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华业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538021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建筑工程行业也得到快速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建筑被建设起来。建筑施工企业只有抓好建筑施工的质量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一席之地。而要想抓好企业施工质量最为关键的环节在于施工工序质量的控制。因此,可以说建筑工程施工工序的质量控制对于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影响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本文论述了建筑工程施工工序的控制原理及内容,并在此基础上详细说明了加强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质量控制的方法,希望对于建筑工程施工工序的质量控制有所帮助。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工序;主要因素;质量控制
引言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建筑企业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而随着建筑数量的不断增加,建筑工程的工程质量要求也在不断地提高,因为建筑工程质量的好坏不仅关系到我国人民的生命安全,更影响着我国社会的健康发展。近几年来,虽然建筑行业取得了很好的成果,但是在建筑工程建设中质量问题也在不断地出现。在当今建筑市场竞争日益加剧的形势下,能否提升建筑工程施工工序的质量控制水平已经成为建筑企业生存的关键。所以,在建筑工程安全施工的前提下,需要加强对建筑工程施工工序的质量控制,并对施工中的每个细节都进行统一的控制和管理,从而保证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
1、施工工序质量控制内容与要点
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质量控制是建筑工程施工中最经常、最大量的质量管理活动,是企建筑工程项目实现质量目标的基本保证。建筑工程施工工序就是生产和检验、材料、零部件、各分部、分项工程的具体阶段,施工工序质量控制应分清主次、抓住关键,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严格依照施工规范、法规进行工程项目施工;严格控制工序活动条件的质量,保证人员的技术水平、建筑材料的质量、完好的机械设备和适宜的外部建设环境,确保工序活动条件质量,保证施工工序质量稳定正常;在施工过程中及时有效的进行施工工序活动效果检验,一旦发现施工质量问题,随时进行研究处理,保证施工工序活动效果的质量;要设置建筑工程施工工序活动质量控制点进行预控,加强重点施工工序或关键部位的质量控制。
2、建筑工程施工工序的特点及其质量控制
建筑工程是指设计和建设房屋和一些基础设施等工作,其具体的实施过程的顺序我们称之为建筑工程的施工工序,建筑工程施工工序的特点具体可以概括为以下五个方面。(1)项目涉及的范围众多。(2)工序过程较为繁琐。(3)工序涵盖的内容复杂多变。(4)具体的实施时间短暂。(5)施工过程易受到收入品等方面的干涉。工序质量控制的原理是通过采样分析基于数理统计的方法来实现的,具体是工序指统计工序的检验数据作为采样样本,对这些数据样本进行数理统计依据响应的数据模型来进行数理分析,来进行定量的分析工序质量的合格程度及其稳定性。由于施工工序特点的多样性,在施工过程中对质量的把握需要从其根本来把握,具体的可以从工序活动条件和工序活动效果来控制工序质量。工序活动条件的控制可以控制实施的每一道工序的工作人员、采用的施工材料、调配的施工设备和具体的外在实施环境等方面达到要求。工序的活动效果是在工序控制原理的基础上通过采用数学统计原理的相关知识和理论来完成。其具体可以通过以下三个具体的步骤来实现。第一步,进行实际测量,即是通过一些和实施手段,抽样检测工序是否达到计划的标准。第二步,对采样的工序合格情况进行统计,采用图表和绘图的方式来表达所检验的工序合格程度的采样情况,并建立合理的数学模型。第三步,对上述过成的图标和绘图进行数学模型的具体分析,通过量化来判断工序质量的达标情况。
3、施工工序不当导致的质量问题分析
建筑工程的施工工序设计的不合理会导致众多的问题,为人们正常的生活留下安全隐患,具体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3.1由于施工工序先后顺序安排不得当,导致的质量不合格。在泥工在抹灰以后因为线管和盒箱还没有在相应的位置安装完成,导致在抹灰后剔槽安装线管等导致人工和材料的浪费,二次加工的墙面粘合度不够,造成墙面的不平、鼓胀和脱落,使施工的质量不合格。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对卫生间和厨房粘贴瓷砖时,釉面砖的粘贴不当,将电工与泥工没有配合默契,在镶贴釉面砖的过程中没有先将开关和插座盒安装至预定位置,导致在泥工完成釉面砖的粘贴后电工安装电线盒,剔除原来的釉面砖,导致时间和材料的双重浪费,还是施工质量受到影响。
