁个主要方面进行分析。老年人社会参与受自身生理条件和社会外因的双重影响。第六章在前述研究基础上,从观念重塑、制度建设和环境优化等叁个方面研究农村老年社会服务体系建设,破除当前农村老年人社会参与的制约因素。最后是结语部分。当前,积极老龄化观念正在改变人们对老年群体的传统看法。老年群体不再被认为是一个社会负担,而是一个能够为社会做贡献的资源性群体。倡导社会对老年价值认同,提升老年人社会参与程度,加大对老年人社会参与的政策倾斜,有利于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断推向前进。
周晓红[2]2007年在《人口老龄化及我国农村养老保障问题研究》文中认为人口老龄化已成为世界关注的主要社会问题之一。我国于1998年正式步入老龄化国家阵营,预计从2010年到2040年,我国将进入人口老龄化的高速期。在我国,农村老年人口不论从绝对数量还是相对数量都占据多数,预计未来农村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和程度均会高于城镇。但数量巨大却在二元经济中处于弱势的农民群体并未纳入与城镇统一的社会保障的范畴,在此背景下的农村老年人口如何养老?即是本文研究的农村养老保障模式选择问题。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产生于计划经济体制时期,社会保障覆盖范围狭窄,社会保险对象仅以城镇机关及全民所有制单位为主体,而农村养老保障一直由集体与家庭承担。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致力于全面的市场化改革,社会经济结构开始转型,产业结构逐步调整,中国农村由“集体保障”转向以“家庭保障”为主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随着改革的逐步深入,工业化的逐步推进,这种以土地为基础的“家庭保障”面临着来自市场、工业化等方面的挑战,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社会转型发展的需要,迫切需要对其进行改革,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本文全面分析了我国人口老龄化现状及其面临的挑战,认真回顾与总结了我国社会保障发展历史及存在问题,借鉴世界各国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经验,进而分析了我国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的可行性,认为我国已经具备了整体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的经济实力,而且中国农村劳动力已经发生了职业分化,这进一步为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障提供了可行之路。国立所限,我国可以建立一个“低水平”,但必须是“广覆盖”、“无遗漏”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在完善我国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理性思考的基础上,从人口老龄化角度对我国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构建与完善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全文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包括引言和第一章。引言首先对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大背景下研究农村养老保障的重要性进行了分析,接着介绍了一些学者专家对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从而确定了笔者选此论题的切入点;第一章我国人口老龄化及其面临的挑战。介绍了人口老龄化的界定标准、内涵,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以及人口老龄化对构建我国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影响。第二部分,即第二章,农村养老保障概述。对农村养老保障的内涵进行了界定,阐述了社会保障的基本理论,进而概述了我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内容和建立农村养老保障体系意义。第叁部分,即第叁章,我国农村养老保障的历史回顾和现状分析。首先对我国农村养老保障的发展演变进行了回顾,分析了现行农村养老保障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着重分析人口老龄化对我国农村养老保障带来的一系列影响,强调了应尽快建立和完善我国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第四部分,即第四章,部分发达国家养老保障模式分析。通过国外不同养老模式的阐释与分析,结合我国的现状,得出了建立多层次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是解决我国农村养老问题的有效途径的结论。第五部分,即第五章,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构建我国农村养老保障体系。论述了构建我国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目标和基本原则,总体思路,养老资金的筹集、运作和管理以及相关的配套措施和支撑体系等内容。作者认为,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是十分必要的,根据农民养老保障的实际状况和老年农民的要求,解决农民养老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完善以社会养老保险为主的农村社会养老体系,继续鼓励支持家庭养老,同时要充分发挥敬老院等机构在社会养老中的作用。
