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电力系统自动化调控装置的设计论文_刘志标

浅谈电力系统自动化调控装置的设计论文_刘志标

广州城市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广东广州 510630

摘要:在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带动下,科学技术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我国电力系统日益完善,调控一体化作为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步骤,其对变电监控与电网调度实现一体化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并起到推动电力企业发展的作用。

关键词:电力系统;自动化;调控一体化

引言

自改革开放后,我国整体的经济水平与改革前相比,有了明显的提升,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电力行业的发展规模也在不断的扩大,电网工程已成为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建设中一项重要的内容。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环境下,传统电网运营管理的问题日益严重,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化发展的要求,发展电力系统自动化已成为定局。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应用调控一体化,不仅可以使电力系统运转效率得到提升,还可以进一步的推动电力公司跨越式的发展。

1电力工程自动化技术介绍

1.1电力工程自动化的概念

电力工程自动化指的是在电力的生产到电力的消费中的各个环节和层次都实行自动化控制,这其中包括电力企业通过发电动力装置进行发电、接着进行输电、变电、配电以及用电等环节将电力输送给用户供其使用,电力工程自动化的应用使电力系统提高了运行效率,特别是在用电需求大幅增加的当今社会,自动化水平的提高有助于各个领域的正常运行,从而促进整个社会高效有序地发展。自动化的电力工程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工程,而是一个需要电力技术不断更新优化,各个操作设备互相之间协作运行的复杂的工程。

1.2电力工程自动化的方式

如今电力工程自动化技术主要是通过操作者同自动化设备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操作,方式有通过计算机软件的方式、通过远程控制的方式等等。

1.3电力工程自动化的作用

我国是一个领土面积极其广阔,资源极其丰富的国家,但各个地区的能源分布则有不同,电力资源的分布就存在很大的不均匀的现象,例如我国电力资源分布较广的地方集中在西部地区,我国实行的“西电东送”的工程,从西到东,所经线路极其漫长,对电力系统的自动化的要求非常高,因为当电力系统在某段发生故障时,如果因为电力系统不够完善,无法准确地进行鉴别,就很容易导致故障范围的扩大和损失后果的增加。

2电力系统自动化调控装置的设计

状态监测的对象性方法是结合设备的内部监测原理,运用监测的数据对口情况,链接设备检修方法与工作类型,确定设备的多个部件的监测数据,通过结合合理的状态评价方式,确定评估设备的状态,得到设备的健康运行情况,从而指导设备检修工作,精准地将与检测设备的信息建立沟通与共享,让设备原始数据一方面得到保存,一方面可以强化状态的分享,建立状态评测模型,根据设备状态确立评价结果,建立分享型的评估平台数据模型,让数据可以相互对接,保证设备的评价状况。将设备状态分为不同等级的信息沟通,让一种电能表与集抄、负控终端一体化调试装置状态评价方法可以相互融合,实现一种电能表与集抄、负控终端一体化调试装置状态的评价结合,将信息沟通与数据对接形成保护。本系统的建设主要功能考虑到了线路、设备与安全的关系,从设备监测、安全监测、线路监测三个方面入手,积极解决存在的安全隐患与各类风险问题,要根据电力系统自动化的运行情况动态监控和处理好各项电力系统自动化监控信息是非常有必要的,有助于提高整体的运行安全程度和稳定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调控一体化的应用

3.1应用于采集与与分析数学信息

调度一体化系统具有软报文处理的功能,可以对传回的信息进行处理。而对综合信息进行有效处理是当前调控一体化系统前置服务器的主要要求,综合信息主要包含遥控与终点端传送的信息,也是其前置服务器主要处理的对象,调度一体化系统可以通过信息的传回,对综合信息进行有效的处理[1]。一般情况下,人工工作站与主站SCADA服务器衔接的过程中,可以加快信息的处理与过滤速度,确保接收信息的实时性,同时还可以针对不同业务调剂,集中信息与调度信息。通常情况下,电力自动化管理的信息进行上传的过程中,必须确保信息的完整性与实时性,同时信息整合、分层显示与落实也是电力系统自动化管理的重要部分。如果采用的是人机监控,第一层显示的信息准确率与实际相比有出入,显示的是合并后的虚拟信号,影响后续信息分析的真实性与可靠性。为了进一步的了解信息,需要对下一层系统中之前接收、传回的信息进行分析,在处理不同信号时,可以起到缩小不同信号之间的差距,精简信号,确保信息的合理性,并使信号的正确性得到有效的保障。SCADA主要应用于电力自动化管理系统的控制与检测环节,同时实现其系统的完整化与高性能化,数据的采集、通信与处理是SCADA主要的工作职责。SCADA主要是基于电力自动化管理系统支撑平台,完成相应平台的建设工作,对历史数据进行收集,并做好相应的储存工作。

3.2调控一体化的关键技术

在电力自动化管理系统运行的过程中,应用调控一体化技术,可以使其管理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升。而在应用调控一体化技术时,相关的操作人员需要对信息分层、人机展示与自动化技术进行综合的考虑,衡量电力系统与电网调度、主站服务器之间的关系,为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发展与改进,提供了一个合适的环境[3]。在应用层中,引入调控一体化技术,不仅要对电网调度进行整合,还有加强监控资源的整合力度,使电力装置的监控效果发挥到最大。同时,在应用层,假如调控一体化技术,还有利于调控一体化系统管理的形成。而在人机展示层,工作人员应用调控一体化技术,可以及时了解当前电力系统运转的实际情况,根据其情况,测试人机的功能,最后根据测试人机的具体结果,对人机展示层,进行合理、科学的调整与控制。此外,根据不同的分层,采用针对性的处理方案。由于在进行相应的处理工作时,涉及到的内容比较多,工作流程较为复杂,比如信息警告、系统的处理、备份及合作等事项均是调控一体化系统管理的内容。因此,为了确保保护系统、自动化管理系统及调度一体化管理系统的完整性,需要确保各系统管理的一致性。

3.3严格分析面临的风险

要首先要根据现实情况和操作者的经验收集风险事故的类型,然后确定各种类型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风险一旦发生可能造成的危害结果,从而根据一定的公式计算出风险指数,如果风险在可控的范围内,可以忽略不计,如果风险在限度之外,就需要进一步优化,采取措施加以防范,从而保证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安全运行。

结语

本文提出的一种电能表与集抄、负控终端一体化调试装置应用自动化方法给予了技术支持,让电力系统技术得到了认可,也让自动化控制使用方法得到了创新。电力系统转型智能电力网络的时代来临,自动化控制技术解决了不少难题,为未来的电力系统稳定性运营提供了基础。

参考文献:

[1]陈冲,焦邵华,王志彬.基于光纤以太网和无线传感网络的配网自动化系统混合.通信方案[J].低压电器,2010(3):33-37.

[2]刘仁亮,陈基顺,何伟,等.变电站电气设备智能巡检系统[J].农村电气化,2007(9):39-41.

[3]李帆,肖红亮.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浅析[J].科技信息,2010.

[4]夏明超,黄易庄,吴俊勇.变电站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和现状[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09.

论文作者:刘志标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9

标签:;  ;  ;  ;  ;  ;  ;  ;  

浅谈电力系统自动化调控装置的设计论文_刘志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