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中学图书馆建设的几点思考_图书馆论文

新形势下中学图书馆建设的几点思考_图书馆论文

新形势下对中学图书馆建设的几点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形势下论文,几点思考论文,图书馆论文,中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摘要 在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这一新形势下,本文根据中学图书馆面临的现状,提出了目前中学图书馆建设的几点思考。一、提高中学图书馆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二、自动化是中学图书馆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三、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完善中学图书馆的服务功能。

青少年时期是青少年各方面素质特别是诸社会素质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教育的黄金时代。中学生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的阶段,可塑性很强,“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既容易接受好的影响,也容易接受坏的事物。所以,在中学开展精神文明建设,是对中学生进行教育的最佳时期,它的成败,直接关系到能否培养出一代高素质的跨世纪人才。作为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机构之一的中学图书馆,能否在这一时代赋予的使命中,发挥出举足轻重的作用,将成为新形势下,中学图书馆面临的重要问题。

一、中学图书馆的现状

目前,中学图书馆尚存在一些问题:

1.缺乏高素质的专业人员

当今的图书馆随着我国现代化程度的迅猛发展,正在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知识密集型转变,图书馆的现代化、信息化、智能化、社会化和国际化,业务手段的多样化,服务范围的网络化已成为今后发展的总趋势,它要求图书馆工作者都应具备较高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但就目前中学图书馆基本情况看,接受过较高层次专业学习和系统教育的人员太少,大多数工作人员只是接受过一些短期业务培训,由此而造成了许多中学图书馆工作人员缺乏一定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事业心不强,业务能力差。没有一支稳定的馆员队伍,要发展和建设中学图书馆的现代化是不可能的。

2.陈旧的服务手段

目前中学图书馆除少数省市重点中学已开始运用计算机进行现代化科学管理外,大多数中学图书馆仍沿用传统的服务手段,使工作人员均湮没于大量的、反复的服务性、事务性和维护性的劳动之中,面对正以几何级数速度递增的文献信息和日益增长的读者需求,使中学图书馆与读者之间的供求矛盾日趋突出。

3.传统的服务方式

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习惯的影响,中学图书馆的服务工作一贯是单调而被动的。“两耳不闻窗外事,坐等读者上门来”的状况,在许多中学图书馆普遍存在。单调的借阅书刊,坐等读者上门,已不能发挥中学图书馆自身的特点和优势,也已跟不上整个时代的步伐。要想使中学图书馆的服务上升到一个新水平,就必须要求其工作人员走出图书馆,到读者中去,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

总之,在当前形势下,面对中学图书馆存在的问题,加强中学图书馆建设已迫在眉睫。加强其建设就是要探索出一种新形势下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途径和科学的管理方法,把中学图书馆建设推向一个新阶段。

二、中学图书馆建设的几点思考

加强中学图书馆建设,应从图书馆工作人员的自身修养,图书馆的基础建设及开展丰富多彩的服务项目等方面来思考。

思考之一,提高中学图书馆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

1.加强职业道德教育

职业道德作为社会道德的一部分,既具有社会道德的共性,同时,又依据不同的职业特性而具有各自独特的深刻内涵。中学图书馆的工作人员,都身兼两职,一是图书馆工作人员,二是教师,所以,除了作好本职工作外,还应该成为教书育人中的一员。因此,中学图书馆工作人员首先应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拥有高尚的道德情操,热爱图书馆,热爱读者,将图书馆事业与学校的教育教学紧密联系起来,不断充实自身的知识领域,提高传播科学文化信息的能力,在思想、行为、工作各方面都应该为读者树立一个好的榜样。

2.提高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拥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是开展图书馆各项工作的保证。作为中学图书馆工作人员,能够接受较高层次培训学习的机会并不多,但并不表明就可以放任自流。要想成为一个有知识、有创造性、敬业乐业的工作者,就应该自觉寻找一切机会,刻苦钻研业务,抓紧一切可利用的时间自学成才,并在工作中不断充实、完善、提高自己。利用自己广博的知识和熟练的技能来促进学生的志趣、专长和才能的发展,真正成为中学图书馆事业的灵魂。

3.具备优秀的心理品质

中学生正处于人生情感体验非常丰富又激烈动荡、易于变化的时期。中学图书馆工作人员面对的就是这样一群内心既充满了自信,情感又变幻莫测的读者,所以,它需要工作人员具有敏锐而深刻的观察能力,随时留心读者的行为表现、情感变化、兴趣发展及意图和需求,然后采取相应的服务方法。