李小珍[3]2004年在《人口老龄化与我国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口老龄化是当今全球人口发展的趋势,这种人口年龄结构的变迁正在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人口老龄化的到来显然具有超前性,属典型的“未富先老”型,尤其是老年人口分布的地区差异,使得我国农村老年保障问题更为突出。农村人口老龄化不仅关系到农村老年人的具体生活问题,也关系到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建立一个与中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老年保障体系成了政府和社会的重要任务。 本文在借鉴许多学者专家研究的基础上,从人口老龄化角度对我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全文共分六部分: 第一部分,包括引言和第一章。引言首先对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大背景下研究农村养老保障的重要性进行了分析,接着介绍了一些学者专家对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从而确定了笔者选此论题的切入点;第一章人口老龄化及其影响。介绍了人口老龄化的界定标准、内涵,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人口老龄化的进程比较,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以及人口老龄化对构建我国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影响等内容。 第二部分,即第二章,农村养老保障的相关概念。论述农村养老保障的内涵,农村养老保险的理论依据和建立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必要性。 第叁部分,即第叁章,我国农村养老保障的历史回顾和现状分析。首先对我国农村养老保障进行了回顾,然后分析了现行农村养老保障的现状及其原因,从而得出结论:针对人口老龄化对我国农村养老保障带来的一系列影响,应尽快建立和完善我国农村养老保障体系。 第四部分,即第四章,养老保障模式的国际比较与借鉴。通过国外不同养老模式的对比分析,结合我国的现状,得出了建立多层次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是解决我国农村养老问题的有效途径的结论。 第五部分,即第五章,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构建我国农村养老保障体系。从构建我国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可行性分析开始,论述了构建我国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目标和基本原则,总体思路,养老资金的筹集、运作和管理以及相关的配套措施和支撑体系等内容。 第六部分为结束语。总结了笔者在做此研究过程中的几点感悟。
杨清哲[4]2013年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中国农村老年人养老保障问题研究》文中指出人口老龄化是人类所面临的共同发展趋势。老龄化的到来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养老压力,尤其对于养老保障还不完善的农村来说更是个挑战。随着农村老龄化程度的日益加深,探讨如何应对老龄化,保障农村老年人生活问题十分紧迫,这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向前发展、保证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既为今后农村养老政策制定提供新思路,也丰富了中国农村养老保障问题的研究成果。现实问题的研究需要理论的支撑。本文先阐释与研究内容息息相关的人口老龄化理论和养老保障理论,以此作为全篇的理论基础。从造成人口老龄化的因素“生育率、死亡率、人口迁移”叁大方面入手,研究老龄化。在生育率理论分析中,阐述具有代表性的理论包括莱宾斯坦的成本效应理论、贝克尔的数量质量替代理论、伊斯特林的供给—需求理论,凯德威尔的代际财富流理论;在死亡率的影响因素中引用斯彭格勒等学者的研究,表明死亡率下降、预期寿命延长,对人口老龄化的影响只能在特定时期产生作用;在迁移因素分析中,以最为广泛的推力—拉力理论,阐明农村与城市间因生存条件而产生的推拉作用,影响着农村人口大量迁移到城市,加重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而养老保障理论主要谈到了四个理论:庇古的福利经济理论、凯恩斯的有效需求理论、贝弗里奇的福利计划、博登海默的社会公平理论,梳理这些学说,可以为接下来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奠定基础。目前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状况,总体而言,主要表现为:老年人口数量庞大,速度加剧;不同地区人口老龄化压力不均;人口老龄化进程与经济发展不同步。而农村人口老龄化既有与全国人口老龄化发展相近之处,又兼具其独有的特征,具体呈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人口老龄化的城乡倒置;二是农村老龄化呈现明显的区域不平衡;叁是老龄化超前于经济发展水平;四是“少子化”、“高龄化”、“空巢化”叁种现象迭加并存。针对当前农村老龄化的现状,分析促使中国农村人口结构的不断老化的因素,主要为:计划生育带来农村出生率的逐年下降;医疗条件的提升使农村人口平均寿命不断递增;城镇化进程加深了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笔者基于以上农村老龄化的发展状况,采用最新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对未来四十年中国农村各时期总人口数、少年儿童人口数、劳动力年龄人口数、以及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进行预测,从而把脉2010—2050年农村人口老龄化的走向。从对农村老龄化的预测结果中发现,未来四十年农村老龄化更加严峻。因此,农村老龄化带来的养老保障压力不容小视,为了应对未来更加严峻的挑战,只有建立起完备的养老保障体系。提到农村养老保障在中国历经了四个阶段:初始阶段、探索阶段、调整阶段、发展阶段。现阶段,农村养老保障的主要有两大形式——家庭养老保障和社会养老保障,这两大保障形式对于化解农村养老困境,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也不同程度的存在一定的问题。