3.2由于施工过程的管理者对检验敷衍了事,导致前期工作不合格使后续的工序受到影响。例如,在厨房和卫生间灯需要进行用水的空间进行防水层的测试,需要检验合格才能进行后续的工序,有些施工单位急于工期的完成,淡化施工质量,导致发生渗水事故,影响施工质量。木工在砖砌体完工后撤除支架的时间过早,导致墙体的松动和倾斜,导致建筑的安全系数降低。
3.3施工工序的不合理,在进行水暖、卫生洁具、电气安装等工程中,偷工减料,不按照设计的要求和竣工验收标准实施检测和验收,便进行完工交接,导致因为安装工程的漏水漏电、下水道拥堵等施工鼓胀的发生。
4、加强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质量控制的对策
4.1技术交底
施工前,技术人员对施工工人进行技术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同时把设计要求、技术标准、工艺操作规程等转换成具体而明确的质量要求,如砌砖工程的砂浆饱满度、灰缝水平度及厚度、拉结筋的布设、混凝土浇筑时的振捣插点及振捣时间,并在质量检验中正确执行这些技术法规,做到标准具体化。
4.2合理设置工序质量控制点
在实际的工序质量监控中,由于工序的工作面较大,施工人员较多,不可能对工序工作面的所有点进行监控,因此只能合理设置一定数量的工序质量监控点。首先要对施工的工程对象进行全面分析、比较,做到明确质量控制点,然后再进一步分析所设置的质量控制点在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或者造成质量隐患的原因,针对质量隐患的原因,相应地提出对策措施予以预防。由此可见,设置质量控制点,是对工程质量进行预控的有力措施。
4.3熟悉工序操作要点,通过工序分析掌握重点
不同的建筑工程,控制其结构也不同,控制的重点工序也不一样,如在砖混结构中,砖砌体工程是质量控制的重点;在框架结构中,钢筋混凝土工程是控制的重点;在有高级装饰的建筑工程中,还应把装饰工程作为控制的重点。因此,针对不同的工程,我们应该找出质量控制的重点工序,作为质量控制的主要内容。如砌砖工程的砂浆饱满度、灰缝水平度及厚度、拉结筋的布设。又如混凝土浇筑时的振捣插点及振捣时间。这样使监理人员在以后工序的监控中有了明确的标准及重点目标,控制工作将更具方向性及针对性。
4.4加强“质量通病”的工序质量控制
施工中渗、漏、泛、堵、壳、裂、砂、锈等问题成为质量通病,要高度重视质量通病的原因分析及防止措施才能做到对症下药,药到病除。质量通病面大量广、危害极大,是建筑施工长期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易被人忽视的技术问题。施工项目的组织者和操作者,在思想上要牢固树立“质量第一,预防为主”的观念,认真遵守施工工序和操作规程,坚持质量标准,杜绝质量通病。
4.5加强工序质量控制的可实施性策略
针对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质量控制的难点,做好各项预控工作的准备。首先,在事前熟悉工序的操作要点,分析控制重点,保证控制工作具有明确地方向性和针对性。建立健全相关的质量管理与检查体系制度,对作业人员的出勤与职责情况明确到人并落实到位。相应地完善施工材料的样品采集和奖罚制度,严把材料进场质量关,做好相关的技术档案以备后用。另外,通过实施奖罚制度,以为能够实现在工序施工过程中人为因素得以控制。
5、结语
建筑工程施工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想有效地控制工程质量,应从影响工程质量的全过程进行控制。在工程实施的全过程中,我们应认真总结质量控制管理经验,探讨更加科学有效的应对措施和方法,以确保建筑工程施工工序建设的工程质量。在实施建筑工程施工工序活动质量控制时,应分清主次,抓住关键,依靠完善的质量保障体系和质量检查制度,确立施工工序质量控制计划,设置工序活动质量控制点,从而切实实现工程的最优化。
参考文献:
[1]耿航亮.基于工序质量控制的建筑工程施工问题的研究[J].商品与质量,2014,21
[2]安晓滨.加强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质量控制的思考[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27):30-31.
[3]谢仰亮.论建筑工程中施工工序的质量控制[J].科技创新导报,2011(16)
论文作者:陈妙红
论文发表刊物:《低碳地产》2015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15
标签:工序论文; 质量控制论文; 质量论文; 建筑论文; 工程施工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工程论文; 《低碳地产》2015年第12期论文;