优秀的心理品质,需要依靠自身长期不懈的自我修养和活动实践,是在接受思想教育和品质培养过程中逐步形成与发展的。所以,每一个中学图书馆工作人员都应自觉克服和矫正消极心理与不良行为,从我做起,以健康的、优秀的心理品质,真正地成为读者的良师益友。

思考之二,自动化是中学图书馆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目前,我国公共、高校等图书馆的计算机普及率已达到70%以上,引进和开发数据库上千个,开发软件系统也已达130多种。一批国家、地、市级和重点高校图书馆在计算机应用方面,除了纷纷建立起各自的自动化集成系统外,还与国际最先进的网络系统接轨,开始了国际检索服务业务。

我国中学图书馆对计算机的应用起于九十年代,到目前为止,许多省市重点中学已逐步由传统图书馆向现代化图书馆过渡。如北京四中、上海复兴中学、广东华南师大附中等许多中学馆,不仅开始应用计算机,而且有的已形成了较为成熟的计算机管理系统。甚至有的省市已形成了中学图书馆网络化管理,达到了资源共享。如:江苏省常州市不仅实现了全市中小学图书馆网络化管理,而且他们开发的“春晖”中小学图书馆计算机管理系统软件,已开始向各地推广。

这一阶段,中学图书馆自动化的主要特征是利用计算机来代替传统的手工操作和服务方式,尤其是利用在采购、流通、分类编目、统计、书目检索、期刊管理等工作环节。它不仅大大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而且提高了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

在中学图书馆利用计算机进行科学管理:1.可以实现中学图书馆从采购、登记、分编、典藏、入库、流通到统计一条龙科学管理。2.可以提高流通服务效率,克服因读者到馆时间过于集中而导致的服务质量差,流通率低等困难,成倍地提高借阅人次和书刊流通率。3.可以增加文献检索途径,既迅速又准确。4.可以提高分编工作的效率和质量。5.可以为实现中学图书馆网络化,为最终成为下世纪信息高速公路上的一员奠定坚实的基础。

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变化,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实现中学图书馆自动化将是今后发展的总趋势。

思考之三,开发丰富多彩的服务活动。

随着社会的发展、知识的更新,图书馆的功能将进一步拓展,要想提高服务水平,就应该将“等”读者上门变为“请”读者上门,将被动变为主动,并走出图书馆,到读者中去。

1.开展课外阅读,提高学生思想素质

开展丰富多彩的各种形式及规模的系列读书活动,并把读者活动与校园文化、抵制消极腐朽思想和抑制庸俗文化,丰富学生课余生活结合起来。在活动中,应对读者加强读书“热点”指导,因势利导地开展读书研讨、读书演讲、知识竞赛、辅导咨询、书评征文等活动,从而增强对读者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让学生在寓教于乐中健康成长。

2.建立流动图书馆,完善宣传功能

中学图书馆面对的是一群特殊的读者,他们既面临着深重的升学压力,同时由于中学教育的特殊性,属于他们的借阅时间又相对较少。面对这一现状,就要求中学图书馆工作人员到读者中去,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

a.建立流动借书车。及时了解学校教育动态和课堂教学内容,将内容相关的图书和各种教参、资料直接送到各教研室、教室中去,直接送到师生手中开展流动借阅服务。

b.建立班级图书屋。组织学校各班图书服务员,将本班同学手中闲置的好书收集起来,以班为单位建立一个图书屋,开展班内借阅,或班与班之间交换借阅,这样即丰富了图书借阅,又能及时了解读者需求来完善本馆藏书结构。

3.开设文献检索课

伴随图书馆自动化的发展,以及我国中学教育的改革,为了能使高、中等教育之间衔接起来,在校学习阶段开拓获取知识的途径,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独立研究能力,为进一步深造和走向社会打下良好基础。目前在中学开设文献检索课才刚刚起步,对大多数中学馆来说,还只是设想,这就需要中学图书馆工作人员共同努力,将设想变为现实。

今天的中学生将是21世纪的建设者,为了培养跨世纪的合格人才,为了迎接21世纪的挑战,中学图书馆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引下,只有不断完善自己的服务功能,不断提高人员素质修养,不断进取,才能为我国跨世纪宏伟蓝图的全面实现和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发挥作用。

(收稿日期:1997—03—25)

标签:;  ;  

新形势下中学图书馆建设的几点思考_图书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