由于家庭结构转型、人口外流严重以及孝文化缺失阻碍家庭养老功能的发挥,使农村养老保障的现状堪忧,而社会养老尚不完善,农村集体养老经济支持力度不足,供给水平普遍比较低,集中供养服务不到位,加上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起步不久,实施和推广中还存在一些难题亟待完善,如:农民参保意识不高、集体经济支持力度不够、新农保基金管理水平低、新农保与其他养老保险的衔接等问题,所以解决农村养老保障问题任重而道远。在探索完善农村养老保障的道路中,本文从比较研究的视角分析世界上典型国家农村养老保障具体做法,包括发达国家的德国、法国、日本,发展中国家的智利和印度,总结其相关制度建设的经验与教训,得出规律性的结论。一要重视立法先行,依法保障养老保障制度的顺利执行;二要积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这样能取得显着的成效;叁要注重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和农业政策的关联性,促进两者间的良性互动;四要建立多支柱立体化的养老保险制度,这些对于我们建立农村养老保障有较强的借鉴意义,然后结合本国国情提出应对农村老龄化的养老保障方案。鉴于此,个人认为应立足于传统,借助政府社会的力量,构建一个融合传统和现代养老方式优势的新型养老保障体系。遵循政府与社会力量相结合、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相结合、自助与互助相结合、生活服务与精神服务相结合的原则,具体从四个方面入手实施,一是实行家庭资助计划和弘扬孝文化来强化农村家庭养老功能;二是通过提高农民参保意识、加强财政投入、提高保值增值能力、制定保障制度间的衔接政策来完善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叁是大力培育农村社会化养老服务功能,主要通过完善农村公共养老服务设施,提供养老环境因地制宜开展多种服务形式,提升居家养老质量加强农村养老服务人员队伍建设,提高专业化服务水平来实现;四是加快农村养老保障立法步伐,加强农村养老保障的法制建设。希望通过上述采取的积极措施,给农民养老建立起一道安全安心的屏障。
高国志[5]2007年在《吉林省农村养老保障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构建和谐社会,社会保障是基础。尤其是建立健全农村养老保障体系是解决社会保障问题的关键。把农村老年人纳入社会保障体系之中,不仅能够维护社会稳定,而且有利于推行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在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速度快于城镇,但在城镇中,养老保障已基本上惠及了每一位职工,可在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基本上是一块空白。吉林省是典型的农业大省,也是财政穷省,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低。农村老年人口占相当大的比重,并且增加的趋势也很明显。但目前,吉林省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这将制约着目前以及将来吉林省经济的发展。结合当前吉林省社会经济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现有资源,解决好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问题,使农村老年人都能够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终,这是一个重要的社会课题。本文运用马克思对未来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构想、列宁关于社会主义养老保障制度的设想及实践、霍曼斯的社会交换理论等相关理论,通过调查分析、文献资料研究等方法,对吉林省农村养老问题进行了研究,力争为探索一种适合吉林省农村实际情况的养老保障体系提供理论参考。本文在总结我国农村养老保障总体现状基础上,分析了吉林省农村养老保障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并总结了农村养老保障的国际经验及启示;从而构建了吉林省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基本构架;并进一步地阐明了构建吉林省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建议与对策。本文得出以下结论:目前吉林省农村养老方式主要还是以家庭养老为主,社会化的养老方式还不够完善;老年人基本上能够解决温饱问题,但物质生活水平较低,健康状况很差,看病难的问题很突出;缺少生活照料,基本上得不到精神慰藉。借鉴国内外农村养老保障的经验,结合吉林省自身经济特点,应当整合各种可利用的社会资源,因地制宜地开展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建设。充分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鼓励老人自养和家庭养老的基础上,使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相互补充,各有侧重,逐步建立和完善适合吉林省省情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
邓俊丽[6]2016年在《中国特色社会养老保障制度优势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特色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社会建设领域的具体体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术界着力探讨的热点问题之一。关于中国特色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研究,目前主要集中于中国特色视域下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建设和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障制度及其配套机制的改革以及社会养老保险的缴费、替代率、收益率、养老金发放等方面;研究焦点集中在缴费率是否高、替代率是否低、国家责任如何承担、个人责任如何体现等方面。而关于中国特色社会养老保障制度优势的研究则比较少,整体系统性研究就更少。