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职业能力的培养是中职教育的重点,而职业感知活动正是培养职业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根据“理论—实践”、“再理论—再实践”的“双循环”人才培养模式,笔者对自己所在学校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职业感知活动的实践步骤进行分析,并对活动开展存在的岗位和时间安排、企业岗位需求与学生实际情况不符等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中职学校 职业能力 “双循环”人才培养模式 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 职业感知
中等职业教育重在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获得及其培养。职业能力是与完成某项职业活动有关的肢体的认知的动作体系、实践知识和经验的总和。根据职业能力的层级性,学生的职业能力分为基本能力层、专业能力层和特定能力层。而学生职业能力的获得包括感知、模仿、练习、内化等四个阶段,其培养要通过感知过程的情景化、模仿过程的标准化、练习过程的岗位化和内化过程的个性化等四个路径。
基于职业能力对于中职学校的重要性,我校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提出“双循环”人才培养模式的设想,要求学生按照由专业认识见习到顶岗实习的学习过程,实现“理论——实践”、“再理论——再实践”的双循环培养,并安排“入职准备——职业感知——知识/技能提升——顶岗实习”四个学段的教学。
一、什么是“双循环”人才培养模式
“双循环”模式的涵义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在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基础上,由浅入深,由被动接受知识到主动学习应用,由专业基础到专业技能,由专业认识见习到顶岗实习,实现“理论—实践”与“再理论—再实践”两个循环的人才培养模式。
人类认识某个事物一般都是从“实践”开始的,每个人所认识的事物大多数则是从“认识”起头的。“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是人类认识整个世界的总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双循环”人才培养模式正是遵循这样的轨迹,学生先学习理论知识,校内教学以理论课为主,辅之以实训教学环节,理论指导实践。之后,学生带着知识和岗位认知到企业见习,实现“理论——实践”的第一个辩证性循环。见习结束后,学生要认识到个人职业生涯发展与职业兴趣的结合点,专业部针对学生做出的职业选择进行分班,并针对性地进行知识、技能训练和提升。此阶段结束后,学校安排学生进入企业进行为期一年的顶岗实习,实现“再理论—再实践”的第二个辩证性循环。
“双循环”模式实行“因材施教”,引导学生个性发展。由于每个人的智能类型是不一样的,这就决定了教育要尊重学生的特长,为每个学生创造富有个性的发展空间。为此,当学生进入第二循环提升阶段时,本专业为学生提供自主选择权。专业内部实行模块教学,开设餐饮调酒模块、前厅客房模块、导游模块、茶艺模块课程,实行“导师制、小班教学”。学生在职业指导教师的引导下,根据自身个性发展的需要,自主选择专业方向、教师、课程等,进行职业定向,自己决定成长、成才的方向。在此基础上各个专业方向开设提高班,主要针对调酒、前厅接待等饭店高端岗位培养人才,拓宽学生就业领域,提升专业形象。
二、开展职业感知实践活动的背景
根据“双循环”人才培养模式,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变更原来的学期制,构建了入职准备-职业感知-知识/技能提升-顶岗实习”四学段教学模式。而职业感知作为四学段当中学生第一次真正接触职业、岗位的阶段,对于学生至关重要,而对于第一次尝试这种改革的专业自身来说,也充满挑战。学生如何安排、联系哪些企业、如何动员企业接纳学生的职业感知活动、如何协助企业对学生进行管理等等都需要经过仔细的考量。在经过前期调研走访、制定实践活动的具体安排、编制职业感知手册、落实职业感知活动实践企业等前期准备之后,职业感知活动正式在2011级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内开展起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职业感知活动的基本步骤
1.召开家长会。进入企业感知之前,首先召集2011级的两个旅游班学生家长召开家长会,让家长了解职业感知对于学生的重要意义,从而获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
2.学生动员、学习职业感知手册。利用两天的时间,对学生进行职业感知的动员,分酒店、导游、茶艺三大模块进行学习手册的解读,让学生明确职业感知的目的、了解学习纪律、制定学习计划。