鉴于此,本文选择中国特色社会养老保障制度为研究对象,在认真梳理中国特色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演进历程基础上,概括了中国特色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内生性优势即价值取向优势和制度立场全覆盖优势,实践性优势即多主体责任共担、适应性和可持续性优势,系统分析了优势的形成、现实形态、影响优势发挥的因素及优势充分实现的路径等基本问题。论文由绪论、正文和结语叁部分构成,共22万字。绪论部分对论文的选题背景、选题意义、研究综述、研究思路和方法、研究主要内容、研究重点和难点、研究创新与不足进行了基本说明。正文部分,第一章和第二章阐述本文的基础理论和研究对象,分别对养老保障制度研究需要厘清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制度优势分析的基本理论、分析框架和分析维度作了说明,对中国特色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演进历程及每一个进程中的实质性进步作出了概括和总结,这一部分奠定了全文的基础知识框架。第叁章和第四章是本文的核心部分,分别对中国特色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内生性优势和实践性优势进行了深入论证,目的在于说明中国特色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是制度建设和实践探索的重大成果,其本身具有明显优势,中国特色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运行方向以及未来制度建设和改革任务都是建立在这一制度优势的基础之上的。第五章和第六章是关于中国特色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建设实践的探讨部分,论证了制度优势在现实的经济社会发展状态下充分的实现路径。结论部分对本研究的主要观点作了整体性总结,并对中国特色社会养老保障制度优势研究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本文的主要观点有:中国特色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研究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整体研究密切相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理论、制度、实践形态方面的创新和优势是中国特色社会养老保障制度优势的前提条件、基础和来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论、科学发展观等都为揭示中国特色社会养老保障的基本规律和具体表现提供了逻辑合理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建立在这些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都为中国特色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提供了逻辑的必然性。中国特色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建设过程,就其实质而言就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对中国特色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建设实践的理性认识过程,就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框型下不断探索和建构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养老保障具体制度的科学实践过程,就是在社会养老保障事业的发展推进中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价值实现过程。中国特色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建设和优势形成是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的重大成果,但从其历史渊源看则贯穿于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整个历程中,尤其是建国以来的宪法、劳动保险条例、养老保障制度及机制,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基础框架,两者一脉相承、前后相继,逻辑而历史地统一在一个制度体系中,其所积累的经验教训是中国特色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建设和优势形成的历史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尤其新世纪以来老龄化的不断加重,是中国特色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建设的强大动力,推动着制度建设不断完善发展: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完成了制度缺失的弥补任务,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完成了制度一体化的升级任务。在这一过程中,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优势逐渐清晰化并不断得到强化,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养老需求做出了积极贡献。中国特色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建设和优势建构过程秉持开放包容的马克思主义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基础上,吸取借鉴了西方政治学、制度经济学、福利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以及生命周期理论、世代交迭模型理论、代际正义理论、风险社会理论关于制度优势分析的合理思想,继承发展了马克思列宁关于社会养老的科学思想,弘扬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有关敬老养老的思想精华,借鉴了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建设和运行的基本经验,改革了建国以来的养老保障制度,逐渐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并进一步彰显了制度优势。我们只有坚持开放包容的态度和辩证唯物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才能正视中国特色社会养老保障制度优势发挥被影响的表现,才能合理分析影响优势发挥的原因,才能科学规划制度优势充分实现的具体路径,推动中国特色社会养老保障制度不断完善和发展。
张洋[7]2016年在《我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完善研究》文中提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完善是我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必然要求,是写入党的十八大报告和国家战略规划的重要内容。我国人口老龄化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当前社会养老服务体系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社会养老服务需求关系到国家的发展全局和亿万百姓的福祉,是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重要体现,是贯彻、落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指导思想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因此,我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完善研究具有积极而重大的意义。本论文立足我国基本国情,在全面分析我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发展理论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针对体系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关键性问题,按照“政府主导、政策扶持、社会参与、市场推动”的原则,对如何完善我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进行了事实求证、逻辑推导和系统分析,力图为政府提供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发展的理论模型,并为实现“老有所养”的国家战略目标提供决策参考。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得出结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包括老年人生活照料、康复护理、精神慰藉和社会参与等具体服务内容及相应的运行保障机制;为适应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结构的转型,社会养老服务模式应由家庭供养向社会保障转变、由家庭照料向社会服务转变、由零散分居向集中居家转变、由生活照料向积极养老转变;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架构应在现有“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基础上,融入“文化养老、社区卫生、权益保障、老龄产业”等新的发展目标,从而在社会养老服务资源相对有限的条件下,充分调动社会各方力量,使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功能实现最大化。本论文具体章节如下:第一章: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理论基础。本章从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构成要素和特征入手,界定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概念;阐述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发展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和现代理论基础,为我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发展完善提供一个体系完整、逻辑一致的理论框架。第二章:我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发展历程。本章通过讨论我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历史演进过程,分析我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发展历程及趋势,揭示推动和阻碍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发展的双重因素,总结我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发展演进过程中的有益经验。第叁章:我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现状、问题及成因。本章在全面分析我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成因的基础上,结合问卷调查、实地调研和数据分析,提出完善当前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紧迫性与必要性,为研究如何完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提供现实依据。第四章: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发展国际比较。本章以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发展的瑞典模式、美国模式、英国模式、日本模式为研究对象,总结符合我国国情与传统文化的发展经验,为我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科学发展提供借鉴与启示。第五章:我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完善途径。