3.企业岗位实践。企业岗位实践安排一个月的时间,四大模块的感知各开展一周,学生分为四部分,每周轮换一次模块进行实践学习。导游模块安排学生进入柳州国旅、桂林国旅、东方国旅和瑞通国旅四家旅行社,主要感知前台接待、地陪、全陪、领队、外联、计调等岗位。要求学生了解旅行社的基本情况、组织结构、旅行社各岗位的工作程序以及需要具备的知识和职业能力、企业文化等知识。餐饮和客房模块安排学生进入我市唯一的五星级饭店——柳州饭店,餐饮模块的实践学习主要针对三大职能岗位:迎宾、楼面接待和备餐间,每个岗位每个学生可以实践三天。客房模块的实践学习主要针对客房清扫程序、会议服务、总台服务、开夜床等主要的工作任务。感知的活动主要以集中培训、分小组跟师傅进行实践两种方式。而茶艺模块的感知则安排在清茶舍、柳韵春晓茶叶公司以及大益茶庄中进行。岗位实践的四周中,专业教师会定期巡点,了解学生的表现,解决学生出现的问题,与企业沟通学生实践过程中的培训内容安排,同时,巡点教师会根据学生的实际表现对学生进行打分。
4.小组学习成果汇报。在为期一个月的岗位实践结束之后,利用两天的时间,安排学生组成5-6人学习小组,对之前的三个模块的感知进行自我总结和组内互评,并对应职业感知活动初期各项实践任务的完成情况,分工制作总结汇报幻灯片,要求每个小组分别制作导游、酒店、茶艺三个汇报幻灯片。幻灯片完成之后抽签决定每个小组汇报的模块,同时利用一天的时间,进行小组学习成果汇报,专业教师作为汇报的评委,为每组的总结打分并点评,汇报分数加上实践表现,即为学生的职业感知成绩。
5.职业感知活动总结。职业感知活动结束之后,各模块负责的相关教师要对活动开展情况进行小结,并汇总到专业,由专业负责人对整个活动的成果、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提出整改意见,为下一次职业感知活动的开展做准备。
三、开展职业感知存在的问题
1.职业感知的目的是希望通过走进企业,让那些对于未来选择专业方向不够明确的学生确定自己的学习方向,所以在安排时所有学生都要进行四个模块岗位的感知,但是有不少已经明确学习方向的学生,在进行那些不是自己感兴趣的模块感知时,就表现出无所事事,学习状态低迷等状况。
2.由于职业感知活动目的性强、时间较长、学生需要轮岗等特殊性,很多企业都担心会影响正常的企业运营而不愿意配合,因此,可供选择的职业感知活动配合单位数量有限。而即使企业愿意合作,也仅仅停留在让学生观察,无法真正亲自去做的层面,没能达到让学生深入感受职业的效果。
3.学生的不良学习习惯在职业感知的中后期暴露无遗,这在加强监管和巡点力度上,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
4.学生的学习没有章法,自主学习能力缺失。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让他们学会观察,学会尝试,学会模仿,学会把别人教变成自己学。
四、对策及建议
1.未来在安排学生进行职业感知时,需要提前了解学生的学习意向,再根据学生的需要结合我们的双循环模式展开培养。
2.考虑到我校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建议适度缩短感知的时间。
3.平时应加强与企业的深度合作,与企业搭建良好关系,使得职业感知活动供选择的平台更好,我们的工作获得更多的支持,学生得到更好的学习环境。
4.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需要加强学生职业素养养成方面的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让他们学会观察,学会尝试,学会模仿,学会把别人教变成自己学。
参考文献
[1]张元 职业院校学生职业能力的获得及其培养[J].高等教育研究,2008(07)。
[2]杨钊 梁燕 陆林 饭店实习对旅游管理本科生择业感知影响及教学启示[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12(05)。
[3]谭为跃 基于职业道德内化的和谐旅游职业人的培养[J].教育与职业,2012(11)。
[4]赵波 旅游职业教育的发展思路[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05(03)。
作者简介
邓亚静,1981年8月出生,湖南人,柳州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讲师,主要研究中职德育管理及中职发展。
论文作者:邓亚静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5年10月总第170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1/16
标签:职业论文; 学生论文; 双循环论文; 模块论文; 专业论文; 能力论文; 岗位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5年10月总第170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