本章阐述了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完善的理念、目标、原则,提出在当前形势下完善我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四个具体任务,即完善老年人权益保障制度、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完善文化养老服务体系和完善老龄产业发展政策。第六章:老年人权益保障制度的完善。本章阐述了老年人权益的定义与主要内容,全面分析了我国当前老年人权益保障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完善我国老年人权益保障制度的对策建议。第七章:老年人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的完善。本章在分析我国老年人社区卫生服务发展制约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为老年人提供连续性、综合性、协调性和一体化的社区卫生服务的观点,及完善老年人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的对策建议。第八章:文化养老服务体系的完善。本章提出通过向老年人提供文化养老服务的方式,提升老年人精神享用和社会参与,完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观点;并在研究文化养老服务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我国文化养老服务体系的发展对策。第九章:推动我国老龄产业的发展。本章定义了老龄产业的概念,认为人口老龄化是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基点,并提出通过发展老龄产业满足社会养老服务需求的具体对策。
袁唯[8]2017年在《农村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村人口老龄化对“叁农”问题的解决具有重大影响,加强对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的研究,对加速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农村人口老龄化的含义入手,分析了农村人口老龄化的成因,农村人口老龄化一是绝对老龄化,即人口寿命的延长,老年人口数量的增多。二是相对老龄化,即农村人口出生率降低,年轻人涌入城市带来的老年人口的相对增长。农村人口老龄化给农村带来了养老问题,空巢老人增多,家庭养老功能弱化。带来了人口健康问题,老人的心理需求难以满足,疾病增多,医疗设施滞后。制约农村经济政治的发展,限制了农村生产力发展,阻碍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村民自治受限。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必须要创建适合农村现状的养老模式,形成农村养老新机制,使农村老龄人口老有所养。其次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实现农村老龄人口老有所依。再次要完善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强化老人医疗保险,使农村老龄人口病有所依。之后还应加强农村老人服务设施建设,使农村老龄人口老有所乐。最后发展农村规模经济,加快农业发展,提高农民收入。
袁同成[9]2007年在《社会转型期农村养老模式研究》文中提出目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的关键阶段。主要是两大转型:一是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化工业社会的转型,另一个则是从计划经济时代向市场经济时代的转型。从世界历史的视角来看,每一次重大的社会转型都会带来许多社会问题需要解决,现今我国就面临着许多转型期的复杂社会问题,农村养老问题就是其中之一。我国到1999年,60岁及以上人口已达10%以上,成为老年型国家,我国的社会转型过程同时伴随着未富先老的人口老龄化过程,而这些老人中约有70%的住在农村,这样就使农村养老问题具有更为重大的意义。建立在儒家孝道思想基础上的家庭养老是我围长期以来农村主要的养老模式,已有几千年的历史。1956年以后,我国建立起了农村以家庭养老和人民公社集体养老相结合的养老模式,而在城市构建了较为完善的社会养老模式。就此,形成了城乡二元养老体系。1978改革开放以后,公社解体,农村集体养老名存实亡,农民家庭也因计划生育工作的开展,而不断地小型化、核心化。与此同时,城市化、工业化步伐加快,流动人口规模逐年增大,且流动人口中以青壮年农民为主,凡此种种,造成农村家庭越来越难以独自担当农村养老的重任,家庭养老模式也难以像政府和有些学者期待的那样,扮演最重要模式的角色。本文在对我国社会、经济、人口等形势进行认真分析之后认为,我们应该建立一种新型的农村养老模式体系,这是一种权宜性的、过渡性的、多支柱的制度安排。这是因为,在我国,社会转型的起点是传统农业社会,目标是现代工业社会,这样,农村养老模式必然将从与传统农业社会相适应的家庭养老模式为主,转变为与现代工业社会相协调的社会养老模式为主,这种趋势是不可逆转的。但是社会转型的过程是相对漫长的,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农村养老模式的转变也必然是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我国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必将具有过渡性,而每一特定时刻、特定地区的农村养老模式也必然具有权宜性,是与这一时期(地区)的各种条件相调适的结果;另外,我国农村养老保障体系,还应该是一种多支柱的制度安排,使之一方面可从不同层次摄取资源,另一方面,又可以从多个方面减少老年农民的社会风险,确保他们有一个稳定的生活来源。这种多支柱的制度安排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模式:农村家庭养老仍将在我国农村养老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它已不能扮演“为主”的角色;自我养老在未来的养老体系中的作用应该进一步提升;第叁部门养老在农村养老中也可起到有益的补充作用;以家族(邻里)为基础的互助养老模式也是乡土社会中一项合理化的选择;而农村社会养老模式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未来最重要的支柱。总之,本文分析了我国农村养老模式的历史、现状及面临的挑战,对比了国外的有关实践,在相关理论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即建立权宜性的、过渡性的、多支柱的制度安排。这种养老模式体系设计的创新之处在于其立足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的实际情况,既反对以往片面强调“以家庭养老为主”的论调,又反对未来我围农村养老模式可以抛弃家庭养老,完全走社会化养老之路的主张,认为我国农村养老应具有权宜性的特点,即由于我国社会转型的复杂性和过程性,某一特定时期和地区的农村养老模式应该具有“权而为之”的特征,任何一种大一统的僵硬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设计,不论看起来多么完美,都缺乏足够的应对转型社会复杂性的弹性。只有权宜性的设计原则才符合我国社会转型中的农村社会渐变的特征和地域多样性的实际。同时,过渡性的设计思路又使这一模式体系具有明确的起点与目标,使这种“权宜性”又非是历史虚无主义的,而是具有鲜明的发展方向性的。在模式体系的各个支柱中,笔者既看到家庭养老难以扮演为主体的角色,又提出其将像在其他东亚儒文化圈国家一样,发挥重要作用;另外,关于第叁部门在农村养老中灵活的拾遗补缺作用及家族(邻里)互助养老在乡村社会中具有合理性的观点也是其他同类研究没有论及的。一言以蔽之,本文不仅在理论上拓宽了农村养老模式设计的想象空间,而且在有关部门制定农村养老保障政策的实践中,也有着相当有益的的参考价值。
胡小荣[10]2016年在《蒙古族人口老龄化与养老保障调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是对科左后旗蒙古族农村—花灯嘎查人口进行田野调查,并获取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对调查地区蒙古族人口老龄化与养老保障进行的分析研究。A·拉德克利夫·布郎教授、吴文藻博士和雷蒙德·思博士他们一致认为,在这种研究的最初阶段,选择村子作为单位最为合适。村庄是一个社区,是公认的事实上的社会单位,是由各种形式的社会活动组成的群体。所以,为了对蒙古族人口老龄化与养老保障情况进行更加深入细致的研究,本文调查地区选择了一个小的社会单位,科左后旗花灯嘎查来进行。本论文正文由叁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对调查地区蒙古族人口老龄化及老年人生活现状进行分析。首先,主要对人口老龄化的现状、特征及老年人的生活状况进行了简述,再对人口老龄化形成的原因及由老龄化带来的社会经济问题进行分析。目前,大部分农村地区无论是老龄化速度还是规模方面都超过了城镇,尤其蒙古族聚居地区人口老龄化程度更加严重。调查地区人口老龄化有规模大、速度快等既有与全国人口老龄化发展相近之处,而也有地区差异显着特点包括人口“高龄化”、“少子化”、“空心化”叁种现象迭加并存情况。由于经济水平的提高,生活条件的改善,人们思想观念发生变化,生育率逐年下降,而寿命得到延长,导致人口老龄化的发生;加上调查地区青壮年劳动力大规模向城市转移,当地农村只剩下老年人口和未成年人口,使得老龄化程度越发严重,如果不妥善解决将会对调查地区社会经济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因此,通过发展调查地区农村经济,完善养老服务体系,支持女性创业等方式缓解该地区老龄化冲击。第二部分对调查地区蒙古族养老保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首先简单阐述了养老保障现状。调查地区养老保障以传统家庭养老模式和社会养老模式为主,随着老龄化的日益加深,在总人口中,老年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高龄老人不断增加,导致家庭结构发生改变,给本就生活艰难的蒙古族农村家庭带来了养老负担;其次,是对养老保障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目前,调查地区实行的是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模式,由于新农保实施时间较短,在养老模式上还存在很多问题。所以,在对该地区传统家庭养老模式进行巩固完善的基础上,还要对调查地区养老方式进行创新,要因人而异,建立因地制宜的养老保险新模式。第叁部分是对调查地区人口老龄化与养老保障提出的对策建议。首先对调查地区蒙古族人口老龄化和养老保障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再找出人口老龄化形成的原因和养老保障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蒙古族人口老龄化与养老保障实际情况,提出符合调查地区蒙古族人口老龄化与养老保障的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1]. 历史哲学视域下的人口老龄化及其应对[D]. 杨华. 浙江大学. 2013
[2]. 人口老龄化及我国农村养老保障问题研究[D]. 周晓红. 安徽大学. 2007
[3]. 人口老龄化与我国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研究[D]. 李小珍. 河南大学. 2004
[4].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中国农村老年人养老保障问题研究[D]. 杨清哲. 吉林大学. 2013
[5]. 吉林省农村养老保障对策研究[D]. 高国志.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7
[6]. 中国特色社会养老保障制度优势研究[D]. 邓俊丽. 陕西师范大学. 2016
[7]. 我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完善研究[D]. 张洋. 东北师范大学. 2016
[8]. 农村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 袁唯. 渤海大学. 2017
[9]. 社会转型期农村养老模式研究[D]. 袁同成. 安徽大学. 2007
[10]. 蒙古族人口老龄化与养老保障调查研究[D]. 胡小荣.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6
标签:农业经济论文; 人口老龄化论文; 养老服务论文; 农村人口论文; 老年产业论文; 社会因素论文; 社会改革论文; 社会问题论文; 制度理论论文; 人口问题论文; 社会保险论文; 制度文化论文; 人口结构论文; 经济学论文; 时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